查文庫>課文大全> 生命的意義課文原文

生命的意義課文原文

生命的意義課文原文

  生命的意義是一個解構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的哲學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命的意義課文原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命的意義課文原文

  他沿著小鎮上冷冷清清的街道踱步子,不知不覺走到了松樹林前,在岔路口停住了腳步。岔口右面是從前的監獄,陰森森的,和松林只隔著一道挺高的尖木柵欄。監獄後面是醫院的白色樓房。

  就在這裡,瓦莉婭和故鄉的同志們被送上了絞架,犧牲在這空寂的廣場上。在當年豎立絞架的地方,保爾默默站了許久,然後他走下路邊的陡坡,進了烈士公墓。

  也不知是哪一位熱心腸的人,用雲杉枝條編織的花環,裝點了那一排掩埋忠骨的墳墓,又在小小的墓地周圍種植上一圈蒼翠的小樹。陡坡外高聳著挺拔的青松。谷地裡滿鋪著如茵的嫩草。

  這兒是小鎮的盡頭,陰鬱而冷清。只有松林輕聲地沙沙作響。四野裡復甦的大地散發出新春的氣息。

  就在這裡,故鄉的同志們英勇地犧牲了。他們為了改變那些生於貧賤、生就作奴隸的人們的命運,為了使他們的生活變得美好,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保爾緩緩摘下軍帽。哀思,深沉的哀思充滿了他的心: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人,應當趕快生活。

  生命意義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語言,積累並運用。

  3、在薰陶感染中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2、概括三個事例,並理解從中引發出的對生命的三點思考。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蒐集古今中外有關“做生活的強者”、“不向命運低頭“的事例。

  2、查資料,摘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關於“生命意義”的一段話,並背誦。

  3、教師準備音樂:

  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教學內容】

  一、匯入新課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創設氛圍,學生講述貝多芬的經歷,引出本文。

  (設計意圖:以音樂開始,不僅強烈地吸引著學生,更創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有助於學生快速理解作品。)

  二、瞭解背景,整體感知

  1、默看註釋①,瞭解作者身世。

  2、速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思考: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幾件事?試用簡明語言概括出來。

  明確:事例一:飛蛾的掙扎

  事例二:瓜子的萌芽生長

  事例三:心臟的跳動

  3、齊聲朗讀最後三段:

  思考:從中可看出作者由三個事例中引發出了對生命的哪些思考?

  明確:① 必須對生命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② 生命短暫,生老病死無法捉摸,但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

  ③ 要珍惜生命、珍惜時光,不論命運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學生可以聯絡上下文,從閱讀材料中捕捉到重要的資訊,理解文章主旨。)

  三、朗讀全文,深入研讀

  1、朗讀訓練:

  ⑴ 各自練讀;

  ⑵ 齊聲朗讀。

  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探究問題:(分四人小組討論分析)

  ⑴ “我”為什麼忍不住放了那騷擾著“我”的小飛蛾?

  ⑵ 小瓜苗僅活了幾天,說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嗎?

  ⑶ 三個事例為什麼這樣排列?為什麼前面列舉的都是小蟲子、小瓜苗之類的小生命?

  ⑷ 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側重點有什麼不同?

  明確:① 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那強烈的生之慾望令作者震驚、敬佩。

  ②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其長短,只要它能讓有限的生命發揮無限的價值,它就擁有了巨大生命力。

  ③ 由物到人,逐步揭示主旨。小小的生命尚且能夠頑強生活,人就更應該珍惜生命,勇敢堅強。

  ④ 參見前文中的三種思考。

  (設計意圖:這幾個問題的設計,很好地引發了學生深入鑽研的興趣,使學生在欣賞中,真正領悟作品的內涵。 )

  3、教師小結:

  記得有這麼一段話:“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寬度。”是的,活著就要活得精彩有意義。本文作者從自己的切身經歷中,深深地引發出對生命的思考,她由衷地呼喚生命,表達出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適宜地介紹優美而富有哲理的語句,擴大了學生閱讀範圍,拓展了視野。)

  四、品味語言,欣賞積累

  1、動人的情節,深刻的思想,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傳達的。讓我們一起來揣摩詞語,品析鑑賞。

  同位交流研讀:

  ⑴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中“躍動”能否換成“跳動”?為什麼?

  明確:不能,躍動表達心情急切,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慾望”。

  ⑵ 第2段中的“竟然”,“竟”表達了一種什麼意思?

  明確:指出乎意料之外,表現出作者驚喜之情。

  ⑶ “那一股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作者為什麼“肅然起敬”?

  明確:因為小瓜子能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石縫中,不屈的向上,茁壯成長,作者對此十分尊敬。

  ⑷ “從那一刻起,我應許自己,絕不辜負生命”中“應許”和“辜負”如何理解?

  明確:“應許”指答應;“辜負”指對不住(期望)。

  ⑸ 課文題目中“生命”為什麼重複?

  明確:重複是為了強調,表現出作者強烈的感受著生命的可貴併發自內心的呼喊。

  (設計意圖:讓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有意識地去積累運用。 )

  2、積累運用:

  選擇下列詞語,不少於3個,連成一段話。

  庸碌 辜負 肅然起敬 價值 光彩有力 昂然挺立 茁壯 掙扎 擎天撼地。

  五、拓展遷移,體驗反思

  1、圍繞文章三種思考,聯絡生活,再舉一兩個事例。

  如:張海迪,高位截癱,卻矢志不移,自學成才;音樂家貝多芬,雙耳失聰,卻憑著頑強意志和對音樂的摯愛,創作出《命運交響曲》;史蒂芬·霍金,身殘志堅,勇敢無畏地開發數學新領域。

  2、自然界中,還有哪些事物令你為其生命力讚歎不已?

  3、學生自由發言。學了本文,你想對杏林子說些什麼?又想對自說些什麼?

  可圍繞課文主旨來說,教師應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不拘一格。

  4、齊聲朗讀保爾的那段話。

  (設計意圖:延伸部分,體現出“新課標”中語文教育的特點,即語文重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與生活的緊密聯絡促使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

  六、佈置作業

  1、背誦最後三段。

  2、比較閱讀:將課文與美國克倫·沃森的同題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較,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麼?

  再次播放《命運交響曲》,結束。

  【評析】

  本教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的培養,突出了教師的引導性,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流程為三大板塊:整體感知,研讀賞析,

  拓展體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設在開頭結尾,使這節課渾然一體,同時也創設出良好的意境,吸引了學生。“拓展遷移,體驗反思”這一環節,豐富了課堂容量,激勵著學生去主動積極地求知讀書,起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附:生命的意義作文800字

  一位哲人說過:春天的鮮花固然嬌美,但秋天金色的果實卻是成熟的智慧。梁實秋一生灑脫,去世之前卻呼喚“快給我很多很多的氧氣”,言語之間透露出對生命的眷戀。想想生命真是一件奇妙而無奈的事。我們既然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在這種被動之中,應該讓自己的生命不至於無聲無息地走完它的歷程。

  餘秋雨曾經說過一段話:“爬,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劃下的生命。爬,站在永久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爬,只管爬。”從這裡看出生命是美麗,是悲壯,而不是庸俗,不是卑鄙。每當我在學習生活中遭到挫折,都不允許自己灰心喪氣。想想20年心懷幽怨完成《史記》的司馬遷,想想“上下求索”的屈原,想想不惜生命保衛長江大堤的抗洪戰土,會覺得自己的挫折多麼微不足道—跌倒了再爬起來嘛。

  生命要麼如老舍般平靜:“我願自己死的時候像朵春花將殘似的衰而傷。”要麼像文天祥般慷慨激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說生命的衰落像凋零的花兒,那麼且抱著“零落成泥碾紅塵,只有香如故”的坦然,抱著“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寧靜。陶淵明說:“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啊。”泰戈爾說:“生如春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命的輪迴是自然的規律,生命的重塑。古人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說法,自戕則是對父母的不孝;西方宗教裡說,自殺的人是上不了天堂的,所有的罪過都得不到上帝的饒恕。

  ,要學會善待自己,學會放飛自己,讓自己更貼近自然。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去嘗試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踢踢球、上上網,與朋友去郊遊,去大海里游泳,去小溪邊釣魚,去看看喜劇片,去爬喜歡的山,去看看飛瀑,去聽聽濤聲……那麼多的事等著我們去做,那麼多的開心需要我們參與。我們奔跑,我們跳躍,我們歡笑,我們歌唱,這一份美好,皆因有了生命。

  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是短暫和侷限之中不斷追求的完美,是正視生命的挫折和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