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起死回生課文主要內容

起死回生課文主要內容

起死回生課文主要內容

  閱讀文章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瞭解大意後,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後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接下來小編蒐集了起死回生課文主要內容,歡迎檢視。

  起死回生

  扁鵲行醫來到虢國都城。街上,行人議論紛紛。原來,虢國太子不知什麼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間就死了。

  扁鵲心中納悶,忙趕到宮門口,問侍衛官:

  “太子得了什麼病?”

  “太子只說胸口悶,後來就死了。”

  “死了多久?”

  “早上雞叫的時候。”

  “入棺了?”

  “從死到現在,還沒過半天,哪就入棺了呢?”侍衛官有點不耐煩。

  扁鵲鬆了一口氣,說:“煩你通報一聲,就說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復生。”

  國王聽說有人能讓死去的太子活過來,急忙請他入宮。

  扁鵲走到太子的病榻前,按住他的手腕切了脈,又把耳朵貼到他的胸口凝神聽了一會兒,這才起身說:“依我看,太子是得了‘厥症②’,還有救。”

  說完,扁鵲取出針來,在太子的頭上紮了幾針。不多一會兒,太子的鼻翼開始扇動,眼皮也慢慢睜開了。扁鵲又從隨身攜帶的藥囊裡撿出幾味草藥來,叫人煎成汁。太子喝了藥,沒多久,就恢復了健康。

  “先生真是神醫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國王豎起大拇指稱讚扁鵲。

  “世上哪有死而復生的道理?太子本來就沒有死,我不過是治好了他的病。”扁鵲謙虛地說。

  起死回生課文主要內容

  《起死回生》講述了扁鵲使虢國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讚揚了扁鵲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

  教學建議

  第一步:揭示目標,匯入新課

  在講清本單元的目標後,教師可直接引入:複述課文通俗地說就是講故事,那麼我們今天要學講的故事就是——起死回生,然後破題,理解成語“起死回生”的意思(把將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文中指的是把看似已經死的人給救活了。引出“課文中是誰有如此高超的醫術可以把看似已經死去的誰給救活了呢?從而整體進入課文,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扁鵲,並適當進行人物資料的補充。

  第二步:整體入文,理清脈絡

  透過資料的`補充,學生對扁鵲的醫術已有了初步的瞭解,此時教師可請學生讀文找出文中直接稱讚扁鵲醫術高明的句子,即“先生真是神醫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國王豎起大拇指稱讚說。接著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起死回生”的近義詞——死而復生,進行兩詞的辨析。起死回生主要是從醫生的角度出發,讚揚醫生醫術的高明,而死而復生往往是從病人的角度而言,兩者的用法存在一定的區別。由於三年級的學生未必能講清其中的細微差異,教學時教師可透過設計這樣的選詞填空來幫助理解詞義,國王稱讚扁鵲有怎麼樣的(起死回生的)本領,使得太子怎麼樣(死而復生),在此基礎上體會兩者在用法上的區別。並以此句作為閱讀教學的切入口:“為什麼國王會這樣誇獎扁鵲呢?”讓學生讀讀課文的1至12小節,即整個起死回生的過程。

  第三步:讀懂重點段落,嘗試複述

  整個過程可分為:打探和治病兩個部分。

  “打探”

  部分可讓學生讀文,劃出扁鵲從行人和侍衛官口中瞭解到了些什麼?這裡有四句相關的句子,其中有一句反問句需要理解——從死到現在,還沒過半天,哪就入棺了呢,然後句式歸納:扁鵲從行人及侍衛官的口中瞭解到了一向好好的虢國太子只說胸悶,今天早上死了,目前還沒有入棺。這個概括的結果實則是簡要複述的滲透,教師無需挑明,只需把它作為概括能力的訓練,為以後的簡要複述作鋪墊。

  扁鵲治病的過程分成“確診病因”和“成功治療”,按要求需複述。

  從文中可知扁鵲確診太子得了厥症只做了兩件事,一是切脈,二是聽診,可謂醫術精湛。教學時可讓學生說說扁鵲確診太子到底得了什麼病,教師補充“厥症”相關知識。然後讀文圈出扁鵲確診病因的關鍵動作,接著理解到底是怎麼切,怎麼聽的,可透過讀讀、演演、講講來幫助記憶。這裡有一個詞語“凝神”需理解,教師可適時幫助積累描寫注意力集中的詞語。

  成功治療太子的病。扁鵲也只做了兩件事,一是針灸,二是用藥。這段文章運用了交叉描寫的方法,教學時可採用角色對讀、配合讀,邊讀邊演等方法,體會扁鵲的妙手回春、藥到病除。同時在演中質疑:體會文中的扁鵲從藥囊中“撿”出幾味藥的“撿”的使用不恰當。

  第四步:理解對話,體會人物品質

  課文的最後兩節運用了對話的形式寫了國王稱讚扁鵲是神醫,有起死回生的本領。扁鵲自稱世上沒有死而復生的道理,自己不過是治好了太子的病。一個是被扁鵲高明的醫術所折服,禁不住嘖嘖稱讚;另一個卻輕描淡寫,似是小事一件,不足掛齒。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要知道沒有扁鵲的及時出手,並憑藉其精湛的醫術,太子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教學時,教師可抓住“不過”一詞來做文章,扁鵲認為自己只不過治好了沒有死的太子的病,是件小事,不足掛齒。你是怎麼認為的?

  扁鵲高尚的醫德以及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可從文中的矛盾處加以理解,文中有兩次提到了“死而復生”。一句是第9小節,扁鵲鬆了一口氣說“煩你通報一聲,就說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復生。”另一句是文中最後一句“世上哪有死而復生的道理?太子本來就沒有死,我不過是治好了他的病。”前者扁鵲說自己能使太子死而復生是出於急於救人的目的,他毛遂自薦,冒著生命危險進入皇宮,想做的僅僅是挽救一個可能還有一絲希望救活的病人。當病人被救活後,扁鵲又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說明世上沒有死而復生的可能,其人格魅力可見一斑。教學時透過對人物行為的質疑,即:扁鵲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樣的話?為什麼這樣說?以此讓學生感受到扁鵲不僅僅是一個醫術高明的神醫,更是一位醫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