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七子之歌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七子之歌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內容時代久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聞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礎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

  《七子之歌》

  澳門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香港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嚥著我的脂膏;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臺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七子之歌》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8個字,聯絡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理解“襁褓、鳳闕、獰惡、氤氳”等詞語的意思。

  2、藉助背景知識和音像資料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體會詩意,感受詩歌所表達的強烈的渴望迴歸之情。

  教學準備:

  1、有關聞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創作的介紹。

  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圖片或音像資料。

  3、關於香港、澳門迴歸的影像資料。

  教學時間:2至3課時。

  教學流程

  一、介紹作者,創景激趣

  1、課件出示有關聞一多先生的圖片。

  2、指名簡介聞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創作,互相補充。

  聞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驊,字友三。1899年1月24日出生於湖北浠水縣巴河鎮聞家鋪子村的一個書香門第。五歲入私塾啟蒙,十歲到武昌就讀於兩湖師範附屬高等小學,十三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在清華度過了10年學子生涯。其間,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異,興趣廣泛,發起和參加了多種學生團體,是當年清華園內的一名活躍人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聞一多激情難奈,手書岳飛《滿江紅》,貼於學校食堂門前,之後,毅然投身於這一偉大斗爭,並開始創作新詩,成為“五四”新文藝園地中的拓荒者之一。20世紀20年代,聞一多遠涉重洋,到美國留學。從1922年開始,他先後在芝加哥美術學院、柯泉科羅拉大學和紐約藝術學院學習美術,同時繼續用大量的精力從事新詩創作和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