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關於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的傳承與創新論文

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的傳承與創新論文

關於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的傳承與創新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的傳承與創新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的傳承與創新論文 篇1

  摘要

  民俗文化和民俗遊戲是我國在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對於幼兒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新文化融入社會中,幼兒所受到的民俗文化教育和民間遊戲教育越來越少,對此應當做出一定的改革,從幼師課堂入手進行民俗文化和民間遊戲的傳承創新研究,將對未來的幼兒教育產生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在幼師課堂中的傳承與創新進行了分析,希望為我國的幼兒教育提供幫助。

  關鍵詞

  民俗文化;民間遊戲;幼師課堂;傳承創新

  幼師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兒童、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方面。幼兒教育的質量將直接關係到祖國未來的發展,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文化和民間遊戲的應用顯得格外重要。下面將對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在幼師課堂中的傳承與創新進行詳細分析。

  一、民俗文化和民間遊戲的內涵

  文化是課程的母體,文化不斷構建課程,課程作為一種文化,也在不斷對文化進行創新。文化本身是一個十分複雜化的概念,是一種複合體的存在。當中包含知識、信仰和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從廣義上講,文化指的是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結合,同時是人在社會中發展所形成的一種非物質的成果。民俗文化代表著一個地域內所形成的獨特文化,當中包含這個民族的歷史和傳承,是當地與其他地區不同之處,具有強烈的民族性質。將民俗文化和民間遊戲融入到幼師課堂當中,一方面能夠促使幼師在民俗文化上有更加深刻的瞭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能促使他們的民族情感得到提升,這對日後的幼兒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將具有重要的意義[1]。

  二、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在幼師課堂中傳承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於樹立多元文化

  我國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透過相互滲透和交融才得以更好地發展。雖然每個地區的民族文化之間都有著不同,在民間遊戲上也各具特點,但透過相互之間的學習和吸收,能夠促使本土文化更進一步得到發展。將民俗文化內容和民間遊戲內容融入幼師的課堂中進行傳承和創新,一方面能促使民俗文化得到碰撞和交流,另一方面能促使幼師在民俗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意識,開闊視野,從而為他們日後的工作奠定穩定的基礎。

  (二)促進教育順利發展

  我國有很多農村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嚴重缺少正規的幼兒教育機構,民俗文化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在缺失好的條件情況下將難以得到普及。每個民族的人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遊戲方式,例如過家家、放風箏和抽陀螺等遊戲,都是各族兒童所喜愛的遊戲方式。在這些遊戲當中,幼兒能夠主動進行參與和學習,並體驗失敗和成功,這對他們的身體發展和心靈健康發展都將產生重要的作用。將這些內容融入幼師課堂中,幼師將更加了解幼兒的心理和民俗等所起到的重要性,從而促進教育工作更加順利地進行[2]。

  (三)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現的形式會有所不同,任何一種文化,只有不斷汲取不同的營養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進步,而封閉的文化將逐漸遭到滅亡。民族文化多樣性是促使民族文化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當中蘊含了大量的和諧因素。因此,繼承和創新民俗文化和民間遊戲技能保持文化多樣性,同時能有效促使社會向和諧方向發展。

  三、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在幼師課堂中的傳承和創新

  (一)遵循開放原則

  幼師課堂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間遊戲傳承和發展,首先,應當認識到教育的目標,應當明確幼師未來的工作崗位和責任,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的設計,並遵循民族文化的教學開放性。儘量開發一些有利於教學活動發展的民俗資源,將民俗資源融入課程活動中。同時,應當保證對課程資源不斷地創新和拓展,從而真正展現出教育的價值所在。

  (二)科學管理資源

  民俗文化和民間遊戲在幼師課堂中的應用和創新發展,應當建立起相應的教育資料庫作為主要的資源庫進行管理[3]。將課程資源的型別和所有者等採取動態登記的方式女性分類,一方面便於查詢,另一方面能及時進行補充和更新。這種科學的管理方式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創造民俗資源,實現對幼師的知識拓展。

  (三)養成好的習慣

  在幼師的課堂教育中,應當幫助幼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國是古老的禮儀之邦,舉止得體和談吐上的文明是一個人素質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培養民俗文化的過程中,應當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為日後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將自身的素養傳遞到幼兒身上,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代社會發展中幼兒的教育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對於幼師來說,一定要重視他們的專業能力培養和根本的素質提升,將民俗文化和民間遊戲融入課堂中,從而實現未來教育中的文化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萬莉.守望民間遊戲打造快樂童年[J].江蘇教育研究,2016.(11):410-45.

  [2]楊智慧.民間遊戲與自制玩教具園本課程活動探究[J].科技風.2016,(08):66-63.

  [3]魏秀昭.開展民間遊戲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J].科技視界,2016,(12):55-59.

  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的傳承與創新論文 篇2

  摘要: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著博大精深、相容幷包的特點,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目前,國外掀起了一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我們國內也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然而我國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短板。本文透過深刻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並且提出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方式,以促進國民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全面而理性的認識,進而提出科學發展觀的、促進全世界文化交流的意見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

  中國傳統文化;當代價值;文化傳承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魂靈,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的發展對國家和發展和命運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曾在一評論文章中讀到這樣極富哲理又震撼人心的話語“現在到了一個談文化的時代,要以文化的執著,文化的擔當,文化的自覺,文化的尊重,傳承民族文化的精華。”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金錢物質充溢著人們精神領域的今天,可以說這樣的呼喊無疑是向平靜的文壇投一巨石,在真正文化人的心中驚起的那份欣喜和感動是無法言表的。近年來,人們都追求物質享受,唱歌、跳舞乃至寫作都要與經濟利益密切相關,本該在經濟發展物質文明進步的歷史時期文化應有更高的發展,文化應該更加繁榮的時期,我們古老的歷史民族文化卻被冷凍被遺棄被毀滅,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悲哀一段歷史一種文明的不幸。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傳統文化遭到了極大破壞,優秀文化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缺失。大量舊城改造、城區改造,甚至很多國家級別的古建築也被頻頻拆掉,取之以具有歐美風格的高樓大廈,現代化建築。每個城市都是高樓林立、千篇一律,而國人卻以此為榮,君不見我國的瓊樓宮闕擁有著中國最為經典的傳統文化精神。城市已經步入歐美的後塵,可是節日呢?西方的情人節、萬聖節人人狂歡,而中國的重陽節、端午節卻無人問津,現在的孩子們已經離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越來越遠了。對中國優秀文化的情感漸行漸遠,日益淡泊,乃至消失殆盡。

  我們國內不重視傳統文化節日的現實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由於國外影視劇、港臺劇、和書籍中對於國外節日的影響,耳濡目染的人們在聖誕節,無論是商店還是大街上都裝飾著聖誕老人和聖誕樹之類的,還搞出很多的慶祝活動。國民一片歡騰,卻不知道這根本就不是屬於我國的節日。而在我國的重陽節、端午節,與之相配的教育活動、舉家一起進行活動少之又少。只是成為一家人在一起吃喝、旅遊的噱頭,並沒有觸及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現在的孩子知道屈原的少之又少,對端午節的來歷更是迷茫。而一直重視歷史傳統的韓國竟然搶先將端午節申請為它國的文化遺產。這種情勢下如果再不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那麼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將會遭到嚴重的流失,也會給我國的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看看當今舉國“崇洋”的現象,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並不能責怪誰。而是因為我國近年來一直重視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繁榮。然而,作為炎黃子孫,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我們有責任和有必要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傳承和發揚下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根本的就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而要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並不只是制定只條規章制度、在學校裡開幾門傳統教育課就可以實現的,傳統文化的傳承的需要從人民生活的點點滴滴抓起,從城市建設和規劃中細微之處做起;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借鑑韓國的經驗,在他們的影視劇作品中無不時時向國民滲透韓國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建築文化。而我國的影視劇中,大多以宣揚歐美的生活方式為榮,太少結合國內建築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的例子。

  作為對國民最為直接的具有教育作用的影視行業,應當擔負起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國民身邊的歷史責任。同時,我們應當制定出與中國各項節日相配套的喜聞樂見的慶祝活動和慶祝方式,以讓青少年從小就對我國的傳統節日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規劃,保護好歷史文物式的建築。當前,黨中央開始重視構築專屬於中華民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專屬於中華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黨中央要求高度重視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和文物的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得到應有的地位,文物保護採取了一定搶救措施,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走進春天。其實,早在民國時期,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就為文物保護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面對被拆毀的文化,他們痛哭流涕,到處奔走,保護中國的古建築、古文化。而我們現在做好民族文化傳承工作,就是需要培養出像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這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又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專業技能的文化工作人才。歷史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靈魂、是血液,是經濟騰飛的根基。沒有根基的發展是疲軟的,就彷彿沒有翅膀的飛翔,是飛不遠的,甚至還有跌下來的可能。從古至今,一個朝代的更替先從對國民進行滲透教育開始,因為他們明白文化的教育意義和傳承意義以及對於穩定和發展的作用。漢唐盛世,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引得世界各國朝服,無論是漢唐舞蹈、漢唐建築,漢唐的文字和文化至今都被韓國、日本等國家傳承至今。我國幾千年的文化靈魂,值得我們炎黃子孫傳承下去,而且我國的古典禮儀、傳統哲學,都是我們的祖先遺留給這個世界最為珍貴的禮物。當今世界乃至中國都存在世界觀混亂、禮儀失序的亂象。若想要改變世界乃至我國這種混亂之象,唯有中華民族的禮儀文化、中華文明才能拯救。我們的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他本人也是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在他的《之江新語》以及各種報告中,到處可見《大學》、《中庸》、《論語》上面的名句,深刻引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的富有教育意義的名言,引起了一陣舉國上下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古籍的熱潮。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一定的時間沉澱和具體的操作流程。

  當今世界正處於多極化發展的歷史階段,中國作為非常重要的歷史角色在世界上注入一股維護和平的清流。各國都在這個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民族力量,而在綜合實力的競爭之中,文化的競爭將會成為未來最為基本的競爭。面對世界各國不斷向國外輸出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時,我國國民正在遭受著國外文化糟粕品侵蝕的現狀,我們要加大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力度,從日常的生活中向國民滲透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力量,讓這種力量自覺地融入國民的血液,形成中華民族特有的語言、文明、素質。讓文化力量,最終成為國民凝聚力和團結一致謀發展的力量。我們一定要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基礎,大力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透過中國傳統節日教育、影視劇傳媒滲透、保護中國傳統文化建築、加強中小學文化傳統課程,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民的傳統文化教育方式,構建專屬於中國民族的特殊的精神境界。同時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時代步伐結合起來,取其精華、尊重歷史,用進步的發展的眼光去解讀,去傳承,去發展。將傳統文化教育與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中華民族一直都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一個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民族,一個追求厚德載物精神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讓我們在傳承中華民族力量的過程中,以獨特的民族精神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已成為國際政治、經濟連線的橋樑和工具,對於國家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世界歷史文明古國的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猶如長流不息的長河,作為現代的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尤其是我們積極倡導和平與發展這一世界主題的今天,時代,歷史呼喚、提醒我們務必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全人類最為珍貴的寶藏。身為炎黃子孫,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我們要承擔起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歷史責任,將中華文明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中華民族全體國民的血液裡和精神裡,從發展中前行,在發展中進步,讓中華文明照亮世界大地。

  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遊戲的傳承與創新論文 篇3

  摘要:

  中國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它不僅僅是我們國家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瑰寶,更是我們先人勤勞智慧的結晶。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國的影響既重大又深遠,從古至今,傳統文化一直伴隨著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高深的、值得我們研究的,更是值得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甚至全世界去學習的。傳統文化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生存的各個角落都有傳統文化的滲透,比如傳統習俗、傳統節日、傳統品德等。當然,傳統文化也深深地滲透在藝術設計的各方各面。本文將詳細闡述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應用和影響。

  關鍵詞: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設計;教育;運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的藝術文明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這句簡單的俗語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但是別小看這簡單的八個字,這八個字當中不光蘊藏著人生哲理,它還滲透在我們生活的藝術之中。中國人喜歡方,也喜歡圓,我們的桌子、椅子甚至是文字都是方方正正的,給人一種嚴謹、規矩、正氣凌然之感,在藝術設計教育中,我們會發現,方方正正、有菱角的藝術品往往給人一種嚴肅、規矩之美。方桌四邊,這就形成了飯桌文化,根據人們地位等級的不同,其所坐的四邊位置也會不同。延伸到藝術設計中,這一點為現代的公司會議桌奠定了基礎,公司會議桌的設計一般為矩形,老闆單獨坐一邊,員工兩邊散開,這是傳統文化,也是藝術文明。

  2、中國人不光喜歡方,也喜歡圓

  人們常說:“說話要能圓場,做人要圓滑,聲音要圓潤等等”。“圓”是一種生活技巧,更是一種生活能力,說話辦事圓滑的人往往能交到許多朋友,從而達到自己辦事的目的,而說話耿直有稜角的人往往會得罪他人,讓自己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中國有個詞語叫做“外圓內方”,這句話就很有哲理,很有藝術,外表圓潤,不與人爭吵,事事左右逢源,內心有自己的原則,不允許別人踐踏,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為人處事,說話辦事藝術中的明顯表現。這兩點僅僅是眾多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國語言、文字既方方正正,又耐人尋味。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美術設計教育中的運用

  1)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中國古人喜歡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吟詩作賦,寓情於景。他們的內心是高雅的、是清澈的、是放蕩不羈、片飄飄欲仙的。中國傳統古詩詞在描寫山水景物上是十分卓越的,詩人、詞人往往能把景色描寫的栩栩如生,使人彷彿置身於詩中、置身於景中。王維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也是我們現代美術設計教育中常常提及的案例,我們在學習美術繪畫的時候要能夠描繪出自己想要的意境,能夠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心境。比如王維有句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我們閉上眼睛,腦海中便會浮現出一葉扁舟,自由自在地在河中飄蕩,不知不覺小舟竟然走到了水的盡頭。既然無路可走,那不如就地欣賞那雲捲雲舒罷了!看到文字我們腦海中便會出現美麗的景色,而當現實生活中我們泛舟湖上,抬頭望雲時,也一定會想到這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美術設計就是這樣,在美術教育中,老師一定會交給大傢什麼是意境,什麼是印象,這些藝術設計知識都來源於我們傳統的文化當中。2)我們都知道“字如其人”,如果一個人的字寫的清新秀麗,那我們就可以推測這個人亦是如此,清新脫俗,乾淨整齊,如果一個人的字寫的歪三扭四,亂七八糟,那我們一般會覺得這個人,辦事不靠譜,為人不利索。其實,繪畫也是這樣。我國古代文人大多喜歡潑墨山水畫,喜歡有禪意昂然的作品,因為他們大多心胸豁達,想要脫離凡塵俗世的干擾,隱居在那山水之中。所以,在美術設計教育中,潑墨山水畫的元素無處不在,也在影響著每一位學著的思維和行動。再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對稱美。在我國,以對稱為美,以成雙成對為佳,所以不論是在建築方面還是在繪畫方面,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對稱美。環顧我們現在生活的四周,到處都是繪畫藝術設計當中的對稱美,不管是包裝封皮、牆體廣告,還是其他的平面設計,都存在著傳統的對稱元素。在我國古代,人們喜歡對稱的東西,喜歡成雙成對的東西,尤其是在帝王之家,皇親貴族之中,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們國家在繪畫藝術教育中仍然會把對稱美看作是一種重要的繪畫方式和高雅的繪畫水準。

  三、傳統文化在建築設計教育中的運用

  1)相信建築工程專業的同學對這一點是深有體會。我們不說深奧的建築學原理,就拿我們都熟悉的故宮來說,故宮就是古時候的皇宮,是皇家居住的場所。在我國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存在了上千年,所以等級制度非常明顯,這也毫無保留地表現在了我國的建築工程上。乾清宮是皇帝的居所,它的位置在整個故宮的中心線上,表示皇帝是整個國家的中心,而後宮所在的幾所宮殿則組成了一個封閉的空間,這代表著後宮的身份和地位。在現代的建築藝術中,傳統文化仍然很明顯地存在,比如我們國家新蓋的房子都會在房頂上放一塊泰山石,“泰山石敢當”,這既是祈求平安的意思,也是建築設計中很重要的元素。2)現在流行復古建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古香古色的旅遊區,比如公園的涼亭,小區的門樓,飯店的裝潢和牌匾的設計等等,這些都會給人一種古香古色的氣息和韻味。旅遊區的復古涼亭往往能夠讓人心曠神怡,語言謙和,這都是因為在古代,好友知己往往在涼亭中把酒言歡,吟詩作賦,以文會友,所以現代設計的涼亭也會帶給人謙和、溫馴之感。飯店的裝潢更能體現傳統文化在建築設計教育中的運用,飯店想要打造什麼樣的氣氛,就會模仿哪個朝代的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教育教學中,教師會把每個朝代的建築風格教授給學著,也會把這中建築風格所體現的人文價值教授給學著,所以在飯店或遊樂場所的建築設計中,一定要請專業的、受過建築設計教育的設計師來為自己進行設計,這樣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四、結語

  傳統文化滲透在我們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潛心研究,總會發現其中的奧秘。傳統文化是偉大的,是值得我們每一個華夏子孫去研究和學習的。傳統文化存在於藝術設計教育的方方面面,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總會發現美的存在。

  作者:劉源 單位: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陳略清.淺談中國文化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