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句子> 詩歌句子賞析方法

詩歌句子賞析方法

詩歌句子賞析方法

  篇一 : 句子賞析

  一、句子賞析的切入點

  1、抓關鍵詞語賞析句子。

  2、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

  3、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句子

  1、抓關鍵詞語賞析句子

  ⑴示例: “深藍色的天空裡懸著無數半 明半昧的星。” 一個“懸”字將星星掛在空中而無所依絆 的情態生動地描寫出來; “半明半昧” 寫出了海上看到的繁星有一些光亮,卻又 有些昏暗,這柔和的光亮使人產生親近之 感,讓人彷彿漸漸地陶醉其中,油然而生 喜愛之情。

  ⑵詞語賞析步驟:

  ①、從句子中找出生動形象的動詞、形容詞、 四字詞語;

  ②、具體分析這些詞語分別體現了人或事物 的什麼特點或狀(情)態,表達了(物件) 的(特徵、精神、情感)。

  ⑶練習:

  ①、賞析動詞: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 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 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 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答案:“掃、露、支、撒、系、牽、看、啄、 走、拉、罩”這幾個動詞,準確生動而又極有 層次地寫出了雪地捕鳥的全過程,表現了孩子 們捕鳥時緊張等待、充滿希望及小心謹慎的情 景。

  ②、賞析形容詞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 莢樹,紫紅的桑葚,肥胖的黃蜂,輕捷的 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 去了 ”如果把名詞前面的形容詞抽掉,效 果會有何不同? ?

  答案:如果把“碧綠的、光滑的、高大的、 紫紅的、肥胖的、輕捷的”這些形容詞抽 掉,就使事物缺少了色彩、形狀和神態, 就沒有原文生動、形象、具體了。

  2、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

  第一類:比喻句

  ⑴比喻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 或情境,來比方另一個抽象的、深奧的、 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手法。

  作用:使語言生動形象,更充分地表達作 者的獨特感受。

  ⑵示例:“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 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本句把“無數的星星”(本體)比喻成 “無數的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喻 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眼睛模糊時所 見到的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富有情趣。

  ⑶比喻句賞析格式:本句把“______ ” (本體)比喻成“______ ”(喻體),生 動形象地寫出了本體______的特點,(生 動形象,)富有情趣。表達了(物件)的 (特徵、精神、情感)。

  (6)反覆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強調感情, 有時能夠加強節奏感。

  (7)設問的作用是提醒人們注意、引起思 考、突出某些內容。

  (8)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 感情,以使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2、修辭方法表達效果關鍵詞

  比喻、擬人 生動形象

  誇張、對比 突出事物的特點

  排比 整齊、增強氣勢、強烈抒發感情

  反問 加強語氣 反覆

  強調、強烈抒發感情

  反語 增加諷刺意味

  設問 引起思考、製造懸念

  對偶、頂針、互文 整齊美、迴環美、音樂 美

  第二類:擬人句

  ⑴擬人是把物當成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 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等。

  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⑵示例:“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 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 在小聲說話”。 本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星星以 人的動作(說話)、神態(霎眼)。這樣 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模糊的眼睛 中群星閃爍的景象,及“我”與星星的知 心、夥伴之情,讓人產生無窮的遐想

  ⑷練習:賞析下面句子

  春天,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 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答案:本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 賦予了樹們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寫 出了春天的百花競相開放,爭妍鬥豔、 一派繁花似錦的景象,富有情趣。也體 現了作者對大自然春色的熱愛。

  第三類:排比句

  ⑴排比:用一連串內容相關、結構類似的句子來 表示強調和一層層的深入。

  排比的作用:見後面。

  ⑵示例:“因此,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 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 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 好的。”

  本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了做好一件事 必須具備的要求,同時也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⑶排比句賞析格式: 本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突出)了 (事、物)的 ,增強語言氣勢,深化主 題,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感染力)。

  1、修辭方法的表達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 具體、 形象。給人以深刻鮮明的形象,使 說理更透徹。

  (2)擬人的作用是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 生動、 形象。

  (3)誇張的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 氛,引 起聯 想,使表達的事物更突出、更 鮮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強語言氣勢,深化思想 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5)對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齊勻稱,節奏感強, 高度概括,有音樂美。

  2、修辭方法的賞析步驟

  ⑴迴歸原位,理解分析: ? 怎麼寫、寫什麼、為什麼寫 ?

  ⑵組織語言,一般表述格式: ? 運用了(修辭、描寫角度), ? 寫出了(內容), ? 表達了(作用、效果)。

  3、賞析格式歸納

  ⑴怎麼寫: A、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B、運用了( )描寫, C、(摘 錄)等詞語, D、(對句、倒裝等)句式, E、詞語的感情色彩或語言風格

  ⑵寫什麼:寫出了(內容)或(物件)的(特 徵);

  ⑶為什麼寫: 表達了(物件)的(特徵、精神、情 感)。

  注: A、比喻 擬人 排比 誇張 對偶 反問 設 問B、外貌 動作 心理 神態 語言 環境 側 面C、語言風格如:樸實無華、含蓄雋永、 詼諧幽默、清新明快、親切感人

  篇二 : 如何賞析句子

  在現代文閱讀中,重點句的賞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訓練之一。正確理解句意,有助於文意的把握,有助於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題的理解。因此,新課程標準也作了明確的要求,做到“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於是,句子賞析就成了語文考試中考查學生能力的一種常見題型。那麼,賞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

  考卷中對語言賞析類試題的提示,可以歸納為:看語言表達,看內容情感,看寫作方法等,且都必須說明表達效果(或“表達作用”)。

  一、句子賞析的切入點

  (一)從語言表達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語言表達,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即是否運用修辭,有無特殊句式,精妙詞語運用等。

  1.從修辭的角度賞析。

  常見的修辭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幫助人們理解。又如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用它說理可使論述詳盡,條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發讀者的感情,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用它敘事寫人,能使描寫細膩深刻。

  例句1: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蟋們在這裡彈琴。(《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賞析:這句話運用了擬人修辭,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彈琴”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油蛉和蟋蟀叫聲動聽,寫出了百草園充滿生機,有無限的樂趣。

  例句2: 因為島嶼擋住了它的轉動,它狠狠地用腳踢著,用手推著,用牙咬著。它一刻比一刻興奮,一刻比一刻用勁。

  賞析:作者運用排比句式,以表現大海驚醒後的劇烈動盪,展示了大海的粗獷、豪放的性格,讓讀者讀來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寧市中考閱讀題《偉大的悲劇》(節選)中的題目(第15題):聯絡上下文,說說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樓”的含義。

  賞析: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心中浮現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樓”,兩者相通之處是“再也無法擁有”,“心中的海市蜃樓”生動形象地表明瞭斯科特此時心中浮現的卻再也無法擁有的'美好事物。

  2.從特殊句式入手賞析

  (1)從句式特點入手賞析。

  常見的句式特點有:矛盾句、點睛句、結尾句、雙重否定句、長短句結合、句子對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卻蘊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魯迅《孔乙己》)

  賞析:“大約”與“的確”貌似矛盾,其實卻是作者的匠心獨運,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透過這個人物形象也隱現了那個殘酷陰冷的社會以及眾人的麻木不仁。

  B.點睛句:畫龍少不了眼睛。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5:“她的飲泣吞聲,為的是愛她的兒子;勉強硬著頭皮說聲打得好,為的是希望她的兒子上進” (鄒韜奮《我的母親》)

  賞析:從這種複雜心態裡栩栩如生的再現了一位希望兒子上進但又十分疼愛兒子的偉大母親的形象,有這樣的句子文章的主題也力透紙背。

  C.結尾句:對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讀者的聯想,啟發讀者的思考餘味無窮。

  例句6:“我做過一個好夢,我們種的水稻,像高梁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幾個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曲志紅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尋夢園”》)

  賞析:用袁隆平美好的夢結尾,不僅能使文章篇末點題;也進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斷追尋著自己“夢”(理想),並不斷追求更高目標、更遠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議論抒情句也是值得關注的。

  注意點:賞析要建立在整體感知閱讀的基礎上,不是摘字擇句,斷章取意,脫離文字,而是要充分聯絡文章的中心思想,聯絡人物形象,要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上下文來品評。

  (2)從結構作用的角度賞析。

  一段話往往包含幾層意思,各層意思之間如果要結構嚴謹,渾然一體,某些詞語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一個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常見的有6種:總領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為後文作鋪墊、前後呼應(照應)、總結上文或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或昇華中心。等。我們應該抓住總領句、過渡句、總結句,分析其在結構上的作用。

  例句7:“遠處的鐘聲突然驚醒了海的酣夢。”

  賞析:這是一個過渡句,在結構上的作用是承上啟下,是聯絡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漲的紐帶。

  例句8: 2008江西省中考閱讀題《年的召喚》中的題目(第19題):請簡要說說第⑧段畫線句“一聲召喚,一腔愛戀”在文中的作用。

  賞析:我們在思考畫線句“一聲召喚,一腔愛戀”在文中的作用時,應把思考角度明確為“這句話在結構上和主題上各有何作用?”結構上與題目相照應,也就是點題;主題上點明中心,表達對故鄉對親人的愛。

  3.從詞語運用的角度賞析

  很多重點句的含義,往往是透過一、二個動詞、形容詞、副詞、數量詞等關鍵詞語傳遞出來的。抓住句中關鍵詞語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種賞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9: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春》)

  賞析:“偷偷地”和“鑽”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同時,這樣寫使無意識、無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嫩嫩的,綠綠的”放在句末,強調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使句子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例句10: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老舍《濟南的冬天》

  賞析:能換別的近義詞嗎?如“堆”,不能,因為是小雪,用“堆”不貼切,“頂”寫出了小雪後小樹特有的意蘊,輕巧靈動,一如後面的比喻,“像日本看護婦”。

  句子在語言方面常見的有以下特點:有的準確生動(或平實),有的形象、生動、具體,也有的準確嚴密,還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等。一個句子本身具有怎樣的語言特點,要根據文體和語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體特點和句中的重點詞語加以分析,從中獲取有效資訊。

  (二)從內容情感上看句子

  每個句子本身都可提煉出一定的內容,也有的飽含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在賞析句子的答案中,內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11.2008鹽城市中考閱讀題《父子》中的題目(第21題):如何理解文中畫線句“放心吧,孩子,這掃把丟不了你的臉”的含義?

  賞析:我們思考這個句子時,在句子前面加一個“為什麼”,轉化為“為什麼這掃把丟不了你的臉?”根據文章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他對兒子某些品德的散失的不滿。“掃把”代表著節儉、勤勞的品德,這些人類美好的品德永遠有存在的價值,永遠不會讓人丟面子。進一步說,他實質上是說他不會給兒子丟面子。

  例句12.2007常州市中考閱讀題《風吹一生》中的題目(第16題):說出第五段中“他被風徹底地從車上吹了下來”的含義。

  賞析:這個句子運用了擬物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腳踏車上的一樣物體被風徹底的吹了下來,再也不能騎車了!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的擬物修辭除去,用自己平實的話表達就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騎車了。

  (三)從寫作方法上看句子

  可從三個方面考慮:看句子選用的表達方式,看句子採用的描寫方法,看句子運用的表現手法等。

  1.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刻畫人物,表現環境的描寫句往往對錶現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句13:夏天,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著,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溫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世間最美的墳墓》)

  賞析:與這優美恬適的風景為伴的是埋葬於此的大作家托爾斯泰,可看出與大自然相伴的托爾斯泰,與大自然一樣永存,從而反襯出其偉大人格。

  2.從表現(藝術)手法的角度賞析。藝術手法是作家在創作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達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如襯托、對比、借景抒情、託物言志、聯想、想象、象徵等。

  例句14:“大小的島擁抱著,偎依著,山靜靜地恍惚入了夢鄉。星星在頭上眨著慵懶的眼瞼,也像要睡了。”

  賞析:以大海周圍的景物島、山、星星為襯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靜美”推進一步,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這是一幅清麗、溫柔、恬靜的“海睡圖”。

  例句15:“我喜歡海,溺愛著海,尤其是潮來的時候。”

  賞析:作者直抒胸臆,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偉大力量的歌頌,表明了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多角度賞析句子

  同一個句子,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賞析。學生只要找準一個切入點,從某一個角度去賞析即可。

  例句16:“每天潮來的時候,聽見海浪衝擊岩石的音響,看見空際細雨似的,朝霧似的,暮煙似的飛沫升落;有時它帶著腥氣,帶著鹹味,一直衝進我們的窗欞,粘在我們的身上,溼潤著房中的一切。”

  賞析:1.抓關鍵詞進行賞析:用“衝”、“粘”、“潤溼”形容潮來時的動作,表現了海潮夢幻般的神奇,輕紗般的柔美。

  2.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作者運用三個比喻來描摹海潮。“細雨”、“朝霧”、“暮煙”三個喻體,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是春雨濛濛,是曉霧瀰漫,還是暮煙靄靄?給人以沾衣欲溼且虛幻迷離的感覺,形象生動的表現了海潮夢幻般的神奇。

  3.從藝術手法的角度賞析:作者從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五個角度分別描寫了潮來時的聲音、形態、氣息、動作。以“細雨”、“朝霧”、“暮煙”形容潮來時的形態,以“腥氣”、“鹹味”形容潮來時的氣息。

  三、句子賞析的落腳點

  每個句子都可提煉出一定的內容,有的飽含著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或表現了文章的主旨。因此賞析句子,首先要找準賞析的切入點(從哪個角度入手),落腳點卻在於分析句子寫了什麼內容,表現了怎樣的情感或主旨。

  例句17:海終於憤怒了。它咆哮著襲擊過來,猛烈地衝向岸邊,衝擊了岩石的罅隙裡,又撥剌著岩石的壁壘。”

  賞析:可從修辭(擬人)的角度入手,落腳點在於分析此句表現的內容。此句表現了大海憤怒時壯觀的場景和磅礴的氣勢。

  例句18:“這是偉大的樂章,海的美就在這裡。”

  賞析:可以選擇藝術手法(直接抒情)作為切入點,落腳點在於分析此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或文章的主旨。在驚濤駭浪面前,膽小懦弱的人會感到恐懼,勇敢堅強的人卻感到愉悅。海潮激起作者的心潮,由此發出由衷的讚歎,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透過魯彥熱愛大海的感情,看出了他那積極進取、勇敢搏擊的人生態度,至此,全文主題得以昇華。

  總之,賞析句子的方法很多。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明確答題規律,掌握答題方法,清晰答題角度,多練多思,就一定能提高學生賞析句子的能力。

  首先要看看這些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象,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託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聯想,想象,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前後照應、託物言志,借景抒情,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等.... 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託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就是常見的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誇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覆、反語、引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