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練習題及答案

記承天寺夜遊練習題及答案

記承天寺夜遊練習題及答案

  【記承天寺夜遊練習題】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

  1.本文選自《_________》,作者。(2分)

  2.填空:(3分)

  ⑴文章描繪了蘇軾在承天寺夜裡見到的,同時也抒發了自己_________的苦悶心情。

  ⑵描寫承天寺優美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譯下列句子:(4分)

  ⑴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念無與為樂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於是,就)

  C.懷民亦未寢(睡覺)D.相與步於中庭(共同,一起)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本文寫在作者貶職期間,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感情與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與"閒"字相關。

  C.蘇軾此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官,所以他自稱閒人。

  D.本文寫景較為簡潔,用素描的筆法,寫月色,寫景物,給人清靜雅緻的感覺。

  6.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2分)

  7."月色入戶"意思是__________,這句話運用了_______的修辭手法。(4分)

  8.文中表現興奮和喜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它與"___________"一句相照應,顯得一起一伏,一沉悶,一活躍。(4分)

  9."尋張懷民"一句中的"尋"字用得好,你認為好在哪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記"的要素是:(4分)

  時間:_____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

  11.本文的構思角度是()(3分)

  A、託物言志B、即景生情C、類比象徵D、以物喻人

  12、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回答問題。(5分)

  贈劉景文(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①詩中成對偶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這是一首贊詠_____________的詩,詩的表面似乎在贊詠__________,實際上是用_________來比喻劉景文,頌揚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分。

  (一)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13.文中"念無與樂者""念"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文中描寫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繪了一個_______的美妙境界。(4分)

  15.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4分)

  16、選出句子閱讀停頓正確的一項()(2分)

  A.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B.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C.但少閒如吾/兩人者耳。

  D.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

  17.文章結尾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對"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哪裡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們兩個這樣的賞月的"閒人"罷了。

  B.表現了作者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產生了異常欣喜的心情。

  C.表現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擠,心情苦悶,只好去大自然中尋找快樂和解脫。

  D.表現了作者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

  浦陽鄭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錢。憂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肢體心②無不病者。懼而謀諸醫,醫視之,驚曰:"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身。然始發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③。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藥可治也;至於既成,甚將延乎肝膈④,否亦將為一臂之憂。非有以御其內,其勢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之。"君從其言,日服湯劑,而傅⑤以善藥,果至二月而後,三月而神色始復。

  餘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為一握。②:脊骨。③:病癒。④肝膈:泛指人體內臟。⑤傅:塗。

  1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兩項是()(2分)

  A、懼而謀諸醫(謀劃)B、甚將延乎肝膈(延)

  C、疾未易為之(變換)D、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消除)

  20、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2分)

  A、以: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徐以酌油瀝之

  B、且:不速治,且能傷身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雖: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而:終日而愈,艾可治也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

  2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

  A、憂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餘因是思之(指代"引發的道理")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指代"各種疾病")

  D、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指代"禍患")

  2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寫鄭君醫治拇指疾患一事是為了說明一個什麼道理?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寫作

  你是否注意觀察了月夜的景色,請用200字以上的文字描寫一段月景。

  【參考答案】

  1.略

  2.⑴月下美景;壯志難酬⑵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

  3.⑴懷民也還沒有睡覺,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⑵庭院裡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各種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4.A5、A6.樂觀、豁達7.月光進入了屋子;擬人

  8.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9.作者要尋的這個人,面對如此月夜,不會矇頭大睡,肯定也在賞月,但在何處賞月呢?因此要"尋",其次,"尋"字有一種急欲找到東西的失落感,寫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賞月的急切心情。

  10.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張懷民;承天寺;夜遊承天寺

  11.B

  12、①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②秋令,晚秋景色之美,"傲霜枝",孤高傲世的品格。

  13.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14.庭下……竹柏影也;空靈澄澈、宛似仙境

  15.⑴月色入戶,近然起行。⑵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二人耳。

  16、D

  17.有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閒等種種微妙複雜的感情。

  18.D

  19.AC

  20.AB

  21.C

  22.①鄭君不能確定它是什麼,把它給別人看,看的人大笑,認為不值得擔憂。②開始認為不值得整治,最終到了不能夠整治。

  23.世上的事情,常起於極細小的地方,但不加關注,就可能釀成無可挽救的大禍。(意思符合即可)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