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浣溪沙>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原文翻譯及賞析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原文翻譯及賞析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原文翻譯及賞析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原文翻譯及賞析1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蘇

  覆塊青青麥未蘇,江南雲葉暗隨車。臨皋煙景世間無。

  雨腳半收簷斷線,雪林初下瓦疏珠。歸來冰顆亂黏須。

  翻譯

  覆蓋著的田畦,小麥還沒有返青。像雲一樣的枯葉悄悄地在車輪下飄著。臨皋亭雲煙繚繞的景色奇麗,世間少有。

  雨小了一半的屋簷水滴斷絕了,剛剛下的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動。回到房間座上時鬍鬚都結成冰了。

  註釋

  覆塊:覆蓋著的田畦。

  蘇:甦醒,這裡指返青。

  江南:代指黃州。

  臨皋:臨皋亭,在黃岡南長江邊,蘇軾被貶黃州時曾居住在此。

  煙景:雲煙繚繞的景色。

  雨腳:雨滴。

  雪林:形容霰(xiàn)粒紛紛。

  初下:剛剛下。

  瓦疏珠: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動。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徐君猷攜帶酒到臨皋亭探望蘇軾。蘇軾出門迎接,蘇軾即景生情而作該詞。

  賞析

  上片,由遠及近地寫黃州田園風光。“覆塊青青麥未蘇”,敘述田園景色,反映了蘇軾關心農業的思想。“江南雲葉暗隨車”,描繪了黃州農家冬閒的淡然風光,反映了蘇軾娛樂自然的心境。“臨皋煙景世間無”,描寫議論結合,特寫“臨皋煙景”、冬雲密佈而後發出賞心的讚歎:“世間無”,突出了黃州景色的奇麗。上片三句,連綴成一幅絢麗的圖景,暗示了蘇軾超然物外的審美情趣。

  下片,以特寫手法,描繪了雨後微雪的風景。開頭由細“雨”-“半收”-“簷斷線”,特寫雨景變化。緊接著由“雪床”-“初下”-“瓦疏珠”,特寫雪景變化。逼真傳神,字字珠磯。雖然點化運用了杜甫的“雨腳如麻未斷絕”詩句,但未露痕跡。“歸來冰顆亂粘須”,將雨雪人性化,進來了好一個白鬍子的“老人”!一個“亂”字,蘇軾與徐君猷的詼諧之情躍然紙上,反映了蘇軾將自然美與人性美高度融會的寫作技巧。

  全詞通俗、口語化,令人感到親切、諧趣。將景色美與人性美熔鑄一體,極具感染力,這與蘇軾曠達胸襟有關。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原文翻譯及賞析2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

  蘇軾〔宋代〕

  覆塊青青麥未蘇,江南雲葉暗隨車。臨皋煙景世間無。

  雨腳半收簷斷線,雪林初下瓦疏珠。歸來冰顆亂黏須。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覆蓋著的田畦,小麥還沒有返青。像雲一繚的枯葉悄悄地在車輪下飄著。臨皋亭雲煙繚繞的景色奇麗,世間少有。雨小多一半的`屋簷水滴斷絕多,剛剛下的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動。回到房間座上時鬍鬚都結成冰多。

  註釋

  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於若耶溪而得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覆塊:覆蓋著的田畦。蘇:甦醒,這裡指返青。江南:代指黃州。臨皋:臨皋亭,在黃岡南長江邊,蘇軾被貶黃州時曾居住在此。煙景:雲煙繚繞的景色。雨腳:成線落下綿密的雨點。雪林:形容霰(xiàn)粒紛紛。初下:剛剛下。瓦疏珠: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動。

  賞析

  上片,由遠及近地寫黃州田園風光。“覆塊農農麥未蘇”,敘述田園景色,反映了蘇軾關心農業的思想。“江南雲葉暗隨車”,描繪了黃州農家冬閒的淡然風光,反映了蘇軾娛樂自然的心境。“臨皋煙景世間無”,描寫議“結合,特寫“臨皋煙景”、冬雲密佈而後發出賞心的讚歎:“世間無”,突出了黃州景色的奇麗。上片三句,連綴成一幅絢麗的圖景,暗示了蘇軾超然物外的審美情趣。

  下片,以特寫手法,描繪了雨後微雪的風景。開頭由細“雨”-“半收”-“簷斷線”,特寫雨景變化。緊接著由“雪床”-“初下”-“瓦疏珠”,特寫雪景變化。逼真傳神,字字珠磯。雖然點化運用了杜甫的“雨腳如麻未斷絕”詩句,但未露痕跡。“歸來冰顆亂粘須”,將雨雪人性化,進來了好一個白鬍子的“老人”!一個“亂”字,蘇軾與徐君猷的詼諧之情躍然紙上,反映了蘇軾將自然美與人性美高度融會的寫作技巧。

  全詞通俗、口語化,令人感到親切、諧趣。將景色美與人性美熔鑄一體,極具感染力,這與蘇軾曠達胸襟有關。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