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紅樓夢> 紅樓夢之情僧

紅樓夢之情僧

紅樓夢之情僧

  太虛幻境

  女媧煉石己荒唐,又向荒唐說大唐。

  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假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粧。

  書中第一回,原文: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為情僧,改名《石頭記》為《情僧錄》。有很多人把空空道人當做了道士。書中第一回其實講得很明白,蠢物(石頭)是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的。二仙師對那石頭講紅塵中雖有些樂事,但也不能永遠依恃,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又樂極生悲,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此間一小段話道盡人生世態炎涼!是後來又過了幾世幾劫,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閱完《石頭記》後遂易名為“情僧”的!也就是說把空空道人當成“情僧”,由“老道變成了和尚”。這可是一個天大的錯誤!曹雪芹筆下的“空空道人”,是法號為“空空”的“有道”高僧!決不是什麼老道士!法號中能“看”到一個“空”,就己是高僧了,何況是“空空”二字相連,這“空空”高僧那還得了?可曹雪芹說還不行,他非得創造一個奇語、奇詞:情僧!!!只有“情僧”才能達到他的標準。

  書中第六十六回,回目是《情小妹恥情歸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門》。曹雪芹這樣寫,讓人真的是有點糊塗了。即有“一冷入空門”,那為何又有“情僧”二字?仔細想想又似乎有理,冷二郎果真冷心冷面麼?我看不盡然!在這裡曹公運用反寫手法,實指冷二郎最是多情重義之人!冷二郎實乃“覺情”之人!“情僧”二字,從字面上來講,就是“有情”的僧人,這並不難理解。出家人也講“情”?講“情”還拋棄家人、親人而離家為僧?這“情僧”二字到底是何意?曹雪芹想說什麼?他的《紅樓夢》又是“大旨談情”,他要談什麼“情”?

  人們常說,出家人“四大皆空”。火、地、水、風這四物,被佛家稱為“四大”,並稱這“四大”都是空虛的,不實的,存在也是假象。說實話,乍一看,此種說法是很消極的,跟儒家的淨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積極“入世”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和尚們常說什麼“六根不淨”等語,意思是說某人“六根不淨”,不能成為僧人。佛家講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您看看,作為僧人,那您首先得“六根清淨”才對!而所謂的六根對應的就是六識,也就是眼生眼識,耳生耳識,鼻生鼻識,舌生舌識,身生身識,意生意識。而六識的一切反應都叫做“情!”旨在提醒“情”也是一切苦的根源,要人勘破,才能了脫!這“情僧”二字讓人難以理解,那我們就來看看佛家對這“情僧”究竟是作何解釋吧。先從字面理解,所謂僧即是和尚,情就是有感情。在撰寫此文之前,我特意請教了幾位修行的師傅,他們認為曹公作為社會人生的徹悟者,認為“色”“情”世界的一切,包括人生悲歡離合,興衰際遇,愛恨情愁都是空幻的,並且由此參禪出玄機:人生自彼岸到此岸,再經此岸到達彼岸的過程,宛如紅樓一夢。一切皆指向極度的虛空!夢則空,空則夢!僧本來是與情無緣,但曹公卻把出家僧人易名為“情僧”,可見奇怪!原來菩薩的另外一個名字就是“覺有情”,意思已經很明白了!佛家也講“情”字!但講的不是兒女私情,而是捨棄小我普度眾生的大愛之情!是悲天憐憫救眾人於水火之中的大慈悲之情!再來看這十六字箴言“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意思就是傳情入色,自色悟空,從空無一物瞭解了各種表面現象,又從表面現象懂得了人間的感情和苦惱,然後從其中解脫,懂得了這些是因為外物的表面引起的,最後明白了外物的表現最終還是無。變相的講一個空性的道理!也就是講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的過程。

  空—佛教名詞,指事物虛幻不實,世間天地萬物終屬空虛。但四大皆空的空字並不是一無所有的空,是對於一切心有所知但心又不被所染的意思。

  色—佛教名詞,意指天地萬物的本體瞬息生滅。佛教把客觀世界的萬事萬物叫做“色”,並且認為“色”是不真實的,也是虛幻的。

  情—佛教名詞,指對天地萬物本體生滅的假象所產生的愛、恨等情感。

  簡單地說,佛家思想中的空、色、情的觀念,旨在宣揚“萬境歸空”!也是奉勸人們摒棄私心雜念,良善為人!再來看字面的意思這十六個字,兩端是“空”,中間是兩“情”。由空起,也由空止。但首端的“空”己不是未端的“空”了。如果要是前後一樣話,那這十六個字豈不是白寫了嗎?關鍵是曹公在中間寫了個“情”!他的意思是說,宇宙世界,開始是“混沌”的“空”,然後才出現了“色”,“色”即是佛教的“色相”。這“色相”包括了“萬物萬相”,所謂的“形形色色”嘛!這“色相”一產生出來,自然就產生了“情”。這“情”是何物?對了,真真地就是“物”了!“情”是“物”的頂端發展狀態的精神方面的“產物”!此“情”是告訴我們要“覺情”,不是要無情,若心空若無情豈不是變成木頭了?不分辨執著,心無障礙就沒有顛倒夢想。有了這個“產物”,石頭(蠢物)就能言能語了。這石頭一旦有了“情”,他再進入人間返觀萬事萬物,本來是空、是色本無“情”的一切,都具有了“感情”的色彩。就是曹公用他那有“感情”的眼晴,來觀看這個“世間萬物”。這就是“傳情入色”!看完這個“世間”後,方才悟出佛家的真理,即“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換一種“看”法,用“無情”來觀“有情的世間”,一切皆“空”。以“有情”之眼來解讀“世間”,那就是一切皆“色”了!空空道人悟出了這個道理,“遂易名為‘情僧’”!即到這了,“空”就是小問題了,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情”了。曹雪芹的真言、真理是“萬境歸‘情’”!原來《紅樓夢》就是在“大旨談‘情’”啊!“情僧”?曹公那是在運用刀斧之筆,菩薩之心,假借“情僧‘,以半生潦倒之罪,心酸之淚泣血而就,嬉笑之間話盡凡間世態炎涼!痛指當時的黑暗!我為曹公一哭!!!嗚呼,其心可昭日月,其情可泣天地鬼神!

  書中凡例有云:……故借通靈之說,而撰《石頭記》一書也。曹雪芹在書中用“石頭”(蠢物)來喻自己,本想是要到那“溫柔鄉、富貴地”去“受享”一番,可他看到卻是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看到的是“雙懸日月照乾坤”!看到的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最後體驗到的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曹公拿起了“刀斧”,寫出了這“悲天憫人”的《紅樓夢》!他“刀”下的“情”是大情!大愛!是博愛!曹雪芹的這個“情”字就是《紅樓夢》的中心思想!所以是“大肆談‘情’”!同時,這個“情”字,亦是他編撰此書的立意!他想用這個“情”字,來治理改變這個“萬惡”的社會!………。開闢鴻濛,誰為“情”種?“情僧”也!“情僧”是誰?石頭、蠢物也!實際上就是雪芹也!曹公才是以真正的慈悲之心,施以大愛之人啊!

  曹公泣血話平生,傳情入夢是情僧

  流盡多少辛酸淚,壬午除夕脫凡塵

  吾輩痴痴尋舊跡,夢裡夢外實難分

  紅塵一笑皆為幻,黃粱夢醒了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