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事> 孔融讓梨的故事(通用23篇)

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讓梨的故事(通用23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融讓梨的故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裡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2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夏天來了,梨成熟了。孔融的父母去街上買了一大筐黃澄澄的梨,拿回家裡來準備讓全家人一起吃。

  這些梨有的是青青的,有的是黃澄澄的,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但皮都是薄薄的,上面還有數不清的黑點點,像披上了一件黃色中佈滿黑色斑點的外套,梨的果肉更是甜脆可口。

  孔融把家裡的所有人都叫了過來,請他們一同吃梨。諸位兄長坐在桌旁吃梨,孔融在一旁拿起了一個又大又黃的梨,父母以為他要把大梨吃掉,但是孔融下一秒就放下了那個大大的梨,拿起了一個小小的梨來吃。

  一位哥哥問他:“你為什麼拿那麼小的梨,不拿大的呢?”

  孔融說:“我年紀小就應當拿小的。”

  哥哥說:“那弟弟不最小的嗎?為什麼不是弟弟吃最小的呢?”

  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更應當像長輩一樣對待弟弟。”

  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望向了年幼的孔融。

  哥哥們想:我真佩服孔融,他這麼小就有了尊老愛幼的優秀品質。

  父母則在一旁咧開嘴微笑著呢!滿臉都是驚喜的表情。他們想:孔融長大後必有前途!

  果不其然,孔融長大後成了一名著名的文學家,他四歲讓梨的故事也流傳了千古,成為了一個人人皆知的故事。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3

  在炎熱的夏天裡,小草長得又高又茂密,可愛極了,一陣微風吹來,花兒點點頭,就像在和太陽打招呼。在一個院子裡,長著一棵梨樹,上面掛著許多黃澄澄的梨子,像一個個小葫蘆,真是可愛極了。

  媽媽發現了這些黃澄澄的梨就摘了幾個,她拿回家,把梨沖洗乾淨,放進了盤子裡,然後端出來,放在院外的一張木桌子上。香甜的味道真是讓人嘴饞,三位哥哥聞到了香味,就像箭一樣跑了過去,爭搶著大個的黃梨。

  孔融和爸爸,媽媽走了過來,正好看到三個哥哥們狼吞虎嚥地吃著梨,他們的嘴巴里都溢滿了香甜的果汁。

  孔融想:他們的習慣真不好,我要尊敬長輩,因為我是一個好孩子。於是孔融就拿了一個最小的黃梨來吃。

  爸爸疑惑地問他:“融兒,你為什麼拿最小的梨呢?”

  孔融撲閃著大眼睛回答說:“我要尊敬長輩,大的梨要給大人吃!”

  哥哥們聽了,都被孔融的話感動了,他們說:“你真是太懂事了,我們以後要向你學習!懂得謙讓。”

  從此,哥哥們都很孝敬父母。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4

  夏天到了!梨成熟了,黃澄澄的梨就像一個個銅鈴掛在枝頭上。梨的外衣上還有一個個黃色的小斑點,就像穿上了有斑點的西裝,準備去參加舞會似的,把自己打扮得這麼漂亮,梨兒可真愛美。梨甜脆可口,汁水豐富,如果咬上一口,那甜蜜的汁水估計能從嘴裡一直流到心尖上!

  融今年四歲,他和兄弟們一起吃梨。融從桌子上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人問融:“為什麼你要拿最小的梨呢?”

  融笑了笑回答:“我的年齡小,應當拿最小的梨。”

  大人又問:“可是,弟弟比你還小啊,不是應該他吃最小的梨嗎?”

  融眨巴眨巴眼睛回答道:“弟弟的年齡最小,我比他大,我應該愛護幼小。兄長的年齡大,我應該給他吃最大的梨。”

  兄長被融感動了,他心想:融四歲就懂得禮讓,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我以後真不可小瞧他,反而得像他學習。

  融的父母滿臉驚喜,他們心想:融才四歲就懂得禮讓,長大以後肯定大有出息!

  從此,“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流傳了下去,很多人都為融點贊,說融太懂事了。融長大以後,果然很有出息,成了知識淵博的人才。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5

  烈日炎炎的夏天,梨掛在樹上就像翠綠的燈籠,一看就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

  孔融和哥哥、弟弟們抬頭望著那水靈靈的,散發著清香的梨樹想:梨兒趕緊成熟吧!

  終於有一天,梨子成熟了,大人看孔融很想吃,就摘了幾個下來。那梨的皮薄薄的,一口咬上去,又甜又多汁,讓人多麼想去把它吃個精光!

  他們以為孔融會拿最大的、汁水豐盈的、金燦燦的大梨。

  沒想到,孔融卻把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們,一位拿到大梨的哥哥得意地對其他兄弟們說:“看看這麼大的梨,汁水一定很豐富,一定又香又甜!”

  而孔融沒有多想,還是吃起小梨子來。

  這一幕引起旁邊媽媽的好奇,媽媽問他:“你這麼想吃梨,為什麼不拿最大的呢?”

  孔融回答道:“我年紀小,應當吃小的,大的應當給哥哥們。”

  “那還有比你小的弟弟呢,不是應該他吃最小的嗎?”媽媽又問。

  “弟弟還小,我是哥哥了,我把大的讓給他吧!”

  聽了這話,媽媽知道孔融一定會大有出息,母親眉開眼笑地說道:“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哥哥們聽了這話,也都對孔融刮目相看。

  生活中只要你有禮讓別人的心,就能像綻放的花朵,香飄萬里。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6

  夏天,一個個黃澄澄的梨掛在了枝頭,就像一個個大銅鈴,在枝頭搖動,好像在說著:“快點來吃我吧!”梨的皮金黃金黃的,上面有許多棕黑色的小點,如果它圓一點,就像一個網球了。一口咬下去,汁水豐盈,又嫩又香,真是美味極了!

  孔融鼻樑高挺,鼻子上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時刻閃著智慧的光,他的眼睛上有著柳葉眉,眉角有一點向上彎起,非常可愛。

  這一天,孔融和父親、母親,還有各位兄長一起吃梨。孔融拿起了一個最大的梨,大家以為他要把這個大梨給吃了,結果他把這個大梨放到一邊,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吃。

  媽媽問他:“你為什麼不吃最大的梨呢?”

  “我還小。”孔融回答,“所以要吃小一點的梨。”

  媽媽一邊抱著小弟弟一邊又問:“可是弟弟比你小呀?”

  他又回答:“弟弟比我小,我要讓給他。”

  這時,他的兄長們想:他可真乖,我長這麼大都不明白他說的道理,慚愧得很。

  他的父母喜悅地點了點頭,心裡想:這孩子長大了一定是個人才。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我覺得每個人都要學習孔融的禮讓,這樣社會就會更美好,家裡也會更和諧。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7

  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個兒子。孔融七歲的時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酢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孔融把它分了。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獨給自已的那一個是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為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很是高興。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中國。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8

  孔融小的'時候聰明好學。他4歲的時候就會背許多的古詩詞,而且謙虛有禮,父母和親友都很喜歡他。一天父親買了些梨子,挑了一個最大的讓孔融吃,孔融搖了搖頭說:“在家中我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梨就讓給哥哥吃吧!”

  有一天我坐在公交車上,汽車行駛中搖來搖去,站都站不穩。這時見前面坐位上有位阿姨準備下車,我就小跑過去搶位坐下了來。終於可以不站著了,我心想。可是剛坐下沒多久,我的眼前出現了一位手拿柺杖的老爺爺,他走一步晃一下,就這樣走到了我面前。我既想讓又不想讓。突然,我的腦海裡閃出了《孔融讓梨》的故事,人家孔融4歲就知道將大梨讓給哥哥,自己要小的,更何況我都這麼大了,想著想著就站起身來,一把扶過白髮蒼蒼的老爺爺說:“爺爺,您坐這裡吧!”“謝謝你啊,小姑娘”老爺爺笑著對我說。“沒關係,這尊老愛幼是應該的。”我微笑的對老爺爺說。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有部分已經忘了要尊老愛幼,要謙遜有禮。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學習謙讓、懂禮貌、尊重他人,要具備尊老愛幼和尊敬長輩的好美德!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9

  今天我媽給我買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饒有興趣的看了一章《孔融讓梨》,深深的啟發了我。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孔融六歲的時候,他媽媽買回了一些又大又甜又滴黃的梨。洗乾淨後,她讓孔融把它們分發給他的五個哥哥和妹妹,但把最小的黃梨留給了自己。我媽不明白:“孔融,你為什麼把最小的黃梨留給自己?小的不好吃,大的好吃。"孔融笑著說:“老師說尊老愛幼,就吃大的!"我媽聽後趕緊點頭說:“你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孔融從小就知道尊老愛幼,把好東西送給別人,這讓我很佩服。現在很多孩子被父母稱為乖寶寶,就把禮貌忘得一乾二淨,認為自己吃的穿的最好,只關注我。

  仔細想想,其實我也有缺點。有一次過年,我知道媽媽剛下班回家,已經渴了;雖然家裡還有一瓶果汁,但我還是拿起來喝了,完全不理會爸爸媽媽,喝完就讓他們買。想到孔融讓梨的故事,我不禁羞愧。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的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像我這樣的孩子能夠改正自己自私的缺點,多向孔融學習。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0

  今天是星期二有一節自習課,老師說要給我們講故事聽。我們大家高興極了。這個故事很好聽。晚上,我又把這個故事講給了爸爸媽媽:

  有個四歲的孩子叫孔融。在他們家他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他們幾個相處得非常好,從來不打架。有一天,媽媽買來許多梨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吃了起來。這時爸爸感到很奇怪,問:“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爸爸又問:“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

  媽媽,聽完老師講的這個故事,我覺得我平時做的很不好,知道媽媽為啥生氣打我了。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我現在上一年級了,還不知。我覺得自己和孔融相比,差得太遠了。經常跟弟弟爭東西,自己少吃一點就生氣。我以後再也不會這樣啦,這樣做太自私了。我要向孔融學習,和弟弟好好相處,做一個好姐姐。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1

  孔融讓梨以後,這件事迅速地在親朋好友中傳開來,大家都誇孔融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不過,僅僅在親戚朋友中傳為美談而已。

  後來,一位家丁把這件事告訴了一位報社記者,正苦於找不到新聞材料的記者決定將此事炒一炒。可想而知,孔融將像演李小龍的“陳國坤”一樣,一夜成名,紅遍天下。

  為了結果能像預期的一樣好,記者讓一位頂級攝影師拍一張孔融的彩照,發表在報紙上,報紙上全是“孔融讓梨”的文章。報紙的發售量大大增加了,其他報紙也紛紛跟著報道。孔融成了熱門人物,孔融家的客人更是絡繹不絕。

  起初,孔融的爸爸還很高興,但是,客人越來越多,麻煩事也跟著來了。客人的陣容越來越龐大,把孔家的門檻都踏平了,孔融爸爸連夜請人修,可是,水泥門檻還沒幹,又被踩壞了。哪些人還拿著攝影機,說是讓孔融說幾句話,好在電視上播出去。孔融好苦惱,無可奈何,只好說:“叔叔阿姨們,我求求你們饒了我,ok?我寧願做一個不知謙讓的孩子,再也不讓什麼梨了!”

  記者們一個個都……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2

  以前,我聽媽媽講過《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吧。今天,我又在書中讀到了這個故事,也對孔融讓梨有了新的見解。

  這個故事講的是孔融四歲時,有一天,他父親的學生來看望老師,帶來了一筐好吃的梨。孔融和他的幾個哥哥一直盯著那筐梨。媽媽知道了他們的心思,媽媽說:“讓孔融分梨。”

  爸爸讓分梨時,應該先洗手。他們洗完手之後,來到了爸爸那裡,媽媽說:“在吃梨之前,是不是應該謝謝客人呀?”孩子們向客人作揖道謝。

  孔融開始分梨了,他先拿了一個最大的梨送到父親手裡,又拿了一個大的梨送給了他的母親,又拿了一個大梨送給了客人,又拿了幾個大梨分給了幾個哥哥。

  最後,筐裡只有兩個梨了,一個大梨,一個小梨。可是還有一個哥哥沒有梨,孔融毫不猶豫地把大梨給了哥哥,他拿起了最小的梨吃了起來。

  爸爸問他:“為什麼你拿最小的梨,大的都給別人呀?”孔融回答說:“因為我最小,理應吃最小的。”爸爸笑了。

  爸爸的學生說:“小學弟才四歲,就懂得了謙讓,以後必成大器。”

  我們也要像孔融一樣,從小要學會謙讓、禮讓。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3

  我們中華民族被稱為禮儀之邦,我們中華禮儀的故事都在民間流傳,流芳白世。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從前有一個小孩叫孔融他聰明好學並懂得禮節,父母十分疼愛這個孩子。一天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意揀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可是孔融卻揀了一個最小的梨說:”我年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還是給哥哥吧!“父親又問:”那弟弟比你?“孔融說:”那就更應該讓給他。“父親聽了十分高興。

  孔融讓梨的故事正體現出了我,我們中華人民謙讓的美好品質,但是這種美好的品質為什麼不能人人擁有。坐公交車時有老人站著大家是不是都能讓個坐,畢竟這一種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那為什麼會比外國都不如,是不是我們自己做的不夠呢?還是?但是這隻要從我做起注重禮儀那麼中國就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禮儀之國,禮儀之邦!

  孔融讓梨這則故事雖體現出了中國的禮儀面貌,但是卻指出了現在生活中的缺點。

  孔融讓梨,不正是先人留下的啟迪嗎?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4

  最近,我讀了《孔融讓梨》這篇文章。每一次讀這篇文章,我都能深刻感受到孔融謙讓的精神。

  《孔融讓梨》講述的是孔融小時候的故事。有一次,孔融和哥哥一起吃梨,孔融主動挑小的吃,還說自己小應該吃小的。每次讀到這兒,我都被孔融友愛和尊敬兄長的精神深深感動。

  孔融從小就尊敬兄長,懂得禮貌,有了人生最基本的品德。其實。這些也是非常寶貴的,有些人就不具備,比如那些心術不正、心懷鬼胎的人。我想兄弟之間是應該互相謙讓,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地方也應該如此,在商場購物時要謙讓,在乘公交車時也要謙讓,在醫院看病時更要謙讓。時時要謙讓,人人要謙讓,事事要謙讓。

  孔融的許多精神都使我敬佩不已,我也要向他學習。有一次,我和好朋友有了矛盾,我們兩個誰也不讓誰,一見面就不理不睬的,每次在一起,都會發生口頭大戰。現在,我感到很慚愧,如果我那時讓她一下,事情就可以早點化解。這樣的事,孔融一定會讓她的,可我卻沒有做到。

  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每個人都能學習孔融謙讓的精神,世界不就會更美好嗎?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5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讓梨》,我讀後很有感觸。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漢魯國,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也很懂事。在他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大家都誇他懂事。

  看到這裡,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那麼懂事!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一陣發燒,不禁慚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別!怎麼回事?聽我慢慢道來。

  我天生喜歡讀書,我家也正好在少兒圖書館附近,我便有事沒事就到圖書館借書,但我一般喜歡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著要去借書,便纏著媽媽跟我去,但正在刷碗,但我卻不懂事,一個勁地纏著媽媽。媽媽非常生氣,批評了我,我還不服氣,也小聲嘀咕了幾句。唉,現在想起來多後悔啊!媽媽是多麼疼愛我啊,我卻那麼不尊重她。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6

  自古以來,大家就崇尚孔子的儒家學道,長輩們也常教育子孫後代要學習“孔融讓梨”的高尚品德。但是,我卻不認為這樣。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一本叫《智慧背囊》的書裡看到了這樣一則故事:在國外,有一個外國家長,一次,她端來一盤蘋果,哥哥和弟弟都想要那個最大的,但是弟弟搶先說了出來,母親瞪了他一眼,說:“你應該學會謙讓。”這是哥哥靈機一動,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母親聽了,滿意地笑了,就把大的遞給了哥哥。哥哥從此學會了說謊,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另一位成功人士的母親卻不是這樣,而是把門前的草坪分成兩半,看誰幹得快,誰就得到大蘋果。最後哥哥得到了大蘋果。從此哥哥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要付出努力。他後來在美國白宮工作。

  同樣都是分梨分蘋果,可家長們的孩子們的指導方法卻不一樣,孩子們的理解也不一樣。

  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美德就是謙讓,人人都想成為一個謙謙君子,但事實證明,在有些地方,這是不可取的。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7

  孔融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他非常不喜歡上學,認為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幼兒園。每次老師說他學習不認真時,他就會說:“幼兒園多好!一回家就能玩,才不用寫作業呢!”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在市場上買了幾個無公害的大梨,讓孔融分給他的哥哥吃。孔融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把最大的梨分給了哥哥,媽媽、爸爸都誇他懂事。回到書房,孔融的哥哥一會兒就把作業寫完了,可孔融還沒動筆呢!他對哥哥說:“哥!幫我寫作業吧!”哥哥嚇了一跳,搖搖頭。孔融擺出了理由:“我剛才都把大梨分給你了!”可哥哥還是不同意。孔融拿出了“殺手鐧”――哇哇大哭。哥哥實在敵不過他的“眼淚攻勢”,終於極不情願的拿出圓珠筆,幫他寫完了作業。

  第二天上美術課時,孔融在做剪貼畫,語文老師突然把他叫進辦公室。語文老師指著他的鼻尖數落他:“你是我見過的最不聽話的小孩!你怎麼敢用圓珠筆寫作業!我昨天明明說了要用鉛筆寫,可你就是不聽!你給我把第十二、十三課的課文抄……抄十遍!”“嗷――”孔融嚎叫起來。

  回到家裡,孔融把這件倒黴事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一起完成了任務。媽媽說:“孩子,寫作業是給你自己寫的,每天你都要認真寫完作業。”孔融點了點頭。

  孔融從這件事裡悟出了一個道理:“不寫作業其實就等於挨批。”所以,孔融努力學習,門門成績100分,期末還當選了“特優生”。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8

  大家應該都聽過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我覺的就個故事很有趣,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個故事講了:從前有一個小孩叫孔融,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有一天他爸爸拿回來了一籃梨子。孔融的爸爸讓他先挑,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而他的哥哥們 搶著拿最大的。孔融的爸爸迷惑不解,便問孔融:“你為什麼不拿最大的呢?”孔融回答:“我是家裡最小的,自然吃最小的梨子了!”“可是你哥哥們為什麼都拿 大的呀?”他爸爸又問。孔融說:“他們都比我大,吃的梨子也就要比我大了。”孔融的爸爸聽了這話覺得孔融長大了,學會禮讓了!

  我們小朋友在家裡一定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心中的小寶貝吧,當然我也是。有一次我和爺爺、奶奶三個人一起在家裡吃午飯。奶奶買了烤雞,在吃飯的時,他們把雞大一腿都給我了,而我卻理所當然的接受了,並且全部吃掉了。雖然他們沒有吃到,但是他們看上去還是很開心。

  這種情況在許多小朋友的家裡會經常出現。但是我們卻覺得這是應該的。其實不只是爺爺、奶奶這樣,許多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的,他們總把好吃的好玩的東西 給我們。自己連嘗都沒嚐到一口。所以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禮讓,不要認為爸爸媽媽給我們的好東西是應該的,也要留一些給爸爸媽媽。

  來吧,讓我們一起學習禮讓,與爸爸媽媽們相處好,創造合諧家園。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9

  自從我會認字以來,我就很喜歡看書。這十年來,我讀過無數的文章,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主要講述了一個十分聰明的小孩子——孔融。有一天,他的父母買了3個梨子回來,兩個大的,一個小的。孔融把一個大的分給哥哥後,又將另一個大的分給弟弟,而他卻吃最小的那一個。看完這則故事,我明白孔融是一個既聰明又懂得謙讓的孩子。

  如果你是孔融,會不會也像他那樣吃最小的,把最大的讓給別人呢?也許不會吧,或許你會努著嘴說:“我不吃最小的,我要吃大的,在家裡,我是小皇帝,每個人都寵著我。”如果一向以自我為中心,遇到事情就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他人的感受。一旦這種習慣形成了,你認為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個像孔融一樣謙讓的人嗎?

  想到這裡,我不禁有些慚愧。新學期開學那一天,老師發新書。書發到我手上,哎?怎麼我的書皺巴巴呢?唉!真不好看,換一本吧,我瞧瞧同桌的書,平整平整的,反正同桌離開了座位,就把它換了吧。同桌回來時,發現自己的書皺巴巴的,很傷心,他也很無奈。而我在一旁偷笑,完全沒理會他的感受。回想這件事,心裡真不是滋味,和四歲的孔融相比,我真是羞愧極了。

  這個故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頭,禮讓是一種美德。我應該學習孔融那樣謙讓,在生活中,要學會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我們應具有的傳統美德。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20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媽媽給我講過很多傳統美德故事,尤其是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很受啟發。

  孔融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在他四歲的時候,一次分梨子的時候,他把大的都給了哥哥們,把最小的留給自己。並說自己 是弟弟就應該吃最小的,正是因為他從小就有這種謙虛禮讓的精神,使他以後在工作的時候時刻保持這樣的精神,才能深得百姓喜愛。

  我們每一個人也要學習他這種謙讓的精神,無論是和家人還是朋友,或是同學,都應該學會寬容待人,有矛盾的時候要以一顆仁愛之心去面對,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這樣才能保持一顆愉快的心情去學習和生活。

  同學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教給我們很多 做人的道理,有心的同學們不妨去讀讀這些傳統美德故事,相信你會比我收穫更多!

  讀《孔融讓梨》有感250字

  “融四歲,能讓梨。弟子長,宜先知。”一天,鄰居送了一筐梨子給孔融家。那時孔融才是一個年僅四歲的小男孩,可是卻已經懂得尊敬兄長、謙讓。

  孔融挑了其中一個最小的梨,把大梨讓給了哥哥們。大人們問他為什麼不挑大的,只挑小的,他說:“哥哥們比我大,應該拿大的梨子吃,而我比哥哥們小,所以應該拿小的梨吃。”長輩們聽了之後,個個都誇孔融是一個懂得尊敬兄長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21

  我今天看了《孔融讓梨》這篇文章,是這樣寫的:孔融四歲時,家人買了一籃子梨,梨有大有小。開始分給大家吃梨了,家人讓四歲的孔融分,孔融毫不猶豫的把大的梨給了哥哥和弟弟,把較小的梨留給了自己。四歲的孔融知道了謙讓,而我們十多歲的孩子卻不會謙讓。

  我還看過這樣一則短文: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和一個六歲的小孩子在一起玩,為了一塊雪糕,那個少年把那個小孩子騙到河邊推到了河裡,還好有個好心人相救,那個小孩子才逃過此劫。就為了一塊雪糕,那個少年竟幹下這樣慘絕人寰的事情,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我想:我們青少年要學會謙讓,要學會有愛心。

  我曾經讀過這樣的一段話:愛心是飄灑在春天的小雨,是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靈的滋潤;愛心是一泓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熱不寐的人領略詩般的恰靜;愛心是一杯潑灑在頭頂的冰水,使高熱發昏的人得到冷靜地思索;愛心是一塊銜含在嘴裡的奶糖,使久飲黃連的人嚐到生活的甘甜;愛心是一股撞開冰閘的春水,使鐵石心腸受到震撼;愛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燈塔,是迷途航船找到港灣;愛心是一柄撐起在雨夜的大傘,使漂泊異鄉的人得到親情的蔭庇,愛心是一道飛架在天邊的彩虹,是滿目陰霾的人見到世界的美麗。

  讓我們學會謙讓,人人學會有愛心吧!因為只有這樣世界才會更和諧,更加美好!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22

  今天,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中的一個小故事。最使我深有感觸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這讓我不禁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那一天,我媽媽放假,這天中午的時候,爸爸不在家,我媽媽來做午飯,媽媽說:“兒子,今天我燒蛋炒飯給你吃,好嗎?”我說:“好啊。”過了十分鐘,我迫不及待得去盛蛋炒飯,可媽媽說:“等等,我來考考你,孔融三歲就會讓梨,不知道我們邵模偉十二歲會不會讓飯。”說完媽媽就拿出兩隻碗,一隻大地,一隻小的。媽媽讓我選一個,我選小的,我還以為小的可以盛幾碗,可媽媽一盛,飯都分光了。我不知所措,到了下午,我肚子很餓了,可我不想驚動媽媽,於是就下去找湯晨旭玩了,到了三點,我回來了,媽媽叫我來吃點心,我又選了小的。晚上,我媽媽去大統華。我沒去,媽媽幫我買了一件玩具,媽媽說是我今天讓飯和讓點心的報酬,我看了看商標,啊,要兩百多塊錢。我不經想起了一句諺語:好心有好報。我在今天學習到了一種知識,也學習到了一種品德:只要你肯付出,就會有回報。並且回報的東西會貴好幾十倍。

  今天,我真是受益匪淺。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23

  我國古代,有許多人擁有優良的傳統美德,在我看完《孔融讓梨》時,知道了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在小朋友身上,也開出了一朵燦爛的花。

  故事是這樣的,桌上有一盤梨,孔融等人來吃梨,別人都挑大梨吃,只有孔融挑小梨吃。之後,別人問他:“孔融,你怎麼不吃大梨呢?”孔融笑了笑說:“哥哥姐姐們比我大,我應該尊敬他們,弟弟妹妹們比我小,我應該讓著他們。”人們聽了都豎起了大母指。就是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讓孔融留芳百世。物以惡小而為之,物以善小而不為,中國人不做壞事做好事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不論大與小,都能反應出一個人的德,一個人的德陪伴他的一生。其實,我也很敬佩孔融,誰會說我從來沒有過看見一個東西先上去拿一個最大的,甚至把別人的份子拿走,不顧別人的感受,現在,你是否知道了這個道理,記得小時候,拿什麼東西都是挑最大的,父母拿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我,我那哪裡聽的進去?更別說比了,跟本就是比不起來的!而且對孔融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反感,總覺得爸爸媽媽就是喜歡孔融似的,嘴裡時不時還會冒出一句,不就是讓個梨嗎,有什麼了不起,還什麼美德的種子!總讓人感覺是孔融把爸爸媽媽奪去了似的,那時的我,哪裡知道,那是一種望子成龍的急切,這個故事我早聽過了,但是對他產生敬佩的還是頭一次。

  讓我們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撥撒美德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