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古詩中的月亮
獨坐月夜,放牧心靈。月光,如尋夢的飛船,穿過幾千年的風雨,伴著古典的韻律,悠悠而至。
月是思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漫漫長夜打在客行他鄉的遊子身上,暈出團團黑色的悲傷,亦是大詩人杜甫,也常望月思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隔著長長的江河,移著腳步沿著青山一路北上。遙遙望月,身行進京心飛南京。草木浸潤在月下,猶如思鄉的心瘋長,直竄雲霄。這唯一的光在如此漆冷的長夜顯得格格不入,卻在遊子的眼中漾出層層柔光,亦如母親的眼神,慈愛而又祥和。平息那顆動盪不安的心,勾出絲絲無奈與苦澀,連綿不斷,根根難忘。月是昇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漫步月下,無論帶著怎樣的心情,在月下是透明的,蘇軾也曾盪漾月光,留下點點菸雲般的影子,被貶的悲涼,落寞混雜著清麗、淡雅的月光慢慢昇華。洗淨的心魂猶如海般曠達,包納下失意與苦悶。凝神在光月下,嗅出陣陣芬芳,竟是如此愉悅,這裡只有你和月和夜,月光,此刻盡相絲滑。
月是平淡。“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習慣城市世事喧囂,偶爾獨自一人打坐於林間。驚異的是並不孤獨害怕,而是皎潔的月包裹自己,傾灑一地的銀光低低的.訴說著,全是自己才能懂得話語,這時她是心心相印的朋友,不知不覺中融化在柔柔的月光中。夜寂人靜,獨享這一瞬的平淡安詳。
你在千古前望月,我在時代後閱月,不一樣的事物,確實一樣的月光,一樣的感受。 我院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品你韻味悠長的昨天,穿過無痕明月,讀不休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