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精選】春聯作文彙編十篇

春聯作文

【精選】春聯作文彙編十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聯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聯作文 篇1

  春回大地,福滿人間,吉星高照,閤家團圓。在這個被臘月燻紅的季節,女兒一邊幫爸爸擺放對聯,一邊不停地念叨小兔子的“家”還沒對聯呢。乾脆,自制春聯送給兔兔吧。

  女兒不假思索確立了主題——送草(兔子可是素食動物哦)。 “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到,“草”字倒著不也表示著草的源源不斷嗎?哈哈!說幹就幹,女兒瀟灑地挽起袖子,懸腕兒寫了幾個“草”字,頗有點剛勁有力的味道呢(爸媽竊喜)。可是,對聯內容寫什麼呢?女兒從沒自己編寫過春聯呢。

  只好先了解對聯的要求嘍。觀察已經寫好的對聯,發現其最大的特點是字數相等。呵呵,這是對聯最根本的要求。另外,對聯還講求平仄相對;上下聯片語要相同,詞性一致;注意不能合掌。爸爸一邊書寫一邊講解。暫停,女兒對這些專業性的東西不大明白,就跟著感覺走吧。女兒微笑著提起毛筆,寫到:

  玉兔迎春天天有草

  金龍納福月月長肉

  完成嘍,完成嘍,哈哈!不對,沒有橫批。女兒嘀咕著“越吃越肥”,不行,現在都講求骨幹美;“悠哉樂哉”吧,裡邊重複的字太難寫;外公建議“悠閒自在”,採納。於是橫批出世。

  年三十,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時刻,我家的小兔子也如願以償地美化了自己的小窩。這裡也註定將成為我家的焦點。

  這次實踐,讓我看到了激發興趣對孩子的重要性。出乎意料的是,春聯的書寫引發了孩子對書法的興趣,這個寒假,孩子練字要比以往認真許多,經常向爸爸求教呢。

  悠閒自在

  玉兔迎春天天有草

  金龍納福月月長肉

春聯作文 篇2

  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大人們忙著貼春聯,小孩們鬧著放鞭炮,村上村下全都沉浸在這歡樂祥和的氣氛中了。

  我家也不列外,爸爸拿著買好的列印春聯,裝模作樣地貼著。我見了,眼睛只骨碌一轉,一個歪點子又生出來了,連忙握著點了火的棍子朝春聯襲去“爸爸,您這可就不對了”“小孩子懂什麼。啊”爸爸根本就沒想過我會假戲真做,嘴巴張成了“O”字形。“你,你這是幹什麼”他望著被燒的春聯,焦急不難顯現出來。

  “聽我慢慢道來”我不急不慢地說道,“據史書記載,春聯始於五代時期的桃木板,後經長期發展,就成了同今昔比的紅紙。瞧你這副,不但非紅紙,而且非書寫。按我中華民族法律,是要······”說著,我用手搓著脖子。

  “你不是又想耍兩手毛筆吧,也不用說那麼委婉的理由。呵呵,老夫給你準備去。”

  “嘿”說著,我來到了嶄新一堂的書房。手持毛筆,揮揮灑灑寫春聯。“上聯曰,天增歲月人增壽。下聯曰,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曰,福滿人間。”看著這幅如詩如畫,又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妙聯。我那股高興勁不知往哪提呢。

  看,大家可要多學著點,以後春聯手寫哦。在這裡,我給大家拜上一個遲到的大年,祝大家闔家歡樂,跨越寅虎,兔迎新生。

春聯作文 篇3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興起,明清兩代興盛,發展到今天已有1000多年了。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獨有的文字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門心”、“框對”、“橫批”、“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位置;“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方”為正方菱形,多貼於家具、影壁上。

  春聯不僅是節日的裝飾,也是人們未來的寄託,對新春的祝頌。舊時店鋪前的春聯還兼起廣告的作用,各行各業的想方設法用春聯來誇耀自己的生意,用春聯來招來顧客。不同行業的春聯有不同的特色,只要看一眼春聯,就能知道這家店鋪是經營什麼的。比如綢緞莊的常用“此中多錦綢,以外無經綸”;酒店用“香聞十里春無價,醉賣三杯夢亦甜”……無不既有頌春之情,又和自己的本行密切相關。一般人家則只是在門上貼一副祝頌年景的春聯取個吉利。像“有天皆麗日,無地不春風”、“歲歲平安日,年年如意春”等,表達人們憧憬未來、熱愛生活的心情。

春聯作文 篇4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寫春聯、買春聯、貼春聯。你知道春聯是怎麼來的嗎?

  最早的春聯較桃符,是掛在們兩側的長方形桃木板,上面不寫聯語。到了五代,有個較孟昶的人,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他突發奇想,就在桃木上課上兩句話: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由此開始人 們就在桃木板上寫聯語。後來發明了紙,就把聯語寫在紙上,分上聯和下聯。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春聯的小故事。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挨家挨戶的看春聯。看到寫得好的春聯,就非常高興,看 到寫的不好的春聯,就非常生氣。在看到一家沒貼春聯時,就派身邊的大臣去問什麼原因。過了一會,那位大臣回來了,說:“這家是殺豬和劁豬的,過年太忙,還沒來得及請人寫。”朱元璋就親自為 這家謝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由於朱元璋的大力推廣,春聯在民間廣泛流行,逐漸形成了傳統習俗。

春聯作文 篇5

  過年時當然要貼春聯,不過,以前都是爺爺或姥爺來寫的。現在中國富裕了,都不用寫了,直接可以到街上去買。今年,我進了學校的書法社,決定親自去寫春聯。

  今天,我和媽媽一同上街去買所需準備的東西。買齊東西后,正要出店門,我一拍腦袋,才想起家裡的墨水用完了,還沒買,我們又轉回去買墨水。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買來紅紙誰來幫我裁?”媽媽笑了笑,回答道:“你爺爺可是裁紅紙的高手。”

  回到家,我趁爺爺裁紅紙的時候,洗好毛筆,倒上墨汁,鋪開毛氈,等待爺爺裁紅紙爺爺裁的紅紙橫批是四個字,上聯和下聯各是七個字。

  我寫了兩幅,其中一幅上聯是:大順大才大吉利,下聯是:新春新喜新世紀,橫批是:萬事如意。另一副春聯是:事事如意大吉祥,下聯是:家家順心永安康,橫批是:四季新隆。

  寫完之後,我們用漿糊把春聯貼在了大門上。如果你不信,就來我家看一看。

春聯作文 篇6

  寒假的一天上午,我和同學們冒著刺骨的寒風來到中天風帆廣場,為爺爺奶奶們義務寫對聯。

  剛開始,圍觀的人很多,我有些緊張,寫的字有些不協調。當第一副春聯被一位老爺爺拿回家時,我頓時就信心倍增了。

  漸漸地我有了點經驗:字應隨著格子儘量放大,這樣的字看上去才高大挺拔,舒展美觀。我們寫得很認真,博得了大家的一片喝彩。“這些小朋友寫得真好!”“你看,這些孩子寫的字多有精神呀!”“現在的孩子,真不簡單啊!”圍觀的人你一言我一語,讚不絕口。

  一位老奶奶親切地對我說:“孩子,你幫我寫幾幅對聯和四個‘福’字。”我信心滿滿地說道:“奶奶,我這就來寫,謝謝您對我的認可!”說罷,我一筆一劃地書寫起來。

  天空陰沉沉的`,氣溫繼續下降,凍得人瑟瑟發抖。參加寫春聯的同學大多數都回家了,只有我和另外兩個同學還在寫。我想:爺爺奶奶們還在寒風中等著,我怎麼能現在就回家呢?

  終於寫完最後一個筆劃,聽著爺爺奶奶的誇讚,我的心中一股暖流噴湧而出,這就叫“幸福”。

春聯作文 篇7

  新年快到了,由於我的毛筆字寫的好,所以寫春聯的事當然由我這個“小書法家”親自上陣了。

  選春聯時,我和老媽一致認為寒假作業上的:“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比較好,但是媽媽覺得這幅春聯稍微要修改一下,於是在後面加了一個“來”和“到”。這樣我們家的春聯就變成了:“春風春雨春色來,新年新歲新景到”。外公家的春聯是由春聯裡的:“景”讓媽媽受到了啟發。她想到:既然有大舅名字:“忠景”的“景”字在裡面,為什麼不多加點人的名字進去呢?最後把外公家的春聯改成了:“春風春雨蕤景來,新年新歲豪康到”。上聯有大舅父女的名字,下聯有二舅父子的名字。春聯中也應該有我和媽媽的名字啊?上、下聯不能添字了,只能在橫批中出現名字了,為了讓我和媽媽的名字出現在橫批中,媽媽絞盡腦汁,終於把橫批定下來:福乘龍舞。這樣橫批中就有我的: “乘”字了。

  開始寫毛筆字時,我先把筆墨紙硯準備好,在紙上練習幾遍,把字給練習好,然後才在紅紙上寫春聯。寫好的春聯就放在窗臺上、地上,等到墨乾透了再貼在櫥窗上、門上一一點評,但還是沒有寫出讓媽媽滿意的春聯。那幾天,家裡亂了很多,在寫字的屋子裡,除了床上,其他地方都鋪著春聯,收拾了幾天才收拾乾淨。媽媽以前對我說:“看我寫字是一種磨難,欣賞我的字是一種享受”。正是因為這樣,在臘月二十六這天,她下令:“必須今天寫完毛筆字”。因為她實在忍受不住了,再這樣子下去,她就要抓狂了。晚上十點,我終於把毛筆字寫完了,那個困啊!

  我感謝爸爸媽媽有書法老師送的春聯不貼,也不去外面買三元一幅的春聯,而讓我自己寫春聯,給我練字的機會。今年的字我感覺寫的不好,將來我一定要寫的更好,當個真正的,不加雙引號的書法家。

春聯作文 篇8

  在我的成長曆程中,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要說最令人高興的,莫過於今年春節到大街上寫春聯了。

  那天早晨,我早早地來到學校,整理好東西,就跟著老師和校園裡毛筆字寫得較好的同學一起到大街上寫春聯送給老百姓了。我們來到街上,雖然現在還很早,但街上已有了來來往往的行人,我們準備好墨汁和紅紙,就認認真真地寫起來,行人馬上圍了過來,有人還說:“一幅春聯得多少錢呀?”我們笑呵呵地說:“不要錢!”一聽到不要錢,更多的老百姓圍了過來,把我們寫的春聯全都拿光了,看著一個個拿走春聯的老百姓的臉上充滿了笑容,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樂。“給,永遠比拿愉快。”我們儘自己的能力寫出一幅幅漂亮的春聯,最後全部送給了別人,我們給予別人,自己也得到了幸福。

  這真是一件值得我高興的事。

春聯作文 篇9

  快到春節了,可能很多同學想著穿新衣服、長輩給壓歲錢這些事吧!但我一直想的是幫家裡寫春聯。學了《春聯》這篇課文後,我就和爸爸約定,今年我們家的春聯由我來寫。我可是學校書法興趣班的一名成員哦!寒假裡,每天寫完作業,我都苦練毛筆字,有時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呢!

  農曆臘月二十九的晚上,爸爸把買來的紅紙用線拆開,他怕我把字寫歪了,用鉛筆把春聯內容寫在紙上,讓我按他的鉛筆字來寫。

  開始寫了,我一筆一畫,豎粗橫細,揮毫潑墨。寫到“心”字,我手心有點冒冷汗了,這是因為“心”字的臥鉤我總是寫不好。我靜下心來,深吸了一口氣,按、轉、提、出鋒,“心”字左邊一點躍然紙上,略微潤筆後,中鋒起筆,漸行漸重,行至臥鉤處,筆尖微抬,收筆、回鋒、上提,一個蒼勁有力的臥鉤呈現在眼前,接著我一鼓作氣,一頓一提出鋒後,順勢一個短捺回筆出鋒,兩個顧盼點,似乎有一線牽著,互相呼應,終於把這個字寫完了。爸爸直誇我,寫得蒼勁有力,很有筆鋒。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寫出了三副對聯,準備家裡一幅,舅奶家裡一幅,平山老家一幅。我把春聯放在地上,認真欣賞自己的作品,不由得感到十分開心,因為我為家裡過大年出了一份力。

  這次寫春聯,使我的毛筆字水平提高很多。到現在你們還不知道春聯的內容吧?有機會到我們家門上看看吧!也歡迎你們到我們家作客。

春聯作文 篇10

  過年了,在大年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張貼大紅春聯,祈求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幸福安康。我問媽媽為什麼大家要貼春聯,媽媽說她也不知道,讓我上網去查。於是我去查百度,找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春聯”一詞的出現,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知道了春聯的來歷,我頓時對春聯產生了興趣。於是自告奮勇的要求今年讓我來寫對聯。我去街上買來紅紙,裁剪成合適的尺寸,準備好筆和墨,選好了要寫的對聯和橫批,就開始寫了。

  剛開始時,我還沒完全適應,有些字不是這一橫歪了就是那一豎斜了。我去請教常常寫大字的外公。他看了我寫的字,說:“你的字寫的很好,只是平時沒有在這樣大小的紅紙上寫過,把握不好比例。不如你先不要把紙裁開,等寫完了這一副對聯,然後再裁剪。”聽了外公的話,我決定試一試,找了一張沒有裁剪的紅紙,開始寫了起來。果然,這一次在一張大紅紙上我寫起來熟悉多了,加上外公在一旁的指導,我最後終於把這幅“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寫好了。雖然這些字都很簡單,我寫的也不是很好,可外公看了很開心,立刻把春聯裁剪開,貼在了大門外。外公說:“以後咱們家不買春聯了,都交給李炳燦寫!”

  我聽了,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