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有關春節貼對聯的作文

春節貼對聯的作文

有關春節貼對聯的作文

  導語:春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了,而貼對聯又對春節尤為重要,所以,貼對聯是重中之重,就有了下面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春節貼對聯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有關春節貼對聯的作文(1)

  正月裡來是新年,家家戶戶貼春聯。在美好的期盼中,我們迎來了臘月的最後一天。大地回春,永珍更新,貼春聯是向舊年告別,也是對新年的期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對聯跟福字有關係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的。

  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的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的。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有關春節貼對聯的作文(2)

  新的一年就快來了,前幾天我抓緊時間寫作業,準備這兩天回老家——清豐。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過年,大家的心情都特別喜悅。

  在路上,車很難走動,街上人山人海。我們一家人決定步行回家,只見路旁兩側都擺著小攤。有賣對聯的,什麼“平安臨門遍地福,玉兔呈祥漫天春”,什麼“如意財源濃濃來,富貴吉祥年年在”,還有“一 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繡河山”……這些對聯。有的字周圍閃閃發光,有的則是金光大字、金光刺眼;還有好多“福”字,有的是藝術字、有的是黑體、楷體,“福”字要倒過來貼,“福到、福到、福 到家來”;還有今年的吉祥物可愛的'“兔子”,玉兔送春祝賀新年的詞語有好多,比如:兔年大吉、萬事如意、事事如意……等。

  到了家門口的,奶奶、爺爺在接我們,我一下子衝過去擁抱大家。鄰居們都在忙碌著,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對聯。我家也不例外,我是家中的一份子,當然也要幫忙。我情不 自禁地把對聯抱在懷裡,嘴裡喊著:貼對聯啦!貼對聯啦!把對聯的背面粘上漿糊,由於個子太低貼不上,所以我搬來凳子高高在上才貼了上去。然後把各色的彩紙剪成一張張的長方形,上端醮上一點 漿糊貼在大門的門頂上、屋簷上,我又調皮的把幾張彩紙的中間貼上漿糊斜貼在樹身上。頓時,家裡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新的一年就要來了,我祝小朋友新春快樂,祝同學們學習進步,祝大家工作順利,祝全國人民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