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甫> 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全詩賞析

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全詩賞析

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全詩賞析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詩歌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全詩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這兩句是說,春回大地,萬物甦醒,暖融融的太陽,將萬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麗;春風吹拂,綠草如茵,鮮花飄香,春意盎然。儼然一幅風和日麗、鳥語花香、色彩豔麗的春景圖。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註釋

  ①遲日:春天日漸長,所以說遲日。

  ②泥融:這裡指泥土滋潤、溼潤。

  ③鴛鴦:一種水鳥,雄鳥與雌鳥常常雙雙出沒。【“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意思及全詩賞析】“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麼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溼泥忙著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賞析1:

  《絕句·遲日江山麗》是唐代詩人杜甫詩集《杜工部集》中的一首,這首詩是詩人杜甫經過兩年的流離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後,面對浣花溪一帶的春光而作。前兩句是對環境進行外部描寫,後兩句則是對環境進行細節描寫,全詩意境明麗悠遠,格調清新,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緻,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格的篇章。

  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並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地組合為一體,構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前二句的“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組成一幅粗線勾勒的大場景,並在句尾以“麗”、“香”突出詩人強烈的感覺;後二句則是工筆細描的特定畫面,動靜結合,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寫照。飛燕的繁忙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鴛鴦的閒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一動一靜,相映成趣。而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陽光下,和諧而優美,確實給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賞析2

  清代的詩論家陶虞開在《說杜》一書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詩為畫”的作品。這一首寫於成都草堂的五言絕句,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詩一開始,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淨絢麗的`春景,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豔。“遲日”即春日,語出《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這裡用以突出初春的陽光,以統攝全篇。同時用一“麗”字點染“江山”,表現了春日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的秀麗景色。這雖是粗筆勾畫,筆底卻是春光駘蕩。

  第二句詩人進一步以和煦的春風,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濃郁的芳香來展現明媚的大好春光。因為詩人把春風、花草及其散發的馨香有機地組織在一起,所以透過聯想,可以有惠風和暢、百花競放、風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臨其境的藝術效果。在明麗闊遠的圖景之上,三、四兩句轉向具體而生動的初春景物描繪。

  第三句詩人選擇初春最常見,也是最具有特徵性的動態景物來勾畫。春暖花開,泥融土溼,秋去春歸的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築巢。這生動的描寫,使畫面更加充滿勃勃生機,春意盎然,還有一種動態美。杜甫對燕子的觀察十分細緻,“泥融”緊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陽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歸,銜泥做巢而不停地飛翔,顯出一番春意鬧的情狀。

  第四句是勾勒靜態景物。春日衝融,日麗沙暖,鴛鴦也要享受這春天的溫暖,在溪邊的沙洲上靜睡不動。這也和首句緊相照應,因為“遲日”才沙暖,沙暖才引來成雙成對的鴛鴦出水,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中,是那樣悠然自適。從景物的描寫來看,和第三句動態的飛燕相對照,動靜相間,相映成趣。這兩句以工筆細描銜泥飛燕、靜睡鴛鴦,與一、二兩句粗筆勾畫闊遠明麗的景物相配合,使整個畫面和諧統一,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生意勃發,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圖。就詩中所含蘊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三年飢走荒山道”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是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歡悅情懷的表露。

  這首五言絕句,意境明麗悠遠,格調清新。全詩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緻,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神的篇章。

  賞析3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駁說:餘曰:上二句兩間(指天地間)莫非生意,下二句見萬物莫不適性。豈不足以感發吾心之真樂乎?王氏的意見是對的。此詩抓住景物特點寫春色,畫面優美,格調柔和,很能引發讀者的喜春之情。

  遲日,出自《詩經·七月》:春日遲遲。春天光照時間漸長,天氣趨暖,正所謂天初暖,日初長(歐陽炯《春光好》)。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並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的組合為一體,構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你看:陽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復甦,永珍更新。清風拂面,送來百花的芳香,帶來春草的清馨。河灘上,溪岸邊,冰雪融盡,泥土潮溼而鬆軟,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銜泥築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溫,美麗多情的鴛鴦相依相偎,恬然靜睡,十分嬌慷可愛。燕子是侯鳥,詩人描寫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徵。前二句的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組成一幅粗線勾勒的大場景,並在句尾以麗、香突出詩人強烈的感覺;後二句則是工筆細描的特定畫面,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寫照。飛燕的繁忙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鴛鴦的閒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一動一靜,相映成趣。而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陽光下,和諧而優美,確實給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開稱杜甫筆法高妙,能以詩為畫(《說杜》),此詩可為印證。但這首五絕之妙並不止於以詩為畫,詩人著意傳達的還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說春日遲遲、江山秀麗、清風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鴛鴦,都是詩人的視覺、觸覺(風)、嗅覺所感,那麼泥土之融、沙礫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覺了。只因為對春天的陽光明麗、惠風和暢、鳥語花香感受至深,詩人無須觸控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溼和沙礫的溫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體會又加深了對飛燕的輕盈、鴛鴦嬌慵的視覺印象,從而使詩人的整個身心都沉浸於柔美和諧和春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