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甫> 杜甫《禹廟》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杜甫《禹廟》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杜甫《禹廟》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廟

  杜甫

  廟空山裡,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畫龍蛇。

  雲氣噓青壁,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注】廟:即大廟。

  (1)頸聯寫廟外之景,你認為哪兩個字用的最為傳神?請結合詩句加以分。

  (2)這首詩主要讚美了大不懼艱險、征服自然、為民造福的創業精神。讚美英雄,感情基調多是昂揚向上的,但詩人寫景卻用了“空山”“荒庭”“秋風”“古屋”等荒涼的意象,有人說這與全詩的情感基調矛盾,你是怎樣看待的?結合全詩加以分。

  (3)這首詩前四句中的景與情各有什麼特點?(2分)

  (4)有人認為這首詩用了“春秋筆法”,有借古諷今之意,試對此作簡要分。(4分)

  參考答案:

  (1) “噓”、“走”二字特別傳神。(2分)

  “噓”字寫雲霧,在長滿青苔的山崖峭壁間緩緩捲動;(1分)

  “走”字寫江濤澎湃,白浪淘沙,滾滾奔流。這大自然的氣勢景象襯托出大治理山河的偉大氣魄。(1分) 公務員考試

  (2)荒涼意象與全詩情感基調不矛盾。(1分)因為這首詩主旨讚美了大。山雖空,但有廟之崢;秋風雖蕭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雖荒,但有桔柚垂枝;屋雖古舊,但有龍蛇在畫壁間飛動。詩人採用了反襯(2分)手法,以冷落荒涼的真實之景,有力地表現了大的氣魄與功績。(分1分,談及一點即可)

  (3)這首詩的前四句描寫了十分荒涼的廟之景,抒發了作者對治水英雄的歌頌之情,情緒昂揚豪邁。(2分)

  (4)廟的山“空”庭“荒”,正是當時唐代社會的寫照。(1分)詩人借大治水這一神話傳說,暗諷了當時禍國殃民的昏庸統治者,而寄希望於新當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發揚大“乘四載”“控三巴”的艱苦創業精神,重振山河,把國家治理好。(3分)

  二:

  (1)頸聯中的“噓”字和“走”字用得好,試其妙處。

  (2)簡下片中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頸聯中的“噓”和“走”用得奇妙。江流奔騰咆哮,好似畫中神龍飛躍在懸崖峭壁之間,噓出團團雲氣;這個“走”字寫出了長江之水以“雖乘奔御風不以疾”的速度迅奔的氣勢,使人感到驚心動魄。

  (2)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大不懼艱險,征服自然,為民造福的創業精神的崇敬之情,且暗含了對當時統治者昏誤國的諷刺,希望當政者能像大一樣“乘四載”“控三巴”,艱苦創業,重振河山。

  譯文:

  大廟坐落於空寂的山谷中,秋風蕭瑟冷清,殘陽斜照在大殿上。荒蕪的庭院裡樹上掛滿了橘子和柚子,古 屋的牆壁上還殘留著龍與蛇的畫像。大當年開鑿的石壁上雲霧繞,波濤聲陣陣傳來,江水沿著白沙之道向東奔流。早就聽說大乘著四種交通工具治理水患,開 鑿石壁,疏通水道,使長江之水順河流入大海。

  賞: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出蜀東下,途經忠州,特地前去觀覽大古廟。首聯巧妙地點出了遊覽的地點和時令。秋風蕭瑟之時,詩人前去遊覽大廟,他舉目遠,只見四周群山環抱,草木幽深,而大廟就坐落在這空曠寂靜的山谷中,殘陽正好斜照在大殿之上。頷聯移步換景,由遠及近地描寫了廟宇內部的景色。大廟因位於深山之中,常年無人照管,故而房舍殘破,雜草叢生,顯得荒涼而又冷清。庭院的橘子樹和柚子樹上掛滿了果實,致使樹枝低垂,好像要被壓垮似的。古廟的牆壁上殘留著龍和蛇的影象,依稀可辨。頸聯描寫大廟周圍的環境和氛圍。天空的浮雲在夕陽的映照下變幻著身姿,大當年開鑿的石壁上雲霧繞,波濤之聲從遠處陣陣傳來,江水沿著白沙道向東奔流。此聯採用擬人的手法,用“噓”、“走”二字賦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活力,形象逼真,氣勢不凡,增強了全詩的藝術感染力。尾聯借景抒情,點破本詩的題旨。

  本詩語言凝練,意境深。詩人透過遠望近觀的視角轉換,採用虛實結合、擬人傳神等手法,收到了情景交融、韻味悠長的藝術效果,謳歌了大治水澤被萬代的豐功偉績,同時也將緬懷英雄、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抒發了出來。

  這首詩重點在於歌頌大不懼艱險、征服自然、為民造福的創業精神。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後,長期戰亂,象洪水橫流,給人民帶來了無邊的災難;山“空”庭“荒”,正是當時整個社會面貌的真實寫照。詩人用“春秋筆法”暗暗諷刺當時禍國殃民的昏庸統治者,而寄希望於新當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發揚大“乘四載”、“控三巴”的艱苦創業精神,重振山河,把國家治理好。 事業單位招考

  在抒情詩中,情與景本應協調、統一。而這首詩,詩人歌頌英雄,感情基調昂揚、豪邁,但廟之景卻十分荒涼:山空,風寒,庭荒,屋舊。這些景物與感情基調不協調。詩人為解決這個矛盾,巧妙地運用了抑揚相襯的手法:山雖空,但有廟之崢;秋風雖蕭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雖荒,但有桔柚垂枝;屋雖古舊,但有龍蛇在畫壁間飛動……。這樣一抑一揚,既真實地再現了客觀景物,又不使人產生冷落、低沉之感;加以後四句聲弘氣壯,調子愈來愈昂揚,令人愈讀愈振奮。由此可見詩人的藝術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