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甫> 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全詩註釋賞析

杜甫《十二月一日》全詩註釋賞析

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全詩註釋賞析

  十二月一日三首

  杜甫

  今朝臘月春意動,雲安縣前江可憐。

  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水船。

  未將梅蕊驚愁眼,要取花媚遠天。

  明光起草人所羨,肺病幾時朝日邊。

  寒輕市上山煙碧,日滿樓前江霧黃。

  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郎。

  新亭舉目風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

  春花不愁不爛漫,楚客唯聽相將。

  即看燕子入山扉,豈有黃鸝歷翠微。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春來準擬開懷久,老去親知見面稀。

  他日一杯難強進,重嗟筋力故山違。

  註釋:

  【鶴注】永泰元年秋,公至雲安,是冬在雲安作。明年春晚,遷居州。

  今朝臘月春意動,雲安縣前江可憐。一聲何處送書雁①,百丈誰家上瀨船②。未將梅蕊驚愁眼③,要取花媚遠大④。明光起草人所羨⑤,肺病幾時朝日邊⑥。

  (此詩厭居雲安而作。首記時,次記地。三四縣前景,承次句。五六臘後事,承首句。末因春近而念朝正也。聞雁聲,想家書。見瀨船,思出峽。方在臘,故梅蕊未吐。春將至,故花欲頌。遠天,指雲安。媚,言其可愛。)

  ①張正見詩:“終無一雁帶書回。”②晉樂府:“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南史·朱超石傳》:宋武北伐,超石前鋒入河,軍人緣河南岸,牽百丈。【朱注】《演露》雲:杜詩多用百丈,問之蜀人,雲:水峻,岸石又多廉稜,若用索牽,遇石輒斷,故劈竹為大,用麻繩連貫以為牽具,是名百丈。陸游《入蜀記》:上峽惟用爐及百丈,不用張帆。百丈,以巨竹四破為之,大如人臂。《吳都賦》:“直衝濤而上瀨。”瀨,急灘也。③江總詩:“玩竹春前筍,驚花雪後梅。”驚眼本此。④晉劉妻元日獻《花頌》。楊慎謂當作花,未然。古樂府:“入門各自媚。”即此媚字。朱翰引“媚於天子”,太迂。⑤漢王商借明光殿起草作制誥。趙大綱謂公詩“翰林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即“明光起草人所羨”也。據《石硯》詩注引《漢官儀》,尚書郎主作文章起草,乃自敘郎官事也。⑤晉明帝雲:“只聞人自長安來,不聞人自日邊來”故後人遂指長安為日邊。

  其二:

  寒輕市上山煙碧①,日滿樓前江霧黃②。負鹽出井此溪女③,打鼓發船何郡郎④。新亭舉目風景切⑤,茂陵著書消渴長⑥。春花不愁不爛慢,楚客惟聽掉相將⑦。

  (次章,承雲安。上四雲安景事,下四雲安情緒。煙碧、霧黃,冬暖之色。此溪女,嫌其俗陋。何郡郎,怪其冒險。中原未平,故有新亭風景之傷。肺病留蜀,故有茂陵消渴之慨。春花,應春動。聽,思出峽也。)

  ①何遜詩:“山煙涵樹色。”②鮑照詩:“昧江上霧。”③《馬嶺謠》:三牛對馬嶺,不出貴人出鹽井。【遠注】雲安人家有鹽井,其俗以女當門戶,皆販鹽自給。《唐書》:州奉節縣,有永安井鹽官,又,雲安、大昌皆有鹽官。④又云:峽中多曲,江有峭石,兩舟相觸,急不及避,故發船多打鼓,聽前船鼓聲既遠,後船方發,恐相值觸損也。《何氏語林》:王敦嘗坐武昌約臺,聞行船打鼓,嗟稱其能。⑤《王導傳》:中州士人避亂江左,每至暇日,邀飲新亭,週中坐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山之異。”《通鑑注》:新亭去江寧縣十里,近臨江諸。切,乃悽切之切。⑥茂陵著書,用司馬相如事,注別見。【顧往】菱為南楚,故自稱楚客。鮑照詩:“楚客心悠哉。”⑦《儀禮注》:相將,彼此相扶助。陶潛詩:“相將還舊居。”《杜》:發必同行。故曰相將,猶俗雲船幫。

  其三:

  即看燕子入山扉①,豈有黃鵬歷翠微②,短短桃花臨水岸③,輕輕柳絮點人衣。春來準擬開懷久,老去親知見面稀④。他日一杯難強進⑤,重嗟筋力故山違⑥。

  (末章,承春意。上四擬春日之景,下四寫春日之情。【朱注】詩作於十二月一日,而云燕鸝桃柳者,蓋逆道其事,即所謂他日也。親知稀見,欲開懷而不得。故山終違,欲強飲而不能。意有兩層,故曰重嗟。朱謂一嗟筋力,一嗟故山,非是。筋力,即上文老去耳。即看,即可見也。豈有,豈不有也。他日,指來春。故山,指長安。曰:故山、山扉,首尾相應。)

  ①陳後主詩:“雲色入山扉。”②何遜詩:“黃鸝隱葉飛。”翠微,山腰春色。③【黃注】短短,字老而趣。如小小則嫩,矮矮則俗,灼灼則太文,皆替此二字不得。④王之《與謝萬書》:“欲與親知,時共歡宴。”《史記》:趙高曰:“群臣莫得見其面。”⑤道衡詩:“陶然寄一杯。”⑤李詩:“重嗟歡賞地,召別離優。”陶弘景《授陸敬遊文》:“筋力盡於登築。”謝靈運詩: “故山日已遠。”杜詩凡數章承接,必有相連章法。首章結出還京,次章結出下峽,三章又恐終老峽中,皆其佈置次第也。盧世曰:末章尤空奇變化,其虛實實虛、有無無有之間,妙極歷亂。而懷人嘆老,抱映盤,此老杜七律之神境。

  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水船。

  《十二月一日三首》是一組七律。代宗永泰元年(公年765年)四月,嚴武卒,杜甫離開幕府,決意出川,五月離成都南下,一路頗不順當,直到秋天方至雲安,這組詩即是年冬在雲安所作。從詩意看,詩人心情頗為焦急。這兩句是說,聽見雁聲,盼望得到家書;而看到的`卻是入川的上水船。以景寓情,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