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手抄報2017
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下面是植樹節手抄報,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中國植樹節的來歷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日,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 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 節。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 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中國植樹節的意義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 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 樹造林活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植樹節節徽標誌的寓意
1.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線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迴圈。
植樹節植樹的原因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植樹節為什麼定在3月12日
相信也有很多朋友是知道的,3.12是國父孫中山的忌日。為了紀念他老人家,就把那天定為植樹節。
可能有人又要犯迷惑了,孫中山是孫中山,植樹是植樹,怎麼能夠拉的上關係呢?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原因1: 孫中山是中國最早提出植樹造林的那批人之一。並且在其畢生都親力親為,鼓勵植樹的`。在著名的《上李鴻章書》裡,就有提出植樹造林。
原因2::陽曆3月非常適合種樹。新中國大家都開始重視環境,很多人都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再加上一生愛護大自然的孫中山在3月去世。所以民國政府就把那天定為植樹節。
植樹節可以做什麼
種樹
植樹節很多人都選擇買小樹苗種樹。很多人還有硬性任務要種樹。其實小編建議大家應該瞭解栽培之後再去種樹,不要只做表面功夫,為了種樹而種樹。
瞭解樹木的知識
樹木是大自然的使者,地球上樹木的品種成千上萬。那麼你瞭解其中的多少呢?小編建議大家植物節可以好好靜下心來。學習有關樹木的一切。
宣傳環保
植樹造林本身就是為了保護環境,因此也不是人人都必須要去種樹,大家也可以點選手中的電腦,釋出一條呼籲環保的帖子,或者走上街頭,告訴大家地球的處境,總之,方法很多。
做其他環保事宜
植樹節可以做別的愛護環境的事,比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比如不使用紙杯等等,同樣也是為了地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