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白居易>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譯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譯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譯

  《琵琶行》作者是透過虛構的情節,抒發他自己的“天涯淪落之恨”,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虛構的情節既然真實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麼就詩的客觀意義說,它也抒發了“長安故倡”的“天涯淪落之恨”。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琵琶行》原文

  (詩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琵琶行》翻譯/譯文

  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裡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後來年紀大了,紅顏退盡,嫁給商人為妻。於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後,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自己說起了少年時歡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這天夜裡才有被降職的感覺。於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

  我和客人下馬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音樂。

  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迴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

  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裡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

  轉緊琴軸撥動琴絃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悽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

  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么》。

  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的聲音。

  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

  一曲終了她對準琴絃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

  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絃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

  她說我原是京城負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

  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歎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後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

  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汙也不後悔。

  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度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

  兄弟從軍姊妹死家道已經破敗;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

  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樑做茶葉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淒寒。

  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夢中哭醒涕淚縱橫汙損了粉顏。

  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嘆息;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悽。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自從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聽不到管絃的樂器聲。

  住在湓江這個低窪潮溼的地方;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裡早晚能聽到的是什麼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悽的哀鳴。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

  難道這裡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就像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絃撥出急聲。

  悽悽切切不再像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溼透青衫衣襟!

  《琵琶行》註釋

  〔1〕左遷:貶官,降職。

  〔2〕來年:第二年,指下一年。

  (3)錚錚:形容金屬、玉器等相擊聲。

  〔4〕京都聲:指唐代京城流行的樂曲聲調。

  〔5〕倡女:歌女。倡,古時歌舞藝人。

  〔6〕善才: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託身,這裡指嫁的意思。

  〔8〕為:做。

  〔9〕賈(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擺酒。

  〔11〕快:暢快。

  〔12〕憫然:憂鬱的樣子。

  〔13〕漂淪:漂泊淪落。

  〔14〕出官:(京官)外調。

  〔15〕恬然:淡泊寧靜的樣子。

  (16)遷謫:貶官降職或流放。

  〔17〕為:創作。

  〔18〕長句:指七言詩。

  〔19〕歌:作歌。

  〔20〕凡:總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題名。

  〔23〕潯陽江:據考究,為流經潯陽城中的湓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中的龍開河(97年被人工填埋),經湓浦口注入長江。

  〔24〕瑟瑟:形容楓樹、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25)主人:詩人自指。

  〔26〕回燈:重新撥亮燈光。回:再。

  〔27〕轉軸拔弦:將琵琶上纏繞絲絃的軸,以調音定調。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傷。

  (30〕信手:隨手。

  〔31〕續續彈:連續彈奏。

  〔32〕攏:左手手指按弦向裡(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動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稱為“彈”。

  〔35〕挑:反手回撥的動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為西域樂舞,唐開元年間西涼節度使楊敬述依曲創聲後流入中原。

  〔37〕《六么》:大麴名,又叫《樂世》《綠腰》《錄要》,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聲音沉重抑揚。

  〔40〕小弦:指最細的弦。

  〔41〕切切:細促輕幽,急切細碎。

  〔42〕間關:鶯語流滑叫“間關”。鳥鳴聲。

  〔43〕幽咽:遏塞不暢狀。

  〔44〕冰下難: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

  〔45〕凝絕:凝滯。

  〔46〕迸:濺射。

  〔47〕曲終:樂曲結束。

  〔48〕拔:彈奏絃樂時所用的拔工具。

  〔49〕當心畫: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一曲結束時經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舫:船。

  〔51〕斂容:收斂(深思時悲憤深怨的)面部表情。

  〔52〕蝦(há)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當時有名的遊樂地區。

  〔53〕教坊:唐代官辦管領音樂雜技、教練歌舞的機關。

  〔54〕秋娘:唐時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長安城外,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

  〔57〕纏頭:用錦帛之類的財物送給歌舞妓*。

  〔58〕綃:精細輕美的絲織品。

  〔59〕鈿(diàn)頭銀篦(bì):此指鑲嵌著花鈿的篦形髮飾。

  〔60〕擊節:打拍子。

  〔61〕顏色故:容貌衰老。

  〔62〕浮樑:古縣名,唐屬饒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盛產茶葉。

  〔63〕去來:走了以後。

  〔64〕夢啼妝淚:夢中啼哭,勻過脂粉的臉上帶著淚痕。

  〔65〕闌干:縱橫散亂的樣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

  〔67〕唧唧:嘆聲。

  〔68〕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噪雜。

  〔69〕琵琶語:琵琶聲,琵琶所彈奏的樂曲。

  〔70〕暫:突然。

  〔71〕卻坐:退回到原處。

  〔72〕促弦:把弦擰得更緊。

  〔73〕向前聲:剛才奏過的單調。

  〔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當時的官階是將侍郎,從九品,所以服青衫。

  《琵琶行》剖析

  本詩的詩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透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社會的動盪,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於詩中。

  詩人在這首詩中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透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詩的開頭寫秋夜送客,忽聞琵琶聲,於是尋聲暗問,移船邀相見,經過千呼萬喚,然後歌女才半遮面地出來了。這種迴盪曲折的描寫,就為天涯淪落的主題奠定了基石。

  接著以描寫琵琶女彈奏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調之有情,然後弦絃聲聲思,訴盡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無限事,展現了琵琶女起伏迴盪的心潮。

  然後進而寫琵琶女自訴身世:當年技藝曾教善才服,容貌妝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然而,時光流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描寫,與上面她的彈水,暮去朝來顏色故、最終只好嫁作商人婦。這唱互為補充,完成了琵琶女這一形象的塑造。

  最後寫詩人感情的波濤為琵琶女的命運所激動,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抒發了同病相憐,同聲相應的情懷。詩韻明快,步步映襯,處處點綴。

  既層出不窮,又著落主題。真如江潮澎湃,波瀾起伏,經久不息。反覆吟誦,蕩人胸懷,情味無限。語言鏗鏘,設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語、水漿迸、刀槍鳴、珠落玉盤、鶯語花底。

  總結:這些讀來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它在藝術上的成功還在於運用了優美鮮明的、有音樂感的語言,用視覺的形象來表現聽覺所得來的感受;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

  古詩《琵琶行》的由來

  當年任太子左贊善大夫的白居易,已是江洲司馬了,想到自己被貶,白居易不由想起自己是被別人陷害的,又生了幾分憤怒,本來自己做得對,還被貶了官,他感慨道:人生啊!為何這樣!

  白居易正和友人站在潯洋江頭告別,忽然聽有人彈琵琶,便都停下來,邀請彈奏者彈一曲。

  出來的是一位女子,望了在座的人一眼,不說一句話,便開始彈奏起來,剛開始彈時,白居易聽出了曲子的情感,指尖在琴絃上跳動,好似在訴說什麼,他的技藝嫻熟,珠落玉盤的感覺,白居易的心中歡樂莫名的湧上來了。真是愈聽愈高興,白居易連自己貶官的事都忘了。接著,又漸漸慢下來,彷彿進入了半終半止的狀態,。突然曲子進入了高潮部分。如銀瓶乍破,如流水飛迸,如舞刀揮槍,有餘音繞樑之感。收尾的時候,聲音如同絲綢被撕裂般。聽曲子的人,沒有一個人說話的,四周靜悄悄的,針掉下來的聲音都能聽到。女子開始介紹自己的一生。之後,又為在座的人彈奏了一曲。這時,白居易已淚流滿面,淚水浸溼了官服。

  世上有多少愛國詩人被誣陷貶官的,白居易就是其中一個,正是因為他被貶官了,我們才有幸聽到《琵琶行》我們今天才能聽到猶抱琵琶半遮面,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千古名句。

  古詩文鑑賞

  白居易去世,唐宣宗以詩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句,這兩句詩當互文來看,童子、胡兒能解吟長恨曲、琵琶篇,同時還能歌唱,說明《琵琶行》通俗易懂,“童子”“胡兒”都能吟,且在當代便已廣泛流傳;一千多年後,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發著永恆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於一個“情”字。

  全詩的感情基調是淒涼的。詩人被貶江州司馬,心懷悵恨,“謫居臥病”、“取酒獨傾”,所居的潯陽城在詩人眼裡是“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耳裡聽不到美妙的“絲竹聲”,只聽到“杜鵑啼血”、“猿哀鳴”,山歌、村笛本也淳樸可愛,但詩人覺得“嘔啞嘲哳難為聽”。在這樣的心境下,一個秋天的晚上,楓葉狄花發出“瑟瑟”的聲音,悽月倒浸在江中,詩人又要與朋友分別,內心悽苦,借酒排遣悵懷,但悵深恨重,怎能“成歡”。聽了琵琶女“悽悽”之音,聯想自己遭遇,感懷眼前情景,禁不住眼淚流溼了青衫。而使詩人情感暫時獲得安慰的琵琶女,年輕時色藝雙全,紅極一時,“五陵年少”爭聽她的演奏,如痴如狂,“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但“五陵年少”是為逐色而來,並非真正欣賞琵琶女的技藝,因此“暮去朝來顏色故”時,便“門前冷落鞍馬稀”了。為了生活,嫁與商人,商人重利寡情,讓琵琶女獨守空船,孤身一人彈奏著悽切的音樂,在同樣寒江悽月的情景中,想起往事,悲苦啼淚。詩人與琵琶女的遭遇相似,同是被冷落而內心悽苦,且從讀者看來這又是不該冷落而冷落,這就引發了人性共同的同情心。“好音以悲哀為主”,說的是悲哀的音樂更易獲得聽者的共鳴,用之詩歌,同樣是合適的。而這種悽切之情無論是詩人還是琵琶女,都是有節制的。詩人寫自己心境的低沉,至於“淪落”的原因,則以“辭帝京”、“謫居臥病”二語輕輕帶過,心裡感傷卻不怨天尤人。琵琶女雖淪落卻自尊、矜持,詩人聽到她的演奏,“移船相近邀相見”,她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初次為詩人演奏,所選樂曲的旋律先是輕快流暢,再緩慢沉咽,最後高亢激越,不因為在“沉淪”之時因有了聽眾而作態;自訴身世又“沉吟”,又“整頓衣裳起斂容”,不迎合,不狎暱,既令人同情,又令人覺得可敬。這樣,淒涼的`基調下便有了許多延宕的空間,使作品生出搖曳的姿態。

  這搖曳之姿更體現在生活在不同階層的詩人與琵琶女在偶然的情景中情感的相遇與撞擊。琵琶女空船獨守,回想往事,心生涼意,撫琴彈奏,不意這琴聲強烈地撩動與之無關的詩人的情緒,詩人不僅“移船相近”,“添酒回燈重開宴”,且“千呼萬喚”,要琵琶女出來一見。琵琶女為詩人撫琴一曲,詩人以其對音樂的精通,用一連串的比喻,極有層次地寫出演奏的全過程。表面看,這是在寫音樂,深層看,音樂只是載體,傳達著兩人的生活態度。開始,“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和諧流暢,輕鬆愉悅;接著,“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壓抑;最後,“銀瓶乍破”、“鐵騎突出”,激越高亢,雄壯有力。這旋律不正是反映琵琶女的遭遇嗎?雄壯高亢的旋律不正是琵琶女的控訴、不甘命運的內心抗爭?詩人不僅僅在寫音樂,而是切己體察,讀懂了琴音,化為形象的文辭。詩人的“知音”引逗出了琵琶女的自訴,琵琶女的自訴又使詩人生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並不顧地位的差異,也傾訴了自己的遭遇,至此便不僅僅為“知音”了。琵琶女心懷感激,內心的痛楚以琴聲向詩人傾倒而出,“悽悽不似向前聲”,而詩人聽了也更為感動。兩個帶著“淪落”際遇,內心懷著各自悲楚的人,在一個短暫的時光裡,情感的撞擊是強烈的。

  詩人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情感場,這情感場組合了詩人自己與琵琶女的不公平遭遇、品性涵養和心靈相通的元素,加上性別和地位的差異,產生了強烈的衝擊波,衝擊著不同時空的讀者。但是,如果止於情感,尚失之於膚淺,情感的觸媒是琴聲,整首詩從聽琴始,以聽琴終,聽至淚溼衣衫便收束,琴聲與情感之間留下許許多多的空白,讓讀者自己去構築,構築的過程便是喜愛上這首詩的過程。

  [鑑賞集萃]

  把處於封建社會底層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壓抑的正直的知識分子的遭遇相提並論,相互映襯,相互補充,作如此細緻生動的描寫,並寄予無限同情,這在以前的詩歌中還是罕見的。

  (《唐詩鑑賞辭典》第878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

  《琵琶行》抒寫由市井倡女的命運所引起計程車大夫的盛衰之感,雖然也只是類比,卻真摯地表現了詩人在精神和感情上對倡女的同情和理解,因而這首歌行才會像《長恨歌》一樣,越出士大夫的欣賞圈子,為世俗中更多的人所喜愛。

  (《唐詩宋詞十五講》第152頁,葛曉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琵琶行》“此時”二字最宜著眼,上文亦曰“聲暫歇”,正謂聲與聲之間隔必暫而非永,方能蓄孕“大音”也。

  (《管錐編》第2冊第450頁,錢鍾書著,中華書局1999年版)

  白居易哪個朝代的人

  白居易是出生在一個唐朝的戰亂的年代,剛出生不久,戰火便四處燃起,在他三歲的時候為了躲避徐州戰亂,父親將他送到了宿州,白居易的童年時代就在異鄉度過,他小的時候就非常的聰明,學習也非常的刻苦,讀書導致了口腔都潰瘍了,頭髮也早早的白了。

  雖然戰亂不斷,但是白居易一心求取功名,24歲就進士及第走上仕途,而且,得到了當今皇上的賞識,白居易一心想透過自己的才華為朝廷做事,寫下了一些反應社會事實的詩歌,可是這些詩歌皇上並不喜歡,白居易還當面指出了皇帝的過錯,這讓皇帝非常的不悅。也漸漸對白居易失去了賞識。

  後來被貶官做了江州司馬,這是白居易一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之前的白居易一心報國,希望為天下人做點事,然而,他發現了仕途艱難,自己的作為太有限了,因而。從被貶官之後,白居易開始“獨善其身”,不斷的加強自身的修養,而著名的《琵琶行》就是在他走馬上任的時候寫下的,成為流傳千古的詩章。

  白居易一生做過很多官,曾經到杭州任官,至今杭州還有一個白堤,很多人認為那是白居易建的,其實不然,在白居易到杭州之前,這個堤就存在了,叫做白沙堤,可能是後人更喜歡白居易,將這個白沙堤改為白堤,也是對白居易的一種敬重和懷念。

  白居易和唐朝其他的詩人相比,官至三品,也是上大夫的級別了,雖然他在官場上的建樹不多,不過能做到這個官職,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難的的是白居易不僅可以官職做到三品,他的詩也是名揚天下,尤其是他的長詩,在當時的唐朝無出其右,這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的財富。

  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詩王的來歷不清楚,詩魔一稱是因為他吟詩已經達到了一種瘋魔的地步,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寫詩非常刻苦,他寫的詩中有: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詩句。史書記載:他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高產的詩人,及其沉迷於吟詩,所以後世送了他一個詩魔的稱號。 說道白居易,就不得不提到《長恨歌》和《琵琶行》。

  兩個有名的長篇敘事詩,語文課文中只摘錄了《琵琶行》部分,《長恨歌》完全沒有,但是小編最愛的還是《長恨歌》,為同學推薦,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我最開始從這裡得知。故事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我之所以愛長恨歌,只因為在這裡,沒有將安史之亂的罪過直接推到楊玉環身上,讚揚了他們之間的感情,也批判了他倆的奢侈,尤其是唐明皇的不作為。 《長恨歌》,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裡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

  詩歌開卷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看來很尋常,好像故事原就應該從這裡寫起,不需要作者花什麼心思似的,事實上這七個字含量極大,是全篇綱領,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領著全詩。 唐明皇重色,想要找美女,於是四方尋找,找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專寵其一人。白居易將整個故事筆詩化,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為何安史之亂會爆發?唐明皇和楊玉環的愛情為什麼會是悲劇?究竟是美色傾國還是唐明皇的迷色誤國? 《長恨歌》由於太長,咱們就不分析了,但是通俗易懂卻又富有詩意,至少不用查翻譯,基本能讀懂。

  白居易的詩歌成就,尤其是這兩篇敘事詩的地位是無人可以辯駁的。那麼,重點來了,這麼出名的詩人,他有沒有老婆呢?歷史上沒有多少記載,但是唐朝的詩人由於文風開放,再者尋找靈感源泉,都去青樓裡逛過幾圈。所以白居易自然也不能免俗,逛逛青樓,據說府裡還養過好幾個。但是都沒有給過妻子的名分,後來白居易被貶,估計都跑了,畢竟沒有名分,跟著受苦幹什麼。宋朝的蘇軾就此還寫詩,拿自己與白居易的結局作對比,同樣是屢遭貶謫,蘇軾身邊有朝雲一直相伴,白居易卻是形單影隻。

  ?至於,白居易是怎麼死的。歷史上說他75歲病逝,葬於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李商隱為其撰寫墓誌銘。病死是極其有根據的,因為白居易本身患有眼病、肺病、足疾、風痺等多種疾病。這些疾病在其詩中都有描述。 白居易晚年患眼病,但是他卻依然在寫詩,眼病的詩達40多首,此外,還有許多描寫眼病的詩句,真不愧是詩魔。關於肺病症狀,詩人在《對酒自勉》、《自嘆》、《東院》等詩中有描述。在《初病風》、《枕上作》描述患風痺之疾;在《足疾》及其他詩中敘述得足疾行動不便。在自己的詩中將自己的患病情況記載了下來,真的是生活中的任何素材都可以寫入詩中,佩服佩服。不過,由此可見,他病死的機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