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散文》的讀後感
《郭沫若散文》是一本不錯的書,我讀了之後對裡邊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小感觸,先來說說郭沫若,郭沫若是我們大家都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在學術上也很有貢獻。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抓過來看看,感覺郭沫若比較關心下一代的成長,許多文章有寓言的`感覺,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此外雞、貓、花、樹經常是他的題材,我們寫不出週記之類的都可以用到。
《郭沫若散文》中的作品,回憶中的點滴,感覺《我的童年》《我是中國人》和《孤山的梅花》還是充滿了喜感的,可能不能這麼說,就是充滿了生活氣息,裡面還有其他很多其他的生活小事,說明了郭沫若是經常寫日記,喜歡思考生活的好孩子,其中《浪花十日》中關於為了女兒小章魚撒謊的故事,後面又反省了不該,真是不該。恩,果然是好孩子,時刻三省我身。關於屈原裡面就只提到關於演出什麼的,下雨啊,作詩啊,以及作品要反映時代精神,而歷史要還原,即史學家是發掘歷史的精神,史劇家是發展歷史的精神。從這一點來看,他倒是遵循了自己的想法。
郭沫若的作品還是很值得大家去讀一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