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改寫作文(精選2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歸園田居改寫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
清晨,天剛矇矇亮,山間的曉霧還未消散,滿山遍野蒼翠的樹木綠葉上結著一顆顆仿如水晶般透亮的露珠,盈盈欲滴。空曠的山谷裡偶爾有猿鳥的幾聲鳴叫,怪異非常。這時候,在南山腳下的一塊田埂之上,隱隱現出一個弓著背忙碌的身影,那是作者陶淵明辭官之後隱居山林,正在忙於耕作他那塊荒山之野的土地。
儘管他起早貪黑,不知疲倦的忙碌,但是莊稼似乎不領他的情,那豆苗兒依舊稀疏矮小,黃皮寡瘦。相反地裡的雜草卻長得異常茂盛,連田埂幾乎都遮蓋了。顯然,作者曾經在朝廷二十餘年為官,從沒有過務農耕作的經驗,農藝不精。儘管如此,他還是樂此不彼,額頭一顆顆豆粒大的汗珠沿面頰滾滾而下。勞動實在太累了,便伸起腰立著鋤頭,深吸一口山間的清新空氣,頓感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不禁感嘆道:“多麼舒坦的人間生活呀!”是的,在這大山深處,沒有人世間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沒有城市那種車水馬龍的嘈雜之聲,詩人告別了令人壓抑的官場,如釋重負,終於來到了久別的田園,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安心生活於靜謐的山水之間,何樂而不為呢?
不知不覺,時間在詩人鋤頭揮動的節律裡,在作者滾滾流淌的汗水中漸漸過去。太陽落下山去,夜幕緩緩垂下,月亮耐不住性子,急匆匆地爬上了浩瀚的夜空。該收工了,作者扛起鋤頭,踏著月色,踏著被叢叢雜草遮蓋住的田間小路,踏著夜露,在星星的陪伴下,興高采烈地向山下茅屋走去……
哎!真是“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呀!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2
明月高懸如明鏡高掛,照亮意願高飛無違。
獨自徘徊在林間小路上,雜草叢生,但卻無法雜亂我的心境。早上,半露晨曦時,便出門打理,到了現在,才扛鋤而歸。
我並不覺得累,儘管每日上山種豆卻種出了雜草叢生,儘管每天天剛亮就要上山勞作。因為這樣總比在官場上為五斗米折腰強。看天空,澄澈,明亮。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狹窄的道路上,雜草瘋長,笑盈盈的月光下,人歸抗鋤。這卻也不非是一幅綺麗的田園風光圖。晚露映著月光,晶瑩剔透,調皮而多情的跳到了我的衣服上,像是對勞作了一天的我的溫柔的撫慰。我想,衣服打溼了又算什麼,只要自己的意願不違背就好了。
官場如後宮,勾心鬥角;田園般的生活,自得其樂。我愛田園。愛她“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景象,愛她“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樂趣,愛她“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寧靜與寂然。
獨守一架木琴,飽,優雅情調;獨飲一壺濁酒,抒,思緒萬千;獨勾一支毛筆,畫,田中美景;獨磨一方硯臺,寫,詩篇無數。
看那窗外高升的太陽,承載希望,聽那清脆的鳥鳴,唱,悲寥無雙。遠望,月之明,山之空,田之靜,願之——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想在汙濁的現實世界中迷失自我,不願在陰險的官場上頻頻折腰。不是逃避,卻又不得不承認是逃避,我只願像菊花一樣,做一個隱士,每日上山勞作,帶月而歸,自給自足,潔身自好,安貧樂道,就夠了。
我思緒萬千,拿出一支毛筆,蘸上一方硯臺在一張白紙上獨自勾畫我的思緒遇閒情。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3
傍晚的月光,淒涼,冷清地撒在南山的一角上。風瑟瑟地颳著,思緒,心裡沉浸並慢慢擴散在空中。夜空中遇見亮麗的一兩點星光,一轉頭,便被另一朵雲遮蓋不見。
菜地一旁的石板凳上還殘留著今早的露水,手指觸碰到的地方異常冰涼。他放下扛在肩膀上的鋤頭,準備坐下休息一會兒。雖然穿著單薄的衣物,汗水也漸漸漫延到整片後背,溼成一片。汗水充斥著的那塊地方,隨著晚風的吹拂,一陣冰涼從後背暈開,直至全身。他用眼角的餘光微微瞥了一眼身後的那塊菜地——雜草在田地間肆意而毫無目的地生長著,泥土混著淡的雨露與花草的氣味散發出陣陣芳香。前幾個月播種的豆苗種子,如今的確是發芽了,但卻十分稀疏,在茂盛的一片雜草地間成了幾枝獨秀的獨特“美景”。他輕嘆一口氣,抬頭望向夜空,夜色漸晚,在他的模糊視野中沒有一絲亮光。月光悄悄爬上他消瘦的臉龐,坐在月光下的他的側臉如此悲涼。但他又重新抬起身旁的鋤頭,嘴角微微泛出一抹弧度,伴隨著月色回家。
他整日遊走在田地間,不辭辛苦,不知勞累地種地,但卻苦中有樂,就像他每次瞥見自己的那一方田地,那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那一份屬於自己的淡然與愉悅,就算經常輕嘆,就算有時看見自己稀疏的豆苗會悲涼。但他永遠堅信自己是值得的,就像今早,她還是依然面帶笑容來到自己的田地間,昨晚的野草似乎在今日又肆意擴散了一些,他放下籃子,用鋤頭清除野草,偶爾用胳膊輕輕擦拭額頭豆大的汗珠,他忘我地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勞累時光,有幾株豆苗貌似又成熟了,他欣喜地採摘它們,放到籃筐中,沿著狹隘的道路往前走。
那條道路是僅容一人透過的狹隘道路,他走在這條路上,感受到籃子中有力的重量,心中踏實許多。小路兩旁的野草上還殘留著昨晚的露水,野草與他的衣服相接觸發出“嗞嗞嗞”的摩擦聲,露水也漸漸浸溼了他衣服的一角。他試圖擠幹那些露水,卻也還是力不從心。他微微淡然一笑,感受著收穫的喜悅,清晨的陽光,愜意的生活。
這麼美好的田園生活,似乎容不下任何一種浮躁心思或聲音的打擾。他只想靜靜守好這份屬於他的寧靜。
他就是陶淵明,一味享受著田園生活的詩人,一份不願與世俗同流的生活者。
守護自己心靈的那一方淨土,不能讓它被任何事物所羈絆所打破。
就算放棄一些又怎樣?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4
那些逸四海的猛志已然在歲月的洗滌中,一點點如同褪色的青衣,模糊不清了。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倦怠。
隱約記得那個幼小不經世的自己盼望著像自己的父輩們一樣滿腹詩書,胸懷天下,那才是一個男子漢肩負的使命,我多麼努力地朝著自己心中的方向,因為我總是堅信著,即使有過猶豫還是堅信著:只要跋涉過河,對岸就會是我所憧憬已久的。可是,當我信心滿滿;來到江州刺史王凝之門下,人們不問名字只問姓氏,若是個大戶姓氏,人家是滿臉媚笑,若是個庶族,別人自是一問即過。我深感屈辱,好歹我的曾祖父也是開國元勳,這些人怎能如此待我。不日自解歸。
我知道自己的心裡那股火焰是不會就此而熄的,路途勞頓到了荊州,誠心投到桓玄門下,終於可以為蒼生做些事了,誰知那桓玄奸賊想的竟是奪這江山,我怎能為他這小人賣命。枉我道察不明,遙遙至西荊。誰想他竟真得逞,我唯一能做的只有將憤怒撒在這鋤頭和土地上。我恨自己如此無能,所以隨從劉裕,他的性格才幹我自然是佩服之至的。誰知他為剪除異己,殺害了討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反而把桓玄的心腹任為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要職。
我終於明白,只要落入了世俗的籠子裡,是永遠都不會有我想要的正義,落入了世俗籠子裡的人也不再是人了,是比禽獸還不如的禽獸。在那個世界裡,我永遠都不能做我自己。我的心已厭倦了,再沒有力氣像年輕時候那樣戰鬥了,我深知,心裡滔天的火焰已被世俗這泥漿抹得一滴不剩了。我只想找個地方,沒有人的地方,以地作席,以天為被。待明朝醒來,樂琴書以消憂,從此天地間逍遙: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5
我脫離了官場,走出了黑暗。雖然沉沒了滿腔的報國熱情,卻得到了隱居的閒適和愜意。平日裡,聆聽子規歡樂的歌聲,沉醉於這自由的新鮮空氣。實在是逍遙,快活……
南山下,我在那兒耕了一塊農田。每天早晨哼著小調兒來到這裡清除野草,看太陽笑到了頭頂,可以休息,休息了。坐在樹蔭下,吃著快樂便當,詩意盎然,於是佳作脫口而出……美好的時光可真快啊呀!
轉眼便到了回家的時間了,扛著鋤頭走在狹長的草道上,大可不必怕黑,有月光為我照亮前行的路。露水也許是看我開心吧,也爬上了我的衣服,一同分享我的愉悅……
一看見我,山間的草總是很興奮,可不是嗎!瞧,那海拔,簡直比我的豆苗高出好幾倍……呀!突然領會了一條人生哲理:
願無違,心不悔!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6
薄霧繚山野,朝露待日曦。清晨的南山分外美麗、清幽。
透過薄暮依稀可見一個破舊但不雜亂的小茅屋中走出一個青袍隱士。沒有人作陪,只有與還在雲霧中的朝露相依。
他荷著鋤,一手還攥著一本書,一隻指頭上還勾著一壺酒。長髮和青袍一同在隨著風在鋤上亂舞,腳上的步伐零碎而輕盈,在狹窄並泥濘的小道上留下一串腳印。此時小道旁叢生的草木上的露水被青袍打到。他不緊不慢地向前走。在一塊田地邊停下了腳步。
田中雜草眾多,蓋過了豆苗。如果不仔細分辨還真找不到一株豆苗。望著這不知能否稱得上豆苗的田地,那張俊美的臉上露出了了一絲讓人難以捉摸的笑意。特別是那雙眼睛,流露出一股暖意,是滿足。
到樹下放下書與美酒後,他便挽起雙袖,開始清理田中雜草。他抿著嘴唇,似乎帶著一絲倔強,一種決心。那麼專注,那麼認真。
也許是累了吧,後來他時而清理雜草,時而向遠處眺望。望著山中翠竹,看著朝日一點點跳出雲端,他又笑了,是閒適,也有滿足。後來,他乾脆不幹了,躺在了田中。他似乎一點也不在意他的青袍被泥土弄髒,反倒是喜歡上了泥土那淡淡的香氣。看著太陽在雲邊嬉戲,聽著小鳥清脆的叫聲,遠處的松濤聲,又是滿足的一笑。
就靜靜地躺到晌午,陽光無一遺漏地灑在他身上。也許是陽光太過刺眼,或許是想到了什麼。他起身,徑直走到樹下。只見他端起酒,拿起書,邊看邊喝。酒的味道似乎不錯,書大概也很精彩,因為他的臉上一直掛著淡淡的笑容。他十分專注。待酒喝盡,他才發現已為時不早。扔下書與酒壺,走到田間,開始耕種。也許是經驗不足,雜草未除,豆苗卻折斷了。可他並不懊惱,反而覺得有趣。不覺中,月已快上柳梢頭,暮色照大地。
“該回去了。”他告訴自己。扛起鋤,攥起書,拎起酒壺,回家了。月色皎潔,他的臉被月色籠罩。青袍又不小心被沾溼,可他依舊高興,並不為此惋惜。他覺得這樣遠離官場,可以不被名利所拖累,這是莫大的幸福。只要這樣他就滿足了。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7
早晨,天剛亮不久。一個農民伯伯。戴上了一個斗笠,穿著一件破背心,一條千瘡百孔的褲子和一雙草鞋,扛著一把鋤、還不忘掛上壺酒就出門鋤草了。
他哼著小曲,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是誰有如此的雅緻呢!哦,原來是世外高人陶淵明啊!
山間草木叢生,小路顯得格處狹窄,早晨的露珠在草上,衣服都給沾溼了。走了一段時間,他又開始詠起了詩句,此時,小鳥也十分給盡勁,嘰嘰喳喳的像是給陶淵明配樂,青蛙聽到了也參與了進來,呱呱……像是在敲鼓。陶淵明十分欣喜,於是大喝了兒口酒。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就到田裡了。田裡雜草繁多,秧苗顯得特別稀少,但是陶淵明卻一點也不愁。反而他卻享受這份悠閒的勞作。說幹就幹,他拿起鋤頭,一排一排地鋤了起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陶淵明坐在地裡休息,他把衣明脫下丟在一旁,自己拿起了酒葫蘆,喝起酒。在邊喝酒邊呤詩,頭上看裂日,坐地裡別有一番風味。
休息過後,他接著幹了起來。突然他在不遠處看到一隻野兔,於是他像只小貓靜悄悄來到野兔旁,看準了時機像老虎般猛撲過去將野兔抓住了。他非常高興,心裡想,這回又有美味的兔肉吃啦。
天色暗了下來,陶淵明肩上搭著衣服,扛著鋤頭回家了,他把兔子掛在鋤頭上。搖搖擺擺地走回家。此時,月亮也出來了。陶淵明興致大發,又喝起酒,在月色的潑灑下,他十足一個“濟公”像是仙人下凡。皓月當空,陶淵明回到了家中。
這種生活就是陶淵明所享受的田園生活啊!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8
遠遠地,南山含黛,在蒼穹之下,顏色淡得好像可以輕輕抹去。
漸行漸近,南山腳下,在依依楊柳的掩映下,隱隱約約露出茅屋的一角,茅屋內陳設簡樸整潔,只有一張琴,一壺酒,詩人身著粗衣,正在奮筆疾書,當然不再是公文,而是滿紙的閒情,大自然的清新染透了詩人的筆墨,也染透了滿紙的平平仄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飄來的清幽的花香吸引了詩人,他漫步屋外,屋前種著十幾株桃花,在微風輕撫下,片片桃花正飄落成陣陣紅雨,細數落花間,不覺已是馨香盈袖,看著落滿小院的花瓣,詩人突發奇想,用手作筆,以花為墨,沉吟間,地上卻是“歸園田”幾個大字,再看詩人,早已醉倒。
漸漸地,天色已晚,偶爾傳來幾聲犬吠之聲,顯得周圍更加幽靜。隱隱的村落之上,裊裊炊煙,飄浮成一幅淡遠朦朧的寫意畫,裝飾著詩人的詩句,隨意而閒適。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9
在那片美麗開闊的南山坡邊上,生長著一片蒼翠的樹林,從山坡上到樹林腳邊流淌著一條清澈可見底小溪,而我耕作地一小塊豆地就安安靜靜地平躺在那個幽靜的大自然中。
平常管理豆地沒有規律,豆地裡因此長滿各種雜菜,小豆苗被奪取了很多陽光和雨露,長得稀疏。今天天剛剛張開她惺忪的眼睛,我就起來了,喝了昨晚剩下的稀粥後,來到豆田裡清除叢生的野草,一直到星月出現,才發現我已經勞作了一整天。讓肚子餓了這麼久,現在真的感覺到很餓了。我帶著少有的身體上的疲勞,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通向小村的曲折小路被茂密的草木覆蓋了,夜幕下來的很快,還帶著一些美妙的薄紗——霧。下起的夜霧飄落在我的粗布上衣上已經有點時間了,用手輕輕摸了幾下,感覺有點溼。
我笑了笑,心裡默唸——衣服溼了又有什麼可惜,只要我心情舒暢,心上沒有那麼多官場上帶來的壓力跟迷惑,沒有阻擋我歸耕的意願就可以了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0
在塵網中打滾,、掙扎已經三十年了,早已對俗世感到厭倦。為了不迷失本性,我決定歸園田居。也許,有人會說我傻,好好一個官不做卻去耕地,受日曬雨淋的罪;也許,有人會為我感到惋惜,壯志未酬,卻躬耕于田野之際;也許……然而,又有多少人瞭解我呢?本來不屬於官場的人,又有什麼好強求的呢?!不如守住自己的愚拙,回鄉過田園生活。籠裡的鳥時刻懷想著昨日的樹林,池中的魚不斷思念著從前的深潭。那悠長而濃郁的鄉愁啊,引領著我輕快的腳步,開荒,種田,拿起鋤頭,帶著泥土香味的樸素,還有那純樸的思想寫滿了山林的葉兒。村裡的,草屋,背朝藍天,面對大地,浸潤在溼漉漉的霧裡,流動的空氣訴說著它的衷腸。柳樹與榆樹依偎在房後,守護著這村裡的寧靜。桃、李也不寂寞,帶著秋的喜悅,收穫。
不覺夕陽徐徐西下,眺望鄉村已顯得模糊,一縷縷的炊煙瀰漫在鄉村的上空,被夕陽餘暉映成了金黃色;在地裡工作了一整天的農民,正扛著鋤頭,哼著歌兒回家去。夜幕降臨,鄉間亮起了星星燈火。不知誰家的狗在巷中吠,夜更靜了;不知誰家的雞在樹梢頭叫,天已亮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1
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啊!我是多麼的嚮往那簡單純淨的田園生活啊!為何讓我落入這黑暗腐朽的官場?這一去便是十三個春夏秋冬。心即以身為刑役,快回家吧,回到我的嚮往的田園中。
清晨,踏著朝露,遠遠望見那屋簷從那鬱鬱蔥蔥的樹葉裡時隱時現,我心裡湧出了說不出的喜悅。急急忙忙趕回家,一切都是那麼親切,自然。放下包袱,坐在小院的竹椅上,遠望是那層層群山。近處的剛毅挺拔,稜角分明;遠處的雲霧繚繞,只有些大意罷了,更增添了幾許畫意的美。近看是自家綠油油的田地。微風一過,麥苗們便唱起了歡樂的歌。聽——“沙沙……”麥苗滾滾似海浪,流向遠方。在園子裡漫步,尋覓菊花的身影,它們還是那麼清麗如前。突然聽到聲響,回頭看去,原來是家禽也在悠閒散步。一種寧靜,生機盎然的感覺湧上心頭。不知不覺已近黃昏,天空伴著一抹淡淡的晚霞。裊裊炊煙緩緩升起,給天空戴上了一層面紗,彷彿那羞澀的少女正在向我微笑,微笑……我醉了嗎?是的,我醉在這日思夜想的田園風光中。
那死氣沉沉,爾虞我詐的官場生活啊,你像牢籠一樣囚禁了我這麼多年!如今我終於掙脫,重返了自然的懷抱。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2
一聲清脆的叫聲打破了夜晚的寂靜,天空慢慢睜開了藍色的眼睛,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彷彿受到了靈魂的洗禮。大地發出巨大的聲響,裡面誕生了什麼。在依附於天空的山峰後面,一縷耀眼的金色陽光像撫摸一樣躍上他尚未清醒的臉龐,草幕輕輕敲響,睡眼惺忪的雙眼緩緩睜開。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世界又一次被甦醒沖走了。
想著前幾天種下的小苗,一個微笑慢慢的觸到了他的嘴唇。哦,今天天氣怎麼樣?梳洗的時候,他想到了小苗,用“吱吱”的聲音打開了那扇小巧精緻的木門,深吸一口氣,慢慢踱步出去,順手帶上了門。這就像在仙境中行走,被厚厚的白霧包圍著。世界在他眼裡全是白色,只有幾個鮮豔的顏色抓住了他的思緒:不知草有多長。——全身晶瑩如dia的露珠,一個個在頁面上打滾,像不聽話的孩子。輕笑一聲,他的目光轉向別處,不遠處的幾朵小花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像仙女一樣嬌豔的花朵讓人覺得可惜。這些不知名的花雖然沒有宮中養的牡丹優雅,但也像小家碧玉一樣靈動柔軟。放開他的手,重新上路。
當我來到山腳時,我意識到我是多麼渺小。這是他簡陋小屋南面的一座小山。雖然沒有其他名山有名,也沒有那麼清高,但在他眼裡還是有味道的。揹著一把精緻的小鋤頭,沿著崎嶇的小路,山下的景色逐漸映入他的眼簾。果然,人類只有面對偉大的自然,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根本經不起一點點的動盪。不一會兒,一個小菜園出現在我們面前。雖然不大,但從一些細節上還是能看出主人的細膩和認真:一個空桶和一把沾滿泥土的鏟子。他放下手中的事,帶著幾顆心慢慢來到苗前。
就像一個小女孩找到了她心愛的玩具,他用手做了個手勢,猜猜他長高了多少英寸,絲毫沒有注意到他周圍有一半高的雜草。他激動得左捶右擂,不知疲倦地工作。不久,他的額頭上出現了一層薄薄的汗珠
不知道過了多久,強烈的熱情陽光漸漸被柔和冰冷的月光和滿天的繁星所取代。彷彿突然回到了腦海,我拿起鋤頭,一步一步踱了回來。似乎是感受到了涼意,面對著月光,滿身都是帶著草和泥味道的水滴。哈阿哈笑笑,回到自己蓋的小茅屋,脫衣服睡覺時瞥見窗簾外的燈光。夜晚,涼風習習,小屋後的一排小費翔竹輕輕拍打著,柔軟的竹葉輕輕摩挲著,不自覺地形成了一首令人陶醉的搖籃曲。終於,眼皮又慢慢合上了。很快,呼吸變得均勻了。整個世界又像黎明明一樣安靜了。一夜好夢,等待地球重歸甦醒,等待美好的一天再次來臨。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3
仲夏,城市的鋼筋水泥在烈日的炙烤下透著鋼鐵廠火花四濺時鍋爐的悶熱,讓人喘不過氣來。好在爺爺把我接回老家住了幾天。鄉間小路散發出泥土特有的味道,讓人感到清涼、踏實。
清晨,太陽剛剛把萬丈光芒投向大地,爺爺帶我在鄉間的小路上散步,只見眼前一畦畦的稻田,低垂的稻穗在柔和的風中隨風搖擺;空中漂浮著沁人心脾的稻香,混合著四周的野花香,香氣在空氣裡醞釀;奶奶的菜園裡吊在枝椏的辣椒露出光滑的肚皮;攀附在竹竿的絲瓜披上了毛茸茸的外衣;河溝裡的小魚穿梭在嫩綠的水草叢中;小溪兩岸的樹林裡鳥鳴聲此起彼伏,好不活潑熱鬧……
吃完早餐,我們來到自家的菜地,爺爺擼起袖子除草,只見他半蹲著腰,一隻手扶住膝蓋,一隻手抓著雜草,輕輕往上一提,雜草被連根拔起,爺爺順手把它丟進一個自制的竹筐裡。我也躍躍欲試,誰知草兒卻彷彿具有極大的吸附力,死死地紮根於泥土中,我費了好大的勁才拔起一株。這時一陣呼喊聲從遠方傳來,我回頭一看,果真是奶奶來了。只見奶奶帶著草帽,身上穿了一件花格子襯衣,手裡拿著灌溉用的噴霧器緩緩走來。在奶奶的澆灌下,菜苗在陽光的照射下更加嫩綠,色澤鮮亮。忙活了好一會兒,爺爺和我拔完了雜草,奶奶也澆好了菜,我們一起坐在田埂上,互相攀談著,看著長勢喜人的蔬菜,閒適而愜意。
傍晚時分,鳥兒們紛紛往山丘的樹林裡歸去,辛勤勞作了一天的人們,挽起褲腿,走進清涼的河水中,洗去一身的泥濘,也洗去了一身的疲憊。不知不覺,火紅的'太陽漸漸西沉,消失在遠方高大的山脊背面。天邊出現了火燒雲,周圍的房頂上升騰起裊裊炊煙。工作了一天的村民們,扛著鍁,挑著擔,從鄉野的小路走向各自的家中。
我回到了河堤旁爺爺奶奶的家裡,桌上早已擺滿了用菜地裡產的新鮮蔬菜做的豐盛的菜餚。敞開大門,聞著菜香味兒,聽著潺潺的流水聲,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夜深了,四周已是一片寂靜,整個村莊進入了夢鄉。在夢裡,我夢見自己頭戴草帽,手握鐮刀,我和大家在茫茫的金黃色的稻田裡收割著稻子,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4
賞是山水色,聽是山水聲,動容浩蕩江山之浪漫,情繫依依芳草之淺懷,淡定的是心搏,猶在山水田園間。
歸園田居,賞是淡遠山水色。卻無瓊樓朱閣排空而遮日星,而賞皓月千里迎合了秋風破歌茅屋,零亂了遠山沉靜,激盪了長帆劃一尾澄浪碧波;卻無佳節銀鈿雪釵遮一面春色,珠屏玉簾映一番深宮,而賞時秋怒菊盈盈點染了埂壟,重陽茱萸青青浩蕩了漫野,淺霧濃雲滾滾滌洗了岱宗;卻無錦衣華舞裝綴了春城,而賞花自飄零憂柔了雁字回書,冷雨梧桐寂寥了夜傍黃昏,杯酒對影搖散了星暈清輝。歸園田居,流江雄峰潑一帖粉墨,蓮動清泉繪一卷恬靜。
歸園田居,聽是清寂山水聲。不聞絲竹撥亂階前霖霜流影,而聽長風萬里下高山流水之絃動,絃動心泉一泓婉約了屋前碧草,絃動山岩層累悠然了晴空一鶴;不聞鐘鼓點滴樓臺風雨邑塵,而聽秋水綿延盡竹林深處之篁驚,悸動長嘯一聲縱情了無度歸隱處,悸動猿啼深林飛揚了月下哀婉情;不聞錦瑟華麗了玉盤珍饈,而聽明月別枝間更上楓葉頭,沉醉金田萬頃歡悅了蛙鳴,沉醉稻花香裡湧動了雀啼。歸園田居,雲裡流日歌一曲豪情,日暮柴扉傾一支短語。
歸園田居,思為悠然山水懷。不與細雨氤氳了皇都的煙柳,如許皇侯沉醉了一番奢麗的春景,邀幾縷綠絲青絛,賞道中寶馬雕車,對酒當歌,承歡言笑;但覺輕塵夕露打溼了裙袂衣角,有人荷鋤南山種豆,又擷道旁蘭草山菊,枝枝葉葉縹緲了若遊若絲的茶香。歸園田居,踩一雙芒鞋迎荊柯叢,撐一支竹杖任風雪聲。
牽繫袤漠江山之浪漫,流連依依芳草之淺懷,淡定的是心搏;走出城去,放眼郊野,山青,湖澈,林動,風吟,猶在山水田園間。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5
許多人渴望過平靜、簡單的生活,卻又捨不得利與欲並盡全力去追逐,他們一生忙忙碌碌,心——卻是漂浮的。
晉安帝義熙元年,八月的一天,擔任彭澤縣令的陶淵明因不願穿著整齊的官服去迎見督郵,便推說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喪,就辭官隱居了,從此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傳世美談。
隱居後的陶淵明準備在南山腳下種豆,陶淵明每天早出晚歸,可是結果還是不那麼令人滿意,草長得茂盛,而豆苗卻很是稀疏。
早晨,陶淵明起來到田裡清理雜草。晚上的時候,碧藍的天幕上,過這一輪淺淺的明月,疏星點點。遠處南山巍峨,樹影參差,陶淵明肩扛沾泥的鋤頭,走在回家的山路上,路邊雜草叢生,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蟲在鳴叫,陶淵明輕拭臉頰上的汗水,舉首望月,那月亮彷彿在望著陶淵明笑呢!
回家的道路狹窄,草木叢生,走到一半,不知是什麼東西纏繞住我的腳,好似不讓我離開。回頭看,原來是一根樹藤纏住了我的腳,我輕輕地將鋤頭放下,那雜草好似開始大量地生長,一口吞沒了我的鋤頭。咦?這是幻覺嗎?擦了擦眼睛,抬頭看,一顆顆珍珠似的露水正滾落在葉尖,“啪”“啪”“啪”的幾聲,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時間好似在瞬間停止了流動,那露水化成了一雙手,好似在挽留,在挽留我不要離開,我也慢慢的沉寂在了這片夢境。
突然,一聲鳴叫打破了寂靜,而我不再挽留,雜草和露水再也阻擋不住我急切回家的心情。衣裳沾溼了不值得惋惜,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
陶淵明是一個真正有勇氣的人,他親自到田野耕作,日子雖然清苦,心卻坦然、自得。陶淵明是我們認識到了一顆高潔不流俗的心。學陶淵明,並不是學他歸隱田園,而是學他的那份淡然、樸素、真誠,讓我們在這繁華的世間不至於迷失方向。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6
“蒼苔盈階,落花滿地。塵世的生活,半隨流水,半入塵埃。”
一所陋室,幾畝薄地,外間上七八間草屋,並不是裝著許多雜物,更多的是那幾分情,那幾分意。在暖陽的午後,榆柳灑下一片陰涼,剛好遮住了後簷。尋得一凳就置於這角落,閒看雲捲雲舒,淡看花開花落。無塵世紛擾,無世俗牽絆,這感覺多好,像紅爐一點雪,轉瞬間即融,不存絲痕。
春,桃李花相繼綻放,這時候便邀上友人在這屋前賞花品茶,吟詩作對。待夏至,便有著一個個甜蜜的果實掛在枝頭笑吟吟地扭動著身姿,清風夾雜著它們特有的氣息拂面而來,像羞澀的少女在你耳畔低語,待人想細細去聽,卻又笑著緩緩離開了……這滋味,怎會是朝堂上的爾虞我詐,冰冷的錢財,暗藏刀劍的話語可相比的呢?可笑世人看不透,貪戀於俗世之物……
用過晚飯之後,無事可做,這閒散是多麼彌足珍貴,回首往昔,竟如一場如煙的舊夢罷了。遠處的村落都被籠在那迷濛的炊煙中,以低調微吟的繾綣,在透明的時間裡和屋前屋後的蒼苔綠藤竊竊私語,耳畔傳來深巷的犬吠和桑樹上的雞鳴,組成了田園中質樸的曲調,不知比那絲竹之聲好聽上多少倍。
這情這景,是夢嗎?不,這便是五柳先生的生活,春來面對一朵花開,夏至聽雨打屋簷,秋臨賞秋葉靜美,冬到品白雪靈動。遠離官場,選擇歸隱,也許正是放不下對這份安寧的牽掛吧……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後記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7
一聲清脆的啼鳴打破一夜的寂靜,天空慢慢張開了那雙湛藍的眼,使看見的人都彷彿受到了心靈的洗禮。大地發出了沉重的聲響,又有什麼在它的體內誕生了。在連著天際的山後面,一縷金色的耀眼陽光緩緩地似撫摸般的躍上了他那尚未清醒的臉龐,草簾輕響,惺忪的雙目慢慢的打開了。美好的一天,又重新開始了,洗淨鉛華的世界重新甦醒了。
想著前段日子種下的小禾苗,一抹微笑慢慢襲上了他的唇角。呵,今天又是什麼樣子了呢?梳洗時的他,無不想著那幾顆稚嫩的小幼苗,“吱扭”一聲地開啟那小巧精緻的木柵門,深吸一口氣,慢慢踱步走了出去,順勢帶上了門。好似在仙境行走一樣,周圍都是濃濃的白霧。世界在他眼中的是全白的,唯獨那幾抹亮色一下抓住了他的思緒:也不知那草是怎麼長的——全身都是晶瑩的如鑽石的露珠,一顆一顆俏皮的在頁面上滾來滾去,像不聽話的孩子一般。輕笑一聲,目光轉向了別處,不遠處的幾朵小花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眼球。那些像仙子一般的嬌豔欲滴的花更讓人心生憐惜,這些不知名的花兒雖不像養在皇宮裡的牡丹般雍容華貴,卻也有小家碧玉般的靈動柔美。放開了手,又重新上了路。
來到了山腳下,才自覺是多麼的渺小。這是他那簡陋的小茅屋南邊的一座小山,即使沒有像其他名山一般大的名氣,沒有那麼巍峨,但在他的眼中卻也有一番滋味。扛著一把精巧的小鋤頭,順著那條崎嶇的小路,山下的景色漸漸被他收入眼中。果然,只有在偉大的自然面前,人類才能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微不足道,根本經不起一點點的動盪。不多一會兒,一片小小的菜園便出現在了面前,雖然不大,但還是可以從一些細節中看出主人的細膩和認真的:一隻空的水桶,一把沾滿泥土的鏟子。他放下了手上的東西,一步一步慢慢地來到那幾顆心心念的苗兒面前。
像一個小女孩發現了自己心愛的玩具一樣,他用手比劃著,估摸著到底長大了幾寸,全然沒有注意那些在他身邊已有他一半高的雜草。他興奮得左搗搗,右翻翻,不知疲倦地忙活著,沒過多久,額頭上便出現了一層薄汗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強烈的熱情陽光逐漸被柔和的冷清月光以及滿天點點的星光所取代。好似一下子回過神來似的,又扛起了鋤頭,一步步的逛了回去。似乎是感到了陣陣的涼意,迎著月光,滿身沾滿了還帶著青草和泥土味的水珠兒。哈哈一笑,重新回到了那間自己親手搭的小茅屋,解衣欲睡時,瞥見了簾外的那一抹光亮。夜裡帶著絲絲涼意的風輕輕拍打著茅屋後面的一排年輕的湘妃竹,柔軟的竹葉輕輕摩擦著,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首醉人的催眠曲。眼瞼終於慢慢地重新合上了。不久,呼吸也變得均勻了。整個世界又恢復瞭如黎明般的寂靜。一夜好夢,等待著大地的重新甦醒,等待著美好的一天的重新到來。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8
人生彎彎曲曲水,世事重重疊疊山。我於天邊微微亮時背起行囊遠行,不料卻陷入一場大夢,而今暮色漸濃,我幡然醒悟。
落日熔金,暮雲四合,晚霞帶著無盡的沉思。我本應策一匹駿馬,在黃沙古道上賓士。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了我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我的一腔熱血。我不願向俗韻摧眉折腰,我寧願同晚霞一道落在這片田園。
雲無語,草也沉默。我用自己的明眸點染這一方淨土,用自己的筆桿點亮這黑暗中的光明。幾畝田地,幾間草屋,戴月荷鋤歸,這是我的生活方式;採菊東籬下,是我的本性所愛。桃李榆柳,堂前簷後,這番質樸就如掌間紋路般在深深小院中此伏彼起的樂章。臣子諂媚的醜態,貴妃不可告人的笑,全部湮沒在世事塵埃中。看那遠處稀疏的村落啊,看那暮裡朦朧的炊煙人家,他們不曾在歷史的長河中沉坷,不曾在歲月的波濤中起伏,他們是那樣的靜謐悠遠,在我心中得以永恆。我羨慕這氤氳著光芒的稚氣,我向往這清清泉水般的質樸。我在靈魂的廟宇中虔誠祈禱,只為做一個在汙泥中依舊純淨脫俗的人。
幽幽地,深巷裡幾聲遙遠的狗吠,演奏著比絲竹更悅耳的音樂。循聲望去,一曲幽徑,蜿蜒曲折著,自由地通向遠方。
南山腳下,菊花清麗依舊;戶庭院內,月光靜靜灑下。峰來不羨松瓦高,我輩又如何不能做蓬蒿人呢!我大笑著走進田園,生命已如春水般,質樸奔流。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19
我在屋前的南山腳下種下黃豆,雜草長得茂盛,豆子的幼苗卻無精打采。
老王的菜園,遠遠望去,綠油油的一片。油菜花全開了,招來成群結隊的蜜蜂和蝴蝶,嬉笑打鬧,好不熱鬧。而我的菜園相比老王家的菜園,顯得十分荒涼。
早上,我去田間清除雜草,每次都能拔下好幾捆。烈日炎炎下,我辛苦地耕作著,留下的汗珠一滴一滴落到土壤裡,慢慢滲透下去。晚上,在月亮婆婆的幫助下,在螢火蟲的照耀下,在徐徐晚風的溫撫下,扛著鋤頭,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旁有一家的燈還在亮著,走近一看,兩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和一個蹣跚學步的兒童正在吃飯,其樂融融,而我,身在異鄉,甚至沒有一個懂我的人,幸福美好的生活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傍晚的露水沾溼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溼了又算什麼呢?一會就幹了。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
我的生活雖然貧苦,但仍然是逍遙自得,無憂無慮。
歸園田居改寫作文 篇20
反覆折返於仕途與田耕中已十餘載。少年的熱血,壯年的抱負,如今已煙消雲散。何謂胸懷大志?何謂遠大理想?不過是為飢所驅,不過是貪圖飽腹!十餘年的光陰,竟是同一群爾虞我詐之人在泥濁中糾纏!
憶風華正茂之時,不知多少次出仕無名小官,名既無,又何來權?沒有名利不足惜,但報國無門,屢次被奸人排擠卻又如何裝作不懂?那期間,也曾想過揮袖一走了之。卻終歸對自己抱有一絲奢望,對百姓抱有萬千憐憫,周折幾番卻又重返仕途路。
那年吾母辭世,歸家安居三年守孝。三年守孝期間,不聞不問世間事,我竟感到了內心無比的寧靜。守孝期滿,吾也已四十有餘,想到仍是一事無成,拼搏多年來,也依然一無所獲。再想想天下蒼生水深火熱,咬咬牙,決心再同命運搏一把,放下內心寧靜,再進“泥潭”。
誰曾想,果然又是一場妄想罷了。吾苦之,拼之還是被小人擠下。那歲月看山川,總能勾起隱居的思緒。算了,我累了,也厭了。朝廷,這個汙池,留下你們去浸染吧。揮袖退官場,追吾所需。
今朝,歸於田園間,有何不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勞苦之,髒亂之,有何懼哉?食自種之糧,過自給之日,唱自樂之歌!
再也無心操勞凡俗之事,南山下的豆苗還等我去打理呢!若要說還有什麼牽掛的,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