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其三)詩詞鑑賞

歸園田居(其三)詩詞鑑賞

歸園田居(其三)詩詞鑑賞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原文

  種豆南山①下,草盛豆苗稀②。

  晨興③理荒穢(huì)④,帶月荷(hè)鋤⑤歸。

  道狹⑥草木長⑦,夕露⑧沾⑨我衣。

  衣沾不足⑩惜, 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註釋

  ①南山:指廬山。

  ②稀: 稀少。

  ③興: 起床。

  ④荒穢:形容詞作名詞,荒蕪,指豆苗裡的雜草。穢:骯髒。這裡指田中雜草

  ⑤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⑥狹: 狹窄。

  ⑦草木長:草木叢生。長,生長

  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溼。

  ⑩足: 值得。

  但使願無違: 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但:只。願: 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願。違: 違背。

  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剷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溼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溼並不可惜.只希望不違揹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賞析

  前四句描寫早出勞動晚上歸家的生活。一、二句寫種豆。作者在南山下種了豆,不久長出了豆苗,可是由於雜草長勢旺盛,影響了豆苗的生長,稀稀落落長得不快。三、四句寫鋤草。為了使豆苗長得好,作者清早起來就到豆園清除雜草,天黑了才頭頂月亮扛著鋤頭回家。這兩句寫出勞動生活的內容是種豆、鋤草,“晨興”、“帶月”,從早到晚,表現了他勞動的辛勤。一個做過官的知識分子,能夠如此自覺而辛勤地在鄉間勞動生活,實為可貴。

  後四句寫歸途中的情感。一、二句寫夕露沾衣:作者荷鋤回家,走的是狹窄的田間小路,小路上草木叢生,草木上的露水沾溼了作者的衣服。三、四句表露了作者的`情感:衣服被露水沾溼了毫不足惜,只要讓我不違背歸隱從事農耕的志願。作者從辛勤的勞動生活中得到樂趣,表示了不再出山的態度。

  作者透過這首詩描寫了自己歸隱的勞動生活,表示了決絕黑暗的官場生活的堅決態度。

  熔情、景、理於一爐,是本詩的一個特點。前六句主要是敘事,敘事中有情有景,也含有哲理。這六句,句句敘事,又句句有景。三、四兩句寫作者為護苗而急於除草的心情,“帶月荷鋤歸”則包含著作者對一天勞動收穫的喜悅和有月伴歸的美的感受。要使苗長得好,就要除去妨礙其生長的野草,這是自然的規律,也包含著社會哲理。末兩句以抒情表露情感,則是把前六句的描寫都總結在其中。作者從前六句所表現的事、情、景、理中,得出了從事勞動的樂趣,下定了“但使願無違”的決心,自然而符合情理。

  其次是平淡恬美。一整天的鋤草勞動,對於做過官的知識分子應該是很不平常而辛苦的。可是詩中寫得平平淡淡,只用“晨興”兩句概括了一天的勞動,而且寫出“帶月荷鋤歸”等句描繪了歸途的情景。這種恬美的田園夜景,表露出作者怡然自得的情趣。以平淡恬美表現田園的景物和生活,是陶淵明詩歌特有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