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觀潮翻譯
十七日觀潮
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譯:
一望無的沙灘上,潮水湧上來了,像一道白色的長虹;我猜想,是不是瑤臺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瓊漿潑向了人間,如此奔騰洶湧。澎湃的潮水中,藍天的'倒影在水裡顛簸搖動;夕陽西墜,浮沉出沒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註釋:
⑴十七日:農曆八月十七、十八是錢塘江潮最為壯觀的日子,潮水最大的日子。
⑵漫漫平沙:廣闊無邊的江邊平坦的沙灘。
⑶走白虹:走,奔跑和滾動;白虹:指錢塘江潮。
⑷瑤臺:傳說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⑸失手:因沒拿住(玉杯)而倒。
⑹晴天:因滾動的錢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藍天也搖動不止。
⑺晚日:因奔騰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作者簡介:
陳師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無己,別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哲宗元佑時,由蘇軾等推薦,為徐州教授,後歷任太學博士、潁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家境困窘。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後山先生集》。詞有《後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