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1篇)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1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想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1

  開展“五比五看”思想教育和作風整改活動,是為進一步加強衛生員幹部職工思想作風建設,提高基層衛生隊伍整體素質,努力營造健康和諧的基層衛生髮展環境,更好地為人民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做好此項工作,我院組織開展了“五比五看”思想教育和作風整改活動。

  作為衛生系統工作人員,我認為學習、貫徹、落實好“五比五看”教育活動,就要立足本職崗位,緊密聯絡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刻領會“五比五看”教育活動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比發展看變化,比學習看本領、比工作看貢獻、比服務看形象”。透過學習提升業務能力、提升履職能力、提升服務能力、提升創新能力、提升協作能力、端正工作作風,強化職責意識、自律意識、服務意識。

  在教育活動開展中,嚴格按照“五比五看”教育活動要求的內容逐條逐項認真檢視,確保落實。在學習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和思想政治學習,積極履行崗位職責,提高服務水平和履崗盡職能力;在思想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紀律上,嚴格遵守醫院紀律,樹立衛生工作人員的良好形象。

  透過自我查擺問題和分析,落實整改措施。一是積極參與“五比五看”思想教育和作風整改活動以及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活動,認真學習相關業務知識,積極參加政策理論法規的學習培訓活動,提高業務技能。二是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努力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透過規範日常行為,提升履職能力。三是加強思想認識,提高廉潔自律意識、服務意識、大局意識,真正把“五比五看”活動的要求落到實處。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上思想政治課是教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教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教育技巧靈活。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教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

  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養,一名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條件,隨機應變地、創造性地處理各種錯綜複雜、突如其來的教育、教學問題,否則,即使你有高談闊論的理論也無法成為實際的好教師。

  在教學的實踐中,廣大教師對教育的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我們在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時,會發現他們都非常善於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時機和分寸,方式方法靈活自如,語言通俗、生動,分析精闢入理,富於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顯示出一名政治教師的聰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與此同時,一部分教師由於對教育技巧的含義、表現及其培養途徑等缺乏瞭解,在實際工作中只對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比較重視,而對培養自己的教育、教學才能則往往重視不夠,認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給學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靈活和才能,沒有把握學生思想脈搏、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為主體地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則連“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師在目前的觀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為是管理學生,維持秩序的一種應急手段。這些誤解,往往影響著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培養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覺性,妨礙了他們教學水平的提高。

  教育機智,即是教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獨特結合和綜合表現。技巧有效地發現和處理各種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具體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善於發現問題,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針對性。

  近年來,“思想政治課”的教材有所變革。如:在初中階段,原來初二年主要是上“社會發展簡史”,而現在是上有關的法律知識,對於這種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對症下藥,才會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針對性,就好比射箭沒找到靶子,治病沒找到病因。只能陷於枯燥無味的空洞說教,有的甚至在朗讀教材。如果善於發現問題,並能迅速準確地抓住問題的本質和妥善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力和判斷力。

  二、善於因勢利導、創造性地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方針。

  改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關鍵是要理論聯絡實際、善於因勢利導、創造性地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社會、理解人生,解決周圍各種思想認識問題,從而解開學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勢利導地對其進行教育,更需要教師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三、善於隨機應變、靈活機智地處置各種突發問題。

  對於課堂上突然出現的問題,這是常見的事,不足為奇。但要能及時地作出正確的反應,機智果斷地給以恰如其分地處理,不僅可以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現出教師在巧妙處理問題的聰明才智,還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政治課教學所獨具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對該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四、善於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誘、引導得法。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欲速則不達”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於求成,而應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僅是教師在教育機智的重要表現,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區分層次,以理服人,講求實效,以情感人。

  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師在長期實踐的經驗積累。那麼,政治教師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機智技巧,主要應透過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首先,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論知識修養,是教育機智才能賴以培養和提高的堅實基礎。

  教育機智的才能,首先來自於教師本身的道德修養,只有具備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變得耳目聰明、靈活,潛移默化。許多問題連教師自己都沒有很好地解決,怎麼談得上機智靈活地去教育學生呢而豐富的知識;較高的理論修養水平是教育機智的基礎,雖然教師有了“一杯水”,並不一定就能保證交給學生“一滴水”,但教師這“一杯水”卻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居高臨下,靈活自如地駕馭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具有準確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遊刃有餘地進行處理,否則教學時只能照本宣科,遇到問題就會措手不及,捉襟見肘,教育機智便無從談起了。

  其次,深刻了解學生的思想、知識和心理特徵,是教育機智才能得以發揮和發展的基本前提。

  對學生了解得越透徹,教師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發揮。青少年學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均尚未定形,處在“斷乳期”,他們的心理時起時伏,這就需要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應以課堂教學作鋪墊作用,才能有針對性,使教師教學才能得到發揮。再次,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是教育機智才能不斷得到鍛鍊和提高的內部動力。國家的興旺發達,社會的進步,歷史車輪的前進,人類文明的發展等都在於教育。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只有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對學生所承擔的責任,他才能千方百計地努力去追求儘可能完美的教學效果,從而使自己的教學才能得到不斷鍛鍊和提高。

  最後,自己勤奮進取,虛心向他人學習,勇於探索創新,善於積累和總結,是教育機智才能不斷提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每個有責任感的教師都想自己能在教學上揮灑自如,教學效果良好,給學生有個好的印象。這並非每人均有辦法掌握這種高超的教育藝術才能,在同樣起點的條件下,有的教師進步較快,有的停滯不前,關鍵就在於個人主觀努力程度的不同,要能大膽創新,注意總結,借鑑別人的經驗,聯絡自己實際,才能得到啟發,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才能。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好壞是與廣大教師的教育機智分不開的,而這種才能的培養和發展,則要依靠教師自覺地加強各方面的修養和鍛鍊,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只有透過勤奮進取,不斷追求,勇於探索,才能登上這座教育藝術之峰。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4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向綜合型,創造型發展。這就向我們學校教育提出新的挑戰,必須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學校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要進行素質教育,即要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然而在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許多學校和教師把素質教育只停留在“大家談”上,只為學生取得高分數而教學。結果,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良好的發展,學生感到學習枯燥乏味,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與小學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怎樣才能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我對小學教學素質教育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要進一步提高對素質教育的認識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素質教育的三要義:

  一要面向全體學生;

  二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要讓學生主動發展,素質教育要求教學比過去更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重視思想的滲透,更重視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更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從小給學生打好學習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德、智、體方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二、轉變教育觀念是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指南針

  “應試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不少的教師只重視的教學,凡是考試需要的就認真地學習,且不惜加班加碼;不需要考的內容就不學習;教師在課堂忙於講課,學生課後忙於作業,師生把精力花在無限制的重複性的練習和複習上,為的就是為期考爭個高分,爭個好名次。這樣的教育方法,無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無視學生個性特長和個別差異,學生只被當作被動接受數學概念、規律等結論的容器。這樣的狀況,師生的心理壓力很大,身心都十分的疲憊。以上的狀況說明,改革數學教育勢在必行。教師應把“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上來。

  三、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

  小學課堂教學是教學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實現小學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而素質教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自覺積極地掌握系統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展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提高覺悟的活動。因此,我們實施數學素質教育,必須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的作用。

  1、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能讓學生觀察、思考的儘量讓學生認真觀察和獨立思考。觀察力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獨立思考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核心。學生透過自己的動腦勞動獲取的知識越多,他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越強,他的智力就發展越好。

  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之一就是逐步使學生學會有根有據,有條有理地進觀察與思考。因此,在教學中,能讓學生觀察、思考的,教師不能代替,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從不同角度設定問題,引導學生積極觀察和思考,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2、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能讓學生邊動手操作表述的儘量讓學生操作與表述。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一個手、腦並用的過程,是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把學生的操作與語言表達緊密地結合起來,就能充分體現學生主動參與學生全過程,必定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學必定取得好效果。由此看出:實踐操作活動是給學生提供思考和弄懂他們不易弄懂問題的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對最佳化課堂教學起著積極的作用。也是數學素質教育的一個具體表現。

  3、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對一定事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是帶有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因此,要想把教學搞好,就得以趣、以奇、以疑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思維境界,很注意結合實際,提出大多數學生認為與學習內容不大關係而實質聯絡緊密的問題,引導學生極大興趣,使學生的思維由潛伏狀態變成積極狀態,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強烈的學習求知慾,教學效果好。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善於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透過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學具操作、電化教學手段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學生就能學得輕鬆愉快,主動熱情,越學越有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地學。另一方面,我們教師還要在瞭解學生已有興趣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培養他們興趣,使他們的興趣向廣博、穩定而有中心的方向轉化。這樣,才為我們進行數學素質教育打下基礎。

  四、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發展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學生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密切關係。有的學生沒有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在作業或考試中粗枝大葉,看錯、抄錯、寫錯、漏字等情況屢見不鮮,貪快不求好也習以為常。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而造成錯誤的。這類學生解答這麼簡單的題目還造成錯誤,可以斷言,這類學生的學習素質是很差的。也由此可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能力的重要條件;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為了最佳化我們的課堂教學,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課堂上重視培養以下幾個方面的習慣:

  (一)教學生會聽課,養成積極動腦的習慣;

  (二)教學生會思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教學生會閱讀,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四)教學生會審題,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五)特別地要培養學生作業書寫工整、格式規範的習慣。

  實施小學素質教育,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根本,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由於小學素質教育的意義和內容廣泛,因此,值得我們教師不斷深入探索和實踐。此外,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開展小學教育教學的教研活動和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校長及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關鍵。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5

  學校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師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合格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的教育觀念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教學觀念中轉變,培養學生的能力,挖掘個性潛能,教會學生學習,塑造良好的人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透過本書學習,使我成長了不少。現將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重視不夠,實行“填鴨式”教學,以應試為指揮棒,注意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應試能力。但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身潛能得不到發揮,個性特長得不到發展。要培養高素質人才,我們必須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積極探索符合時代潮流的教學之路。

  過去考試成績只反映以記憶力為主的考試能力,這種能力是機械式重複記憶的結果。根本不反映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才是出成果的源動力,對於我國的教育現狀,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多一點危機感的好,更應該多一些啟發式教育,注意學生的個性、思維、想象力的發揮,目的是培養創新能力。創新教育追求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激發和培養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消極地存貯知識。因此,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除具備優秀的品格、過硬的業務水平和紮實的語言基本功外,教師更要端正教育觀念,轉化教育思想,正確認識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創新教育需要創新型教師

  創新教育從形式方面來說,創新教育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格局,對傳統教育要取其精華,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挖掘人的內在潛能為宗旨,弘揚人的主體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說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從教育內容方面來說,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過程中,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從而形成創新能力。實施創新教育,首先要解決教育觀念,其次教師必須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再次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的素質。創造型的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往往喜歡使用靈活,更有實踐性和創造性的方法,傾向於採取“建設性的行為”來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在各學科尤其是實驗教學中,教師採取“建設性的行為”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其實施空間很大。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從而形成創新的實踐能力,應培養學生從想說、想問、想做,發展到敢說、敢問、敢做,最後達到會說、會問、會做。這個過程要求教師要採取多種有效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才能不斷推動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三、樹立“發揮潛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它要求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發展。同時,素質教育的性質不是一種選擇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體學生,是一種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務是為每一個學生今後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拉近師生距離,使每個學生特長都能得到發揮,真正體現發揮潛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教育的過程本是教師和學生不同生命體之間的資訊交流,這資訊不僅有知識的內容,更有情感的蘊涵,我們常會發現學生因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努力學習他的課,這說明融洽的師生關係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正如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說:“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又是以良好的教學氣氛的人際關係為基礎或前提的。”教師關愛學生,滿腔熱忱,耐心細緻地對待每個學生是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的關鍵,特別是對傳統教育中被稱作“後進生”的學生,教師更應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竭力地發現他們的優點並加以表揚。“愛人者人恆愛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會以更大的熱情和信心投入學習,在課堂上也才能踴躍思考,勇於爭辯,勤於動手。

  五、培養自學能力,為終身教育打好基礎。

  在現代社會中,知識的飛速發展和個人領會吸收之間存在矛盾,學校教育不能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一輩子夠用。因此,終身教育是未來教育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師十分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學生獲取知識和資訊,培養他們在綜合、分析、研究過程中進行創造能力,使學生在自學中“自我完善,造就自我”,。只要教師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地狠下功夫,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一定能夠培養和提高的。

  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6

  觀念一般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它屬於同社會存在相應的社會意識形態。是客觀事物在人們的頭腦中的反映。就像恩格斯說的,觀念從“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還活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

  教育觀念是指人們對教育問題的認識的看法,這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系統。

  1、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發展的先導。

  教育觀念的先導作用也已被教學改革的實踐部分所充分證明。如果教育觀念不改變、不更新,一切將難以取得好的突破。

  2、教育觀念的轉變是當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教育觀念轉變的緊迫性首先來自時代和形勢發展的需要。其次,教育觀念轉變緊迫性也是由於教育觀念相對滯後的總體現狀所決定的。

  3、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核心。

  隨著對教師素質研究的不斷深入,把教育觀念放在教師素質結構的首位已經形成了共同的意識。

  教師要改變心智模式必須立足於系統思考和共同願景。事物的複雜程度有時讓人感覺到無能為力,而系統思考可以克服這種無力感,看清複雜狀況背後的結構,分辨出高槓杆解與低槓桿解的差異所在,形成一種新的思考方式。教師要不斷觀察事件發生的環狀因素和互動關係以及學校發展變化的過程,而非片面的個別事件,避免為立即解決問題而忽略問題的整體性。同時,必須建立共同願景。共同願景不但是建立在每個人的個人願景基礎上的,而且是在鼓勵成員不斷髮展個人願景的過程中形成的,是在匯聚多數教師的意願、凝聚集體意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在共同願景的激勵下,每個人儘管做的事情不同,但都是為了共同的願景,這樣,教師專業發展才有實際意義。

  教師的工作壓力大,工作與學習之間常出現矛盾,科研能力不足,學習力不強。這是因為教師之間沒有形成同伴互動,任何一個教師都不能脫離群體而工作。教師群體的文化對教師的專業成熟也同樣重要。長期以來,在討論學習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時,不少人傾向於將教師的學習定位於個體學習,忽視了組織學習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重要性。這種缺少互動、缺少組織內外知識交流的學習,很容易造成學習資源的侷限性、學習方式的單一性,進而造成教師心智模式的侷限性。因此,教師應該建立共同願景和系統思考,形成學習團隊,透過團隊組織之間的合作、互助學習來共同提升,減輕教師個人的負擔。學校是教師成長的場所,只有當教師認識到自身的專業化實踐是以學校這一組織為背景,以教師之間知識共享為基礎的組織學習過程時,才可能打破個體知識與思維的侷限性,在開放而非封閉的情景性合作學習中獲得專業化的發展。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7

  從事九年級思品教學多年,感慨頗多,,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品德課是老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上思想品德課的老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會適應社會等等方面,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品德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為此淺談點滴體會。

  一、政治老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一直有這種說話法:“不會教書的教政治”,這就造成一些地方一些人對思品課的另眼相看,但是我認為,上思品課入門容易,但是要上好,上精,能讓學生沉著參加中考,並且自己的課堂魅力能征服學生就是一件難事。“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

  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課本的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測”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時時問學生學習情況,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助她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成為她們的良師益友。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絡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的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舉行時事演講,辯論賽、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品德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追求慾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的效果。

  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師生氛圍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

  我們教師要學會把所講的一套自己能首先做好,並且從心底尊重、理解學生,不斷研究、觀察瞭解學生,讓他們知道自己非常關注他們,平等對待他們,把民主觀念用在班級管理上面。回憶我的過去教學工作,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嚐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儘管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8

  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學校工作中十分必要和迫切。這種必要性和迫切性來自於我們的社會生活發生的複雜而深刻的變化,以及大學生思想道德可塑性強等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那麼,他們就容易被不健康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所侵蝕。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特徵。

  高等學校的性質主要是透過它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表現出來的,而這種素質的培養又主要靠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來實現的。思想政治教育屬於意識形態範疇,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用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教育學生,不僅是實現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目標所必需,也是意識形態鬥爭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實踐一再證明,即使在社會主義思想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一旦對馬克思主義教育有所放鬆,許多不正確的思想就會出來尋找自己的市場。

  從社會來說,一些錯誤的思想和文化在我國社會生活的不少領域時有反映,並透過各種渠道直接、間接地影響著大學生。從當代的學生情況看,他們雖然熱愛祖國,願意振興中華,但有的缺少長期艱苦創業的思想準備和獻身精神,有的尚不能正確地進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對比,盲目崇拜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他們擁護改革,但由於對中國的歷史和現狀缺乏深切的瞭解,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膚淺,對改革的艱鉅性和複雜性認識不足,有時產生偏激情緒;他們渴望成才,但不少人存在著輕視政治的傾向,法紀觀念淡薄,道德水平不高。可見,不能認為大學生畢業後就能自然而然地成為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人才。必須經過深入的系統的思想教育,使他們具備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質,他們才能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發展的教育中占主導地位。

  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學校的德育工作,他指出:“要加強各級學校的政治教育、形勢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觀教育、道德教育。”學校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但應當指出的是,在這裡德育是起主導作用,佔有主導地位,這是因為:

  第一,從本質上講,德育就是要把反映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政治關係和其他關係的立場、觀點、思想意識、行為規範等社會意識形態灌輸到後代身上去。鄧小平同志曾經說:“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一定不能讓我們的青少年作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俘虜,那絕對不行。”

  德育的重要作用就在於:

  一方面可以使青年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從而調節他們的行為,維護社會主義社會中個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

  另一方面,可以使他們樹立科學的理想和信念,並使這種理想和信念轉化為能動的精神力量,有力地支配著他們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的預定目標而奮鬥。

  第二,德育以其方向性貫穿於智育、體育、美育當中,起著主導作用。恩格斯說:“行為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透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成他的願望和動機,才能使他們行動起來。”鄧小平同志也曾說過:“學生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政治覺悟越是高,為革命學習科學文化就應該越加自覺越加刻苦。”大學生只有樹立起正確的政治方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動機,智育、體育的培養和鍛鍊才能有強大的精神動力。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9

  一、要反思自己的職業道德狀況

  一名教師是否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決定他是否能盡職盡責地教書育人,是否能腳踏實地,不斷進取,是否能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科學施教,這些都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的發展與提高。為此,教師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對祖國的命運和前途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教師工作的本質。責任和特點有深刻的理解,有“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和“愛事業”“愛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具有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

  二、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

  教師應樹立符合時代發展的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在教育教學中,以學生髮展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重視學生基本觀念,思維技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學會應用知識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科技素養,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和人格的全面發展。

  三、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人總是具有反思自己及自身實踐的可能性。我們與自身實踐保持一段距離就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熟知它。我認為,教師為實現教學實踐的合理性,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思考自身的具體教學活動時,努力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四、要反思自己的知識系統

  儘管教師在上大學的時候獲得了一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但是大量必需的知識仍然是來自自身的教學實踐和自我反思。為了保證擁有知識的合理性和實踐的有效性,教師必須透過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知識系統,清除自己知識上的誤解和偏見,增進對教育實踐及其複雜情境的洞察和見識。

  五、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與科研能力

  教師要具有突出的教改實驗能力,結合自己工作的實際,敢於對新的教育現象和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並勇於透過不斷的實踐,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與科研方面的能力狀況,努力做專家型教師。

  六、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常規

  每位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習慣,有必要經常進行深入反思,以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促進自身教學技能的不斷提高和完善。因此,在教學常規中反思,擇取精華而創新,是教師進行教育改革的一種穩妥而有效的方法。

  七、要反思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育專家,學者編寫的,是教學的基本依據。但是,教材也會存在不足。因此,教師要把教材當成扔需加工的重新改造的物件,根據本地的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及認知水平,科學地調整教材的內容和資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及時作好記錄,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

  八、要反思德育功能是否實現

  就思想教育學學科的特殊性而言,德育功能不能缺失。思想政治課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針對學生的不良情緒,內心的矛盾以及思想上的模糊認識進行疏導和教育。教師要適時抓住教育事件對學生進行教育,落實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而不能錯失良機。

  九、要反思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

  身心健康是教師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健康的身體,難以保證完成教育教學,教育科研任務。健康的人格更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手段,它對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興趣、愛好、性格等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

  綜上所述,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藉助行動研究,批判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及其所依據的經驗、理念、背景,總結成敗得失,不斷最佳化教學問題解決,努力提高教學實踐的合理性的自覺活動和過程,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會起到良好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兩棵樹》的故事雖小,但意味深長,現實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原形’,從中我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做人、做事都不能急於求成,打好基礎,認真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取得成功……這是近日小河所開展第六期員工思想教育活動時一名普通職工的發言。

  為了加強員工的職業素質教育,使員工立足崗位實現全面發展,正確引導員工樹立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長期以來,小河所不斷創新員工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建立員工思想教育長效機制,以聽故事、談感想活動為切入點,用小故事講大道理,啟用員工工作熱情。

  自去年5月份以來,小河所以讀一個故事、談一次體會、寫一篇心得的形式先後共開展了六期員工思想教育活動,一改以往領導說、員工聽的說教式、灌輸式教育方式,讓員工圍繞哲理故事,自發的就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做人的品質、做事的能力等方面進行積極討論發言。

  為保證員工思想教育活動達到理想效果,在每次開展活動前,管理所會結合近期員工思想和工作上的不良勢頭,有針對性的選擇公佈一個短小精悍的職業哲理故事,要求員工圍繞故事提前做好發言準備,讓每位員工在員工大會上輪流發言。活動完後,管理所還會將員工的心得彙編成精緻的書冊,將精彩言論釋出在管理所網站上,便於員工間更加深入的學習、交流。每一期的故事雖小,但都能讓員工心靈和思想上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

  透過長期以來員工思想教育活動的持續開展,已讓大部分員工的工作心態有了較大轉變,並幫助了員工正確認識自我,鍛鍊溝通表達能力,提升職業素養,在全所範圍內形成了正確的、主流的、有力的職業價值導向,使每一位員工都敬業、樂業、勤業、精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創出不平凡的業績。

  思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xxx電大在重視發展規模與提高效益的同時,一直注重普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生工作的首要任務,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結合在普專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實踐,概括起來有以下三方面:

  一、理論武裝——搞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

  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當代大學生,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鄧小平理論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面偉大旗幟。因此,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是關係到改革開放前途和21世紀中國前途命運的大事,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長遠大計。學校黨委十分注重組織廣大學生學習鄧小平理論,注重抓好“兩課”“三進”工作,充分認識到實施“兩課”課程設定改革的重大意義,紮紮實實地推進鄧小平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為此,我們從三方面進行學習管理。

  首先是課堂系統學。課堂教學,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透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從整體上了解鄧小平理論產生、發展和形成的歷史過程,全面系統地學習鄧小平理論,掌握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學習運用鄧小平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和分析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督促教師針對青年學生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組織教學,注重結合當前社會生活實際,理論聯絡實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是引導主動學。課堂學習是前導,我們還注重培養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鄧小平理論。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廣播電視大學本身就是鄧小平理論在社會實踐中的成果之一,鄧小平理論是實在有形的,與自己息息相關。

  第三是組織深入學。鄧小平理論博大精深,除了注重聯絡實際對鄧小平理論進行系統、全面的把握外,我們還十分注意將學生對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引向深入。我們組織學生成立鄧小平理論學習小組,集中學生定期對鄧小平理論的某一個專題進行集體學習和研究,並運用理論分析解決一個具體問題,深化學生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增強學生應用鄧小平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多方面、多角度闡述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把學習鄧小平理論引向深入。透過舉行這次徵文比賽,在電大校園掀起了一個“人人學理論,個個寫體會”的學習理論熱潮。

  廣大學生透過學習鄧小平理論,進一步認識到: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不動搖,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作為跨世紀的一代青年大學生,一定要為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精神激勵——進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首先,我們以自立自強精神激勵學生,在學生始業教育中,解除學生的思想包袱。電大校園環境和教學設施與普通高校相比,還有較大距離,學生進來以後,失望普遍大於希望,覺得理想中的大學不應是這個樣子;情緒上悲觀大於樂觀,覺得在這樣的學校唸書念出來也沒有多大出息;甚至在行為上,消極代替了積極:上課無精打采,對集體事情不聞不問,缺乏年輕人的熱情和活力。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始業教育中,說明自強自立的重要性,激勵廣大學生在電大相對艱苦的環境中刻苦學習,學好本領,今後走上社會同樣可以報效祖國、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透過自強自立精神的激勵,學生不僅打消了自卑情緒,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自己的意志得到了磨鍊,還為自己成為電大一員感到驕傲。

  其次,我們以頑強拼搏精神激勵學生,在學生整個求學過程中,激勵他們奮發圖強,刻苦學習。針對極少數學生進入大學校園以後,認真學習少了,應付考試多了;刻苦鑽研少了,吃喝玩樂多了;自以為60分通過了,到時拿到一張畢業文憑就行了等現象,我們向學生分析當今社會對於人才規格的需求狀況,指出不能只靠一張畢業文憑去闖天下。在課餘時間裡學習鑽研,培養了良好的操作能力,豐富了學科視野,拓展了知識領域。學生積極利用點滴時間爭取學到更多的知識,為日後走出校園做準備。有的學生在三年學習過程中,除了以優良的成績完成本專業各門課程的學習任務外,還順利透過本科段的全部課程的自學考試,在畢業時拿到了本科學歷證書。

  再次,我們以敢於挑戰的精神激勵學生,在學生畢業前夕,消除學生的顧慮。現在大學生畢業分配難,電大畢業生分配更難。不少同學畢業前夕感到自己牌子不硬,就業困難,思想上顧慮很大。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除了透過各種途徑積極推薦學生就業外,主要向畢業生宣傳敢於挑戰的精神。我們鼓勵學生要敢於挑戰傳統的擇業觀念,大膽地到民營、私營單位或鄉鎮企業去工作,在那裡同樣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經過教育,絕大多數學生能正確看待就業形勢,打消顧慮,不再彷徨,勇敢地到非國有單位就業,不少學生已成為這些單位的骨幹。

  三、環境薰陶——營造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校園是青年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良好的校園環境在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圍,讓正確的輿論、高雅的情趣、文明的舉止充盈校園,學生們耳濡目染,自然會受到薰陶,會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這就為搞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消除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外部環境障礙。建設校園環境,我們除了努力加大投入,搞好校園基本建設以外,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抓。

  一是抓隊伍,既抓教師隊伍也抓學生幹部隊伍。教師教書育人,除了在課堂上用科學先進的理論武裝學生,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應該能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在抓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我們注重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領導。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幹力量。我們把思想進步、作風正派的老師充實到班主任工作崗位,每半個月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會議,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分析學生思想狀況、交流班主任工作經驗,樹立良好的班主任隊伍形象。共青團、學生會、班幹部,是聯絡學校與學生的橋樑與紐帶,抓好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充分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功能。學生幹部與學生朝夕相處,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感情需要。我們定期召開學生幹部會議,討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引導學生幹部學習鄧小平理論,觀看時事錄影,參觀革命根據地舊址,多方面加強和提高學生幹部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師、學生幹部隊伍整體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了,每個教師和學生幹部都身體力行,客觀上在學生中樹立了好榜樣,學生立身行事都有了身邊的人作參照物件,增強了校園生活的自覺意識,為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是抓制度。抓好制度建設,給學生一個規範的行為準則,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開展工作的原則依據,是有效實施學校管理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電大的實際,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電大自身特色的規章制度,並且狠抓制度的落實,加大監管力度,嚴明獎罰,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規範作用。例如,考慮到電大學生入校前文化基礎知識差一點、學校辦學條件差一點、畢業生在分配就業上難一點的實際,我們制定了學生晚自習制度,並排定值班教師對學生晚自習嚴格清查,查處無故不上晚自習的同學,督促學生從學習時間上加大投入,以達到多學知識、學好知識、增強在社會上競爭力的目的。儘管有一些學生開始不能理解,認為大學裡搞晚自習跟中學就沒有什麼區別,但透過我們的耐心說服和嚴格執行,晚自習制度不僅順利貫徹實施,同學們自己也充分體會到學校的良苦用心,對他們自己也是一種意志的磨鍊,晚自習到課率保持在90%以上。“一分辛苦一分才”,電大學生畢業後在各個行業都有良好的表現,甚至在有些方面超過普通高校畢業生,表明學生專業知識基礎是紮實的,綜合素質是好的。

  三是抓實踐。搞好各種活動,寓教於樂,寓教於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我們組織學生春遊、秋遊,到大自然中去,純淨心靈,陶冶情操;到公司、企業裡去參觀,感受時代的氣息,加深對改革開放政策的理解,到貧困山區扶貧、義教,調查研究欠發達地區的文化、生活狀況,加深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到火車站維持秩序,到居委會參與管理,瞭解各行各業的工作內容,增強社會實踐能力。除此以外,在校園內,我們也積極組織學生成立各種協會,辦刊辦報,舉行各種文體活動,引導學生建設積極健康的校園文明。我們始終注重在學生活動中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每星期舉行升旗儀式,在每年的“五四”、“一二九”紀念活動中,組織文藝匯演,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我們還注重加強對廣播、報紙、刊物等輿論陣地的領導,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學生,營造科學、文明、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有效抵制了各種愚昧、腐朽、迷信思想。透過校園內外的實踐活動,充實了學生的生活,增長了學生的才幹,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境界,電大校園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文明健康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