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小學英語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

小學英語教育心得體會

小學英語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英語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英語教育心得體會1

  小學英語教學要透過聽說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英語發音,具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它猶如一根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說訓練極為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1、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透過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組織教學。用英語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創設英語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例如:採用“Lets begin now. Good morning (afternoon),class!”來作為一堂課的開場白,而在下課時用“Class is over. Goodbye, class!”作為結束語。在講課過程中,提醒學生看黑板時,便會用手指著黑板並說出“Look at the blackboard.”讓學生開啟書時,便會說出 “Open your book , please.” ,同時將雙手攤開。要求學生合上書,我便說 “Close your book, please.”並將雙手由攤開到合併。

  2、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英語老師,用英語打招呼;凡是英語課堂,就要求學生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如學生來晚了要進教室,就必須用英語說出:“May I come in ,please?”老師就用英語回話:“Come in , please!”剛開始,由於句型學得少,不少學生都是採用“單詞+手勢”的方式進行交流,隨著學習的深入,很多學生都能主動地運用所學過的英語進行簡單地問候和談話。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必須融於一定的情境之中。課堂表演就是要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一份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而表演正是集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於一體,它擺脫了死記硬背的舊模式。在教學中,經常請幾人一組運用所學的知識表演,成效較大。

  例如在教句型“May I have a look? Sure, Here you are.”時,讓學生互相邀請:x x x ,please,然後進行對話練習,講的流利、標準、響亮的,全班同學以掌聲給予表揚,這樣學生的表演結果顯示學生不但會說,而且能配上自己的動作,表現得相當自然。於是在歡樂愉快的情境中學會了句型。

  在教句型Are you __? Yes, I am.(No, Im not, I am __.)時可以設計一個猜人遊戲,請一位學生拿針管扮演Nurse,一位學生頭上扎頭巾扮演Peasant.還有分別扮演Worker、Teacher等等。然後矇住一位學生的眼睛讓他用Are you __?的句型提問,扮演者可根據問題進行Yes,I am或No,Im not.I am __ .的回答。

  透過實踐,就會發現學生的興趣相當高,而且爭著練,練的面很廣。

  在介紹“打電話”這一課時,可以將電話機帶入課堂,在學生進行模擬打電話的過程中,介紹怎樣開始打電話,怎樣撥電話號碼,怎樣使用電話常用語,以及怎樣結束打電話等。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全身心投入,猶如置身於一個充滿英語的國度裡,他們在感受英語國家文化的同時,也訓練了聽、說能力。透過角色扮演的這種遊戲方式,達到了人人能說的目的,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聽、說能力。

  英語的聽說訓練反饋一定要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將使學生在學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因此資訊反饋,必須及時。例如,在學完人體的器官時運用趣味性遊戲的方法,讓全體學生起立,教師說:“Touch your eyes.” “Touch your mouth.”“Touch your nose .”等,學生做動作。當學生動作做錯時,可自己坐下。留下最後一個,當然是“常勝”將軍了。

  實踐告訴我,英語聽說訓練中,這幾步是密切相連的,是一條有效途徑。在訓練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鼓勵學生之間相互提問和對話,這樣老師問學生、學生問老師、學生問學生,就由單向到雙向、由雙向到多向,有利於學生掌握所學的語言材料,從而保證了聽說訓練的質量。

  小學英語教育心得體會2

  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參加XX年7月份這次小學英語教育技術應用省級培訓。在這次學習中,我收穫了很多。收穫了友誼,更收穫了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英語學科中的應用的意義和作用。

  在為期十天的培訓中,我有幸聆聽了趙光輝教授的專題講座《做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使我深刻的認識到了教師人格的價值和在教學中的作用。同時也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師的人格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就必須要求我們教師有著高度的人格魅力。培訓中,四平第二實驗小學的張豔麗老師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英語的整合應用》讓我知道了現代教育技術還可以這樣靈活的應用與小學英語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使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得到了啟發;譚振江主任的《資訊檢索,下載,管理》讓我知道了怎樣有效的檢索自己需要的資訊;李政教授的《word,excel應用》讓我知道了其強大的功能遠遠比自己現在應用的要深奧的多,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也是不可估量的;於萍的《photoshop》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來照片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隨你想做成什麼樣子;蘭麗輝副教授的《powerpoint》更是讓我看到了其強大的功能和應用於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此外董雲鵬副教授的《音訊,影片軟體》和張偉的《flash》都給我充實了很多理論知識,使我明白了只有在科學的理論指引下,在學科教學中合理有效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使課堂教學實現真正的有效和高效。

  以前我自認為對資訊科技運用知識掌握的還可以,但透過此次培訓,才明白自己掌握的知識只是淺層次的運用,特別是培訓中,對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講解和應用。經過培訓的專家耐心細緻的講解,我認識到了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於提高。特別是這10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地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資訊化的時代,從電腦的發明到現在,電腦已於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資訊科技的發展更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強大的標誌。透過十天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我覺得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把資訊科技的發展帶頭應用到所教學科中,讓下一代在資訊科技的輔助下更好的掌握英語這門世界通用語言。

  資訊科技與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應用的發展是飛快的,如果我們只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過不了幾年自己也會成為新一代的“文盲”,所以在今後我會在空餘時間按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經常上網查詢有關這方面的知識,經常與其他學校的教師進行聯絡,多多探討資訊科技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整合和應用,交流教學體會和經驗,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我知道在十天的培訓中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學到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多專研本次培訓的內容在英語學科中的應用,把現代教育技術有效的應用到英語學科教學中,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小學英語教育心得體會3

  如今,我如願以償的站在了講臺上,成為了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如何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如何讓同學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學好英語這門語言,教育教學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透過三年的工作實踐,我認識到,小學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同學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麼,怎樣才幹做好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一、勇創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協助同學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透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協助同學建立語感。透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同學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同學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透過課堂扮演來發明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小朋友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同學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同學自我表示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同學透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同學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小朋友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區域性,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4.反饋資訊、即時鞏固。 英語的聽、說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和時。在教學中,同學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和時鞏固,不只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同學在聽、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和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二、 關注同學情感,發明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同學,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和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褒揚,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同學互相學習、互相協助、體驗勝利、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同學,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示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同學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同學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協助同學學會學習。

  1.積極發明條件,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同學透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

  四、實行激勵評價,使同學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1.注重教師的客觀性評價,對同學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給予和時的肯定和激勵。

  2.重視同學的主觀性評價,讓同學透過分析,透過比較,認識自身的優勢和缺乏,明確努力的方向。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透過聽、說、讀、寫訓練,協助同學學會如何正確使用英語,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說訓練尤為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兒童學習外語的方式、內容與成年人應該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畫畫,喜歡扮演和遊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語教學必需根據同學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絡實際,不時探索、不時實踐、不時反思,這樣才幹在教育教學中不時進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