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精選12篇)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

  高速鐵路不僅為大家構築起生活新時代,也為社會提供了優質的公共服務,併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精選12篇)歡迎借鑑參考。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1

  在10月1日至8日小長假期間,央視推出大型主題報道《坐著高鐵看中國》,每天一條鐵路線,帶我們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10月7日播出的是成昆鐵路,這條連線四川成都和雲南昆明的川滇大通道,曾開創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13項世界鐵路之最,歷經五十年風雨仍歷久彌堅,是人類征服自然的奇蹟,是一座精神的豐碑。

  這是一條凝聚著犧牲奉獻的“艱辛路”。1958年,成昆鐵路建設啟動,全線貫穿地勢險峻的高山峽谷,地質結構極為複雜,地質災害頻繁,有“地質博物館”之稱,曾被外國專家斷言為“鐵路禁區”。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30多萬築路大軍積極響應,迅速集結,面對無比艱鉅的工程和極其複雜的施工,硬是靠著鋼釺大錘和肩挑背扛,歷時12年,於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車。在這條全長近1100公里的線路上,2100多名鐵道兵和築路工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平均每公里就有兩名同志犧牲。這條艱辛路,凝聚著築路人聽黨指揮、敢於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是一座穿越時空的時代豐碑,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這是一條激勵著奮鬥精神的“功勳路”。面對這樣一條被斷言不可能建成的鐵路,鐵道兵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全線共修建了991座橋樑、427條隧道,橋隧比超過三分之一;為克服坡陡行車問題,全路段共設計有8處展線。成昆鐵路的建成通車,北接寶成鐵路可北上大西北,南下昆明可直達西南邊疆,形成了縱貫南北並與

  多條東西幹線鐵路相接的大通道,戰略意義極其重大,這是一條激勵著奮鬥精神的功勳路。這條鐵路,不僅譜寫了新中國鐵路史上的壯麗詩篇,在世界鐵路建設史上也首屈一指,1984年12月8日,成昆鐵路工程被聯合國組織評為“象徵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蹟”之一。

  這是一條連結著各族人民的“團結路”。成昆鐵路途經地為中國大西南深處,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僅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就有40多個少數民族。在鐵路建成前,當地群眾長期與世隔絕,沒有任何現代交通道路與外界相通;鐵路建成後,極大方便了少數民族群眾出行,使其通向現代文明,改變了沿線2000萬人的命運。半個世紀以來,成昆鐵路將川滇兩省接通世界,帶來物流興旺,以雲南省元謀縣為例,依託成昆鐵路,蔬菜不僅供應昆明和成都兩座省會城市,還暢銷國內150多個大中城市。成昆鐵路還有力地帶動了旅遊業發展,每年有上千萬遊客從這條路線旅遊,有力促進沿途經濟發展和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這是一條滿載著美好希望的“致富路”。在成昆鐵路的四川大小涼山地區,有300多公里地段行駛著時速40公里的慢火車,每隔十多公里就有一個小站,最低2元的票價多年未變,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小慢車、致富車。從電視上看到,這趟列車給大山深處的群眾帶來極大便利,穿著民族服裝和身披“察爾瓦”的彝族老鄉們,有的牽著山羊,有的抱著雞鴨,有的帶著玉米和土豆,有的帶著山貨,乘小慢車前往附近縣城交易。四川喜德縣尼波村彝族群眾

  依夥伍沙說:幾塊錢就到了,確實是一個扶貧車。這條鐵路上的小慢車,讓無數家庭變得越來越好,實現了致富夢想,從乘客們喜氣洋洋的臉上,我讀出了滿滿的幸福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無論科學如何發展,社會如何進步,成昆鐵路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戰天鬥地的奇蹟,是前行路上的不朽豐碑。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2

  350公里時速,960萬河山。10月1日至8日,沿著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特別欄目的足跡,八天八線,體驗新長征路上“中國速度”,感受新發展理念“綠水青山”,聆聽新時代發展“中國好聲音”。“十三五”以來中國社會轉型跨越的壯闊場景,如一股雄奇力量,叩響每一箇中國人的心扉。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十三五”以來,中國經濟社會以“令人難以置信”的“中國速度”,寫下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過去五年,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超過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過去五年,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9年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人民期待一步步照亮現實;過去五年,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鄉村振興”為代表的一系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高質量推進,高質量發展藍圖逐漸變為現實……過去五年,我們“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在波瀾不驚中實現了發展理念和經濟結構的全方位轉變,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中成為了“一枝獨秀”的世界經濟引擎。

  是什麼讓中國逆流而上擊水中流,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展現出“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中國速度”?堅持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砥礪民族復興的強國夢想,涵養苦練內功、厚積薄發的不屈品格,用精益求精提升發展質量,以開放包容博採眾長,靠自主創新贏得崛起信心,這是新時代“中國速度”的豐富內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啟迪所在,也正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民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今天的中國,時代正開啟一幅全新的場景,前行更需要堅強的意志、精神的偉力。面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艱鉅任務,面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艱難挑戰,我們依然要發揚“中國速度”涵養的偉大精神,去解決眾多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道路上的問題,去化解疫情防控“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風險,去應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挑戰,為民族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動力。

  與“復興號”同競速,與新時代“共嬋娟”。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嶺,連線城市鄉村,串起歷史未來。中國高鐵在大地上鋪就鋼筋鐵骨,在時代風雲中飛速前進。行走在新時代復興之路上,中國的昨天,雄關漫道真如鐵;中國的今天,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的明天,直掛雲帆濟滄海。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3

  2020年是一個特殊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久居不出。特殊之年,迎來“十一”特殊的黃金週,中秋節與國慶節撞得個滿懷,濃濃家國情,讓久違了的人們喜出望外,紛紛走出家門,飽覽祖國河山,一享雙節快樂,而成就人們快捷出行的,絕對少不得中國高鐵。

  欣喜的是,10月1日至8日,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道《坐著高鐵看中國》,賞風景、看發展、講成就,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8天8條線,帶你走遍大好河山,聆聽中國故事,即便居家也可感受到祖國一日千里的發展新氣象和無限好風光。

  坐著高鐵看中國,看到的是中國美景。8條高鐵線路,讓神州無限風景盡收眼底。當然,中國高鐵本身就是一道絕美的風景線,也是一個奇蹟。今日,高鐵成為大多數國人出行的首選,對於我們來說,高鐵進入我們的生活彷彿一夜之間。截至2015年底,從冷溫帶到熱帶、從零下40度到零上40度,沿海到內陸、從高緯度嚴寒地區到高原地區,中國建設的高速鐵路總里程已達到1.9萬公里,覆蓋了16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十三五”以來,鐵路建設科學有序、突飛猛進,預計到2020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4.5萬公里,高鐵3.8萬公里,其中4.5萬公里“八縱八橫”高鐵主骨架投產規模可達3.3萬公里左右。高鐵是一條快捷方便、風光無限和給全國人民帶來多多獲得感的幸福路,將越來越美。

  坐著高鐵看中國,看到的是中國崛起。京廣高鐵,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也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國家戰略大通道。京滬高鐵,是一條一次建成、里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從往返需要兩天,到夕發朝至,再到全程不足5小時,鐵路的發展一次又一次縮短著京滬之間的時空距離。哈大高鐵,乘上北糧南運的“糧食班列”,領略糧食生產基地的收穫景象。合福、杭黃高鐵,被稱為“最美高鐵”。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高原線路里程最長、環境最為惡劣的鐵路。貴廣高鐵,讓“返鄉摩托車大軍”不再無奈“走單騎”。成昆鐵路,被聯合國稱為“象徵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蹟之一”。京張高鐵,開創高鐵自動駕駛先河。條條高鐵,無不見證中華民族之復興崛起,更成為中華民族進一步復興崛起的基石。

  坐著高鐵看中國,看到的是中國信心。中國高鐵帶來的不僅是億萬人民的出行快捷、方便、享受,作為新時代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大動脈,帶來的更是中國經濟的大發展,無論高原山區、沿海內陸,高鐵通向之處,就是經濟快速發展繁榮之處,八縱八橫,全國築網,中國高鐵就是一列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速列車,讓中國在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道路上高歌猛進。中國高鐵發展的每一步,無不帶給全國人民發展前進的信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坐著高鐵看中國,更讓我們自信堅毅,一往直前。

  坐著高鐵看中國,越看越提勁。四通八達的中國高鐵,跑出了中國人民美好的生活,跑出了中國人的自豪感,祝福中國高鐵,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民族復興新的征程上一日千里,賓士向前。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4

  2020年,國慶與中秋不期而遇,央視新聞媒體推出了大型主題報道《坐著高鐵看中國》,10月1日到8日,8天8條線路,帶領觀眾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聆聽中國故事。全景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用鏡頭來講述砥礪奮進的中國聲音。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縱橫交錯地構成了交通體系。從安全、舒適、便捷、價格等方面來衡量,鐵路是最為大眾化的交通方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鐵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鐵路機車經歷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時代,列車在提速,安全性在增強,舒適度在提升。

  車在變,服務也在慢慢的變化,從紙質車票到電子票,從視窗排長隊買票到網際網路購票,從人工檢票到自助驗證刷臉乘車,從推出賣貨到提前網上訂餐,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是中華民族從站前來到富起來再到現在強起來的最強有力的證明。

  八條高鐵線,鋪開了八幅美輪美奐的畫卷,坐著高鐵看中國,看到了流動中國的生動圖景,特別是看到京張高鐵,展現了內蒙古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美麗畫面,從呼和浩特到北京由原來的7個小時到現在高鐵的3個小時,大大的方便了人民的生活,縮短了與首都北京的距離。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之戰決勝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佈局之年,在觀看了坐著高鐵看中國後,我感慨萬千,既為我們偉大祖國在實現中國夢的程序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也為我們生活在新時代感到榮幸,藉此,在享受祖國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我也會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國高鐵,正在改變著一切,我們期待中國高鐵在未來釋放更多的發展紅利,惠及更多的福祉。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5

  國慶假期,觀看《坐著高鐵看中國》已經成了我們家晚餐後的必看節目。“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全息形態展示的沿途美景,顯示著祖國的發展和富強,讓我們不出家門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有“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的重要“一縱”——京廣高鐵;有中國第一條採用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智慧化高速鐵路——京張高鐵;世界上首條高寒地區高速鐵路——哈大高鐵等,中國高鐵飛馳在崇山峻嶺間,穿梭在繁華都市裡。

  看著中國鐵路的發展,欣賞著沿途的美景,退休多年的爺爺摸著雪白的頭髮,不禁眼角溼潤,感慨良多:“作為蒸汽火車的老司機,激動喲!”我好奇地問爺爺:“什麼是蒸汽火車啊?”

  爺爺彷彿陷入了久遠的回憶中:“蒸汽火車是以煤為動力、使水變成蒸汽推動活塞使火車執行的,速度大約60公里/小時,我每次下班都是黑泥人一樣的,哈哈哈哈……”我彷彿看到爺爺眼角笑出了眼淚,瞬間又一閃藏到了深深的溝壑裡。

  爸爸感觸頗深地接著說:“是啊,我剛上班的時候,是內燃火車司機,柴油做燃料,速度100多公里/小時,現在開了高鐵,電力推動,速度可達到350公里/小時,應該是‘千里江陵半日還’了,國家的發展真是日新月異啊!”

  我激動地說道:“我知道,我知道,‘復興號跑得快,北京轉眼到上海’那我們跟駕著筋斗雲的孫悟空差不多了啊!”

  爺爺和爸爸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不放過任何一個精彩的瞬間,高鐵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便利、安全可靠、出行受環境影響小,更是民族的自豪感,因為這不僅僅是交通的發展,更是軌道供電、通訊訊號、線路工程、自動化、土木工程、電氣資訊等協同發展,代表了國家的進步和團結。我堅定地說:“爺爺,爸爸,我也要做一名優秀的火車司機,牢牢地握住接力棒,為祖國的交通發展作貢獻!”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6

  夢想是美麗的,夢想是珍貴的,夢想是有力量的。我們偉大祖國也有夢想:建設美麗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不僅是中國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近日,我有幸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坐著高鐵看中國》。紀錄片詳細記錄了我國高速鐵路透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運營旅程達萬公里,佔全球高速運營旅程的60%以上,列世界第一。期間,陸續修建了創造世界試驗最高速度的京滬高鐵、運營旅程最長的京廣高鐵、世界第一條環島高鐵,每天執行動車組達到4000多組。同時從高鐵線路、高鐵列車、高鐵訊號、高鐵運營等各環節,充分體現出中國高鐵在近幾年來高速發展,全面展示了中國高鐵震撼人心的發展成就。

  高鐵之快,快在速度,更快在炎黃子孫的心頭!一百多年前的奇蹟和今天高鐵的奇蹟告訴了世人:中國,就是一個奇蹟!奇蹟不會停止,奇蹟將會不斷地發生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在觀看了《坐著高鐵看中國》後,我感慨萬分:既為我們偉大祖國在實現中國夢的程序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從一無所有,到構建起完備、成熟的技術體系,這一切既坎坷曲折,又波瀾壯闊。當中國邁入高鐵時代,高速鐵路不僅為人們構築起生活新時空,也為社會提供了優質的公共產品,併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7

  十一假期,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道《坐著高鐵看中國》,全景式展示“十三五”的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透過8天直播8條主線,帶領旅客看祖國壯闊江河,聽中國奮鬥故事,感受新時代“中國速度”。

  風馳電掣復興號,中國高鐵速度見證國力飛躍。100年前,詹天佑帶領工程師團隊研發出“人”字形鐵路建造京張鐵路。100年後,京張高鐵開通,從零建設到世界領先水平,從時速35公里突破到350公里,十倍速度的提升、北斗導航的運用都凝聚著無數前人的智慧結晶。青藏鐵路、成昆鐵路、哈大鐵路等,每一條穿山越嶺主線的建成都離不開前人的奮勇拼搏、眾多的科技研發、國家的繁榮發展,才能有如今世界一流的高鐵速度。

  八橫八縱鐵路網,中國鐵路網帶動經濟發展。中國西北地勢險峻,層巒疊嶂的成都、貴州、西藏因交通不便,嚴重阻滯經濟發展。透過遇山建隧道、遇河建橋樑,中國鐵路征服自然創造奇蹟,高山中建成橋隧比83%的貴廣高鐵、凍土上建成哈大高鐵、絕壁中建成成昆鐵路,將美麗的陽朔、風情的苗寨、壯闊的拉薩等綺麗風景帶到世人面前,也為山中人們開通向外的通道。興旅遊、外打工、通貿易、多投資,透過多種方式政策,讓許多貧困村莊都成功脫貧奔向小康,奔向幸福。鐵路不僅帶來旅客與投資,方便遊子歸家,還把握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新機遇,深化路、地、企溝通合作,為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運力支撐。

  風雨不改服務初心,鐵路服務不斷提升助力運輸。疫情後國家經濟復甦,旅遊、探親客流驟增,鐵路部門自9月28日啟動國慶假日運輸至10月8日共11天時間,全國鐵路共傳送旅客12687萬人次,日均傳送旅客1153萬人次,為去年同期水平的84%,連創今年新高。高速飛馳的鐵路勇擔重任與希望,客流激增,但服務初心不變。電子客票、刷臉進站換乘、自動感應手機充電、高鐵訂餐等鐵路便民設施服務提升出行感受,站車志願引導、重點旅客幫扶等人性化服務溫暖人心,讓旅客從點滴細節感受鐵路魅力。

  坐著高鐵看中國,看祖國大好河山感受祖國滄海桑田間鉅變,更看祖國蓬勃發展的腳印感受科技強國的崛起。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8

  雖然在值乘途中,沒有機會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紀錄片《坐著高鐵看中國》,但還是利用途中交接班回休息車後和終到杭州庫停時間,透過手機網路觀看了影片。

  片中詳細記錄了我國高鐵透過近些年的高速發展,運營里程已佔全球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8天8條主線,帶你走遍大好河山”,這話所言不虛。我國近些年陸續修建了世界試驗最高速度的京滬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京廣高鐵和世界第一條環島高鐵等,這充分展示了中國高鐵振奮人心的發展成就。

  在觀看此片後,使我為我們偉大祖國在實現中國夢的程序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當中國邁入高鐵時代,高速鐵路不僅為大家構築起生活新時代,也為社會提供了優質的公共服務,併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的人生觀、價值觀也都在跟著時代節奏不斷變化,人們對於生活的追求也不再是單單的滿足於吃飽穿暖,而是更加註重精神文化上的補充。該片的宣傳既滿足我們在短時間內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願望,也是時代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中國高鐵作為最舒適、最便捷的出行工具之一,已經開行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可以快速拉動全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一點我們有目共睹。安全、方便、快捷的鐵路正在成為大家出行的首選,讓每一位乘坐高鐵的人們無不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快樂。

  在目前已開行的高鐵中,“呼張高鐵”不僅是內蒙古自治區進京的快速客運通道,也是國家鐵路網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呼張高鐵專線與京張高鐵專線銜接在一起,對加強內蒙古與首都北京的經濟聯絡,滿足區域間客流運輸需求,實現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從進京普速列車到現在的進京高鐵列車,我們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和輝煌,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的奮鬥與拼搏。中國鐵路的蓬勃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勁動力,這就是中國鐵路、中國速度!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9

  中國高鐵是中國發展的見證者,記錄者。高鐵穿過名山大山,飛架大河。《坐著高鐵看中國》展現了高鐵沿線的美麗風景和沿線城市風土人情。

  第一期節目從三個高鐵路線說起,從北上廣三個城市出發集聚武漢,讓我感受到疫情好轉後的中國依舊壯美,山河無恙,從中更深切地體會到祖國強大。

  坐著高鐵看中國,見證中國速度。中國高鐵的發展向世界展現中國速度,華北地區京張鐵路的建設打破了中國不能自主建成鐵路的定言,展現自強中國,世界高鐵看中國,中國高鐵看京滬,我國鐵路時速從35公里到350公里,領先中國,超越中國,體現了我國現代綜合國力的飛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我第一次做高鐵是在日本,那時候叫新幹線,我就覺得好快好快,但是我國高鐵達到了時速350公里,超越了日本。“千里江陵一日還”“一日看盡江南景”成為現實,中國鐵路飛馳,從南到北,在祖國大地上,縱橫交錯,是中國高鐵大動脈。隨著高鐵建設技術的不斷提高,建成了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在詩人李白寫下“蜀道難,行路難”“猿猴欲度愁攀援”的詩句的四川,建起了成都鐵路。中國鐵路遍佈30多個省市,便利了人們的交通與交流,讓“說走就走”成為常態。中國速度,就體現在中國鐵路,中國高鐵的成績令國人感到自豪。

  坐著高鐵看中國,感受城市文化。坐上高鐵。望向窗外,祖國的美麗風景在眼前搖晃。從北京出發到達武漢的幹線車廂上,正逢國慶與中秋相擁,車廂裡也佈置了國旗,燈籠讓旅客感受親切又和諧的節日氣氛。車內是流動的世界,而車外是多彩的風景?高鐵沿線有很多千年文化古城讓我們去欣賞,去拜訪。正定古城就是一座高鐵直達的千年古城建築博物館,古城牆,古樓,古塔,古樹全都散發著古代文明的氣息。安陽一座以甲骨文為名片的城市,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高鐵就從此經過。京廣鐵路從黃鶴樓旁邊經過,登上黃鶴樓,望江瞰武漢,火車從旁邊,高鐵與美景,文化交織在一起。武夷山搶生春茶,鐵路也讓山村茶業得到了新的發展,小小的茶葉文化,經過高鐵又迎來了新的活力點。坐著高鐵看中國,中國文化盡收眼底,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坐著高鐵看中國,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坐著高鐵看中國,盡觀中國之美。沿鐵路線你可以感受青藏沁人心脾的美麗風光。巍然聳立的布達拉宮,江南景色。桂林山水,紅色風光…中國景色之美令我震撼,但另一種美,更讓我驚歎。坐著高鐵看中國,聽車廂百姓故事。疫情好轉,坐上列車,在車廂也許是普通人,但在醫院,在社群,他們卻是舍小我為大我的英雄。王春瀟,逆行武漢記者,在武漢堅守80多天,從未退縮,雖然她不是護士,不是醫生,但她依舊堅守前線。有很多事蹟顯現中國之美,英雄之美。從磨難中奮起,今日山河無恙。

  坐著高鐵看中國,見證中國速度,感受城市文化,盡觀中國之美。十四億人心手相牽,守護祖國,微祖國興旺發達作出貢獻。坐著高鐵看中國,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美好與強大。要做祖國一片瓦。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10

  最近有個叫《坐著高鐵看中國》的節目很火,利用國慶8天假期的時間,乘坐高鐵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展現了我國高鐵路網的高度發達與便捷。

  如今,高鐵已經改變了生活,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高鐵縮短了人們路途中的時間,提供了經濟實惠的票價,更大大提高了人們路途中的幸福指數,無論是出行還是出遊,都帶給人們極大的便利。然而,高鐵給我們帶來的,遠遠不止是人們出行方式的改變,它的出現和發展,不但使我們在經濟、文化、生活、觀念上發生變化,還將深刻地影響我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鐵路沿線生活的人們,異地工作、異地戀愛、異地買房、異地旅遊、異地消費、異地生活,所謂“異地”,最終將只是一個行政區劃的概念,交通上的阻隔將越來越小。高鐵站點地區可以成為城市新的活力中心,既是交通中心,也是商務中心,同時還可能成為城市生活中心,高鐵將帶來城市地位的重新洗牌。

  中國高鐵的發展迅猛,讓世界大跌眼鏡,外國人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一個領土這麼大,人口這麼多的國家能夠把高鐵搞得這麼有聲有色,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市場的需要,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是最需要、也是最適合高鐵的國家”,他的地域性,人文性註定了中國的高鐵必將騰飛,其次就是起點高,中國高鐵確實建的晚,然而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運用引進國外技術,之後再改進,早早就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技術體系,最後就是效率高,創造力強,還記得中國鐵建在土耳其修建高鐵,一夜架起百餘根電線杆,震驚海外,土耳其兩天才弄7根,如果不是中國的公司,不知道哪年才通車,而經過測試,電線杆的誤差在毫米級,完全達標。

  中國高鐵是能改變21世紀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基本格局的戰略性產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今中國是高鐵的時代。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11

  十一期間,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道《坐著高鐵看中國》,8天8條線路,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帶領旅客走遍大好河山,聆聽中國故事。用鏡頭展現美麗的中國。

  “十三五”以來,我國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連續保持在每年8000億元以上,已基本建成連線主要城市群,以特大城市為中心覆蓋全國、以省會城市為支點覆蓋周邊的高速鐵路網。線路綿延萬里,復興號賓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初步實現了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工作生活圈,“八縱八橫”高鐵網基本成型,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磅礴活力,也為每個為夢想出發的身影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證。

  鐵路發展鋪平了人民的幸福路。“八縱八橫”鐵路運輸網的成功建設,拉動沿線產業帶發展,對於很多偏遠地區來說,讓大山的優質產品有機會進入城市,搭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流“橋樑”,壓縮區域之間的距離,“同城化”效應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帶動內需,促進就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坐著高鐵看中國”,感受中國“智造”速度。從110年前我國第一條自行設計建設的京張鐵路到智慧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從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高鐵領先水平;從時速35千米到350千米。“八縱八橫”鐵路網路的建設,讓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有到強。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北斗導航等新技術的應用,高鐵點餐、選座、4G網路、“高鐵+共享汽車”等特色服務的推出,處處凝聚著中國“智造”的中國高鐵,在新時代的號角聲中領跑世界。

  鐵路服務的完善,讓我們的出行越來越舒心。“一票難求”,“排長龍”等詞,現在很少出現在耳邊了,取而代之的是“網路售票”、“掃碼出行”、“網路訂餐”等詞,這些服務的變化,給了廣大旅客不一樣的感受。如果說以前坐火車是一種煎熬,現在坐火車就是一種享受。不再煙霧繚繞的車廂,不再飄散異味的廁所,不再擁擠的過道等等,這些細節無不透露著鐵路部門的用心,無不彰顯鐵路優質的服務。

  坐著高鐵看中國!中國高鐵,跑出了我們的美好生活,跑出了中國人自豪感、幸福感。中國高鐵也將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道路不斷前行!

  《坐著高鐵看中國》觀後感12

  坐著高鐵看中國,看阡陌縱橫網路。“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2019年一份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對未來的“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進行了明確而詳細的描述。規劃從起初的“四橫四縱”到如今的“八橫八縱”,簡單的數字增長背後是我國高鐵網路不斷被完善的結果。如果說“八橫八縱”描繪出了高鐵網路的“骨骼”,那麼推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等交通建設正在細化著高鐵網路的“毛細血管”。2019年的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突破了3萬公里,而這個數字還在高速增長,透過不斷建設完善高鐵網路,為民眾打通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同時,也將打造一張阡陌縱橫、通達全國的更便捷高鐵網。

  坐著高鐵看中國,看偉大工程巡禮。有“天路”之稱的青藏鐵路,大部分線路處於“生命禁區”,在千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的環境上解決了世界級難題——修建鐵路,堪稱工程奇蹟;京張高鐵,是中國第一條採用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系統進行導航,實現了世界首次時速350公里的“自動導航,自動駕駛,自動停車”的智慧高鐵。從塞外苦寒之地到西南原始秘境,從江南煙雨的水鄉到一馬平川的中原,從高懸橫跨山高谷深到“蛟龍潛底”的海底高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攻堅克難的鐵路建設者不畏難、不畏苦,在地理風貌千差萬別的神州大地上完成了一項項的工程奇蹟;坐著高鐵看中國,看偉大工程巡禮,也是對修建者最真誠的致敬。

  坐著高鐵看中國,看美好生活嚮往。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系列也報道了這麼一個小故事,因高鐵的便利,無錫的吳女士得以每天往返於上海的單位和無錫的家中,這樣的“雙城記”故事只是大都市跑通勤的一個縮影。以長三角經濟圈為代表的最具活力地區,也是中國當前最完善、最稠密的高鐵網路,這樣一張網路還在被編織得更細密。同時,開發新一代智慧高鐵也將帶動新材料、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的研發,拉動機械、資訊、計算機、精密儀器等產業的升級,將撬動萬億元級的大市場,激發區域發展的巨大動能。因高鐵而興,因高鐵而美好,日趨完善的高鐵網將讓民眾得到更多地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

  坐著高鐵看中國,體驗縱橫華夏高鐵網帶來的便捷,體會偉大工程背後的不易,感受身邊民眾對美好生活最質樸的嚮往,每一段高鐵旅程都是日後美好地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