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精選20篇)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

  九月,全新的開學季正式來臨。秋天尾隨夏天的暑意緩緩而來,學生們也開始穿好整潔乾淨的校服,戴好自己的紅領巾,背上自己的書包來到校園。和往常一樣,九月一日既是全國中小學生統一上學的時間,又是《開學第一課》的直播日。

  今年是2022年,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一年,一個追求自己所想的一年,一個值得每個人努力的一年。和《2022年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主題一樣,追夢的路上,離不開堅持與奮鬥。

  心中有夢,便要敢於前進。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夢想,有的人只是一段時間的拼搏,而有的人仍在為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努力。在無數個日夜裡,她都揮灑著汗水,不畏艱辛,咬著牙,含著苦的訓練著,不為別的,只為那心中的冠軍夢。她不是別人,正是2022年冬奧會的冠軍得主——徐夢桃。作為一個冰雪運動員,她的那種有夢就追,不懼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心中有夢,便要堅持到底。夢想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實現,它往往是透過一段持續性的過程,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祖國愈發重視生態文明,在實施過長久的環保行動下,環境不斷的在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有正確的大方向,才會有正確的指引。只有向正確的方向去堅持追尋,才能始終。

  心中有夢,便要有所付出。有夢,就要不怕虛無,努力的去行動。夢想兩字雖然聽著很美好,實現的過程很難,但是奮鬥是個動詞,成功和奮鬥有著一定的聯絡。神舟飛船成功發射的背後,有著無數默默用自己的努力去保駕而換來的,那真實的發射場景,讓夢想不再是心中的夢想。

  《開學第一課》一直都是一個能夠給予人們期待未來的節目,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和以往一樣,正能量的乾貨滿滿。在看完了整個節目後,我的內心充滿了憧憬,也收穫了不少。喜歡節目裡運動員徐夢桃說的一句話:“成功和不成功,都不要放棄你的努力,你的努力不一定能夠幫助到你,但一定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所以你一定要持續性的努力,綻放在每一個時間段,勇往直前,奮力前進。”是啊,既然心中有夢想,就不要去畏懼,要努力的去奮鬥,這樣的人生才會有意義。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心中有夢,敢於所想,有所作為。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2

  今晚觀看了CCTV1電視臺播出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的2022年開學第一課,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們可愛的小朋友們合唱的“我愛你中國”。讓電視螢幕前的我們心中盪漾著對祖國的崇高熱愛。接下來是主持人撒貝南,龍洋講述我們祖國大家庭這一年所經歷的震撼人心的的發展和變化。如冬奧會的冰雪奇蹟,中國的第三艘航,見證了問天實驗艙加如天宮大家庭,所有這些我們的曾經憧憬的夢想一個又一個變成了現實。讓我們明白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哪就是偉大的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

  其中我們今年為了冬奧會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但都被我們一一克服,為世界奉獻了一屆安全精彩的冬奧會。還有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隊隊員、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得主徐夢桃,講述冬奧會運動員們的奪冠艱辛過程,讓我們知道了冬奧會運動員們的頑強拼搏,團結勇敢,不言放棄的精神。她其中的一句話“成功與不成功我認為他是一很直觀地體現在我們面前的結果,但是不要放棄你的努力,要讓最好自己綻放在每一個時間段”。讓我明白了在面對挑戰要勇往直前,永不放棄。這個就是奮鬥精神。也是我們今天開學第一課的奮鬥成就夢想的精神之一。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3

  《開學第一課》是一檔很有意義的節目,它所講述的都是真實發生的事件,有感動的、有令人同情的,也有令人敬佩的。今晚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直播,主持人分別是撒貝南和龍洋,它的主題講的是奮鬥成就夢想。

  首先介紹了徐夢桃在參加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時,面對突變的環境和兩次身受重傷所帶來不好影響的困境,她依然保持不服輸的精神,面對挫折選擇勇往直前。她的事蹟告訴我們: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撒貝南這一句話打動了我。一位82歲的院士,透過他的介紹,原來水稻種子也可以分很多種,有各種形狀。我見證了科技的偉大發展,也見證了農民叔叔們的不容易。他講述了以前身邊所發生的事件,讓我們知道以前種植水稻的自然和科技條件不算太好,都在告誡我們就算以後中國糧食發展比以前好,也要好好珍惜糧食,浪費糧食是可恥的,他同時也倡導我們要做一個奮鬥的年輕人。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業科學家來之不易努力得來的成果。科學的高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各種自然環境的真相。我當時被一個個具體的資料所感到震撼,不但感嘆科技所帶來的好處,也在敬佩科學家在面對惡劣的環境而選擇不斷堅持的勇氣。戰鬥機的發展是我們國家的驕傲,他們飛行員不但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還要有面對困境時的冷靜與應變能力。這是一個高危職業,指揮官戴興的隊友在一次飛行中不幸犧牲了,也許對大部分人來說會選擇退縮,但他選擇繼續去完成隊友未完成的心願。航空員的這一職業也許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令人羨慕的職業,羨慕他們可以有一次寶貴的經歷,這是花再多錢也買不來的。但是不知道的是他們背後要經歷很多。太空漫步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但是需要很大的力氣去完成的;一個看似簡單的航空部件都需要成千上萬的人去完成;一次次的航空飛行任務完成後,飛行員都需要花很多的精力與時間去適應。

  這些偉大的歷史事件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透過觀看這一節目,我學習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課外知識,也堅定了自己不斷學習去進步從而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決心。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每一位勞動者都值得我們去尊重,職業沒有高低之分,人也沒有貧貴之分。我見證了中國偉大的歷史發展,也見證了一個個英雄背後所付出的不為人知的淚水與堅持,由艱難發展變得逐步好轉局面,每一個人都為社會變得更好而付出。原來身邊有這麼多值得我們去學習崇拜的人物,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不要輕易去放棄。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4

  2022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民正在向著美好的生活在不斷努力前進。一切都在向著美好的方向在發展著。以下是我對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也許在我們每一個人中都懷著各種夢想,但是有人為了生活,為了家庭,不得不放下心中的夢想,並非他們沒有夢想,只是他們把曾經的夢想轉變成保家衛國罷了。生活離不開每個人的夢想,更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奮鬥。中國發展至今,雖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進深,但沒有中華人民的艱苦奮鬥,更不會有今天的中國。俗話說得好在其位,謀其職,負其責,盡其事。他們每個人正在為自己的生活在努力拼搏中,但是總有那麼一群人,不但要扛起家庭的重任還要擔任起保衛國家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侵犯的責任。比如奧運健兒,他們都是從小就接受嚴格的訓練,面對比賽的壓力,面對他人的質疑,他們都一一打破,因為他們心中時刻都在為祖國的榮譽在奮鬥,他們的努力不一定會有結果,但是他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最後為祖國拿下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

  她們的成功啟示著: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是不努力一定沒結果。只有不放棄不自棄,自己的成功就一定到來,每個人都在追夢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不易,不斷成長不斷奮鬥,你也一定有美好的一天。夢想也一定可以實現!

  人們在自身發展中。不但要學會教育好當代人,更重要的是,把這種文化思想不斷傳承給新的一代。作為新生時代的年輕人,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前進力量,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不要求自己能為國家做多大的貢獻,但不能阻礙社會發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能為國家出一份力,則出一份力。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不一樣的色彩,為美好的明天奮鬥。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5

  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迎來了新學期,而我們的老朋友《開學第一課》也如約而至。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同時邀“時代楷模”、“八一勳章”獲得者、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考古學家等人前來分享他們自身的事蹟,他們用自身的事蹟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愛國精神,什麼是正能量,今天的我感悟頗深。

  篇章三:團結奮鬥中時代寄語的主講人是錢七虎、杜富國,這兩位主講人是2022年“八一勳章”獲得者。

  八一勳章,每五年授予一次,截至目前,授予了三次,總共有13位八一勳章獲得者。在13位八一勳章獲得者中,杜富國是最年輕的,也是唯一一個90後獲得者!也許有人會疑惑他只有31歲,憑什麼獲得八一勳章這個中國軍人最高榮譽和最好表彰?

  2010年12月,杜富國光榮入伍,成為雲南某邊防團一名解放軍戰士,實現了自己的從軍夢。這一年,他才19歲。很多人在這個年紀,還是家裡的乖乖寶,而這個從遵義山區走出來的孩子,卻扛起槍,在祖國邊疆保家衛國。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執行掃雷任務時,杜富國命令戰友“你退後,讓我來!”排查過程中,突遇爆炸。瞬間,他用身體保護了戰友,而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

  今年杜富國給我們的開學第一課的寄語是“那些曾經受過的傷,終會化作照亮前方的光,那些穿越過的浪,終會化作駛向未來的帆,心有嚮往,才能不負韶華。”願我們能不分年齡的跨越,只為了心中的夢想。逐夢,我定會成功的!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6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在今晚正式開播,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是以”奮鬥成就夢想“為主題的課堂。相對於其他年,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課堂明顯更具科技感。

  今年還是撒貝南陪伴我們度過開學第一課的時光。今年聯合了冬奧冠軍徐夢桃、科學家王巍、航天員陳冬、劉洋、“七一勳章”獲得者等人向我們講述了奮鬥的故事。

  在2022年7月24號,我們的問天實驗艙發射成功,今年的神舟十四號乘載的不僅是航天員,更是中國科技的不斷進步。撒貝南老師告訴我們中國首個空間站將於今年的十月完成。而在這個太空站中不僅可以供航天員生產,更是讓我國的水稻在太空中茁壯成長。這不僅僅是中國的一大進步,更是中國國家實力的一大進步。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群航天員中唯一的女性航天員——劉洋。

  劉洋不僅是神舟十四號航線中唯一的女性,更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員。她用她的辛苦訓練,克服重重困難真實經歷向我們傳遞,成功的道路上並非沒有波瀾,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希望我們也可以以愛以夢想照亮自己的人生,溫暖世界。

  在今晚這場生動的演講中,我們看到中國逐漸強大,”飛天夢“不再是夢,中國也不再是過去的落後國家。我們的先輩們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讓中國屹立在世界的頂端,而我們當代青少年更應該以努力澆灌成功,以奮鬥成就夢想,以我們的力量去建設中國!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7

  9月1日是廣大莘莘學子正式開學的日子,這讓我感覺很是興奮,因為可以看的久違的同學和老師們,但是今年我剛好也是畢業了,那種心情很難再回來了,不過看著其他同學上學的樣子就會想到自己當初的模樣,很是興奮和激動。同時,每年的這天都會有一檔節目是我們都會看的,那就是——《開學第一課》。

  隨著主持人的出現,聽著他們娓娓道來,讓我們知道了,在今年發生了許多關於祖國偉大的見證,也青少年在新時代新徵程的奮鬥。在此, 我們見證了北京冬奧會的冰雪奇蹟,同年,也見證了中國的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的問世,再同時還見證了中國空間站的問天實驗艙,農業的植物遺傳育種等等。因為我們憧憬著希望,憧憬著未來,憧憬著夢想,所以我們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以:"奮鬥成就夢想",而寫的。

  讓我最深刻的是今年的冬奧會,因為北京成為了全球唯一一座既舉辦過夏季冬奧會,又舉辦過冬奧會的城市,是奧運史上第一座“雙奧之城”,可以讓不同的文明文化交流起來。在鏡頭轉到冬奧會冠軍的地方後,我瞭解到一位冠軍——徐夢桃,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獲得了金牌,曾參與過四屆冬奧會,而且她的戰術表讓我感到了戰術的策略,因為在生活中可以碰到很多我們預想不到的事情,面對困難,我們不能縮起來,而是要堅強的站起來,想清楚後面該如去做,怎樣去做,而不是沒有想法的去做,所以人要因夢想而去奮鬥起來,要因奮鬥而成長起來,要努力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勇於去挑戰自我,創造一個新的奇蹟。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

  2022年9月1日8:00《開學第一課》準時拉開了序幕。

  2022年度的《開學第一課》是以“奮鬥成就夢想”為主題展開,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邀請了數位不同領域的奮鬥者現身說法,講述新時代的奮鬥故事。

  以奧運冠軍徐夢桃開篇,敘述了青春的奮鬥和激情,閃耀著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再謝華安院士講述50年的金色種子夢;中國社會科學歷史學部主任、研究員王巍的一粒稻米的故事等不同的奮鬥篇章。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

  傾聽了他們的優秀事蹟後,深深的震撼了我。他們的無私奉獻,艱苦奮鬥,讓未曾攻克的難題貢獻了中國力量。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身上肩負著重任。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們要時刻保持積極學習的心態,不斷的充實自己,為祖國的美好明天共同奮鬥,一起走向星辰大海。

  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

  在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擁有足夠的幸運,能夠在奮鬥中見證偉大,成就未來。讓我們珍惜美好時光,在新的征程中奮力前進。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9

  經歷了一個暑假後,學生們都陸續地回到了學校,在每年的開學第一天晚上,中央電視臺都會播放《開學第一課》的節目,而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把鏡頭拉到外太空,我國今年所發射的“神十四”宇宙飛船如今還傲遊在太空上,這個是我國的驕傲,今年年初“神十三”三位航天員剛安全返回地球不久,“神十四”接著就載著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了。

  現場中展現了一個“問天實驗艙”的模型,接著把鏡頭帶我們參觀了“問天實驗艙”,看到宇航員在太空中種了很多植物。我就感到探索科學就是那麼神奇,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奧秘。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更加要學習更多科學文化知識,去探索一些未知的科學知識,去實現一些人類尚未實現的夢想。

  接著就邀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來到了現場,然後就插播了“問天實驗艙”的發射情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這一實現,它後面是成千上萬的人默默地保駕護航才能夠體現的,一條裂縫,甚至是一個螺絲釘,如果出現了某一點差錯,都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問題。

  是的,我們作為一名學生,在對待某個問題都要認真去對待,如果在某個細節上出現一點差錯了,就會導致失敗。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正好體現到航天工程這個行業上,航天工程哪怕是一點小差錯都不能出現,否則會導致整個航天工程的災難。我們學習更是一樣,一旦不注意細節,就會導致整個局面不可挽回的損失,就好像數學中的小數點那樣,一旦忽略了這個小數點,就會導致最終結果出現了巨大的差錯。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領悟了很多有用的道理,這些道理能夠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一直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0

  白駒過隙,轉眼間又迎來了新的學期,非常開心可以看見新同學新教師!同時,我們也迎來了2022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為了“砥礪奮鬥、接續奮鬥,團結奮鬥”三個篇章。篇章一砥礪奮鬥是以冬奧賽場上閃耀的青春之光;50年的金色種子夢;一粒稻米的故事來進行演講。篇章二接續奮鬥是以塞罕壩機械林場勞動課;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自然課;青藏科考的故事來進行演講。篇章三團結奮鬥是以礪劍海天;時代寄語;逐夢太空來進行演講。

  八點到了,我準時開啟電視機收看開學第一課,主持人撒貝南一出場就列舉了中國的各種夢想,並且這些夢想都一一實現了。接下來是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軍徐夢桃介紹自己為了為國爭光,做了406張計劃表,面對冬奧的大風雪,毫不畏怯,有計劃有預案,就像徐夢桃所說的: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勇往直前奮力前進。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遺傳育種學家謝華安講述了他經歷過捱餓時間,為了不捱餓,去海南育種,當時南繁條件差,生活條件差,老鼠多,搶著把種子吃了,為了防老鼠,三更半夜不睡覺。50年的時間,經歷艱辛,終於育成優質種子。最後謝華安用奮鬥一代新人結束了自己的演講。

  奮鬥成就夢想,只有敢於奮鬥,敢於拼搏的人才可能實現夢想。惲代英先生曾說過:“青年最要緊的精神,是要與命運奮鬥,要在任何環境中間都能夠解決自己乃至中國的問題。”回望百年征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奮鬥”二字寫在風雨兼程的“趕考”路上,用奮鬥奏響青春最強的旋律、繪就青春最亮的底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受益良多,也讓我知道作為中學生,我們應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努力學習知識,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奮鬥,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1

  今天我和老媽一起收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看了之後,使我深受感動。

  第一位出場者是劉浩,他今年才只有10歲,並且還是個盲男孩!他的鋼琴彈得非常好,我當時非常驚訝,一個眼睛看不見五線譜,看不見鋼琴鍵的人,居然能把鋼琴彈得這麼好,我十分佩服他,因為他十分堅強,沒有悲觀消沉,而是自信向上地說:“我覺得我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雖然看不見,但我能自理,還會洗衣服,我很自信!”劉浩今年才10歲,但自己能洗自己的衣服,我看了之後想到了我自己,都這麼大了,自己的衣服還要老媽幫我洗,真是感覺自己挺不行的!

  成龍老師說了:“付出越多,得到的幸福就越多”,這句話我感覺非常對,比如說,期中考試之前,學習十分刻苦,當然也很累,但是,如果你再多付出一點,那麼期中考試考的成績就越高,你得到的幸福就越多。

  對於孟佩傑來說,感恩就是幸福,她的養母劉芳英在她8歲的時候不幸癱瘓,從此,照顧母親和家庭的重擔就落在她一個人身上。我很佩服孟佩傑,她十分有孝心,並且那麼小就開始照顧整個家庭,她每天忙來忙去,但學習仍然十分刻苦,成績一直很好,我們整天豐衣足食,天天有著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再不好好學習,那豈不是很丟臉嗎?

  這次《開學第一課》使我受益匪淺,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像小劉浩那樣,即使遇到困難也不退縮,將來也會有一天我也會成功的!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2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有許許多多為了夢想而從不言放棄的人,其中有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藍天夢的飛行員王亞平、為了夢想而堅持不懈,咬牙刻苦的13歲女孩付麗娟、地震後身殘志堅的最美舞者廖智、為夢想而拼搏的世界著名鋼琴家郎朗、讓兒子走出困境而永不放棄的加油站媽媽鄭亞波……這些為夢想而拼搏的人和我們一起詮釋夢想的力量,它告訴我們: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

  郎朗十五歲時出國學習鋼琴,當時作第六第七替補,演出的機會非常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勤奮的替補、時刻做好準備的替補。在一次面試時,考官問“你有什麼曲子”,他則回答“你要什麼曲子”,結果一彈就是兩個半小時。第二天一早,他接到電話,要他參加交響樂團的世紀演出,郎朗高興地參加了,從此,郎朗在世界上一舉成名。“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的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有出彩的機會。”郎朗說。

  同樣擁有鋼琴夢想並堅持的還有黑龍江的一個普通家庭。鄭亞波是一名加油站工人,作為單親媽媽,她為了給患自閉症的兒子開發智力,11年裡看影片學習彈鋼琴,再手把手教給兒子,9歲前還不會說話的兒子如今已經能自彈自唱,他開學就要升入初中。“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這句話在鄭亞波媽媽口中說出如此平淡,這句小小的話中蘊含著多濃的母愛啊!

  夢想像宇宙中的一顆恆星,雖然遙不可及,但只要堅持並付出努力就能夠實現。邁入初中的我們,擁有屬於我們的夢想,帶著夢想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我們一定會收穫播種的喜悅。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力量,我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我們一定會擁抱夢想,實現夢想。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3

  又是一年開學季,每年開學陪伴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自然必不可少。

  這次的主題是圍繞“創造向未來”來展開的,分別介紹了“夢想、奮鬥、探索、未來。”第一個是成龍分享兒時的夢想:因為從小就有的正義感面立志去當一個英雄,而去當了功夫明星之後,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和對他相貌的謾罵,他只是更加努力去證明自己。最後,他成功了。可成功後,他也並沒有放鬆。64歲,仍然在拍很危險的打戲,從來不用替身。成功的背後,也有很多辛酸。顱骨受損,胸骨斷裂,脊椎受傷,腳也骨折過,手更是不知道骨折了多少次,而且手骨折了也並不會立即停止拍戲,而是把骨折的手掰回去繼續打完那幾拳。而那些所謂的年輕演員,手上擦破了一點皮,被針戳了個小洞都要大呼小叫,七八個人圍上去關心那點小傷,可見形成了多鮮明的對比。接著,有一個環節,是兩個主持人畫畫,撒貝南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他畫了一個炭,叫“雪中送嘆”,意思是:讓全世界為中國冬奧會驚歎!

  之後,是解海龍的故事,一個與夢想有關的故事。他講述了與攝影的不解之緣。還有那幾張很有名的黑白照片。“大眼晴”蘇明娟,“小光頭”張天義,“大鼻涕”胡善輝。想必“大眼晴“很多人知道吧,但這背後的故事卻是極少人清楚,她渴望知識,她渴望上學,每天上下學都要徒步二十四里路,就算是這樣也阻擋不了她對知識的渴望。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小光頭”了。他收到了來自愛心人士捐贈的錢,儘管家境貧困,生活拮据,他還是把一大部分的錢給了同桌。這讓我感觸很深,儘管生活再艱難,心底的善良讓他知道幫助同學。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夢想能創造美好的未來。改革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許多地方已經搬進新教學樓,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讀書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望。但是大眼睛這種對學習渴望的精神會一直薪火相傳。

  接著是俞敏洪的演講,告訴了我們不要放棄心中的夢想。高考,是人生中的轉折點,也是我們努力了十幾年要交的答卷。俞敏洪考了三年。第一次連大專都考不上,可他沒有放棄,他邊當農民,一邊在煤油燈下讀書,再一次落榜,他還是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最後超過了北大的錄取分數線。這告訴了我們,遇到困難和失敗,不能就在原地不動,失敗了再爬起來,儘管中間會有痛苦與挫折,但只要重新出發,再一次努力,經過反覆的努力、奮鬥,就一定會吹響成功的號角,甚至要比預期還要好得多。時代在給我們機遇,但個人的奮鬥必不可少。失敗不能阻擋前進的步伐,只要我們努力奮鬥就一定能戰勝困難挫折。

  再接著,是“探索與未來。”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無疑給全中國帶來了激動人心的力量。“無殼孵化小雞”,聽起來電一件不可能後事情,但他們做到了,無殼孵化的小雞“小茶缸”已經變成了“大茶壺”。誰說不可能呢,只要努力就一定充滿著無限可能。科學實驗哪一個不是經過上百上千的失敗才能成功的嗎?“縱觀人類歷史,其實都是在好奇背後,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努力,從面誕生了一項又一項的創新。”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們要敢於嘗試,不斷探索,要心懷夢想,迎接未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樂觀自強,並一直相信著“年輕人的力量能改變世界。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新的`奇蹟。

  撒貝南說:“也許未來有一天,你們也能憑藉著你們自己的創造力,憑藉著你們自己的創造力,憑藉著你們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向老師,也向這個國家和民族,交上屬於你們每一個人的,最完美的一份答卷”,心懷夢想,青春奮鬥,不斷探索,創造向未來,中國向未來!“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4

  再一次開啟電視,調到同一個頻道,準時觀看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

  因為上一期的《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所以我對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十分期待。

  隨著音樂的響起,節目開始了,聽著激昂的歌曲,望著整齊的閱兵隊伍,我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渾身變得熱血沸騰。這次節目的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主持人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監獄中的黨員為了保護紅旗,不惜犧牲生命;69歲高齡的老人夏伯渝五次攀登珠峰所經歷的挫折與失敗;我國軍艦保護商船抵抗海盜的故事這些故事令我有的讓我深深感動,有的讓我十分高興,有的讓我陷入悲傷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夏伯渝爺爺五次登珠峰的故事。

  夏伯渝爺爺第一次登珠峰時,年僅26歲。這一次,他永久失去了雙腿,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是多大的災難!可他挺過來了,不僅沒有退縮,反而繼續去追隨自己的夢想攀登珠峰!

  2014年,老人第二次挑戰珠峰,卻不幸遭遇雪崩,被迫下降;

  2015年第三次登珠峰,遇上尼泊爾大地震,死裡逃生;

  2020年第四次登珠峰,距頂峰僅有94米,可為了顧及五條年輕的生命,又只好撤退;

  2020年第五次登珠峰,他終於完成了畢生的夢想,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這一次又一次的攀登,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就是他在珠峰留下的足跡,也是他在人生路上追夢的足跡。

  想想他這一生的追夢之旅,再看看自己,別人失去雙腿,歷經磨難,卻依舊沒有放棄;而自己呢,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一經歷失敗就放棄,該靠什麼去追夢,去實現理想?難道自己的夢就那樣一文不值嗎?看看自己,再望望他人,我們還有太多太多知識要學習,太多太多品質要學習,要是自己將來能夠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樑,那就只有兩個字堅持!

  我們的路還很長,而追夢的路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讓我們逆風而行,戰勝困難,做一個永不言棄的追夢者!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5

  9月1日,是我們又一次回到校園開啟逐夢之旅的日子,晚上八點,迎來激動人心的時刻,那就是和全國的小朋友們一起收看一年一度《開學第一課》,一起築夢未來。

  前幾天就好奇“理想照亮未來”這一主題會帶給我們什麼節目,今天謎底解開了。開篇講述了革命偉人追尋革命理想、堅持真理、英勇鬥爭的感人故事。其中那首紙短情長的詩“願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深深地映入腦海,那是中共地下黨員藍蒂裕犧牲前在渣滓洞中戴著手銬寫給他年僅5歲的兒子耕荒留下的囑託。那張小紙條,短短的76個字,卻是一個偉大父親寫給他兒子一生的囑託,我們還看到72年後的耕荒上臺含淚回信告慰父親“請你們放心吧,今天的祖國地更綠,天更藍”。是啊!碧水藍天、美麗山河美如畫,但這一切多麼來之不易,這是無數革命先驅們留下的那份不畏艱難的保家衛國情,是一代代人的傳承與堅守。

  無獨有偶,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年紀的女孩——都爾汗·拉齊尼講述了她父親的故事。那句“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道出了她一家三代護邊守邊的故事,她的英雄父親拉齊尼·巴依卡因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用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照亮她和弟弟的夢想。她說長大後要當一名軍醫,她的弟弟拉迪爾回憶他八歲時跟爸爸一起去巡邏的場景,雖然危險、艱難,但是他仍然堅持長大後要做一個像他父親一樣的護邊員。多麼偉大的夢想啊!當他們姐弟倆一起唱起爸爸生前最愛的那首《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他們用火一樣的滿腔熱情追尋著純潔的夢想,我們應該像他們那樣做一朵有夢想的花兒。

  故事中的父親是偉岸的、讓人敬佩的,父親的囑託更是沉甸甸的。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百年前的煙火,也沒有走過邊防的艱險之路。但是透過這次學習,我們深受洗禮,一定要做個心懷夢想、樂於奉獻,擁有保家衛國情懷的好孩子。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6

  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迎來了新學期,而我們的老朋友《開學第一課》也如約而至。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當然不能錯過這檔開學季的固定節目,老早就守在電視機旁,等著節目播出。

  也許有人會問,每年追著看同一檔節目,難道不會膩味嗎?當然不會。節目《開學第一課》每年的主題都不同,就像開盲盒似的,讓人倍加期待。今年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而且每一個上臺講述故事的“主角”,不僅親和力滿滿,他們的經歷與堅韌的精神更是讓人敬佩,值得廣大中小學生作為學習的榜樣。

  每每看完《開學第一課》,我都感悟頗深。身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自當熱愛祖國,熱愛黨,不斷汲取知識,充實自身,為感恩偉大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青春正當時,我們就應該奮發向上,爭當向上向善好少年,在人生道路上綻放獨一無二的光芒、魅力。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7

  秋風送爽,洪波湧起。又來到了一年一度的九月一日開學日,不知道各位同仁對於開學是怎樣的態度,但我知道的是,能讓大家期待開學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央電視臺將會在每年的九月一日開學這一天播出大型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

  說起《開學第一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個節目會請來當年度熱門的事件當事人來講述親歷的故事,傳授自己的人生經驗。《開學第一課》早就超越了作為一個節目的本質,成為了學生朋友們開學的傳統,精神的食糧。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播出時,我與很多同學一樣,都聚精會神地觀看著。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不乏有家國大情懷的敘述,也讓我們知道了背後的人物是怎樣的,讓我們與他們的距離變得更加的親近。從嘉賓們講述的親身經歷中,我們感受到每一個小我自我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大時代的推波助瀾,只有國家好,我們才能有更大的平臺,更高的視角去建功新時代,為新時代的建設添磚加瓦。

  這就是《開學第一課》的魅力,他既生動又自然,將小我與大我的故事徐徐道來,讓我們在開學伊始,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禮。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8

  九月金秋,期待已久的學校第一節課終於到來了,伴隨著9月份學生們一陣歡鬧的聲音,穿透了沉睡已久的校園,迎來了新的學期和新的學習氛圍。

  在九月一號晚上8點,我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新一年《開學第一課》的播出,這是中小學必修的一課,是開學前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雖然《開學第一課》每年的主題都有所不同,但是給我們啟發以及教育還是一樣的強烈。

  收看《開學第一課》,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也使我明白身為祖國的花朵、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要積極向上的學習,學習不僅是為了自身發展,更是為了祖國的偉大富強建設做貢獻。

  觀看《開學第一課》之後,我們要懷揣夢想,併為之努力和奮鬥,這樣才能讓我們變得強大起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建設添磚加瓦。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19

  不知不覺,又一個暑假過去了,新的學期又要開始了,既期待又激動。在2022年9月1日晚8點,最令人期盼的就是《開學第一課》的播出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與以往不同,是“奮鬥成就夢想”。從這個節目中,我收穫許多道理,也更深刻體會到開學第一課對於學生成長的起到關鍵性。這些感悟將會伴隨著我之後的年年歲歲,讓我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去回饋社會。

  開學第一課讓我懂得了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性,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永不言棄的人。那些名人、嘉賓的真實事蹟,鼓勵著我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要輕易認輸,給予我更多堅韌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也讓我懂得了愛國的重要性,讓我深刻感受到維護國家榮譽有多麼重要,也進一步瞭解我國曆史發展,學會了珍惜這兩個字。

  一個愛國主義者,必然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對祖國最好的祝福方式就是熱愛我們的祖國媽媽。

  開學第一課雖然播完了,但是它的意義卻永遠刻在了我的心中。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未來的我也會努力學習,長大以後能後為國家獻上自己的綿薄之力,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擔當有責任的中國人。

  2022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20

  九月一日如約而至,我期待已久的節目《開學第一課》開始了。音樂響起了,熟悉的開場,熟悉的人—撒貝南,節目正式開始了。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同時邀“時代楷模”、“八一勳章”獲得者、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考古學家等人前來分享他們自身的事蹟,他們用自身的事蹟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愛國精神,什麼是正能量,今天的我感悟頗深。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學習到了很多,身為中國少年是理應努力學習,熱愛我的祖國,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向這幾位前輩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精神與品質,樹立好自己的理想信念,把自己的理想和國家的夢想緊密聯絡,並全力以赴去實現它,展現屬於中國少年的獨特風采,展現屬於我為華夏的貢獻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貢獻自我力量,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十幾歲的年紀,我們擁有的是肆意張揚的性格和野蠻生長的韌勁,現在我們一起相約,在不久的將來見證祖國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