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教師讀書心得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教師讀書心得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教師讀書心得

  我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沒有讀到這本書之前,我總是自滿地認為自己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可是,讀了這本書後,我汗顏呀!我離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太遠了。

  李躍兒老師認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孩子是腳,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腳的大小、形狀,腳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夠製造出合腳的鞋子;同樣,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長機制的前提下,才能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還給孩子本應有的幸福,呵護與珍愛幸福童年,我們也知道是教育的根本職責,但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缺乏嘗試的'教育方法帶給我們觀念與現實強烈的衝擊。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數成績,而忽視孩子們的心靈成長。片面的應試教育,使我們不願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錯誤中成長啊!我們卻總是在斥責聲中磨盡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李躍兒老師認為“素質教育是愛的教育。教育者應是天使,而不是上帝!以教育者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愛來愛孩子,同時要孩子學會愛,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美好的東西,這就是愛的互動,也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將人的素質比做一棵樹的話,心靈是根,精神是幹,能力是枝,知識是葉。老師是什麼?是種植美好感覺的土壤,是照亮孩子心靈的明燈。成為老師的先決條件是愛,但只有愛心遠遠不夠,還得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這樣才能做到智慧的愛而不是愚昧的愛。老師對兒童教育的價值觀應該給他們發展的自由,獲得了這個自由,他的敏感期就會發展得很充分,他的成長是快樂幸福的。書中所說的正面賞識教育、示弱賞識方法是我們可以經常運用到工作中的最有效的教育智慧。可是,實際教學中我們又做到了多少呢?

  雖然距她的教育觀點還差得很遠很遠,但是,自從讀了這本書後,我就向著“愛——無私的愛自己的學生,愛——對教育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的方向努力了。她的愛育觀就像教育界裡的航燈,給了我們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