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關於蝸牛日記範文10篇

蝸牛日記

關於蝸牛日記範文10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這一天裡,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蝸牛日記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蝸牛日記 篇1

  今天可不是什麼好日子,老天無情地向人間潑灑傾盆大雨。早晨還好,只是飄著濛濛細雨而已。但到了上午,雨越下越大了,而且在學校的這一段時間,雨從未停下過。豆大般的雨水拍打著大地,把我的心情都攪壞了。但是,到了下午,我又開心起來了,因為我們去捉了小蝸牛。

  社團第一節下課,侯笑言跑來找我:“你幫我看一下書,我要下去捉蝸牛了。”聽到要捉蝸牛,我立即興奮起來:“我也要去,等等哇!”我拿起傘,如離弦的箭一般衝了出去。到了操場,我開啟雨傘,一看。哈哈o(∩_∩)o ,一把小一點的傘,裡面擠著四個人——侯笑言、周潤東、常繁星和我!真不知我們是怎麼擠下去的。常繁星和侯笑言負責捉小蝸牛,周潤東把捉來的小蝸牛放進紙盒中,而我則幫他們撐傘。下雨天,是捉蝸牛的最好時機。草叢中,處處可見這小小的身影。我們撥開草,就發現了幾隻蝸牛,常繁星立即捉了一隻來,侯笑言也不甘示弱,把剩下的都一舉捉來了。我看雨下得不小,就勸他們回去了。

  我們在他們幾個的社團教室裡逗著小蝸牛,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其中有一隻蝸牛個兒挺大的,探頭探腦地伸出頭來,打量著眼前新的世界和不知名的生物,好萌哦!後來,這隻大塊頭分給了侯笑言,我好捨不得哦(我是害怕所有小動物,所以才沒有要)!

  嘿嘿,我們在下雨天的收穫可不小哩!你在雨天受到了什麼呢?

蝸牛日記 篇2

  一江春水,一座高山,擁著撫琴人躲開塵世的繁雜。

  神韻和空靈在琴絃上漫步,寧靜淡泊之感隨之流出,忘卻一切色彩,只留綠和白,在這兩種色彩中細細品味,茶的香郁、蘭的清香和心如止水的平靜。

  品味之餘在去反思自己,在流水中,看自己的倒影,看,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在用清水洗去汙垢,洗去憂傷、煩惱。

  考試的日子近了,我們的節奏也越來越快,一張張試題,在筆尖下飛快的劃過。我們又在流水中看自己的倒影嗎?有看到自己不對的地方嗎?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洞察自己的內心,找回完美、快樂的自己。

  我,本是快樂的。在以前的日子裡,每逢考試,便可顯出我的快樂。看到考試前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暗笑:分數、名次真的就那麼重要?分數和名次都快把你們給壓垮了,可就是不願休息一下,寧願快樂永遠不回來。

  現在,我明白了,分數和名次還連著自己的未來,繫著父母的希望。我不再快樂,雖然我很想快樂。一次次失敗把我打到谷底,但一次次成功又把我拉到光明之處,覺得過去的失敗已經不算什麼。隨後的壓力越來越大,父母對分數和名次似乎永遠不會滿足。我像一隻蝸牛,在家門口考慮該不該丟掉重重的殼,去尋找自己的世界。

  我雖小,但我有大大的夢想。我想丟開枯燥的課本,去讀遍天下好書;我想丟開死板的公式,去天邊奇思妙想;我想離開課堂,去遊遍天下好景。

  那只是夢想,現在,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涅,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烈日暴雨來過,飛砂走石來過,我們佈滿傷痕,卻還要面對一片片荊棘的叢林。

  惟有風,可以穿越荊棘。

  惟有學習風,我們才能藐視一切挫折,讓痛苦煙消雲散,讓快樂灑滿旅途!

  我正是知道這種風,所以遲遲不肯放下重重的殼,而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我會爬到終點,那裡會擁有屬於我的輝煌,會有人為我喝彩,會擁有屬於我的天!

蝸牛日記 篇3

  蝸牛的努力總是會有回報的,一步步慢慢地爬,終會到達終點,在快要到達終點之際,開始了放手一搏。終點將至,我載著老師的期望,同學們的歡呼,與他們給予我的力量。放手一搏。

  蝸牛一步步的爬,終於爬到了高峰,爬到了終點!經過不懈的努力,我獲得了小組第二,總排名第四的好成績。這個片段,名為放手一搏。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當你在離終點只差一步之遙的時候,就只差放手一搏!放手一搏乃我生活的準則之四。

  蝸牛如我,我似蝸牛。我們每個人都像是蝸牛,為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勇敢、堅持,得到他人的鼓勵而充滿力量、放手一搏!

  蝸牛告訴我:勇敢是向著成功的地圖,堅持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力量是開啟成功的大門,放手一搏是成功之門散發出的縷縷光輝!

蝸牛日記 篇4

  10月14日晴今天,我又把蝸牛帶到了學校。因為科學課本上《蝸牛》這一課已經上完了,我準備把蝸牛放了。到了中午下課的時候,我開啟飼養盒的蓋子,依依不捨地把飼養盒放在了花壇裡。小蝸牛很快就爬出了飼養盒,可小蝸牛居然朝我爬來!我大吃一驚,趕緊把飼養盒放在蝸牛的身邊,小蝸牛重新又爬回來了飼養盒。難道是小蝸牛不想離開我嗎?我想了一下,還是決定把蝸牛放回大自然。於是,我輕輕地把蝸牛拿出來,放在了花壇裡,悄悄地對蝸牛說:“再見!小蝸牛,我明天再來看你!”到了放學的時候,我還在想:“小蝸牛,你好嗎?”……

蝸牛日記 篇5

  10月8日晴今天,我抓了一隻蝸牛,我把它放在飼養盒裡。小蝸牛爬得可快了,短短的幾秒鐘時間,就從飼養盒的底下爬到了頂上。我從書本上知道,蝸牛喜歡吃杜鵑花的葉子,幸虧我們家的小花園裡種著杜鵑花,我會每天給它吃新鮮的葉子。我還發現了一個秘密,書本上說蝸牛排出的糞便是黑色的,可我觀察以後,發現它排出的糞便是綠色的。不知道蝸牛明天又會有什麼變化?

蝸牛日記 篇6

  今天,我放學回家,媽媽同意我在下面玩一會兒。於是,我和好朋友佳琪一起玩辦家家。

  突然,我發現了一個蝸牛殼,連忙把它從花壇上撿起來,心想:這隻蝸牛可能是活的。我從蝸牛的開口處看到一層膜,可愛的小蝸牛漸漸地從殼裡鑽出來了。我和佳琪準備給蝸牛做個家。

  我找來一片很大的樹葉,在裡面放了一點水,再放一點樹葉和花,然後把蝸牛放到漂著水的樹葉上,看著它漂到東,漂到西,真是有趣極了。就在這時,媽媽叫我回家了,本想把蝸牛帶回家,可是因去拿繩子把小蝸牛給忘了。

蝸牛日記 篇7

  昨晚下了一場大雨,今早雨終於停止了。我急衝衝地跑到陽臺,檢視我種的花給雨淋成了什麼樣子。這時,我看見一隻蝸牛從葉子上緩緩爬過,我高興極了,趴在花盆旁逗起了蝸牛玩,看看小蝸牛頭上的兩支小觸角一伸一縮,爬爬停停,頭東張西望的,似乎在尋找什麼,有趣極了。玩著玩著,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蝸牛為什麼只在下雨後才出來呢?

  我帶著問題從陽臺跑回房間,找來了《百科全書》查詢起來。哦,原來蝸牛是軟體動物,到了晴天,蝸牛必須躲在陰涼的地方,否則身體裡的水分會被陽光蒸發掉。到了雨天,空氣很潮溼,蝸牛體內的`水分不會被蒸發,所以蝸牛非常喜歡在雨後出來散步。

  看了《百科全書》的解釋,我受益匪淺,更激發了我長大成為科學家的夢想!

蝸牛日記 篇8

  今天我寫完作業不久,下起了傾盆大雨。可我卻下去玩了。

  我一下去,哇!映入眼簾的是“蝸牛大軍”,這些蝸牛像打仗的戰士,四面八方分佈在各個地方。在草叢中的,像是草叢兵。在牆上巴著的,像是狙擊手。周圍的幾顆大樹像是高高升起的國旗……我彷彿也是一隻蝸牛,巴在牆上要和敵人拼個你死我活。我忽然打了一個寒戰,這才從想象中醒來。忽然從我的大腦中蹦出了一個想法。養蝸牛這種事易如反掌,而且老師還讓我們寫觀察日記。想完便把一隻蝸牛帶回了家,還總回頭看著那不可思議的一幕。

  回到家,我把那隻小蝸牛放進一個寬敞的紙盒裡,給他們一些菜葉和黃瓜片。第二天,菜葉們“傷痕累累”,黃瓜片中心被掏了一個大大的洞。我還知道了蝸牛一般不吃變質的東西。可是今天蝸牛不動了。爸爸說它是野生的,不能在家裡養。

  今天我們把蝸牛放回了大自然。這才戀戀不捨的回了家,我希望它們在大自然中快樂的成長。

蝸牛日記 篇9

  10月3日 晴 星期天

  找尋蝸牛

  一大早,我和媽媽小區的綠化帶尋找蝸牛。可是我們倆苦苦搜尋了大半個小時,連只蝸牛的影子也沒見著。“十一長假到了,蝸牛是不是也放長假,去世博會了!”我憤憤地說,“我得把老爸叫來。”我們仨最後協商決定去公園找找。

  來到沿江公園,我們找了個比較潮溼的開著談紫色花兒的一個花壇。老爸一聲令下,我們就埋頭苦幹起來。不一會兒,就聽見老媽興奮地喊起來:“快看!我我找到了一隻蝸牛!”雖然這隻蝸牛很小,就如一顆蘋果籽。但是很可愛。赤褐色的殼兒下面,一個軟軟的小身子蜷縮著,不時還會探出兩根筆直的觸角四處張望一下。沒過多久,第二隻,第三隻……都落入我們魔掌之中。猜猜,我們捉到了幾隻?透過我們努力,五隻大小不一,可愛又不幸的蝸牛,被我們捉了回來。

  觀察蝸牛

  回到家,我把它們放在書桌上。蝸牛開始緩緩地爬行。它的頭一伸一縮,把沉重的殼遠遠地落在後面。等它的身子長得像一根蹦蹦作響的橡皮筋時,使勁地將後面的硬殼一拉,身子一下子就來到了前面。在它的身後留下了像鼻涕似的粘液。

蝸牛日記 篇10

  今天,天空中飄著小雨,我來到我家的寶貝“花草”旁,突然,看到一隻蝸牛緩慢地爬上葉子。“為什麼只要它走過的地方總會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裡?”

  一連串的問號便在我的腦袋中浮現,好像等著我去解決。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電視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親自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於是,我決定自己去試驗一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採取“用各種食物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試蝸牛。我先找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這些食物面前。

  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它們喜歡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面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一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可斷定,蝸牛是大害蟲。接著,我又進行第二個試驗:“蝸牛爬行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首先把它抓到高處,等它的頭伸出殼來時,去摸它的大盤,可是我的手還沒摸著它又縮回去了,心想這隻蝸牛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成功,有點洩氣了。忽然。我急中生智,有辦法了,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用手摸了摸下它的下面,只見下面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顆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洩物,它有助蝸牛的爬行。

  最後,我想知道蝸牛的鼻子眼睛在哪裡,就又做了一次實驗,這個真是實驗做完,讓我又發現了一個秘密:大觸角有眼睛的作用,小觸角有鼻子的作用。

  透過這一連串的實驗,真是收穫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有所發明,必須從小就要學會觀察,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