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香飄逝,思念依然的日記
歲月的腳步踏過又一個漫漫冬天,步入臘月時節。
每年的臘月時節,作為一箇中國人,都會沉浸在傳統的節日氣氛當中。
臘月八,我無法知道它的緣由,然而,多少年來臘八節的情愫年年縈繞,給寒冬裡帶來許多暖意。
新收的小米,油黃油黃,放入各種各樣的豆子,拌上幾塊豆腐,少許蔥花,一同放進大口鍋裡慢慢的熬。等到出鍋,清香繚繞,夾上整整醃製了一個冬月的鹹菜,堆在飯碗的中央,一口小菜,一口粥,為了避免燙嘴,就從粥的邊緣處慢慢吃起,邊吃邊轉碗,等到吃得所剩無幾,碗底就留下一個小小的山包似的粥一團一。如今想起來,怪有意思的。
記得每年這個時節,祖母都會親自熬製一大鍋的小米粥,切上一大盤的鹹菜,全家人近乎十口人就圍坐在土炕上,粥的熱氣在臉龐升騰,說笑著,不一會,一碗的粥就在碗的旋轉中吃盡了。
每當此時,祖父總會邊吃邊多我說,臘八,天長一叉把。兒時懵懂的我只是知道吃了粥,天就會變長,可當時愣是沒有感覺到天怎麼會變長。
祖父吃盡了碗裡的`粥,會把碗一舔一得乾乾淨將,有時,會掰幾塊饃把碗擦乾淨。一邊擦,一邊說,可不敢糟蹋糧食。
兒時多年的耳濡目染,盡然成為習慣,如今再吃這樣的飯,再這樣吐著舌頭去一舔一碗,恐怕會遭到鄙視。
如今每年臘八,再有沒有了童年的那一幕,親人遠去,粥香飄逝。
又是一個臘八,此情此情,時過境遷,一切還在記憶力,少的只是那份純真,那份難忘,那份樸實年代。
儘管如今的生活富足,儘管小米成為雜糧,儘管肉食白麵成為飯桌的主宰,但兒時祖母傴僂的身影,花稀的頭髮,站在鍋臺邊熬粥的身影永遠無法抹去。
祖父端著大碗,蹲在門檻,邊吃邊唸叨的的情景真的在每年的臘八還是如此的真切。
可,一切皆已遠去,飄向天國。
又是一個臘八節,同樣的日子,不同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