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四年級數學日記(通用20篇)

四年級數學日記

四年級數學日記(通用20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日記(通用2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於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裡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於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於3.5元,20減3.5等於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並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於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透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2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來到了香港迪士尼公園遊玩。香港比起大陸來,面積很小,人口大概660萬,總面積為1070平方公里,座落在香港島的世界上最小的迪士尼公園樂園面積只有126公頃(310英畝),導遊說:“如果什麼也不玩,走一圈只需要18分鐘”,你說小不小?領你看看我的迪士尼之旅吧!

  首先,我們去了米奇照相館和米奇、米妮照相,到那兒一看:哇!照相館前排了一個長長的隊伍,幾乎有25米那麼長,媽媽帶著我使盡了全身的勁才擠進去。好不容易照完了,我們又來到了灰姑娘旋轉木馬那兒玩兒,我上了木馬,仔細一看:木馬有三圈,每一圈有15個,我算了算:15×3=45(個)。哇,這麼多啊!我們在上面轉了一圈又一圈,感覺就像在大草原上騎馬時那快樂的情景。接下來的幻想太空之旅、探險世界、迷你世界、獅子王表演、米奇頒獎晚會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迪士尼的東西非常非常貴,一瓶可樂就要17元,比我們這裡要貴十幾元。午飯時,一碗麵條要50元,你吃過50元一碗的麵條嗎?確實很貴吧!在離開迪士尼之前,大家都要買一些紀念品,媽媽給我買了一把迪士尼公主的雨傘,花了整整100元港幣,我又想了想:我們這裡每把雨傘只要20元,100÷20=5(把),哇塞!這也太貴了吧!

  上車離開迪士尼時,媽媽問我:“咱們今天從早上8點玩兒到下午6點半,一共玩了多久?”我想了想:下午6點半也就是18點半,18時30分-8時=10時30分。

  車啟動了,我依依不捨的像迪士尼公園告別:拜拜了,下次我們會再來的!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3

  “摩爾莊園”是在我們小學生中非常流行的一個遊戲,可以讓大家在緊張學習之餘,放鬆自己。同時,我也發現,“摩爾莊園”中也蘊藏著不少的數學小知識,在遊戲之餘,也可以提高我們的數學水平。

  我在遊戲裡的家裡沒有傢俱,在遊戲的“雜誌”中,我發現一套漂亮的小傢俱,價值3300摩爾豆,但是,我只有3000摩爾豆的存款,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買到這套傢俱呢?

  於是我開動腦筋,發現摩爾豆存到銀行是有利息的,利率為每天3%,也就是說,我的3000摩爾豆存到銀行,每天的利息為:3000*3%=90摩爾豆。

  一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3090摩爾豆;

  二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2=3180摩爾豆;

  三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3=3270摩爾豆;

  四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4=3360摩爾豆。

  也就是第四天後,我的存款便可以支付傢俱的費用了!

  我覺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包括遊戲,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很多生活中的小問題,都可以用數學來解決!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4

  今天老爸給我一個任務,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凱小區裡大約有多少人?

  這個任務我怎麼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統計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幾戶,每戶有多少人,不就算出來了嗎!

  哪我怎樣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來了,辰凱小區有一塊小區分佈圖。我立即下樓找到分佈圖,我看到分佈圖上面最大的門牌號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樓房一樣高,有別墅、小高層、多層公寓。其中有3幢11層高的小高層,各有2個門牌號;別墅有10棟,分別1個門牌號。剩下的全是6層高的多層公寓。多層公寓共有多少門牌號呢?應該這樣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門牌數和層數,我就能算出戶數,但每戶應該算幾個人呢?我假設每戶住3人。別墅的總人數=10×3=30人;小高層的總人數=3×2×11×2×3=396人;多層公寓總人數:145×6×2×3=5220人。因此小區大約總人數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務後,我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還挺能幹的,還能統計出小區居住的人數來,不容易。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5

  7月15日,我參加了叢臺公園游泳池舉辦的游泳提高培訓班。游泳池在我家正南方,距離我家大約有1000米的,我爸爸騎車帶我從家到游泳池大約需要3分鐘,我們的行駛速度大約是330米/分鐘。

  培訓班一共培訓16次,購買學員票需花費160元,另加報名費5元,這樣,平均每次培訓需花費大約10元。

  檢票後,我興沖沖地跑進游泳池,哇!主游泳池好大呀,它的長度是50米,寬度是25米,我口算了一下,它的面積是1250平方米。

  教練開始教我們游泳動作要領了,隨後,我們就下水練習了。從8:30一直訓練到10:00,大約要用1個半小時,一共培訓16次,這樣整個培訓下來,我總共接受培訓24個小時。

  教練還要求我橫遊10個來回,大約有(25×2×10=500m)500米的水程,16次培訓下來,我總共遊了大約8000米。

  經過教練的指導和我刻苦的鍛鍊,我的游泳水平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決心明年接著練下去。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6

  終於放假了,終於可以回老家見爺爺奶奶了!一大早,奶奶就打來了電話,問我們什麼時候能到家,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掛了電話,我趕緊去問媽媽。

  媽媽說:“我考考你!從西安到回家距離是180公里,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時跑120公里,在不是高速公路的路上每小時跑80公里,我們如果是十點出發,你說幾點能到?”

  沒等媽媽說完,我就開始計算:“120+80=200(公里),200/2=100(公里),汽車在路上平均每小時跑100公里。180/100=1(小時)……80(公里),要1小時還要餘80公里才可以跑完全程,餘下80公里,汽車在1小時內就能跑完,可是要考慮到在鎮上或村上汽車跑不快,所以大約2小時就能到家。10點鐘出發,10+2=12,我們12點就能到家!”

  媽媽點了點頭,我趕緊給奶奶打了個電話:“奶奶,你12點就能見到我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7

  8月1日,我和爸爸媽媽奶奶還有叔叔全家到蓬萊長島去旅遊。我們晚上9:00在新世紀坐車。第二天7:00到達長島港。一共走了大約10個小時。

  我們又乘船大約行駛了40分鐘到達長島。我們住在漁家小院,每天吃海鮮,有貝殼肉,魚肉餡餃子和炸黃花魚。上午我們乘船出海打魚,成人票每人40元,兒童票:身高超過1.4米是40元,沒有超過是20元。

  我和哥哥得身高都沒超過1.4米。這樣我們全家三口正好是100元。我們一大家7口是240元。我看見漁民伯伯打上來一個海貝和一隻海星。晚上我們逛海邊夜市。媽媽給我買了一條玉石項鍊和用貝殼作的三隻小狗。又給我的哥哥和妹妹買了三條玉石項鍊,一共花了50元錢。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8

  今天是正月初二,是我跟媽媽去外婆家的好日子。

  早上,我起得早早的.,跟媽媽上街買了3大塊肉,一塊肉是2.5斤,一斤肉要16元,媽媽一共付了120元錢。媽媽還買了3箱蘋果,一共付了150元錢。走到批零店,媽媽又買三件“旺旺大禮包”,又付了150元。然後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外婆家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舅舅、舅娘和表兄弟、表姐妹都很高興。

  吃過了飯,在我們要返程回家的時候,舅舅、舅娘和外婆都給了我紅包。我到家開啟紅包來看,一共得了8張100元的,我很高興。

  有意義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9

  巧算日期

  過年的時候,我們全家外出旅遊了3天,家裡的日曆沒有撕。回家媽媽撕日曆的時候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這3張撕下來的日曆上的日期數之和為60,那麼我們回家是幾號(因為媽媽知道我從來不看也不問日期的)?於是我動起了小腦筋想:這3天是連續的,那麼它們的日期數應該是3個相鄰的數,於是,我先把它平均分,即得60÷3=20,再用加(減)1的方法,即得19、20、21,那麼我們回家不就是21號,媽媽看了看,把那3張日曆給了我,我一看,笑了。

  巧推奶奶的生日

  今天,爺爺拿出來一張弄髒了的日曆,有些日期看不清了,讓我幫他算一下,27號是星期幾,因為那天是奶奶的生日。我看了一眼那張日曆,太簡單了,22號是星期六,那麼27-22=5,27號不就是星期四,這時爸爸說對了,讓我再用其它的方法試試。於是我又動起了小腦筋想:2號是星期天,與27號相差了27-2=25天,而一個星期是7天,25÷7=3(周)……4(天),這樣也能得出27號是星期四,對了,爸爸笑了笑說:“你真棒!用任何一個能看清的數字都能推算得出來,生活中的數學隨處可見。”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0

  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難題要靠數學來解決,如,買鉛筆時有一根裝的﹑三根裝的,要買哪一種呢?現在就要用數學來計算那種便宜﹔跟著爸爸去交水費時,叫要用數學來計算看看到底要交多少錢……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數學。下面讓我來說說我自己碰到的一些難題都是怎麼用數學解決的吧!

  上次,媽媽告訴了我一個好訊息﹕“安淇,我準備在你臥室裡的牆上安上一個多功能書桌,還要給你換一個小碎花式窗簾。”我好高興,不由哼起了小曲﹕“啦啦啦,啦啦啦……”可不一會兒,問題就來了﹕窗簾的表面積要是多少呢?呵呵,我想到了,老師不是教過我們要算表面積就先算公因數。嗯!臥室的長是6米,高是3米,那麼6÷3﹦2,6是3的倍數,那麼6和3的公因數就是3,3×3﹦9?平方米?我的新窗簾的表面積算出來了,表面積是9平方米。“媽媽!媽媽!我知道了,你就給我定製一個3米×3米的窗簾吧!”我高高興興地跑到媽媽跟前將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很驚訝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將經過告訴了媽媽,媽媽直誇我真棒。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事事用數學。我愛數學,我要用數學解決一個個難題,讓我的生活中充滿色彩!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1

  今天,是哥哥的升學宴,我負責準備獎品,於是,我和姐姐拿著媽媽給的100元錢去超市選購獎品。

  因為,和媽媽事先有約定獎品的標準,要實用、質量好、不能貴、更不能超總預算,這對於我和姐姐來說是個大難題,在超市我們認真的選了好半天,反覆看價格對比,才最後選定要買的一、二、三、四等獎,分別是葡萄酒、水杯、藍莓汁、小碗。

  最後決定,購買一等獎葡萄酒一瓶,單價20元/瓶,二等獎水杯兩個,單價15元/個,三等獎藍莓汁三瓶,單價6元/瓶,四等獎小碗四個,單價4元/個,由於我自己沒買過這麼多東西,這下把我愁住了,幸虧在姐姐幫助下我才計算清楚,20×1+15×2+6×3+4×4,最後總共花費84元,收款時付100元,找回16元。

  哥哥的升學宴搞得非常成功,獎品好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親戚們都誇我會買東西,我心裡美滋滋的,非常有成就感。透過這次購物實踐,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主要是數學方面的,例如:兩位數乘法,連加法,100以內的減法等,生活中能用到的數學知識真是太多了,以後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好數學,加油。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2

  我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上過無數次數學課,有一堂數學課讓我至今難忘,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記得有一天,數學老師來給我們上數學課。我們那時才剛剛學會小數除法,老師給我們出了幾道小數除法題,剛好上面有一道我不會做,但數學老師說:“我點到的同學上來做”。我在心裡暗暗想,不要點到我,不要點到我。但是老師恰好點了我上去做那道我不會做的那道題。我的心裡怦怦直跳,我不會做那道題,做錯了咱辦,那多丟人啦。我還是鼓起勇氣上了講臺去做了那道題。這道題目是0.416÷0.032,我做錯了,我多添了2個0,我本以為老師會批評我,可老師卻表揚了我。老師說:“同學們,這個錯有可能全班同學都可能會犯這種錯誤,可這次我講了,我相信大家以後就不會犯這種錯誤了。”老師講先把0.032的三位小數點往0.416右邊移三位,0.416就變成了416,0.032就變成了32,這樣就好算了,就變成了416÷32,答案就等於13,哦這樣簡單,我終於明白了。

  這節數學課讓我終身難忘,透過這堂課,我以後再遇見這種數學題,我一定不會做錯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3

  在三年級的數學活動月的時候,我們年級是比賽二十四點,在那個時間段,我經常和媽媽在一起玩二十四點。

  有一次,我們的牌是7、8、4、8。我突然間想起來,有4就要有6,那就是:8/8=1,7-1=6,,4*6=24。我媽媽笑著對我說:“還有另一種方法。”我想了想,忽然,我靈機一動:7*8=56、4*8=32、56-32=24。媽媽又問:“那4、10、10、1呢?”我又想,有4就要有6,可是6求不出來怎麼辦?媽媽說了一句:別鑽牛角尖。讓我恍然大悟,不用乘法,我用加法:4*1=4、10+4+10=24。

  媽媽笑了笑,說我一點就通,很聰明,讓我心裡美滋滋的。

  經常算二十四點,可以讓我的計算能力有所提高哦,大家也來試一試吧!

  抽水式馬桶的節約方法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4

  今天,家裡來了一位我從小就非常崇拜,人稱”諸葛老師”的叔叔。我拿起茶葉筒,正準備泡茶招待他,忽然靈機一動,就問他:”叔叔,你知道茶葉筒為什麼大部分都是圓柱體的嗎?” 叔叔反問我說:” 你先說說,這是為什麼啊? ”我不想讓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找到正確的答案。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急得我滿頭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這時,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 你不妨從同樣周長的圖形,圓形的面積比較大 ”入手,再想想。聽了叔叔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使用圓柱體的茶葉筒不僅可以裝下更多的茶葉,還可以節省材料。明白了這一點,我又聯絡實際生活,結合畫圖的方法證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這一想法滔滔不絕告訴了叔叔,叔叔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說:“你善於從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並動腦筋思考解決。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諸葛老師’。”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5

  今天我閒著沒事幹,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馬上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馬上問老闆幾元一隻,老闆回答說元一隻:”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

  這錢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塗馬上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麼沒注意看呢?那位老闆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麼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走了。我接著又去

  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終於數出來了。結果算出了答案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麼只剩下了4元了,怎麼辦呢?少了7毛錢怎麼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係,在生活上肯定有犯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你,但是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麼。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後來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6

  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閒逛,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我跑過去一年,原來是抓獎遊戲。“哼,抓獎有什麼好玩的。”我厭煩地說旁邊的人一聽,連忙說:“抓獎雖不好玩,但有重獎,可吸引人了。”我急切地問:“是什麼呀!”“50元錢。”那人噔大眼睛說。一聽這話,我可來勁了,“這麼誘人的的獎品,說什麼,我也得試試。”說完,我便問店主怎麼抓法。店主說:“這是24個麻將,麻將下寫著12個5,12個10,每次只可抓12 個麻將,如果12個麻將標的數總和為60,那麼你便可得50元大獎。”我聽了也沒多捲起了袖子,從兜裡掏出5元錢給了店主。

  儘管,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獎我還是沒有拿到。

  回到家之後,我想了想,感覺有點不對勁。我想,抓60分,那必須抓得那12個麻將必須都標5,的情況就是第1次抓到1個5,第2次抓2個5,第3次抓3個5……第12次抓12個5至少得花去6元錢。但萬一抓得那些麻將標的數是10或有的總和是相同的,那麼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錢。(機率問題)

  最後經過一番考慮,終於把問題弄清了,我抓緊到街上找那算帳,可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7

  1月20日星期三多雲

  錯中求解

  四年級的舉一反三中,有一種題型是“錯中求解”。我來舉個例子:王辰在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時,把被除數171錯寫成117,結果商比原來少2,但餘數正好相同。正確的除數和餘數各是多少?

  這道題其實很簡單:171錯寫成117,而商比原來少2,所以171-117的差=除數2。這下除數求出來了,就簡單了。題目說餘數相同,那麼我用求出的除數分別去除錯誤的被除數和正確的被除數,如果餘數相同,且兩商的差是2,題就做對了。列式:(171-117)÷2=27;171÷27=6……9;117÷27=4……9;6-4=2。這下餘數相同了,兩商的差也是2,答:正確的除數是27,餘數是9。

  錯中求解真好玩!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8

  暑假,媽媽帶我去上海看世博會。媽媽告訴我:“我們晚上8:10坐火車從九江出發,明天中午12:10到達上海。而阿姨過年的時候開小汽車回九江,她是早上8:00出發,當天下午4:00到家。你知道是火車的速度快還是汽車的速度快嗎?”

  我好不猶豫地說:“要知道火車與汽車哪個速度快,也就是要求它們各自的速度。要求速度就必須知道距離及時間,九江到上海的距離是多少呢?”媽媽輕微地搖了搖頭說:“九江與上海的距離是952公里。”“我知道了。先求出火車在晚上跑的時間:12:10-8:10=4(時),火車總共用時:4+12=16(時),火車的速度=952÷16≈60(公里/小時)

  下午4:00=16:00汽車用的時間:16:00-8:00=8(時)

  汽車速度=952÷8=119(公里/小時)因為119>60,所以汽車的速度快於火車。媽媽,我回答得完美吧?!”

  媽媽說:“你最後的結果是對的,但你沒有認真分析題目,只是機械地套用公式。在做題目、考慮問題時,我們應該全面地考慮所有的已知條件,開拓思路。像剛才的問題,其實就是距離一樣,時間長的,速度就慢,也就是說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大,商就越小。火車用的時間長,速度就慢,而汽車用時短,速度就快。”

  我聽了茅塞頓開。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9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個遊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動的指標。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標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遊戲規則這麼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一個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標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標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標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裡,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20

  那一天我看了《小學生週報》,從一個版面上看到了這樣一道數學題:一隻小猴子從30米的地方搬香蕉,一次只能搬30根,而每往家走一米就要吃掉根。現有60根香蕉,小猴搬到家剩幾根了呢?如果是120根呢?

  題後已經是給我們示範了一題60根的題,就是小猴搬30根到15米只剩下15根,返回,到原點時又剩下15根。15+15=30(根),再將30根一起搬到家,就不會空空如也,至少還剩下15根。我看得津津有味,也想一展身手,便試解一道搬120根的題:

  小猴就先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回頭至起點再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加上前面的15根一共30根。再回頭搬30根至15米,加上以前的,一共45根,以此類推,最後一次也只剩下15根,合起來共60根。離家15米時再分兩次搬,每次剩下15根,合共30根。這樣,還有30根。

  從這我明白了,一個人只要肯動腦,什麼都可以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