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有關家庭的散文《幸福在哪裡》

家庭的散文《幸福在哪裡》

有關家庭的散文《幸福在哪裡》

  幸福在哪裡

  你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一家人,但你渴望成為這樣人家的一員。雖然,他們都離我們那麼遙遠。

  其實每個人生命的最初都是一條清澈甘甜的小溪,可總有一天,這條小溪要匯入江河湖泊,匯入海洋,只是誰也不知道這條小溪匯入湖泊和海洋的時間有多長,那種清澈甘甜的味道能持續多久。

  小說的背景是一間溫馨的小屋,大家先平靜的聽我嘮叨一下主人公的年齡。他六十歲了,為了敘事方便,我們叫他“小男孩”。

  故事從一次家庭會議開始,在主人公“小男孩”臨退休的前一天晚上。

  這個天大的決定引起了爸爸、爺爺和奶奶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60歲的孩子談退休太早了,爺爺怕“小男孩”退休後生活沒什麼著落,且“小男孩”的孫子就要出生了,得花錢僱保姆等等,奶奶甚至當場就表態:“我可不給他看孫子,我還有自己的事呢”,明擺著不給工資不辦事的態度。迫於種種吧,“小男孩”退休後還得重新找一份工作以貼補家用。

  就這樣,在常人看來已經到了葉落知秋的年齡,這一家人卻把“小男孩”當成放手沒搏的懵懂少年,他的身上,承載著父輩們殷切的希望。因此,他們針對“懵懂少年”退休後的人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媽媽認為讓兒子找一份門衛或保安的工作比較妥當,這一點基本和“小男孩”對接成串聯電路。爸爸卻唱反調,他的要求很高,因為他一直夢想著兒子長大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或者作家,所以從小就努力培養孩子的德智體美勞,給兒子請英語、音樂、繪畫等家教,安排兒子進了一所最好的大學,而現在,這一切,都打水漂了。甚至“小男孩”和他辯解“不能所有人都當科學家或者作家,總得有人幹活”的.時候,爸爸立刻火了,他認為兒子的想法是丟盡了他的臉。奶奶心疼兒子,怕自己的心頭肉氣壞了身體,所以站在兒子一邊,認為“小男孩”是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變壞了,沒有多大理想和抱負。氣得“小男孩”咬牙、跺腳、哭鼻子,最後要離家出走。

  矛盾激烈了,“你走給我看看!”父親的威嚴上來了“我現在就讓你到牆角站著去,真是把你個小毛孩慣壞了!”“你還想退休呢,我看你是想挨皮帶!”

  相信此時“小男孩”一定恨透了父親的霸道。但如果你的孩子從來未恨過你,你就不曾真正地做過父親,所以我們一點也看不出父親有多討厭,反而覺得這個起碼年過八十的老人夠陽剛,也夠可愛。

  象這樣的場面是極需要有人給個臺階下的,此時媽媽出現了,媽媽撫摸著小男孩的頭:“別哭了,兒子,我們這一輩子都是愛你、關心你的,退休是一輩子的大事,你要好好想想,人一輩子就退休一次,我和你爸爸當年退休的時候,就考慮了好幾年。”

  高潮漸去,溫暖接踵而來,你看過連吵架都吵得那麼幸福的人嗎?在他六十歲的日子裡,可以躺在媽媽的懷裡抹眼淚,可以讓爸爸暴跳如雷,還可以,和奶奶犟嘴!

  我們最想知道的,是這次家庭會議的結局,象所有的面慈心軟的父親一樣,在聽到“小男孩”淚影婆娑地微笑著說:“我的孫子就要出世了,咱們又能每天早晨圍坐在一起吃早飯了,就像我小時候一樣”的時候,父親就投降了。至此,家庭會議上一片和諧。

  這篇小說大部分採用信手拈來的“對話”,毫無雕琢的痕跡,作者似乎並沒給我們講故事,而是讓我們在親身經歷某些過往,但若深究,您就會看出:這天然去雕飾的語言,不正是天底下所有人愛的表達方式麼?帶著一顆愛心去品讀這個作品,您的心會有暖流湧動,直到最後,60歲的主人公說:“那時我們一家人待在小桌子上,一邊看著最小的孩子吃粥,也幻想著有一天,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或者作家……”時,我們都似乎尋找到了一種幸福的味道,象一條清澈甘甜的小溪,緩緩的流淌於每個讀者的心裡。

  在一千餘字的篇幅中,作家獨具匠心,構思巧妙,立意奇絕。我不得不承認,對整篇小說的閱讀,是一次真正的愉悅之旅,當天晚上,我陪媽媽在院子裡聊天,在七月,我忽然想起了那一家人。此時此刻,我在想,在遙遠的俄羅斯,親愛的米哈依爾?扎多爾諾夫一定不會想到,他的一篇千字文章,敲醒了一顆遙遠的心靈,放緩了她匆匆前行的世俗腳步。是的,人到中年,有什麼會比多陪父母聊聊天,徜徉在母愛的溫情中更可貴的呢?

  韓國有個著名的建築師談及建築的生命價值時說:“讓眼睛快樂的建築才有生命力,而打動人心的秘密是:思維、想法和對人類的愛和尊敬。”而小說,又何嘗不是呢?用愛心凝就的作品,永遠都會具有不同尋常的震撼力的。

  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願我們的生命之旅都能象這一家人,平凡、普通,幸福、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