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描寫黑夜的散文

描寫黑夜的散文

描寫黑夜的散文

  在黑夜時我們總是會思考許多的問題,那麼關於描寫黑夜的散文都要哪些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描寫黑夜的散文,歡迎閱讀。

  描寫黑夜的散文【1】

  這幾年,呆在這座異樣的都市裡,我覺得自己變的也有些怪異,總想一個人獨處黑夜。

  黑夜使人害怕但不痛苦,它能使人暫時忘卻憂愁甚至悲傷。本來我或許已經十分卑微,人們也已經好多年不理我了,我的影子從他們記憶裡應該是逐漸模糊乃至消失,但我仍然害怕人、害怕所謂活的人,我象耗子般把靈魂深藏在寒冷如冰的軀殼裡,躲在牆角瑟縮著,冷風陣陣,這時我忽然悟出一個道理、比哲人還哲人、令我無比自豪又驕傲的道理:瑟縮實在是一種不錯的運動,既佔不了多大地方,又幹擾不了旁人,尤其是自己在這樣的運動中或多或少能產生點兒能量,雖說少點兒,但總比你不知天高地厚地為了獲得點兒能量而黑燈瞎火的弄出點聲響強吧!話又說回來,白天都不敢出聲兒,何況又是黑夜呢,再說了,出了聲兒就會有動靜;有動靜那就叫折騰,就算小動靜也不行,驚動了天、驚動了地、驚動了街坊四鄰,那就完了,悄悄的吧,還是悄悄的自個兒瑟縮吧!

  黑夜把它的眼睜的老大,像無底的黑洞,裡面陰風森森,我摸索著挪了挪不太靈活的肢體,想躲開它的逼視,但它的視野實在是太大了,我根本無法躲開,索性不要躲了吧,那就想點兒快樂的。快樂的?還有什麼能使我快樂?我的快樂到底還有什麼?我搜腸刮肚地想啊、想啊,往我的前生,我的後世,往死裡想,終於,我想到了一點點兒。對,就是太陽,好些天前它還曾經照過我,熱熱的、暖暖的,照的人渾身舒坦。可是,太陽底下還能容得下我這樣一個不知叫什麼玩意兒的靈魂嗎?

  我自嘲地笑了,笑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兒。罷了,還是安分守己的瑟縮在黑夜裡吧!瑟縮在黑夜裡的靈魂並不寂寞,何況人最終都是要走向黑夜的!

  描寫黑夜的散文【2】

  夜已深沉,卻了無睡意。依在窗前,有些呆滯的眼睛看著窗外夜空中的那一抹湛藍。將風窗開了一條小小的縫隙,涼秋的冷風向我拂來。愛人值班,今晚又是一個人的夜。沒有孤獨,沒有寂寞,有的是獨享靜夜的愜意。

  夜深了,絲質的夜,漫過光滑的脊背,正一行行潛入泥土。白天喧囂不停的城市,夜晚卻靜若空谷。仰望星空,陰曆月末的窗外漆黑中能看到一抹湛藍的色彩,此時突然開始懷念星宿。抬頭,望見夜的曠野,夜的星光,夜的飄雲。多少年前就已習慣了一個人的夜,少兒時家中一個孩子的我,喜歡坐在月下思索“想嫦娥獨坐寒宮裡,這清清冷冷有誰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上學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坐在葡萄架下偷聽七夕“空守雲房無歲月,不知人世是何年”的牛郎織女的私語;成家後,孩子住長託,愛人在南方,一直是一個人生活,這時喜歡在一個人的靜夜讀韋莊的那首“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一個人的夜,溫馨悠閒,恬靜安寧。厚重深沉的.夜空,只聽樓下汽車時而喇叭,時而剎車的聲音,打擾了夜的寧靜,干擾了我的靜心傾聽。這樣的時候,我會想起《聊齋志異》中的寺院巍峨、古松參天、野花遍地、清幽寂靜的景緻,讓我入迷;那些在月冷星稀的靜夜所發出的狐女笑聲、瘋狂雨聲、怒吼風聲,彷彿都能在靜夜裡聽見。有時候,自己便坐在窗臺前,手把著《聊齋志異》,在書中的靜夜裡,去尋找並聆聽蒲松齡老先生筆下故事和人物在夜裡所發出的聲音。那聲音告訴我: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幾分莊嚴,幾分詼諧,幾分玩笑,幾分感慨,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

  一個人的夜,留給我一份安詳,一份靜謐,讓一顆浮躁的心歸於寧靜。曾幾何時,愛上了夜,喜歡它的顏色,喜歡它的芬芳,喜歡它的清靜,喜歡於夜裡聆聽。許多時候,厚厚的夜的篇章,無法翻開,用心聆聽夜的聲音便成為另一種閱讀。當我開啟心靈的時候,夜的一頁頁篇章便將它博大精深的內容無私地展露給我。於是,我便在人們看來非常靜謐的夜裡,尋找著夜的聲音,用心聆聽夜的聲音,用心思索夜帶給自己的人生感悟。在感悟中思索著曾經在自己身邊所發生過的一切。一個人的夜是思念的夜,思念著自己與親人和朋友共同度過的每個美好的夜晚;一個人的夜是一杯酒浸泡的夜,麻木著自己的軀體來欺騙著自己的靈魂;一個人的夜是一杯咖啡親潤的夜,苦澀的醇香中感悟著生活的真諦。

  一個人的夜,只不過是一段情感的抒發,淡淡的情懷,悠悠的冷庫與牽掛,夾雜著絲絲甜蜜的幸福與傷痛,愛與哀愁,只不過是紅塵一段夙願,當淚水滑過嘴角時,才發現流進心裡,依然是那痛並快樂著的記憶。寂靜的房間裡流淌著豐沛的夜,太多時候耳朵上的耳機裡傳出了半導體中最熟悉的主持人那醇厚的聲音,這醇厚的聲音於午夜時分打破了夜的寂靜,我聆聽到了夜的聲音。夜的聲音中,有揮之不去的往事,有不經心留下的隻言片語,有時候也有夢中醒來的失落。許多時候的夢裡都有很美的感覺,美得不願醒來,可是不經意的翻個身,陡然清醒,卻是一片迷茫,今宵夢在何處,縱然不知。也許最美的,往往是留不住的,一片心情,一片落葉,飄飛的是季節,也是歲月。

  夜色很靜,如鉛一樣沉重。冷寞的彎月,斜掛在天邊,繁星點點深情地與彎月為伴。長夜如歌,冷月無聲,靈魂恰似一朵綻放在黑暗中的花朵,不為人知的開放著。一個人的夜,只不過是一個人的寄語,是寂寞與情感的交織。一分一秒體味著長夜,真實又曖昧,這個連結黎明和黃昏的自然段落,滋生著夢,也掩埋了生命的紛爭。遙望深藍的夜空,風兒梳理著星光與那一彎淺月的脈絡。雖然靜夜多表現為黑暗,但那黑暗只是靜夜的外在掩飾,更有一種靜夜的光明,需要一種靈性的感悟和不凡的塵緣,才能感知的。

  秋風蕭瑟,帶伴溼溼的氣息。思愫泯燃,在這夏逝秋至的深夜。靜然,只不過是一種心理的俗語。就像是佛家坐禪,心無雜念,一心禮佛,把心靜寄託於蒼生萬物,把自己化作萬物之主,心繫蒼生,心有大千世界,花花雖是紅塵,卻發覺,還是世間熱鬧。人活在世上,愛著、感受著、思考著、行走著。記憶中那些熟悉的面孔還會依然清晰嗎?誰還會記得你?你還能記得誰?這個世界依然只蘊涵著四季的輪迴,落寞的時侯也只有自己守著那份孤寂,攤在手心,不肯流逝。攤在手心時的有幽怨、有感悟、有夢想、有千百種託不起的心緒。

  夜,悠長寧靜,只有我一個人,不只是緊閉的窗,不只是黯淡的光,還有緊閉的心扉,封存了過往種種璀璨的煙火,綻放之後絕決的消散。推開窗,拂面而來的冷風擊打著身體的每一處神經。淡淡的皺了一下眉,紅塵依舊,勘不破的只是心中的那份執念,喧囂散盡,熱鬧歸於平淡,唯有微微的夜風還在窗外聲聲的低婉傾訴,伴隨著這個夜的深沉。一個人的靜夜,聽一曲京劇曲牌《夜深沉》的曲子,悠揚的韻調飛入耳鼓,那似山澗峽谷中清泉的流水聲音,一起一伏、一跌一宕、時斷時續、時明時暗,幽怨帶有剛烈的曲調,讓人覺得那意境沁人心肺,猶如暢飲一杯老酒後回味餘香,滿口綿長悠遠,滿心陶醉似的享受。

  夜深沉,夜半催人老。肉體和心靈都是孤寂,慾望和能量卻是飽滿。時光荏苒,濤走雲飛。一個人的夜,很安靜,靜的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外面的街漆黑一片,周圍的人都睡了,很安靜。想起《詩經.小雅.庭燎》的詩句:“夜如何其?夜未央。”將自己沉浸在濃濃的夜色裡,讓靈魂寄寓在夜的嫻靜與淡泊之中……

  描寫黑夜的散文【3】

  記得曾經看過的一首詩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首由顧城寫的小詩《一代人》,讓我讀了以後,便深深震撼住了我的內心,可謂是從內到外地被它深深折服了。短短的兩行字卻韻味無窮,引人深思。

  而我想說的則是黑夜中我在尋找些什麼呢?有時候,當寧靜的黑夜來臨,我心裡就有一種漠然的空虛,而我此時便會一個人呆在這片黑夜中,一個人坐在地上,一個人在想些什麼。我很喜歡黑夜,尤其是喜歡黑夜下的寧靜幽然的氣氛,不知為何,我似乎只有在這種情境下我才能夠找到我自己,才不會迷失我自己。

  在黑夜中,我的情感是憂鬱的,但我卻喜歡這種感覺,尤其是當心情本來就不好的時候,我更是喜歡抱著這樣的情感,然後一個人在這無盡的黑夜中思考些什麼。有時候我會思考人生,有時候我會靜靜地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時候我會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與自己的靈魂進行交談,讓自己的內在能得以提升。在這黑夜中,我尋找真我,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我才能真正地與真我進行溝通,因為不會有任何色彩掩蓋、阻擋我。

  我慢慢地去感受著黑夜,在夏天時偶爾會有蟲叫聲劃破這一片寧靜,但是我卻毫不在意,似乎這叫聲本就是存在於寧靜中的,本就是寧靜黑夜中的一部分。悠悠地靜坐著,讓自己融入進黑夜中,成為它的一部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因為在融入前我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虛,而如果不突破這空虛,我便不能融入。而等到我突破了的時候,那種超然的感覺也是讓人無法形容,似乎讓我到了一個迷幻的夢境,在這裡,我可以去思考一切,去和自己交談,讓心和大腦連線在一起,讓思想、智慧、創造等等融匯在一起,我享受著這一切。此時此刻我沒有什麼煩惱,沒有什麼負面情緒,或者說我似乎能接受這一切的負面情緒,用淡然的態度去看待它,卻向它們伸手,擁抱它們,感染它們,不讓自己迷失在了這負面的情緒中。

  在現實生活裡我會迷茫,但在這黑夜中我卻能看透一切,不再迷茫,而這時的我也確實是在尋找光明,尋找自然,尋找真正的自己,超脫自己,超脫現實的束縛,卻思考著真正的智慧。

  在這樣的情境下,我發現著自己的價值,用黑色的眼睛去看透一切表象中的本質。感受著愛,感受著喜悅,感受著和平,感受著真我下的一切,品味著這神奇奧妙的世界,體味著自己的人生。

  我不知道,為何黑夜有這樣的力量,每當與真我對話完後,我全身上下便有一股說不出來的舒暢感,而我的精神世界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向前邁了重要的一步。

  幽美的黑夜,沉默的黑夜,在這之下則是光明的探索,精神的提升。我喜歡著這無盡的黑夜,因為它給了我太多太多!

  描寫黑夜的散文【4】

  夜空,掛著稀疏的幾顆星,漆黑覆蓋了白天所有的喧囂,也寂靜了我被風吹落的影子。

  夜風,有些微冷,我不自覺地將臉埋進暖暖的圍巾裡,走在這樣的夜路,這個少有星辰的夜空下,卻忘記了害怕,也無所謂一個人的自由。

  路不長,回望就可見圖書館玻璃窗內迷濛的燈光,偌大的校園靜謐的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喜歡這樣的靜,這樣的夜,卻還是加快了回寢室的步伐,自問:“你內心強大到可以不怕夜的黑嗎?"

  很矛盾,習慣了高中時代全寢室傾巢出動,八個女生餐具擺成長長的一列,開心地大吃。習慣了在高三的日子裡和同學忙裡偷閒,聽著一首舊歌一遍,又一遍。習慣了下晚自習,和舍友去操場瘋跑幾圈;習慣了不是一個人。

  可是,蒲公英總有隨風遠行的時候,為一個遠航的夢,所以它離開了曾經的所有。

  現在,在習慣中漸漸長大,在不習慣中學著習慣,又何嘗不是人生要面對的必然。走在從圖書館回來的夜路上,縱使是葉落風冷,縱使是夜路獨行,只會在黑夜的掩遮下任霧迷雙眼,然後努力放慢步調,一步一步穿越黑暗。

  夜關閉了所有的門,但它會留下一扇窗嗎?我相信會的,在那扇窗裡會有一束溫熱的燈光,一直照著每一個穿越在黑夜中的我們,相信我們都不是一個人!

  我的心有一扇窗,又何苦在記憶的花園中駐守荒原呢?

  世事是變幻的光影,在光影中我們總會折射出落寞和失神,而對內心久久遺失的勇敢,卻一直棄置在蕭索的角落裡。

  往昔,我只是一隻沒有離過群的大雁,而現在,我會說,我不是一個人,因為我還有夢····

  你的內心強大到真正可以不怕夜的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