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春天美景的散文

春天美景的散文

春天美景的散文

  寒冷的日子終將過去,春天溫暖如玉的春風會帶走冬季的乾燥,春雨帶來萬物的復甦,下面小編收集了春天美景的散文,供大家閱讀。

  篇一:春天

  漸暖的空氣,破冰的流水,漸綠的柳枝,吐芽的苞蕾,這些春的使者,驅散了料峭的寒風,送來了溫暖的氣息!被風簇擁著的春天,陽光和煦,萬物生機勃 勃,春雨滋潤,蘭馨蕙香。“紅杏枝頭春意鬧”,自然界的精靈們自然也不甘寂寞,將無聲的濃郁春意表現得似有聲音般轟轟烈烈。三月,這樣一個熱鬧的年輪,萬 物復甦的月份,演繹春天的方式也更扣人心絃。

  三月的細雨如絲如霧,隱隱只能朦朧著感覺,綿綿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籠罩在周圍,似一種如夢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纖纖風細細”的美麗與浪漫。聽著腳下踏起水花的聲音,觸控柔順的雨絲,真有一種難得的愜意與悠閒。

  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節,一切都在萌芽階段。柳絲輕搖,梢尖微點水面,漾起泛泛漣漪。“綠楊煙外曉寒輕”,楊柳堆煙,漫眼的是無際的嫩綠,感受著沁脾的清爽和溫柔的撫摸。相信到了暮春,伴隨著飄飛的柳絮,又是另一番動人美景!

  春來也,飄柳萬絛綠如海。春天,草長鶯飛,絲絛拂堤,處處洋溢著和暖的氣息,奏響著和諧的旋律,演繹著動人的畫面!春來了,三月的物既無聲又有聲 地昭示著,在鳴囀的黃鸝聲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纏綿的春雨絲中,在飄揚的柳絲條中,到處在召喚著春天的來臨!徜徉在三月的暖風中,小園徐步,怡然自 得,春自已經到來

  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總會。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他們竟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啊,原來是春雨給潭水帶來綠色的生命。

  風和雨總是結伴而來的。早春的,帶點兒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臺也綠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麼好啊!但又何止是“綠”?

  在風的吹拂下,滿山滿坡的野花睜開了眼,一朵、兩朵,一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煩惱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麼天空也是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啊,那是小孩們放的風箏。在藍天白雲映照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著,飛昇著,多麼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屬於小孩們,天空屬於小孩們,然而他們不是同時也在努力地打扮著春天,增添著春天的色彩嗎?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細審視,你會發現在悅目的色彩中,還有零星的枯黃,那是殘冬留下的痕跡。你也許會嘆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著 那幾莖折肢斷臂、垂頭喪氣的小草,誰還會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黃的冬衣,你會有更新奇的發現,嘿!裡面卻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著, 孕育著更美的春天。

  我終於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麼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筆勤奮地揮動著;是稚氣的小孩們天真地打扮著;是被人們忽視的小草默默地孕育著。盡情地享受著春的色彩的怡悅的人們啊,你為春天的色彩貢獻了什麼?

  [評析] 這篇文章觀察細緻,取材豐富、生動。文章以描寫春天的色彩開頭,又在開頭設問:“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以回答這個問題為線索,對春天做更深一步的描寫,構思新穎,引人入勝。

  筆者在描寫春天的色彩的同時,還注意中心思想的深化。在提出春天的色彩“是被枯黃的小草孕育著”這一很新穎、很深刻的立意後,又在篇末提出了“你為春天的色彩貢獻了什麼”這樣的問題,給讀者們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思考餘地。

  篇二:橋下的春天風景

  有一天,我從xx到下xx印刷有限公司辦雜誌業務。早上,我返回,從北向南。途徑下關新橋,剛要走過新橋,忽然被新橋左下方的景色吸引,只好獨自站立橋頭欣賞。也許,在別人的眼裡,我彷彿成為一道夢幻的風景。

  進入我的視野是一樹白色玉蘭花,因為我素來喜歡。玉蘭花樹,高高低低,疏密有致,與其它樹木相比並不粗,如粗大的楊柳樹,卻十分地標緻,如同現在時尚的美女。每一顆玉蘭花樹的枝丫,在春風中,都開滿白色的玉蘭花。溫暖的春風,猶如玉蘭花盛開的催化劑。

  玉蘭花,在春風中,飄蕩著清香,向我襲來,就像春天的浪潮,讓風中的我不斷陶醉。這香,是原汁原味的香,是現代城市中難得一遇的香,是生態的香,是初春的香,是洱海浸潤的香,是讓我一聞而永生難忘的香。

  玉蘭花不僅香,還白得純潔,像白玉,與生俱來,由內到外,在燦爛的陽光中更加耀眼,在清涼的風中更顯冰清玉潔的質地。橋下的玉蘭花的香,玉蘭花的白,與西洱河水有關,我想。

  玉蘭花與西洱河近在咫尺。我把視線移向西洱河。河水靜靜的,清清的,真像一面透明的藍色玻璃。只有這樣的清水,才會有這樣清香的玉蘭花,也才會有這樣潔白的玉蘭花。此時,我彷彿看到,花的香,從清水中不斷溢位,隨風而飄;花的白,從清水中冒出,漸次盛開,形成一道春天的美麗風景。

  這春天的風景,對我而言,是陌生的。我1982年至1985年在大理州民族中學讀高中,經常走這座橋,不知留下了多少青春的'足跡。那時,這座橋叫新橋,至於為什麼叫新橋?我不得而知。後來,由於城市的快速發展,交通的擁擠,把這座橋加寬了,變新了,然而還是叫新橋,彷彿橋下的春天風景,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在我心中,總是新的。風中的橋,我已經斷斷續續地走了足足28年,每走一次,都習慣地朝橋下望,望一望西洱河,望一望河兩岸。河,還是那清清的西洱河;柳,還是那青青的垂柳。

  而這一次看到的橋下的春天風景,主要是玉蘭花。她讓我的心靈震撼,細細想來,應該是來源於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行走的獨特方式。一般人到城市出差都是坐車,或打的或坐公交車,而我呢,往往非同一般,也許是文學創作決定的,寧可辛苦,也要走路,東望西瞧,尋覓自己想要的風景,卻快樂著。如果今早我坐車,一晃而過新橋,那震撼心靈的玉蘭花,將擦肩而過。二是與生俱來的生命特質。人家把眼睛盯在權上,錢上,物上,而我把眼睛卻盯在自然的春天的風景上,盯在心靈的春天的風景上,因此,橋下的玉蘭花就是我心中的最愛。三是橋緣。我第一次來下關,第一次走進民族中學,是依靠這座橋的。橋,讓我從此岸到彼岸,讓我跨越深、寬、清的西洱河,讓我的青春理想得以實現,讓我跨越似水流年的時光,讓今天的春天與昨天的春天悠悠相連,讓我的生命影子,留在橋下,留在橋下別樣的風景上。

  自然風景,形成的春天的風景,對於每個人來說,喜好不一,有的不太喜好,喜好的是喧鬧的城市風景。而對於年過半百的我,卻獨樹一幟,非常喜好臨水而居的玉蘭花,因為玉蘭花生機盎然,潔白無瑕;因為我生於農村,長於山水間,一到春天,花兒點綴在山水間,那時的我,雖小,卻如同一隻小蜜蜂,在花枝間飛來飛去,追逐絢爛的夢想。

  如今看到一望無際的城市間一點自然風景,一點春天風景,感覺非常珍貴,感覺非常刺激,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心中的浪花朵朵綻放。因為,“工業文明使自然在退卻與貧化,城市與人口的膨脹,在一天天地擠壓著風景,現代人的人體與靈魂從一開始就缺乏自然所給予的靈氣與溼潤。”我國著名作家曹文軒在《在無風景時代邂逅風景》一文中如此一說,說出了我的心裡話,讓我銘刻於心。

  在橋頭,在風中,我欣賞橋下的春天風景,結果成了一個春天的夢,雖然過去了兩年的時光,但依然鮮活,依然與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