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教案湯圓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湯圓,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美術教案湯圓1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要吃湯圓
2、瞭解湯圓的形狀,嘗試用紙漿製作湯圓。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KT板各組一塊,上面畫好“湯圓”的外輪廓,各色紙漿、棉籤、鑷子。
活動過程:
1、提問: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吃什麼?
2、出示湯圓的圖片,說說湯圓的形狀,吃去是什麼味道的?裡面有什麼?什麼顏色的?
3、教師示範用紙漿在KT板上製作湯圓。
4、幼兒入座,選擇在就近的“湯圓”外輪廓上進行紙漿湯糰的製作。
5、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同時幫助幼兒用鑷子把選用的紙漿放在指定的湯圓輪廓中。
6、作品展示、講評。
活動反思:
對此次的活動感觸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觸,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託班,對於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非常整潔、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觸,此次的“湯圓”是製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幹過程,由於在室內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乾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佈置在了美工區內,美工區中美術的氛圍頓時增添了許多。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
小班美術教案湯圓2
活動目標
1、喜歡泥工。
2、學會搓圓的技巧。
3、瞭解湯圓的吉祥的意義。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搓的技巧。
活動難點:吃湯圓的意義。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小朋友們吃過湯圓嗎?
2、還記得湯圓是什麼形狀嗎?(圓圓的,小小的)
3、什麼時候吃湯圓?為什麼要吃湯圓?(一般是在元宵、冬至、春節吃,但是現在超市裡天天都有,平時也可以吃。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
(二)出示橡皮泥搓出來的湯圓
1、你們看這像湯圓嗎?這是用橡皮泥搓的湯圓。
2、你們看裡的湯圓是什麼樣的?它們的顏色是怎樣的?
(三)示範搓湯圓的動作
1、講解:先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搓出一下塊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然後反覆揉幾下,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2、現在你們空手跟老師做這個揉的動作。
(四)注意事項
1、搓好的湯圓放在蓋子上。
2、別把泥掉到桌面上或地板上。
(五)幼兒動手搓湯圓,教師指導
(六)對作品進行評價
小班美術教案湯圓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團的技能來塑造湯圓。(重點)
2、透過情境化的泥塑環境讓幼兒對泥工活動感興趣。
3、透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各色面泥、盤子
【活動過程】
一、魔術魔術變變變教師出示面泥,
師:"今天,我們要變魔術,一起來唸口訣:魔術魔術變變變!"教師手藏身後,團出湯圓。激發幼兒一試身手的興趣。
二、幼兒學習團湯圓
1、幼兒自主"變"湯圓。老師會變出湯圓,你們想變魔術嗎?我們一人拿一塊彩色面泥,自己變變,看誰能變出湯圓。
2、教師教幼兒團湯圓團湯圓是有秘訣的——
(1)從面泥媽媽身上分出一個面泥娃娃
(2)邊唱歌謠邊團:"手心轉呀轉,團團團湯圓,我團的湯圓圓又圓,你團的湯圓圓不圓?"
(3)幼兒基本完成,大聲回答:"圓!"由此體驗團成湯圓帶來的成功體驗
三、幼兒練習團湯圓
1、教師邊引導幼兒唱兒歌,邊指導幼兒正確的團圓方法。
2、提醒幼兒團好一個湯圓就放到盤子裡,比比誰團得多,團得圓。
四、送湯圓去展覽幼兒將一盤盤湯圓送到鄰居班,請他們參觀,欣賞。最後將湯圓送到娃娃家。
活動反思:
對此次的活動感觸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觸,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託班,對於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非常整潔、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觸,此次的“湯圓”是製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幹過程,由於在室內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乾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佈置在了美工區內,美工區中美術的氛圍頓時增添了許多。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