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精選小論文作文集錦九篇

小論文作文

精選小論文作文集錦九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論文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論文作文 篇1

  我們迎著和煦的春風,來到了氣象館。

  首先我們來到氣象場。我便被一個方方的箱子吸引住了,箱子造型美觀大方,表面雪白光潔,箱子下面有一根粗粗的柱子。老師說:“這方方正正的箱子叫玻璃鋼百葉箱,裡面有溫度器,是專業儀器,用於測量空氣溫溼度。”我急忙一字不漏的記錄下來。接著我來到一片土地,這片土地叫地面大氣場,上面有兩根平放著的溫度器和一根插在泥土裡的溫度器。用來測量地面的溫度…… 不一會兒,我就記錄了30多個測量天氣的儀器,有DZZ4-PD1電源箱、遙測雨量計、大氣電廠儀、蒸發器、風向儀、風速儀……

  接下來,我們觀看了一段影片。影片上大概說颱風、暴雨、大風 海潮是四大破壞天氣。在這些天氣中,我們要減少冒失出海、檢查電路、加固門窗、不在樹邊走路……看完影片後我們還要回答問題,答對了還有小獎品呢。我把手高高的舉著,可老師沒有看見,真遺憾!

  看完了影片,我們拍了張集體照,就懷著愉快的心情回到了班級。

  今天真開心!

小論文作文 篇2

  你家是不是有毛衣?我想,你一定說有的。現在的每家每戶都有毛衣,可是你是否觀察過毛衣呢?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毛衣上有許多的小圓球,由毛衣上的毛組成。這樣不僅妨礙美觀,還會讓你摸起來非常不舒服。如果處理不當,會損壞整個毛衣,反而更不好。這個時候就輪到毛球修剪器上場了。只見它開足馬 力,對著毛球一刮,就看見毛球全部都不翼而飛,毛衣乾乾淨淨。正在我對這個毛球修剪器讚歎不已時,突然升起一團疑雲,毛球修剪器到底是怎樣修剪的呢?

  我正疑惑時,爸爸發話了,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拿出說明書,仔細的研究了一下,便開始拆修剪器。我先把修理器的開關關閉,再把最外層的外刀網旋開,拔出來,然後再把最主要的圓刀拿出來,上面有著極其鋒利的刀片,再往下就看見了風葉,上面有著四塊豎起來的板,開啟開關就會飛快的轉動,在風葉的最下面,還有著一個巨大的缺口,毛球就是從這裡掉下去,掉進儲物倉,儲存在裡面。

  原來,這個修剪器,由一個馬達轉動風葉,風葉連線著圓刀,風葉一高速轉動,圓刀也高速轉動。外面的外刀網隔開了衣服與圓刀,防止直接接觸衣物造成的破損。外刀網上有許多小孔,在接觸衣物時讓毛球伸進外刀網,被圓刀直接割斷。被割斷的毛球從圓刀的旁邊掉入下面的風葉上。風葉上的四塊豎起的板子在高速轉動的情況下,像打羽毛球一樣,把毛球“打”進儲物倉。在實驗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一把外刀網旋下來,這個修理器就不再轉動。難道是沒有電了?那為什麼剛才還轉的這麼快?經過我多次試驗,發現風葉旁有一個按鈕,就像冰箱上的燈一樣,有個下壓按鈕。外刀網旋緊後,會把這個按鈕往下壓,壓到最底部時,保護功能就會關閉,修剪器就會正常工作。

  原來一個毛球修剪器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啊!

小論文作文 篇3

  愛因斯坦曾說過: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係來思考和觀察事物。所以我趁著六一小長假去了廣西科技館去觀察探索科技的力量。

  一進大門我就看見一個高大威猛的變形金鋼——擎天柱,不過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二樓,二樓有一個模擬齒輪的東西,工作人員把齒輪放在一個透明的箱子,我們拿著一個轉盤轉動齒輪。這樣我們就能看到齒輪是怎麼轉動的。突然我的腦海裡蹦出了許多問題:齒輪是誰發明的、他為什麼發明齒輪、齒輪是用來幹嘛的呢,帶著一連串的問題我就一回到家就馬上開啟電腦查詢齒輪的奧秘。終於我在電腦那裡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原來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土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過齒輪。公元前150年希臘有名的發明家古蒂西比奧斯在圓板工作臺邊緣上均勻地插上銷子,使它與銷輪齧合,他把這種機構應用到刻漏上。公元前100年,亞歷山人的發明家赫倫發明了里程計,在里程計中使用了齒輪,然後遠在2400多年前的東周時代,我國已經有了銅鑄的齒輪。山西侯馬東周晉國鑄銅遺址就曾經發現成套的齒輪陶範,有不同規格的4套,齒輪中間有孔,周圍8個齒,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齒輪鑄件。後來在漢代時,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先進的齒輪。多年來,在陝西、河南、河北、山西等省的許多地方都出土了漢代的齒輪,有銅鑄的,還有鐵質的,這時的齒輪有很多是作為傳動齒輪。西漢的銅齒輪,採用這種奇異的齒形,可以傳送巨大的力量,帶動複雜的機械裝置。高0。9釐米,外徑1。5釐米,陝西長安洪慶村出土。還有早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東周時期,中國人就已發明了古代機器人呢!當今世間,只要談及機器人,言必歐美、東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製出古代機器人的,是我們中國人。我國製出的古代機器人不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廣泛,有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會跳舞的機器人、會唱歌吹笙的機器人、持賺錢的機器人和會捉魚的機器人,應有盡有。看到這裡我真為發明齒輪的科學家感嘆:那些科學家怎麼那麼厲害,看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少不了科技的力量啊!

  這次透過電腦的幫助下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小小的齒輪歷史是那麼悠久,它的用處是那麼多,看來它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零件。我好開心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真是受益匪淺啊!

小論文作文 篇4

  這學期我學習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就是把單位1評均分成若干份,並且知道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運用,下面的便是我生活中的分數。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麥當勞。媽媽點了份全家桶,因為是星期六的原因人特別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大桌子。剛坐下沒多久,媽媽便問我,”這有12個雞腿,我們一共3個人,每個人應該評均吃幾個?”這時候,我突然想起我學過了除法,那不就是平均分麼,於是,我用12除以3,很快得出每個人應該吃4個,媽媽又問我,"那我們每個人吃了幾分之幾啊"?這時候,媽媽話音剛落下,我便回答了,"三分之一啊"。媽媽笑著拍怕我的頭說,“恩,兒子真棒”。

  這時候爸爸來了一句,說:“如果還有一個人和我們一起吃,那我們每個人能吃到幾分之幾啊?”我脫口而出,”1除以4等於四分之一唄“。爸爸笑著說:“兒子反應真快,真棒。”

  我開心的笑了笑說:“這沒什麼,我還會好多,老師教了我們好多呢。“爸爸開心的拍了拍我的頭。

  從那次開始,我越來越喜歡數學了,覺得數學好有意思,以後一定更要好好學數學。

小論文作文 篇5

  在動物世界裡有許多奇怪的現象,如兔子的眼睛為什麼是紅色的?魚睡覺為什麼睜眼?許多許多,但我覺得變色龍會變色很神奇,所以我對它進行了研究。

  變色龍一般身長25—30釐米,舌頭比身子還長,它有一個特殊的本領那就是會變色,這樣它就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偽裝起來,就好像穿了一件迷彩服一樣,既可以避免敵人的侵害,又可以迷惑它要捕捉的食物,便於採取突然襲擊。

  這是為什麼呢?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它的皮膚內有許多不同的色素細胞,有黑色素細胞。紅色素細胞。金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細胞受神經和激素控制。當環境中的`光線。溫度。溼度等發生變化時,或是受到驚嚇時,神經系統立即會做出反應,引起各種色素細胞的收縮或舒張的變化,產生不同的組合,像我們繪畫時用“三原色”可以調出許多種不同顏色一樣,變色龍的身體就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變化。

  變色龍能隨環境變化改變體色,長期對自然環境適應的結果。有不少動物都有這種本領,如海邊的招潮蟹;有的外形也可以隨環境變化,如枯枝碟,顏色與形狀與一片枯葉幾乎沒有區別。動物的這種對環境的適應性成為“擬態”。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一點也不足為奇了。

小論文作文 篇6

  20xx年的世界學生運動會的腳步聲越來越大了,證明大運會要來臨了。做為居住在龍崗區的一員,應該為大運會做一點貢獻。正好我最近發明了一個叫毛巾自動風乾器的東西。

  在大運會時有一個專案‘‘游泳”在游泳後必須要用毛巾擦一擦,不過參加大運會的大學生太多了,總不能買太多毛巾了,所以我發明了毛巾自動風乾器,當一名運動員把毛巾擦完後,毛巾已變溼了,這時我們可以把毛巾洗乾淨然後拿去曬,不過要過很久後才幹,這時毛巾自動風乾器就派上用場了。

  把“儀器”裝在通風的地方,加上風向計可隨風轉動,所以不管風從哪個方向吹來,漏斗口總能對準風向,確保有足夠的風進入漏斗。風進入漏斗後就順著管子吹向毛巾。做法十分簡單,先準備;漏斗、風向計、管子、剪刀。我們先把一個漏斗安裝在風向計上,然後用管子和軟管把漏斗和毛巾的不鏽鋼連起來,最後把不鏽鋼上鑽上一些小孔。這樣一個毛巾自動風乾器就做好了。由於每個小孔都是對著毛巾的,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吹乾

  噓,讓我們傾聽第26屆世界大運會的腳步聲。

小論文作文 篇7

  在聖誕節來臨之際,許多商場都採取了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什麼滿“12減6、5”全場五折起“”滿500減50“,看的我眼花繚亂。

  我跟著媽媽在新世紀商場裡穿梭,琳琅滿目的商品搭建了一座百轉千回的迷宮。逛了好長時間,媽媽才看中了一雙鞋子,標價996,媽媽覺得這雙鞋非常精緻,很是中意,而且正值商場搞活動,這款鞋”滿12減4“,比平時買便宜多了。媽媽讓我幫她算一下,一雙鞋打折下來多少錢?我想:996÷12=83,83x4=332,996——332=664。”媽媽,這款鞋打折下來可以便宜332元,只需664元。“”664啊?還是有點小貴啊!寶貝,你再陪媽媽轉轉。“說著,媽媽拉著我的手離開了新世紀。

  接著,我和媽媽來到了泰富百貨商場,這裡人頭攢動,比起新世紀商場來,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媽媽拉著我的手在人流中正艱難地前行。”媽媽,這兒有專櫃,打6。5折,一次性消費滿500就可以減50,要不,你再進去看看。“”嗯,這兒也有這款鞋。寶貝,你在幫媽媽算算,這兒需要多少錢?便宜的話,我就在這買了。“996x6。5≈647,647 >500,這樣的話,還可以減去50,647——50=597,媽媽這鞋只要597元,比剛才新世紀的便宜多了,你就在這買吧。”“嗯,就聽你的。”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原來“打折”也有學問,生活可處處都有數學啊!

小論文作文 篇8

  上個星期,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小巧玲瓏的指南針。

  我把指南針轉來轉去,不明白為什麼,它的指標總是指南面。晚上,爸爸回來,他看見我在擺弄指南針,就問:“遇到什麼問題啦?”我說:“爸爸,為什麼指南針總是指南面呢?”爸爸說:“指南針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我們祖先知道磁石能夠吸鐵,並且製成了可以自由移動的指南針。為什麼指南針可以指出方向呢?原來,地球是一個非常大的磁體,它和磁鐵一樣,也有兩個極,一個叫地磁北極,一個叫地磁南極。因為指南針是一個磁體,並且可以移動,而磁鐵是同性相排,異性相吸,所以地球上的指南針就總是一頭朝地磁北極,一頭朝地磁南極。”“噢,原來是這麼回事啊,太有趣了!”我說。

  爸爸還告訴我,指南針還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針稱為羅盤。我問爸爸:“那麼,這個指南針怎麼用呢?”爸爸說:“把它放平,之後指標會受到地磁影響而旋轉,等它停下來的時候,其中一頭指的是南方,另外一頭指的是北方。指南針主要是在方向不明的時候,用來分辨方向的,但某些地磁不穩定的地方是不能使用指南針的,比如沙漠中和某些峽谷中。”

  輪船在大海上航行,飛機在天上飛行,都需要指南針指明方向;我們到郊外旅行時,指南針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指南針真是我們的好幫手!

小論文作文 篇9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裡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爸爸給我買的一本數學拓展題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這時,我就在數學草稿紙上這樣寫: 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答:東西兩城相距261千米。

  但我又看了看,發現有點不對勁。原來,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其中的”離“,這到底是沒到中點呢?還是過了中點呢?如果是還沒到中點,離中點還差18千米的話,就是我剛剛這麼寫。但如果是到了中點多了18千米,那就應該這麼寫: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那到底是怎麼寫呢?我便向爸爸求助,我跟爸爸講了這件事後,又給爸爸看了看式子,結果,爸爸卻說:”嗯……你寫的這兩個式子都對。都可以寫。“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根據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