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精選數學論文作文(通用22篇)

數學論文作文

精選數學論文作文(通用22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精選數學論文作文(通用2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論文作文 篇1

  星期天,我到隔壁鄰居家串門,正巧,他正為一道奧數題目發愁呢,我向他手中的紙一看:小明有1元,2元和5元的人民幣共60張,總面值為200元,已知1元比2元的人民幣多4張,問這三種面值的人民幣各有多少張?

  他說,只要我能把這道題做出來,就和我一起出去玩,我一看這題目,就想到了我這學期新學的知識:替換,我便爽快的答應了。

  先假設1元人民幣減少4張,那麼這三種人民幣總共就是60-4=56張,總面值就是200-4=196元,這樣1元和2元人民幣的張數就變得同樣多。再假設這56張人民幣全是5元的,那麼這些人民幣的總面值就是5x56=280元,比前面假設的情形多了280-196=84元

  這是由於把1元和2元的都假設成了5元的,這樣的話就多算了5x2-1-2=7元,84÷7=12,由此可知有12張1元和12張2元的被假設成5元的了,因此,原來2元面值的人民幣有12張,1元的有12+4=16張,5元面值的人民幣有60-12-16=32張。

  做完後,我在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答案是正確的,我立刻把我的計算過程講給了他聽,他直誇我解題能力強,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我們便一起高高興興地出去了。

  我認為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理解運用它並且與朋友分享,這才是最大的快樂!

  同學們,我這裡有一道題目,你們也have a try吧!

  一輛汽車上午行了3小時,下午行了2小時,上午和下午一共行了340千米。如果上午每小時比下午每小時多行5千米,上午每小時行多少千米?下午呢?

  數學論文作文 篇2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我沒什麼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麼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麼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幹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

  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數學論文作文 篇3

  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是否會和我一樣,發現一些關於數學的問題,並去解決它們?這不,今天媽媽帶我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她也不忘考考我一些題目呢!

  精挑細選了一番,終於找到了合適又新鮮的食材,可這時,媽媽又給我出了個難題:“來,現在我來考考你!”媽媽一邊付錢給小販買青菜和蘿蔔的錢,一邊笑著對我說。“蘿蔔一斤2元,青菜一斤1.5元,我一共花了10元,共買了6斤菜。你知道我買了幾斤青菜,幾斤蘿蔔嗎?”“這還不簡單!”我對媽媽說“以前老師教過我們這種題目!”說著我便講起了思路來。

  “只要用假設的方法就可以了!假設全都是青菜,那麼就花了9元,還少花了1元,青菜與蘿蔔一共相差0.5元,求蘿蔔就用1除以0.5,一共買了2斤蘿蔔,求青菜就容易了,只要用6減2,青菜就買了4斤,最後檢驗一下。最終答案就是蘿蔔買了2斤,青菜買了4斤。”

  媽媽聽了之後連連點頭,語重心長地說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題目,只要多留心就可以發現!你們作業本、書上的解決問題不都是來自生活嗎?”

  “對啊!以後只要留心觀察,哪裡都有實際問題”我答到。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題目真是數不勝數,我們要處處留心,發現它,並去解決,就能幫助我們在數學方面得到更多的課外知識,教給我們許多的知識。

  數學論文作文 篇4

  今天放學回家。只聽爸爸在那喊道:“女兒,過來,讓爸爸考考你。”“考啥?”我邊撲向爸爸懷裡邊問道:“你不是比較愛喝冰紅茶嗎?我來問你,假如大潤發現在有個活動,四個統一冰紅茶的空瓶可以換一瓶統一冰紅茶,如果你有15個空瓶拿去換,最多可以喝到幾瓶統一冰紅茶?”

  哈哈!15÷4=3…3嘛。“3瓶,”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老爸,這也太簡單了吧,我看,連一年級的小朋友······呀!”我邊敲自己的腦袋邊叫道:“老爸,不對,我說錯了,你等等,讓我想想。”

  於是,我開始自言自語起來:“直接換4瓶嘛四四十六,少1個空瓶,就只能換3瓶了,那我還剩3個空瓶,再加上換回來的3瓶,喝完後就又可以有6個空瓶了,那不就又可以再換1瓶了,喝光後再加上原有2個空瓶最多隻有3個空瓶,看來怎麼也換不了了。那麼是4瓶。我就對爸爸說是4瓶。

  爸爸沒有回答我,只是微笑,笑得我心裡發毛。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提示我,問你是最多能喝到幾瓶?又不是叫你換幾瓶拿回家。可以用一些變通辦法哦。

  我絞盡腦汁,最終腦中突然靈光一閃,“對了,是5瓶,爸爸。”“哦,為什麼是5瓶,說來聽聽。”於是,我分析道:“15個空瓶換好3瓶冰紅茶後我再把喝完的空瓶加上換剩下的空瓶共6個空瓶去換。這樣第一次換3瓶,第二次再換1瓶,就是全部喝完,手裡最終也只有3個空瓶,怎樣都不能再換了,對吧?爸爸聽好了,關鍵來了,這時我只要向換空瓶的營業員阿姨先“借”1瓶統一冰紅茶,告訴她我馬上還給她哦。接著把這瓶冰紅茶喝掉,最後拿著已有的3個空瓶和借來喝光的這1個空瓶,共4瓶給換瓶的營業員阿姨,對阿姨說這4個空瓶換的1瓶冰紅茶不用給我,就算還給她了,因為我已經預支了。所以我分3次,一共喝到了5瓶,對吧。”

  爸爸讚許的拍了拍我的頭說:“嗯!總之是要用“借”的辦法,還有一種方法聽起來還要順當,只要分2次就可以喝到5瓶:我拎著15個空瓶去,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借”1瓶喝了。16個空瓶,立馬換4瓶,再喝了,4個空瓶直接給營業員,換1瓶不用給我,算把“借”的那1瓶還掉。不過,5瓶冰紅茶全部當場喝掉,我家寶貝恐怕要喝壞肚子了,看來要爸爸媽媽陪你一起去喝,要不你就再弱弱的問一聲:阿姨,能不能幫我們打包……”老爸說到這裡,我們都笑得滾翻了。

  “哈哈!不錯,答對了。來,作為獎勵,讓我親一下。”我滾翻了還沒爬起來,爸爸就把嘴巴湊了上來。“不要啊!”我拼命躲閃著,不讓爸爸的口水粘到我的臉上,而笑聲卻不斷地填滿著我的家。

  數學論文作文 篇5

  週末,媽媽和我準備在家動手做一頓既美味又營養的大餐,於是我們把特別想吃的菜列了一份選單:蛋黃基圍蝦、青椒炒雞胗、清蒸黃魚、清炒生菜、清燉鴿子湯,我們來到菜場,按照清單開始購買食材。

  我們來到菜場,先到家禽類買鴿子和雞胗:鴿子25元/只,買了2只;雞胗17元/斤,買了0.6斤,家禽類共用了:25×2+17×0.6=60.2元。

  接著我們來到水產類:基圍蝦26元/斤,買1斤;黃魚18元/斤,一條1.2斤,水產類買了26×1+18×1.2=47.6元。

  最後我們衝向蔬菜類:生菜3元/斤,買了0.8斤;青椒6元/斤,買了0.5斤;生薑6元/斤,0.6斤;鹹鴨蛋3元/只,買了2只;共買了3×0.8+6×0.5+6×0.6+3×2=15元。

  全部食材買完了,算了下一共用了122.8元,看著我們手中的戰利品,我和媽媽開心地滿載而歸回家做飯啦!其實生活中處處有無形數學,只要用心便可以發現。

  數學論文作文 篇6

  老師在教你做除法計算時,肯定強調過:0不能做除數,這個算式是沒有結果的,這是為什麼呢?當被除數不是0而除數是0時,比如:1÷0,2÷0,3÷0等,根據被除數=除數×商,那麼1=0×(),2=0×( ),3=0×( ),而任何數與0相乘都不可能是一個非零的數,此時商不存在,故0作除數無意義。

  當被除數是0而除數也是0時,根據被除數=除數×商,那麼0=0×(),而任何數與0相乘都是0,此時商不是唯一的,故0作除數無意義。

  再比如“2/0”假如讓0作除數,設2/0=A,那麼根據乘、除法互為逆運算,可以看出2=0×A,任何數與0相乘都的0,不可能得2的,此數是不存在的,也就是這樣的A是不存在的,對0/0怎麼辦呢?同樣可以設0/0=A,根據同樣的道理,0=B×0,在這個式子裡B可以等於1,2,3,4,5……當中的任何一個數,因此0/0等於多少還是不能確定,所以,0不能當作除數。

  哦!現在我明白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了。

  數學論文作文 篇7

  放學回家,沒書看的我笑眯眯地拽著廚房裡的媽媽,企圖“撈”些“好處”——去書店買書。“叮叮!”媽媽的“好”字還沒說出口,手機就響了。原來是每日一題來了,媽媽看了看,眼珠骨碌一轉,笑道:“你獨立做對題,立刻帶你去買書!還附贈一頓美餐哦~”我想了想:如果還是以前的題型,那我肯定行!還有誘人的“贈品”,便答應了。

  媽媽把題寫了下來,一看題,我就懵了,這是我沒有接觸過的題型啊:學校閱覽室有36名學生在看書,其中女生佔4/9,後來又來了幾位女生,這時女生人數佔總人數的9/19。後來又有幾名女生來看書?

  我呆呆地盯著題目,腦子一片空白,好一會才回過神來,急忙去問在一旁偷樂的媽媽:“媽媽,有沒有提示?給開個後門唄~”她清清嗓子,裝著正經的樣子說要我自己想題。我噘著嘴,低下頭去,再次審題。

  五分鐘過去,我絲毫沒有頭緒,嘟囔著:“原有36人,女生4/9,後來變成9/19……”

  十分鐘過去,我一心想書,還是沒有仔細思考,有些感覺,卻還是不夠清楚。我無奈地揪了揪頭髮,再次求助。我拉著媽媽的手,甩了又甩,獻殷勤地說:“親愛的母親大人,美麗的母親大人,行行好,救救我,給個提示?”媽媽果然動搖了,想了想,說了句:“哎呦,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告訴你吧。你想想,女生變化時,誰沒變?”

  誰沒變?哈哈,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女生變了,總人數變了,男生人數還沒變啊,那就從不變數——男生入手!

  已知“閱覽室有36名學生在看書,其中女生佔4/9”,把原來的總人數看成單位“1”,平均分成9份,女生是其中的4份,那男生就佔了原來總人數的5/9,男生有36×5/9=20(人)。又根據“後來又來了幾位女生,女生人數佔在總人數的9/19”,把現在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19份,女生是其中的9份,那男生就有這樣的10份。雖然前後總人數發生了變化,但男生人數始終不變,由此可見:“男生20人”與“男生佔現在總人數的10份”相對應,因此,只要用20÷10=2(人),就可以求出現在一份的人數。現在一份有2人,女生有9份,現在女生有2×9=18(人),而原來有女生36×4/9=16(人),用18-16=2(人)這樣就求出了後來又來的女生人數。

  這麼簡單不變數暗藏在裡面,我居然沒發現,真是不應啊!我在心底暗自責怪自己,但媽媽卻依然很開心地說:“還不錯呀,一點就通了!我還是帶你去買書吧!如果下次不用點撥就更好啦!”說著,還摸了摸我的腦袋。

  從不變數入手!哈哈,透過這道題,我既學到了解題的新思路,新方法,又如願以償,得到了不少愛的書籍,還吃到了一頓“必勝客”。

  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裡蘊含著許許多多的知識奧秘,等著我們去不斷地探究發現。

  數學論文作文 篇8

  有一次,獵人在森林中綁架了白雪公主,剛剛醒來的白雪公主看到陌生的周圍,不禁東張西望。

  獵人見白雪公主不肯吃下毒蘋果,便生氣地說:“白雪公主,我來出一題,如果你答對了,我就放你走,如果你答錯了,哼,你就得吃下這蘋果,怎麼樣?”白雪公主點了點頭。

  獵人說道:“有一個人用豎式計算5。1加上一個兩位小數時,把加好看成了減號,得26,你能算出正確結果嗎?”

  白雪公主在手上寫了寫,突然大聲說道:“7.44,對嗎?”

  獵人驚呆了,便問:“你是怎麼算的?”白雪公主回答道:“錯誤的算式是”5.1——()2.6,那麼我們先算括號裡的數,用5.1—2.6等於2.34,那麼用2.34+5.1等於7.44,所以答案是7.44。“

  獵人恍如突然知道了其中的竅門,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高興地回答道:”我遵守我的承諾,你可以走了。“

  白雪公主高興地回家了。

  數學論文作文 篇9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裡,有許許多多友善而又可愛的小動物幸福快樂的生活著。可是因為一個入侵者,打破了這個寧靜。那是一隻大灰狼,它掠奪這小動物們的食物,於是,小動物們決定在夜裡離開這個地方,去到河對岸,開始新的生活。

  但是在渡河時,他們遇到了一個麻煩。因為他們有八隻動物,可是隻有小狗會划船,但是岸上只有一隻船,而且這隻船隻能載三隻動物。小動物們都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小動物中的智多星——小猩猩,想到了方法。已知小狗的划船速度為每分鐘10千米,這條河寬36千米,為了最快速地讓所有動物都安全抵達對岸,先讓小狗把貓妹妹和狐狸奶奶載到對岸,再回來,可因為在過去時,受到了大灰狼的幫兇——鱷魚,的影響,速度降到每分鐘6千米,而又因為船上的重量減輕了,所以速度提升原來速度的百分之二十。於是這一個來回就耗費了9分鐘。這八隻動物已有兩隻上了岸,還有一隻負責划船,所以說僅剩下五隻動物。五除以二等於二餘一,那麼1+2=3(次),小狗需要劃三次來回,加一次去。那麼,三成九加六等於三十三分鐘。他們僅需要三十三分鐘,而大灰狼追到這裡需要四十分鐘,小動物們可以安全到達對岸。

  聽完了小猩猩分析,小動物們頓時燃起了希望,他們按照小猩猩說的方法去做,果不其然,他們都安全地渡過了河。看著大灰狼在河對岸急的抓狂,小動物們既對自己能夠順利渡河而慶幸,也對小猩猩的智慧和冷靜發出由衷的讚歎。所以說,學好數學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呀,這個看似十分死板的學科,說不定可以在關鍵時刻可以就自己,或別人一命。

  數學論文作文 篇10

  爸爸跟我說:“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好像要將近一千多年了。從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經過近百年的實踐,到北宋時期形成了現在的模式”。主要結構是:它有棋盤、棋譜、32個棋子等。棋盤上分紅、黑雙方,雙方之間有“楚河”、“漢界”字樣將雙方隔開,雙方各有16個棋子。雙方棋子字樣有一些不一樣,包括“士”、“相”|、“兵”和“帥”不一樣。如果紅方的棋子先吃掉黑方的“將”則紅方勝利,黑方落敗;如果黑方的棋子吃掉紅方的“帥”則黑方取得勝利,紅方就失敗。

  其實下象棋有許多口訣:“炮二平五”、“馬二進三”是第一種口訣;“馬二進三”、“炮八平五”是第二種口訣;“炮二平四”、“馬八進七”是第三種口訣等等,以上口訣是實戰中的基本套路。我們象棋老師說:“以上方法用靈活運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象棋還有很多“殺法”。如:馬後炮、窩巢馬、掛角馬、大膽穿心殺、燜宮殺、燜殺、八角馬、海底撈月殺、雙車搓殺、鐵門拴殺等等象棋的殺法。

  我特別喜歡下象棋,喜歡和爺爺、爸爸在晚飯後下幾盤。我覺得這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我想,將來我一定要成為一名“象棋特級大師”!

  數學論文作文 篇11

  數學課上, 教師寫錯題、說錯話是數學教學的大忌,將錯就錯 借題發揮。但我們如果掌握好教學時機, 機智地處理, 疏忽有時也會變成學生學習的資源, 甚至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 在講乘法分配律時, 我安排了一組鞏固練習,最後一題是:32×46+32 ×54, 一位同學幫我拿小黑板時, 不小心將後半部擦去了, 變成了32 ×46, 等到課上學生嘰嘰喳喳地說這題不好做時, 我才意識到由於我的疏忽, 造成學生的爭議。我本想補上, 突然靈機一動, 這不正好可以編一道開放題嗎? 我何不給學生一個主動探求的機會呢? 於是我故作神秘地說:“這道題是一道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的習題, 你能猜出老師後面的內容嗎? 誰來幫老師補上?” 一石激起千層浪, 學生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下面議論、討論聲更大了, 教室裡像炸了鍋, 學生在黑板上陸陸續續補上“+32×54 、+32×254 、-32 ×16 、+68 ×46 、+168 ×46 、-22 ×46 ……” ,數學論文《將錯就錯 借題發揮》。學生思維非常活躍, 在猜測、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感悟到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的關鍵, 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同時學生合作意識、探究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思維廣闊性也得到發展。

  數學論文作文 篇12

  今天是我舅公家的兒子俞勇舅舅的結婚大喜日子,我媽媽帶我去海鷗大廈吃喜酒。我心裡樂開了花。

  一大早,媽媽就在家說:“我們今天要去理髮店洗頭做頭髮,還要洗車,都很費時間,要抓緊時間。”我想:“怎麼樣才能節省時間呢?”我動腦筋一想,有了,洗車不是就在理髮店對面的街上嗎,我們可以先把車開到店裡,然後把車交給店裡的人後,我們去洗頭,洗完頭再來提車。這樣兩件事情同時進行,時間不是就可以節省了嗎?我把這個辦法告訴了媽媽,結果,我們真的節省了不少時間。

  晚上,媽媽笑嘻嘻的對我說:“你今天動腦筋了,那你想想,平時我們還有什麼時候可以用這個辦法來節省時間?”“早上起床,可以一邊微波爐裡轉早飯,一邊刷牙洗臉;還有奶奶鍋子裡煮菜時,可以先把用過的碗收拾掉等。”我結合自己看到的事情,回答媽媽。“歆歆,媽媽告訴你,這個辦法叫做統籌方法,就是讓幾件事情在可以的情況下一起進行來節省時間,而且這是一種數學方法。”

  今天我十分高興,知道了什麼是統籌方法,並節約了時間,希望自己以後學好數學,運用到生活中,讓生活變得輕鬆又自在。

  數學論文作文 篇13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例如有三角形、植樹問題、位置與方向 只要我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詳細講一下三角形吧。

  在這周的星期二,爸爸帶我去了宿舍樓下打籃球。爸爸問我: 你知道籃球板支架是什麼形的嗎?三角形是怎麼來的呢? 我說支架是三角形的。但不知道三角形是怎麼來的?爸爸說: 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三條直線所圍成的圖形叫平面三角形。 我會意的點點頭。

  在週三,我要回廣州了。在機場裡,我看見有個賣小木製品的地方。我看見部分東西都帶有三角形,如:小房子的房簷,腳踏車的的三腳架,古時侯的相機的三條支架圍成了個三角形 可是標價太貴,我沒捨得買。可是看到這些小物品,我的心裡又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它們都帶有三角形呢?哦,是原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三角形可以使它們更堅固。出機場後,我又發現三角形了。是一個小女孩疊的小帽子我坐在爸爸派的車上,一遍遍想著那天學到的知識。就覺得很開心。

  你說,我是不是個很愛觀察的小女孩呢?只要你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數學原來就這麼簡單,你也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

  數學論文作文 篇14

  數學,經常從人們身邊走過,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它,它為人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的班級中經常要使用到數學。比如班級收飯費,一個班共有62名同學。在校吃飯的有60名同學,每人應付85元。這樣的話便要算出60人一共應付幾元。應用乘法就可以很簡便的算出結果。只要用85×60=全班60人應付幾元。這是我們身邊最普通的例子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數學的關係也十分的密切。大家一星期都要上一次超市的,但身上往往只會帶50元--80元左右。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很有計劃的買東西了。但是,商品的價格往往不是一個整數,如一塊香皂5.60元,一雙布鞋12.70元。這時,我們就要有良好的口算能力。上超市總不能每一次都帶著一個計算器。所以要想好了買,算好了買,要不然,錢就不夠了。

  如果你長大了成了一名設計工人,那你就要把每一塊磚的長、寬都算的一清二楚呀!連0.1的誤差都不能有!

  由此可見,數學是多麼重要啊!所以,我們現在要學好數學,長大後才能去建設我們的祖國!

  數學論文作文 篇15

  暑假裡,我到外公家玩,受到了外公的熱情招待。外公家如今仍燒著大鍋,他每次都用很多木材來燒。一天,外公將一大堆木材抱出來,笑著對我說:“小亮,外公考你一個問題。”我信心十足的答應了。外公說:“我手裡這根木材大約3米長,我想把它鋸成20段,你看我要鋸幾次?”聽完問題,我心裡樂開了花,太簡單了。我從外婆那要了一把皮尺,先算好每段的長度(3米=300釐米,300÷20=15釐米)於是我拿著皮尺一段段的量,忙活了很久才知道要鋸19次。

  站在一旁的表哥著急地說:“你這麼算多費時間啊。如果我要把3米的木頭3段,需鋸幾次?”我想了想回答兩次。表哥問:“你如何算的?”我答道:“用段數3減去1就等於要鋸的次數啊。”表哥笑了笑說:“對呀,要鋸4段,5段,6段······依次類推啊。這麼算不就節省了很長時間嗎?爺爺給你出的這道題,有很多解決的方法,但你要善於找到最簡便的方法。這就需要你開拓思維,從智解題啊。”我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我從這件事中明白:生活處處有數學,只要我們勤思勤問就能收穫更多的知識。

  數學論文作文 篇16

  透過在日常生活中練習10以內加減法,比大小,增加了我的學習興趣。

  我爸爸經常到青年路菜場買菜,一到家我就幫著拎菜。爸爸說;“買雞蛋了,你數數多少個”。我數了一下共有10個。爸爸說:“這些雞蛋是我們2人吃的,你學了10的分減,現在我來考你,分一分”。我說:“好的,我數學學得還不錯呢。”爸爸說:“我們都一樣多”。我想了一下說:“5和5”,我把雞蛋分成5個和5個兩份。爸爸說:“對,那你比我多4個”。我於是把爸爸那份拿出2個,說“7和3”。爸爸說:“又對了,我比你多2個”。我從我那裡拿出3個,我有點得意,說“4和6”。爸爸點點頭說:“看來你學得不錯嘛,我們再來”。於是我們又繼續分下去,最後我說:“徐老師教我口訣1、9,2、8,3、7,4、6,5、5,我都記得很熟了”。爸爸說:“難怪你都分對了,不過我們以後在生活中還能遇到10的分減呢,到時可還要讓你幫我算哦”。

  後來我和爸爸買東西的`時候,一有機會他就拿10元給我去找零,每次我算對了,爸爸都會笑著點點頭,說我是“巧算手”。我想原來生活上的能用上數學,我熱愛我的老師,熱愛我的數學。

  數學論文作文 篇17

  一、明確教學目標,開展合適的活動

  活動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利用幽默笑話等多種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目標,然後再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如何開展教學活動。

  在開展課堂活動式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設計幾個關於上節課的由淺入深的數學問題,然後讓學生來回答,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要積極回答問題,教師要將簡單的問題留給基礎較差的學生,將難一點的問題留給基礎較好的學生,以此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搶答以及發言,讓學生跟著教學思路走,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整個活動式教學課堂活動中。

  二、明確教學目標,從教學細節出發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教育中應該注重學生如何利用計算方法,與生活情境結合起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數學問題。比如,當老師要講解“連加連減的混合運算”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假設小明的媽媽買了20支鉛筆,今天被小明用了3支,過了幾天爸爸去文具店又為小明買了7支鉛筆,那麼小明現在有多少支鉛筆呢?教師這樣做將抽象的數學題變成了生活中的事件,有助於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性與發散性思維,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數學論文作文 篇18

  如果在一個圖形上能找到一條直線,將這個圖形沿著條直線對這可以使兩邊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飛機是一個標準的軸對稱物體,俯視看,它的機翼、機身、機尾都呈左右對稱。軸對稱使它飛行起來更平穩,如果飛機沒有軸對稱,那飛行起來就會東倒西歪,那時,還有誰願意乘飛機呢?

  再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有許多藝術品也成軸對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橋。它算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藝術品了(應該算藝術品吧),就拿金華的橋來說:通濟橋、金虹橋、雙龍大橋、河磐橋。個個都呈軸對稱。中國的古代建築就更明顯了,古代宮殿,基本上都呈軸對稱。再說個有名的:北京城的佈局。這可是最典型的軸對稱佈局了。它以故宮、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門為中軸線成左右對稱。將軸對稱用在藝術上,能使藝術品看上去更優美。

  軸對稱還是一種生物現象:人的耳、眼、四肢、都是對稱生長的。耳的軸對稱,使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強烈的立體感,還可以確定聲源的位置;而眼的對稱,可以使我們看物體更準確。可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軸對稱。

  數學離我們很近,它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離不開數學,數學,無處不在,上面只是兩個極普通的例子,這樣的例子根本舉不完。我認為,生活中的數學能給人帶來更多地發現。

  數學論文作文 篇19

  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讚歎、驚奇的奇異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它們的關係和相互聯絡,運動和變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創造的一切,——這些都是興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在一些情況下,這個源泉像潺潺的小溪,就在我們的眼前,你只要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會展示一幅令人驚異的大自然的秘密的圖畫;而在另一些情況下,興趣的源泉則藏在深處,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發現它;而很常見的情況是,這個“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絡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

  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是讓他們能真正學到點東西;二是能充分體現自我;三是也能從中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同時使他們之間學會合作交流,為今後走向社會,並能立足於社會打下基礎

  教學不是教的問題,而是讓學生如何學的問題。研究性學習正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觀察實驗能力、獲取資訊、傳遞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的能力的同時,也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關鍵。我們要為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努力,讓每一個孩子把興趣作為點燃智慧火花的導火索,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力,使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數學論文作文 篇20

  多媒體教學不是單純的傳統面授,也不是單一的電化教學,而是兩種教學方式的融合與創新,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融合,表現為兼取兩者之長,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創新,表現為兩者不是簡單相加,而是按教學設計理論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系統的最佳化設計。多媒體教學注重現代視聽媒體的充分合理應用,真正做到視聽組合,動腦、動口、動手相結合,全防衛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與認識事物的規律,更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將長方體的6個面形象地戰士在學生目前。幫助學生理解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還有12條稜,分為3組,每組4條稜長相等的概念。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率高。

  留點時間、空間,讓學生表現自我,“以學生髮展為本體”思想的體現。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只有當每個都有主人翁意識,才能徹底改變過去被動式的學習狀態。而體現學生主人翁意識的根本點是學生參與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才能在學習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表現自我、發展自我。因此,在教學中要留下足夠的時間、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主動地、積極地表現自我,使他們的不同潛能能得到相應程度的發揮,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論文作文 篇21

  在生活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也許是圖形的分類,可能是解方程,或許是小數知識和應用題。在這裡我給大家主要講一下小數吧。

  在一個週末,我媽媽帶我去公司玩。我興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去了公司。在路上我看見了一些小數,例如:加油站的油7.84/升,九毛九長壽麵60.99元。街上的衣服15.5一件 媽媽問我說:你把上學期學的小數說一下。 我點點頭。

  到了公司,我不慌不忙的開啟電腦,媽媽說: 先別急,你先把小數題做一下。 我的臉上充滿了苦笑。啊!我從來把小數不看作一回事的。結果我一做,咦?好簡單呀!我一口氣把它做完了。媽媽說: 做的不錯,可我要檢查一下。 我下面的任務當然是去玩電腦了。不一會兒,媽媽走了出來,說粗心了吧?有錯題的哦。我好鬱悶呀,我細看了看,原來是粗心時把得數寫錯了。我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媽媽問我,知道小數的意義嗎?我說知道,小數是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組成。當測量物體時往往會得到的不是整數的數,所以古人就發明了小數來補充整數。小數是十進位制分數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媽媽說,不錯,記住以後不要粗心嘍。我說好,我一定會加油的。

  在生活中一定有許多數學問題,只要我們細細觀察,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到的。

  數學論文作文 篇22

  火柴棒到處可見,用它來做遊戲,簡便易行,妙趣橫生。而遊戲時,你必須認真思考,探索規律,因此被人們公認是一項有利於訓練思維,增長智慧的益智遊戲。

  暑假裡,我閒著沒事幹,隨手開啟書櫥,拿了幾十本我哥哥那時候的奧數書,要知道,我哥哥那時候特別酷愛數學,其中有一本名叫《神奇的火柴棒》裡面都是讓我們思考關於火柴棒的一系列題目,我翻開第一頁,一道火柴棒的題目映入我的眼簾,上面寫著一道題目17+41+1=72,要求只移動一根使火柴棒的等式成立。

  我便開始思考起來,首先想到的是答案72不變,17的下面加上-就變成了12,12+41+1=72?不是,看來不能這樣一個一個的試看。只有從個位著手了!7+1+1=9,如果進位的話還相差3。我就想到了41的4,如果把1移開個位上7+4+1正好等於12,然後再考慮1往哪移,在這到題目中,1只能放在兩個7的下面變成12+4+1=72或變成17+4+1=22看來是第二種行得通,由此得來答案17+4+1=22。

  其實做這種形式的題目要掌握形成的變化規律就能輕而易舉的得出答案,只要認真思考,抓住竅門就能做出來,其實還是挺有趣的,能嚐到勝利的果實!以後我也要多做這種題目,增強奧數能力,提高奧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