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小學生科技論文

小學生科技論文

小學生科技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科技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科技論文1

  月食是由月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執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也就是說,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地球在太陽與月球之間,因此從太陽照射到月球的光線,會被地球所掩蓋。以地球而言,當月食發生的時候,太陽和月球的方向會相差180度。古代月食記錄有時可用來推定歷史事件的年代。中國古代迷信的說法又叫做天狗吃月亮。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種。當月球整個都進入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進入本影時,則只會發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在月全食時,月球並不是完全看不見的,這是由於太陽光在透過地球的稀薄大氣層時受到折射進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紅銅色。視乎月球經過本影的路徑及當時地球的大氣情況,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會有所不同。

  有時月球並不會進入本影而只進入半影,這就稱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發生期間,月亮將略為轉暗,但它的邊緣並不會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擋。不過看月全食必須在晚上看,而且觀看月食的機率比日食的機率少的多。

  關於月食,還有一個故事: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衝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牆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懂點天文知識的哥倫布知道這天晚上要發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來,就不給你們月光!”到了晚上,哥倫布的話應驗了,果然沒有了月光。土著人見狀誠惶誠恐,趕快和哥倫布化干戈為玉帛。

小學生科技論文2

  我們只要從城市中,走到郊區,肯定會感到有一絲的寒冷,然後馬上冷起來。為什麼城市比郊區熱呢?

  原來,一是城市工廠密集,工業的熱源和能源使用率很低,加上汽車和各種機動車輛川流不息,排出了大量的熱量。上海市航空遙感綜合調查辦公室進行航測時發現,普陀區蘇州沿岸,黃浦區東段,黃浦江以南三角地區,晝夜氣溫均高出周圍地區3℃——4℃,而這三個地區是工廠密集,能源消耗大的地區。二是城市中的磚石,水泥,柏油馬路發射太陽輻射熱量的本領小,因而在白晝吸收了很多的熱量。三是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設施,雨水,雨水很快從人工管道中流失,地面經常是乾乾的,因而用於蒸發水量損耗的熱量很少,四是城市建築密度大,通風不良,不利於熱量向外流失。

  是啊!如果人們不在城市中建造出那麼多的。不排放出大量的熱量。我們城市中的溫度會比郊外高嗎?人們不斷的破壞環境。甚至導致一些地方乾旱,不下雨。如果不是我們人類破壞的自然環境,那還怪誰?

  所以,我建議大家愛護環境,一是少排放出熱量,二是適當的將地面搞溼,多蒸發水蒸汽,是地面多下雨。三是高的建築多,矮的矮,多建造少,高的樓房,並派出專門的管理員,管理環境衛生。

  讓我們的環境更加美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小學生科技論文3

  皮鞋為什麼越擦越亮

  星期天,看見爸爸那雙滿是灰塵的皮鞋忍不住嘆氣‘‘唉,看來又是我做‘苦力的時間了’我拿起爸爸那雙滿是灰塵的皮鞋塗上鞋油仔細的擦了一遍皮鞋又重現‘青春’這是為什麼呢?我不經疑惑。

  於是我找到另一雙新鞋和舊鞋進行比對我先用手觸控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比舊皮鞋的表面要光滑。舊皮鞋塗上鞋油後,仔細觀察,雖然亮了很多但仍無法跟新皮鞋比。皮鞋亮度是否與皮鞋光滑度有關?

  我去取一雙舊皮鞋,在放大鏡下皮鞋顯得凹凸不平。然後我再皮鞋都比較粗糙的1區和2區塗上鞋油仔細擦拭,2區不塗做空白對照。我發現1區擦拭後,表面明顯光滑很多,放在用陽光下也比2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有這樣的差別呢?

  於是我就去問爸爸得知:皮鞋表面原本就不是絕對光滑的,如果是舊皮鞋就更加不平了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方向上產生反射,看上去沒什麼光澤。但鞋油中的一些小顆粒正好填補在皮鞋的凹坑中,如果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的更平均,就使皮鞋表面更光滑,平整光線反射更強。

  透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得秘密了

  毛球修剪器

  你家是不是有毛衣?我想,你一定說有的。現在的每家每戶都有毛衣,可是你是否觀察過毛衣呢?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毛衣上有許多的小圓球,由毛衣上的毛組成。這樣不僅妨礙美觀,還會讓你摸起來非常不舒服。如果處理不當,會損壞整個毛衣,反而更不好。這個時候就輪到毛球修剪器上場了。只見它開足馬力,對著毛球一刮,就看見毛球全部都不翼而飛,毛衣乾乾淨淨。正在我對這個毛球修剪器讚歎不已時,突然升起一團疑雲,毛球修剪器到底是怎樣修剪的呢?

  我正疑惑時,爸爸發話了,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拿出說明書,仔細的研究了一下,便開始拆修剪器。我先把修理器的開關關閉,再把最外層的外刀網旋開,拔出來,然後再把最主要的圓刀拿出來,上面有著極其鋒利的刀片,再往下就看見了風葉,上面有著四塊豎起來的板,開啟開關就會飛快的轉動,在風葉的最下面,還有著一個巨大的缺口,毛球就是從這裡掉下去,掉進儲物倉,儲存在裡面。

  原來,這個修剪器,由一個馬達轉動風葉,風葉連線著圓刀,風葉一高速轉動,圓刀也高速轉動。外面的外刀網隔開了衣服和圓刀,防止直接接觸衣物造成的破損。外刀網上有許多小孔,在接觸衣物時讓毛球伸進外刀網,被圓刀直接割斷。被割斷的毛球從圓刀的旁邊掉入下面的風葉上。風葉上的四塊豎起的板子在高速轉動的情況下,像打羽毛球一樣,把毛球“打”進儲物倉。在實驗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一把外刀網旋下來,這個修理器就不再轉動。難道是沒電了?那為什麼剛才還轉的這麼快?經過我多次試驗,發現風葉旁有一個按鈕,就像冰箱上的燈一樣,有個下壓按鈕。外刀網旋緊後,會把這個按鈕往下壓,壓到最底部時,保護功能就會關閉,修剪器就會正常工作。

  原來一個毛球修剪器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啊!

  人為什麼會導電

  終於到週末了,可以看電視了,我開心極了,只聽“嗖”的一聲,我就躺在床上看電視了。

  電視的頻道忽閃忽現的,這時媽媽正好進來打掃房間,我把這種情況告訴了媽媽,媽媽無能為力地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讓開讓開,我要擦電視了。”“好了,好了。”我欣喜若狂的說。“什麼好了?”媽媽用疑問的眼神看著我。“還能什麼好了,當然是電視好了。”媽媽說:“哪呢?”“恩,剛才還好好的,怎麼?”“又好了。”對於這個問題,我總結了一下:媽媽一碰天線,電視就好了;一鬆手,電視又壞了。

  我的小腦袋裡冒出了一個問提:人體為什麼會導電?我上網查了許多資料,才知道人體裡有電流,因此有電解質像鈉、鉀、鈣等在,電解質便在人的體液中。人體裡含有的大量血液、淋巴液與腦脊液主要是用水組成的,人體中的每個細胞全充滿著水,之中溶解著各類電解質,所有這些,構成了人的體液。體液存在人體中,佔的分量十分大,是體重的70%。電解質溶解於人的體液中,便形成了帶電的離子,這些離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於體液內作定向移動,便形成了電流,人體同樣就有了導電性,成了導體。

  鐵片的秘密

  我們學習了《鐵罐和陶罐》,知道了鐵罐放在泥土裡容易腐爛,我的腦袋裡冒出了一個小問號:那麼鐵放在哪裡生鏽最快呢?為此,我反覆思考研究做了一個小實驗。

  我事先準備了三個小鐵片。一個放在溫度低的地方――冰箱;一個埋進泥土裡;最後一個放在鹽水中。看看哪一種會更快使鐵片生鏽。一天下來。我來到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鐵片,仔細觀察起來,可鐵片卻一點兒變化都沒有。我接著來到花盆前,挖出藏在土壤裡的鐵片,可結果仍是如此。最後我來到水杯前,拿出浸在水裡的鐵片,可也是一點都沒變。這可讓我納了悶:“難道得時間長一點才能出效果?”我將信將疑地離開了實驗地。幾天之後,我又來到那兒,驚奇地發現在泥土裡的鐵片有一點點生鏽,而在鹽水裡的鐵片早已鏽跡斑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打開了電腦,才知道原來是原電池反應,離子導電。因為兩種金屬通常是活動性不同的兩種。以鐵和銅為例。因為空氣中有水分,水中通常容有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鐵片遇到酸失去電子成為鐵離子,電子則透過金屬移動到銅,再還原成氫氣,形成一個原電子。這種反應成為析氫氣反應。鐵的這種腐蝕內稱為電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比一般的氧氣還原性腐蝕速率更快。

  從實驗和資料中證明,鹽水會讓鐵片更快生鏽!

  為什麼米飯可以粘東西?

  大家應該早就知道米飯可以貼上東西了!因為在家時經常看見奶奶爺爺在粘紙或者粘破了的東西。不過時間長了它就會自然地掉下來,所以說用米飯粘東西也有壞處。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為什麼米飯可以粘東西?做個小實驗吧~

  這個星期六的上午,我把冰箱裡所剩無幾的'白米飯拿了出來,又去將放在儲存櫃多年的破紙掏了起來,實驗便開始了。先將米飯磨碎,磨成很細很細的米碎後,在一點一點的放在白紙破損的地方,很快一條破損的白線條就復原了,只不過還剩下一點痕跡。滴答滴答時間過得真快,終於在十五分鐘的努力下我將一張破的沒法入眼的白紙邊的嶄新嶄新的,這其中的奧妙我也不知道多少!

  據我瞭解:因為米飯中含有澱粉,煮成米飯後澱粉遇水糊化,有了粘性。小提示:不過澱粉中含糖份,時間過長,會失去粘性。

  怎麼樣,這個小知識會讓你受益匪淺麼?

小學生科技論文4

  我知道,下雨是由天氣乾旱,蒸氣往上飄而形成的。

  今天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回家做一個小實驗《造雨》,並詳細地講解了如何造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做實驗了。我先從冰箱裡拿出幾塊冰,把冰放進一個玻璃杯裡,在玻璃杯口上放一個玻璃罩,把玻璃杯放到陽臺上。可我等了好一會兒,還不見雨滴,真有點惱火,我拿起話筒,打給我的同學黃秋陽,問他實驗有沒有成功?他回答沒成功。我又打給了其他幾位同學,實驗成功了沒有?同樣,他們也沒有成功。我不信,又埋起頭來,看起科學書。一看書,我才知道,實驗沒有成功的原因是什麼?由於傍晚的太陽光太弱啦!水蒸氣沒法增加。怎麼辦呢?我思來想去,很快就找到了增加水蒸氣的辦法,請媽媽幫助在煤氣灶上加熱。這樣,玻璃杯裡就起霧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霧很快就變成了小水點兒,聚集在玻璃罩下面,不一會兒,雨就“滴答滴答”地下起來了。我高興地直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媽媽看了,也很高興,直誇我肯動腦筋。

  經過這件事,我受到了很大啟發:要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難不要氣餒,多學習,多想辦法,敢於實踐,就能獲得成功。

小學生科技論文5

  今天是星期天,風和日麗,天空湛藍湛藍,那美麗的景色,我在畫家的筆下也不曾見過,彷彿是夢中的海洋.朵朵白雲像盛開的牡丹,含著迷人的微笑,從我頭頂輕輕的拂過。漸漸地,太陽露出了半個紅彤彤的笑臉, 就像一個在浴缸裡玩耍嬉戲的孩子,可愛極了!就在這時,一陣微風吹來, 我感到非常涼爽舒適,此時的心情,我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空中不時掠過一兩隻鳥雀,唱著動聽悅耳的歌,看上去很平常,卻令人產生一種“天高任鳥飛”的感覺。

  “心情舒暢好事多”。媽媽常對我們如此說,再過一會兒我的表姐要到我家來玩,我高興極了。趕忙跑到自己的房間,對著鏡子學著媽媽化妝的模樣,把自己打扮得像下凡的小仙女似的。

  果然,過了約一刻鐘,表姐來到我們家,我倒給她一杯水後,我們倆就開心的玩起電腦遊戲來。玩了許久,我對姐姐說;“姐姐,這些遊戲沒多大意思,今天咱倆一塊做一個很有趣的科學實驗,你看行嗎?”姐姐用懷疑的眼光看看我說:“你能做什麼科學實驗?”緊接著她又自己一人繼續玩起電腦遊戲來。看她那不屑的神態,我毫不示弱,很自信地說:“那你就看我的吧。”於是,我搬來一本《少年科學小百科》叢書。翻開書面,一道“用火柴棒把冰塊舉起來”的題目,深深的吸引住了我。於是,我就按照書中的要求一一準備材料,然後按照介紹的步驟做起實驗來。首先,我端來一盆水,然後拿來一根火柴棒和一些鹽,最後又從冰箱裡取出一塊冰塊來。我精心地按照書中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做了起來。開始,我把冰塊放入水盆中,再把火柴棒小心翼翼的放在冰塊上面,然後在火柴棒周圍撒一點鹽。我仔細觀察著,不久之後,火柴棒就被凍在冰塊中,沒過一會,我就輕而易舉的用火柴棒把冰塊給舉起來了。看到眼前發生的一切,我感到特別神奇,但又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帶著強烈好奇心,我就問上初三的姐姐。心想,姐姐學的知識比我多,她一定知道這裡面的道理。我雙手拿著我的勝利“作品”走到姐姐面前,興奮地說:“姐姐,你瞧,我的實驗成功啦!不過,這是為什麼?我還是搞不明白,請你告訴我好嗎?”姐姐只顧著玩遊戲,含糊其詞且不耐煩地說了一句:“是被凍住了唄”。“我就是不知道這裡面的奧妙,請你告訴我好嗎?”我纏著姐姐反覆地追問。經過我的軟磨硬拖,姐姐終於放下手中的遊戲,向我解釋說:“當你在冰上撒上鹽時,鹽會使火柴棒周圍的冰融化。這是因為鹽的冰點比水低。換句話說,要讓鹽水結冰,溫度必須低於攝氏0度,但是,鹽沒有落在火柴棒下面,火柴棒也就凍入冰裡。這樣,你就能用火柴棒提起冰塊了。知道了嗎?小傻瓜”。聽完姐姐的解釋,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奧妙。緊接著姐姐又告訴我說:“小妹,道路結冰時,只要把鹽撒在地上,冰很快就能融化,這樣車輛就能順利行駛,不會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

  透過今天的小實驗和姐姐的介紹,我又學到了一些我不懂的新知識,小朋友們,如果你對這個實驗感興趣的話,請趕快自己動手做一做吧,你一定會從實驗中學到新的知識,享受到無窮的歡樂!

小學生科技論文6

  記得小時侯,我們常常都去河邊抓蚯蚓,然後去河邊釣魚。記得那時蚯蚓被我們截成四五截後,竟然還在動。而且過了幾天後,再去釣魚時,蚯蚓有的已經死了,有的卻鑽進了泥土裡。蚯蚓的再生使我們感到十分疑惑,但是我們請教了許多同學,他們也和我們一樣不清楚這是什麼原因。因此,我們邊決定研究蚯蚓的奧秘。

  我在一本生物書中得到了許多答案:蚯蚓和壁虎一樣,身體中包含著生物器官——再生器官,這一種器官能使蚯蚓在被分解後,分泌出一種黃色的帶有黏性的物質把傷口包裹起來,所以蚯蚓又能再活下去。如果沒有發現到蚯蚓的再生器官,蚯蚓的生存,死亡到現在也還是一個迷,於是我們帶著工具興奮地來到一條小溝裡抓起了蚯蚓。我們首先來到一塊比較肥沃的土地抓了兩隻蚯蚓把它放在木板上,然後從家裡拿了一把鋒利的手術刀找蚯蚓的中間切割下去,蚯蚓被我們切成了兩截,蚯蚓在木板上翻滾著,有時還會流出一些黏液,這些黏液對蚯蚓的傷口做了止血、回生的作用。蚯蚓在放出黏液的同時身體還會不斷地收縮,最後包成一層殼。接著我們又把第二隻蚯蚓放到木板上,用手術刀截成四段,也是想剛才那樣有的會動,有的不會動,也放出了黏液修復了破壞的身體。

  根據這些,我得出了結論:1、蚯蚓具有很強的傷口癒合能力。2、蚯蚓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結構為簡單的器官切掉後就可以再長出來。而結構較為複雜的器官切掉後,就很難再長出來了。

小學生科技論文7

  前幾天,隔壁鄰居小麗家要搬家,我們去為她們送行。一切準備妥當後,爸爸又搬起兩盤媽媽最得意的吊蘭。我心想:小麗家都有兩盤小樹做裝飾,爸爸還搬吊蘭幹什麼?爸爸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對我說:“思佳,你知道我為什麼要搬兩盤吊蘭去嗎?”“我就是不明白”。我說,“小麗家已經有植物呀,她們又不是不搬走那兩棵小樹,你還搬吊蘭去幹什麼呀?”爸爸說:“植物能製造新鮮空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它!”我們的生存離不開植物?我半醒半疑,決定自己去證明一切。

  星期天的時候,我從小籠子裡取出兩隻小白鼠。這兩隻可憐的小白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隔著圓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用小眼睛瞪著我。我把第一隻小白鼠放在一個透明的缸裡,把缸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裡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想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沿著缸壁,繞著缸底走動著。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鐘,只見小老鼠走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說時遲那時快,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隻小老鼠,放進第二隻小老鼠,又放入媽媽種在一次性杯裡的小植物。然後輕輕地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著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好久也沒要嚥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輸送我們所需要的氧氣。為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老家附近一個大型工廠。那兒的空氣裡到處瀰漫著一股濃濃的味道,燻得我直咳嗽。然後,我又跑到我們家屋後的竹林裡,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到極為涼爽。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淨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這兩個實驗證明,人類和動物的生存與植物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學道理呢?我又去網上查閱大量資料,總結出以下幾點:1、人必須依靠植物提供氧氣,只有植物才能製造氧氣。都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氧氣可是人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呀!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約2萬多次,吸入氧氣0.75千克,撥出二氧化碳0.9千克啊! 2、動物與植物的呼吸,物質的燃燒,也都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樣一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麼?不!天地間之所以沒有產生過這種危機,就是因為植物既是天然氧氣“製造廠”,又是二氧化碳的“廣闊市場”。 3、有人做過統計: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能製造氧氣750千克,消化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來,只要有10萬平方米的林木,就能提供一個人氧氣的需要量,並把他撥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就是因為有植物源源不斷地補充氧氣,空氣中的氧氣才能保持基本恆定。相反,如果沒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氣大概只要50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用完。

  所以,人類和動物能夠維持生命,活動時所需要的氧氣,必須歸功於綠色植物。植物與我們人類和動物的生命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在此,我們呼籲全社會的人們不要再砍伐植物,讓植物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報紙上就不會刊登亂砍亂伐樹木的報道!加油!為我們的後代留一個美麗的世界。

小學生科技論文8

  星期天,看見我的爸爸那雙滿是灰塵的皮鞋忍不住嘆氣‘‘唉,看來又是我做‘苦力的時間了’我拿起我的爸爸那雙滿是灰塵的皮鞋塗上鞋油仔細的擦了一遍皮鞋又重現‘青春’這是為什麼呢?我不經疑惑。

  於是我找到另一雙新鞋和舊鞋進行比對我先用手觸控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比舊皮鞋的表面要光滑。舊皮鞋塗上鞋油後,仔細觀察,雖然亮了很多但仍無法跟新皮鞋比。皮鞋亮度是否與皮鞋光滑度有關?

  我去取一雙舊皮鞋,在放大鏡下皮鞋顯得凹凸不平。然後我再皮鞋都比較粗糙的1區和2區塗上鞋油仔細擦拭,2區不塗做空白對照。我發現1區擦拭後,表面明顯光滑很多,放在用陽光下也比2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有這樣的差別呢?

  於是我就去問我的爸爸得知:皮鞋表面原本就不是絕對光滑的,假如是舊皮鞋就更加不平了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方向上產生反射,看上去沒什麼光澤。但鞋油中的一些小顆粒正好填補在皮鞋的凹坑中,假如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的更平均,就使皮鞋表面更光滑,平整光線反射更強。

  透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得秘密了

小學生科技論文9

  親愛的同學,你聽說過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嗎?哥倫布將雞蛋打碎才能豎起來,其實,不用打碎也能豎起來,但是大約要花五分鐘的時間,真是太麻煩了。因為重心在三角形的正上方時,雞蛋才能豎起來。重心不在三角形上方時,雞蛋就倒下了。所謂重心,是指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由此,我們可以想到一個物體,它不但能夠站起來,而且怎麼推也推不倒。不用我說,聰明的你肯定會想到,那就是不倒翁。有趣的不倒翁,無論你怎麼使勁推它都不會倒,甚至你把它橫過來放,倔強的它又會站在你的面前。不倒翁為什麼不會倒下來呢?

  哦!一方面,是因為它上輕下重,底部有一個較重的鐵塊,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下半部,都是做成滑滑的球狀,當它受力向一邊傾斜時,它的重心被提高了,而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向穩定平衡狀態的位置運動。由天慣性,它要來回幾次擺動後,最終又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

  啊!原來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我們一定要多做科學實驗,多學科學知識,好好學習,才能造福人類。

小學生科技論文10

  上星期,我做了一個新奇的實驗——孵豆芽。

  外婆給了我一些黃豆種,我嫌少,還要從媽媽紮緊的塑膠袋裡去拿,媽媽說袋裡的豆是不能孵出豆芽的,我不信,偏偏要做實驗。於是,我將兩種黃豆分開了,孵起來。

  根據書上的介紹和老師的指導,我把浸脹了的兩種黃豆分開放進兩層溼稻草中間,每天早、中、晚各淋一次水。我想,一樣的孵法,怎麼可能不長出一樣的豆芽來呢?

  第二天,我輕輕地翻開豆芽上面的稻草,外婆的黃豆種已膨脹到它原來的兩倍大了,許多豆粒的腰部長出了短短的、粗壯的芽。可是媽媽的黃豆,只發胖,不發芽,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四天,外婆的豆芽又長高了許多,可媽媽的那些黃豆,卻變顏色了,由淡黃色變成深黃色了,還有幾粒變成淡黑色了。看來,真要被媽媽“不幸言中”了。

  第五天,第六天,時間一天天過去了,用外婆的黃豆孵的豆芽,越長越高,越長越嫩,玉柱金頂,漂亮極了!而媽媽的那些黃豆卻腐爛了。我這才相信,媽媽講的是真的了,可這是為什麼呢?我只好去向媽媽請教了,媽媽笑眯眯地說:“豆種儘管已經幹了,可還是要呼吸的,你外婆的豆種掛在屋簷下,空氣新鮮,呼吸當然不成問題。而那塑膠袋裡的黃豆,因為袋口緊扎著,不通氣,它們沒法呼吸,早就憋死了。”“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若有所思地說。

  真沒想到,曬乾了的黃豆也會憋死。生活中真是處處有科學啊!

小學生科技論文11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培根說過:“讓科學技術與自然結成婚姻,把自然嫁給科技為妻。”以下是“小學生科技教育與社會生活聯姻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培根的這一哲學思想與“STS”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不謀而合,因為“STS”教育理念其核心目的就是要改變當下學校教育中科學技術和社會脫節的狀態,就是要改變當下學生應用能力差、科學素養低、學習興趣下降、創造性受損的狀態,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社會生活中。自我校承擔了《“STS”教育理念引領下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一省規劃課題以來,我們努力讓學校的科技教育與社會生活聯姻,在“聯姻”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一、 開啟課堂:將社會生活與課堂教學聯姻

  課堂是不斷向未知領域挺進的探究旅程,我們把課堂當作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有效陣地。朱熹說過:“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是如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因此,自開展課題實驗以來,我們提出了“開啟課堂,將社會生活引進課堂”的舉措,要求教師在社會生活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1. 引進來。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根據適切的內容,從社會生活中尋找可以引進來的教學誘發點,並以此為支點,引領課堂教學的有效展開,引領學生學會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比如教學三年級的數學《正確運用單位》一課,教師將一桶純淨水,一隻蘋果、一摞書、一隻熱水壺等物品搬進了課堂,請學生上臺拎一拎,搬一搬,感受一下重量,然後在瞭解了“克、千克、噸”等重量單位以後,請學生再來拎一拎,搬一搬,以此探究要運用怎樣的重量單位。接著,教師又引進了生活中的衣服、項鍊、杯子等物品,請學生幫這些物品選擇重量的單位,學生興致極濃,探究的興趣也極濃。選準生活中的內容作為課堂教學的支點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熱情,有效地促進了探究行動的展開,使課堂教學呈現出無限的科學探究力。

  2. 走出去。“STS”教育理念要求課堂不再封閉,要求學生走出課堂,在社會生活中觀察、發現、探究。比如上五年級科學《怎樣移動重物》一課,教師讓學生走出教室,來到學校操場,操場上擺放著水桶、箱子、石頭等各種各樣的重物及幾根棍子。我們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尋找移動重物的辦法,學生從開始的死搬硬動,到團結合作,再到運用棍子撬動,在這樣一個真實的探究過程中,學生經歷了觀察、思考、分析、比較、糾正、合作、改進的全過程,知識的獲得再也不需要灌輸,技能的獲得再也不是隻記住不會運用,科學探究力在這樣久而久之地走出課堂的具體“社會生活問題”的探究中漸長。

  打開了課堂,將社會生活與課堂教學聯姻,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土壤、探究的空間、合作的機會,打開了學生思維辨析的通道,因此也就實現了由“教知識”向“學探究”轉型,實現了由“被動灌輸”向“主動探究”轉型,實現了由“死學”向“活學”轉型,這正是“STS”教育理念所推崇的。

  二、 注重運用:將教學內容與實際運用聯姻

  “STS”教育理念的本質集中在末尾的“S”(社會)上,即強調知識的社會性運用,因此,我們提出了“注重運用,將教學內容與實際運用聯姻”的舉措,也就是強調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1. 實證式運用。即強調對所學知識的一種遷移性、鞏固性運用,正如陸游教育兒子子聿時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種運用,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主動發現自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辨力、探究力、操作能力。比如在教學《拒絕浪費》(綜合實踐)一課後,教師下發了這樣一張表格,要求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實證式運用:浪費的現象我的建議實施情況學生帶著課堂中學到的認識、知識,去觀察社會,去思考改進,去落實跟進。這樣實證式的運用將知識與社會有效連結,在社會現實的具體探究性實踐中,學生不僅提高了探究力,而且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2. 創造性運用。即強調對所學知識進行加工重組,富有創意地運用。這種運用重在培養並考量學生敏銳的科學洞察力、睿智的科學思維力、非凡的動手實踐能力,是學生科學素養的綜合性體現。比如,在教學五年級科學下冊《岩石與礦物》一課後,我們讓學生走進街道正在開挖的陽山工地,去認識岩石,學生髮現了一塊螃蟹的化石,於是,教師就組織學生以“螃蟹怎麼上山了?”為主題,開展了創造性的科學探究活動,學生透過查詢資料,去開挖現場勘查,分析比照,居然得出了很久很久以前,我們所在的區域可能是一片汪洋的結論!這樣大膽而富有創意的創造性運用,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究地質變遷奧秘的激情,而且鍛鍊了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運用知識分析、探究的能力。

  三、 爭做創客:將奇思妙想與外化產品聯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次針對中國學生進行的“學習和能力狀況的調研”後指出:中國的學生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有印象,能記憶,會解題,也能考出好成績,但是,他們一旦進入社會生活,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學生觀察能力和解釋問題的能力欠佳;二是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這兩個問題,實際上就是科學探究能力的缺失,就是“STS”教育理念重點強調的科學技術與社會運用的接軌。因此,我們提出了“爭做創客:將奇思妙想與外化產品聯姻”。

  1. 有想法即有做法。我們不反對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創意,因為,畢竟每一項發明都是從問題,從想象開始的,沒有了想象,就沒有了創造的基礎,但是我們更注重想法的可行性,可實踐性,可物化性,因此,我們著力教給學生探究的基本思路:“發現問題——思考改進——外化物品”,也就是說,你一定要努力透過自身探究性的行為,將想法變成現實。比如,學生髮現數學老師上課用米尺畫線很費力,有時還會按不住尺子掉下來,於是就有了“怎樣讓米尺粘在黑板上不動”的小創意,那怎麼把創意變成現實呢?有哪些方法可以運用呢?學生幾經討論,就有了“磁性米尺”的小發明,再運用“加一加”“改一改”等方法,最終誕生了集畫直線、半圓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米尺”這個小發明,將想法變成做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求真的品性。

  2. 有做法即有運用。科學技術最終要能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要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要能為社會發展服務,這就是科學技術的社會性運用,因此,要講究“實用性、便捷性、有效性”,我們不追求大發明,大創造,但要追求“有做法就有用法”,不能讓發明作品成為擺設,不能讓小發明“懸而不實”。因此,學生的每一樣小發明,我們都努力讓他們在生活中發揮作用,哪怕是象徵性的,我們也要讓學生看到科學技術的社會性運用,我們還要讓學生在運用中再發現不足,再改進,在運用中誘發不斷探究的慾望,在運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運用中感受到肩負的責任。比如,學生髮明的“多功能垃圾桶”,我們放在校園中用,學生髮明的“多功能米尺”我們在課堂上用,學生髮明的“方便升旗杆”,我們就在週一升旗時用……

  在課題實驗的過程中,我們打開了課堂,將社會生活與教學內容聯姻;我們注重了運用,將教學內容與實際運用聯姻;我們讓學生爭做創客,將奇思妙想與外化產品聯姻,以此努力讓科學技術教育與社會生活聯姻,讓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的學習富有趣味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知識在探究中獲得,能力在動手中培養,思維在分析中見長,認識在活動中完善,品德在學習中形成,探究力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姻中不斷得到培養和提升。

小學生科技論文12

  我們美麗的校園裡有許多樹木,例如:梧桐、紫藤、棕櫚、劍麻、紅楓等,總共有230棵左右。

  下面,就是我列成的一張樹木總彙表,大家可以看一看:

  紫葳劍麻桂花紫藤石榴樹白樹紅楓2棵3棵3棵3棵3棵8棵15棵棕櫚梧桐松樹19棵37棵119棵 下面,我再給大家介紹幾種樹木吧!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梧桐”:

  梧桐的學名其實叫做“懸鈴木”,它屬於喬木。春天開始飄絮,漸漸地長出嫩芽,葉子能長得很大;夏天時,葉子便幫我們遮住陽光,讓我們不被太陽曬得夾汗臂流;秋天,它的葉子會慢慢地掉落,最後,甚至——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冬天,它的樹枝上全是雪花,看上去好看極!

  梧桐的樹幹很粗,但樹枝挺細,而且——它不光看起來好看,還能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進去,再將新鮮空氣吐出呢!這樣,大家也就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啦!

  下面,我再給大家介紹介紹“紫藤花”吧!

  ——紫藤又稱朱藤,蝶形花科落葉木質藤本。莖幹虯曲盤繞。一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13片,卵狀長橢圓形。4——6月開紫色蝶形花,多數集生成下垂的總狀花序。英果扁平,長條狀,密被黃棕色絨毛。

  主產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山林中多野生,各地園林廣泛栽培。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旱,適應性強,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之地生長良好。忌積水。耐修剪。

  介紹完“紫藤花”,我再給大家介紹介紹“石榴樹”吧!

  石榴樹是庭院果樹中獨具一的常綠樹種,夏季開花,秋季收果,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花開螢紅、果塗丹朱,子粒晶亮,酸甜清爽,長久以來被人們譽為喜慶豐收、吉祥如意的象徵。石榴的主要品種有:泰山紅、大青皮、大紅袍甜、大馬牙甜、銅皮半口、謝花甜、三白等。

  下面,我再給大家介紹介紹“桂花”吧!

  ——桂花樹姿飄逸,碧枝綠葉,四季常青,飄香怡人。桂花為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15米,樹冠可覆蓋400平方米,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桂花分枝性強且分枝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袍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淡;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披針形至卵披針形。

  還想聽嗎?想聽的話——就來看看下面我為你們介紹的“紅楓”吧——紅楓是重要的園林色葉樹種,也是眾多戚樹中的著名葉種。紅楓樹形優雅,姿態婆娑,葉形纖秀,葉色豔麗,十分逗人喜愛。

  介紹完一些樹木後,我再給大家講一講我對樹木有哪些發現吧!

  ——我的發現就是:我校的樹分成兩種,一種是喬木,另一種是灌木。喬木就是單獨一根長上去的;而灌木卻是一個種子可以發很多根的。

  下面,我再給大家講一講我對我校的樹木有哪些看法吧!

  我的看法就是:我覺的我校樹木方面的問題管理得很好,因為——我校的樹木非常多,因而——我校的空氣也就很清新,這樣,我們同學也就能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裡,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同學能夠愛護我們周圍那美麗的環境,能夠保護我們周圍的每一棵樹,使我們生活的空間永遠春意盎然!!

小學生科技論文13

  人類誕生以來,一直有一個夢,夢想著能像鳥兒一樣飛翔,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類終於夢想成真了!起初,人類利用空氣的原理,竭盡全力製造出了這令人矚目的第一個“能飛的鳥”——熱氣球。但遇到風暴,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從高空墜落。熱氣球雖然實現了人們的願望,但熱氣球並不完美。

  後來,美國的萊特兄弟又製造出了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這壯舉,使人類飛翔的夢變成了現實。自從人類自己製造出第一架飛機後,又把飛機一次又一次改良,使飛翔的夢變得完美。但人類卻不滿足於只在天空中飛翔了,決定去宇宙探索奧秘。在20xx年,人類已經有很大長進了,人類已多次讓自己的航天飛船飛向天空,去其他的星球探秘。雖然我們已經讓飛船到太空做過客了,但卻仍然沒有實現載人上天的夢想。中國科學家們為了實現這個願望而忙碌著。

  終於,在20xx年的9月“神五”載著航天英雄楊利偉叔叔,載著全國人民的希望順利發射並安全返回了。“神五”發射後,“神六”也飛向太空。“神六”的發射,讓我這個普通的小學生興奮不已。我相信,“神七”“神八”的發射一定不會再遙遠了,它們,也會為中國在航天史上深深烙下輝煌的業績。讓我們懷著一顆像鳥兒一樣期待飛翔的心,飛向知識的海洋,努力拼搏,為祖國的未來做出貢獻!

小學生科技論文14

  小學生能有自已的發現嗎?當然有、只要是透過自已的眼睛,自已的雙手,經過自已的思考而找到的一個答案,一個解釋,一個推理的論證,都是屬於你自已的發現,不管其中你是否曾經問過老師,查過資料,請教過別人,只要它已經轉化為你自已的認識,你自已的智慧,你自已的方法,都屬於你的發現。因為你從這次發現中得到了快樂,感受到知識的力量。這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積極參加科技小活動,能培養自已的科學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能培養自已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創造能力。在活動中能陶冶高尚的情操,能提高自已的科學素養。只要你積極參與,學會探究,就會有新的發現,就會有新的收穫。

  怎樣寫科技小論文。科技小作文與一般的作文不同,它有自身的特點。這種作文,寫作前必須先自已動手動腦去觀察,去實驗、去考察,才能獲得第一手材料,然後,運用抽象思維,從大量事實中清理出來自已的想法,觀點。最後,再用條理清楚、生動準確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這就是科技小論文。

  如果你不會寫,不妨看一看,讀一讀,這次獲獎展出的小論文,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再自已試著去做,——去觀察,去實驗、去探索、去研究、去考察、去查詢資料,去問老師、動手做一做,動腦想一想。動筆寫下來你就會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你就會成為小小的科學家。

  範文: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我獨自一人在家裡的陽臺上做作業。突然,門“哐當”一聲被打開了,原來是爸爸買了一袋大米回來了,等他把大米背上四樓早已累得氣喘吁吁了,進門之後,他就急匆匆地將米袋擱到了廚房裡的小方桌上。但見他又突然彎下腰,好像又發現了什麼現象。我知道老爸是個科學迷,我想他一定是被什麼科學現象迷住了而在仔細研究呢。

  果然,過了一會兒,爸爸興奮地喊我:“敏敏,快來!我給你看一個有趣的現象。”我極不情願地走了過去,心想:真是的,我還有家庭作業沒完成呢!只見爸爸指指桌上的米袋對我說:“你看,在那上面的米袋角並沒有被米盛住,但在這個米袋角的石棉袋上卻為什麼粘著許多大米粒呢?”我不以為然地說:“那是因為大米有粘性吧。”“大米是有粘性,但必須是在受潮了以後。而這大米是由曬乾的稻穀加工而成的,不可能有這樣大的粘性的呀。如果這樣潮溼的話,我背大米的肩膀上的衣服為什麼沒有溼呢?”我被爸爸這話問住了,只得啞口無言了,但又不甘心,還是追問說:“那又是為什麼呢?”只見爸爸神秘地一笑,舉起一根手指慢慢靠近那粘有大米粒的袋角,還沒等爸爸的手指接觸袋子,粘在袋角上的大米粒像受到魔力似的,紛紛快速逃離了袋子而掉到了下部的米堆裡。這時,我被看得驚呆了。

  為了探個究竟,我央求老爸再給我看一次。爸爸笑著答應了,只見他把米袋一個角的外面用一隻手使勁搓了兩三分鐘,然後把那隻角快速地拎了起來,展現在我面前的情形讓我大為疑惑不解——有許多米粒都像被米袋牢牢吸在了上面了,等爸爸的手指接近米袋,但還沒有接觸的時候,那些粘在米袋內面的大米竟像著魔似的紛紛逃離了米袋,爸爸的手指移到哪裡,哪裡的大米就接連不斷地往下“逃跑”。我連忙問:“爸爸,這是為什麼呀?是不是經過你的摩擦之後產生了什麼東西?”爸爸笑笑說:“這是靜電。”“靜電!”我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接著老爸娓娓動聽地給我介紹了有關靜電的知識,使我大開了眼界。原來,只要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摩擦就會產生電,駐留在物體表面的電我們就叫它“靜電”。靜電有正電和負電之分,並且當同種電荷相互接近時會產生排斥現象,當異種電荷相互接近時會產生吸引現象。而人體有時也往往會帶有一定的靜電。當老爸將大米從樓下背到四樓上的過程中,袋中的大米在不斷地與袋子進行摩擦,大米和米袋就產生了不同的靜電,所以將米粒牢牢地吸引在袋子上。當人體所帶的靜電與大米所帶的靜電屬於同種電荷時就發生了排斥現象。在明白了道理之後,我們一大一小兩隻手輪番在米袋上摩擦,比拼在米袋上“驅趕”大米粒的本領,玩得不亦樂乎。煞是有趣。我睜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這些都是真的。

  今天我真開心,真正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真奇妙!

小學生科技論文15

  人們都憧憬著這樣的美好環境:蔚藍的天空飄著朵朵引人遐想的白雲,遼闊的大地都成了綠的海洋,天地間浮動著新鮮清涼的空氣,滿滿地吸一口,頓時精神抖擻。晚上皎潔的月光灑滿在樹上碎成一片,潺潺山泉在石上流淌,清澈的小河哼著小曲流向遠方。

  城市裡的的人們越來越渴望這樣清新自然的生活,於是人們開始行動起來保護環境,節能減排,向著心中的那個美好景象前進。社會各界開始呼籲環保,“低碳”在無形中化身為美德大家庭中的一員,人們開始為浪費資源的行為感到羞愧,時時反省。

  今天,我從鏡子裡看到了媽媽一個怪異的動作,媽媽把洗衣服的水倒進“小天使”(牌子)拖地桶裡,正打算拖地。看到這個舉動的我心生疑惑:“咦?媽媽不用這樣吧?這點兒水能費多少錢,用不著這麼節省吧!爸媽的工資早已夠供我們家生活了,另外的錢還能買不少東西,媽媽這都回到解放前了。”我問媽媽怎麼回事,媽媽卻回答:“寶貝,工資是夠了咱們隨心所欲的花,但是,你想要生活在美好的環境中,可不是金錢能買來的呀!”“是呀,”爸爸也隨聲附和,“為了滿足你的願望,我決定從這月開始,實行“低碳生活”方案。

  嗬,沒想到低碳計劃能在我家實施兩個月,更沒想到我竟然都會愛上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不僅減少了家庭的經費支出,還讓我家變得清潔明亮,更重要的是家裡經常是一派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原來除了工作就是坐在客廳看報紙的父親現在愛上了養花,原本死氣沉沉的陽臺上現在擺放著一盆盆美麗的鮮花,散發得滿屋子清香。

  有一次看見媽媽哼著小調回家,心情愉悅,容光煥發,我問:“媽,今天發生什麼快樂的事讓您那麼高興呀!”她便自豪地說:“我和別人閒談時說到了我們家的低碳生活,他們讚揚我們家是文明環保呀!”而我更喜歡看有意義的書籍。這樣不僅擴大了我的知識面,同時也提高了我的交際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看見滿天飛沙,遍地垃圾,天空灰濛濛,河流髒兮兮。因此,我們就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用我們的熱情,建設我們美好的低碳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