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論文

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論文

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論文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之間實現優勢互補,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讓小組合作學習更加有效,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關鍵詞 小組合作 學習 實效性

  一、合理組建合作小組

  想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合作學習小組在尊重學生自願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和性格愛好等,把他們分成四人學習小組(基本上是前後位同學).每組最好都安排較為活躍、組織能力強的學生,這樣有利於調動小組的學習氣氛,增強組員之間的合作,讓小組活動有序進行。

  二、各組內的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行為,這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承擔特定的職責,積極參與活動。

  小組內選出小組長、記錄員、彙報員和補充員。小組長負責組內的分工和小組活動的開展。記錄員負責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記下來,如對某些知識點的討論情況等。彙報員負責蒐集組內意見,組織語言,然後向全班做彙報。補充員負責對彙報員的回答做適當的補充。為彌補學生的不同差異,小組內可定期進行角色輪換,讓每個組員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

  組建好的合作學習小組間應力求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要求各小組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坦誠相見,民主平等,體現小組的團隊力量和精神。

  三、小組合作學習要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則

  明確的學習目標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要素。教師在佈置任務時語言要清晰,指向要明確,讓學生明確學習什麼,如何學習。否則,學生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明白教師到底要他們討論什麼,合作什麼以及怎樣合作,因此只能是脫離主題的閒聊,表面上看,他們七嘴八舌,熱熱鬧鬧,其實學習盲目、低效、毫無意義。

  四、合作學習中討論的問題要有探索的價值

  教師在安排小組活動時,要考慮到討論的問題要有探索的價值以及問題的難易程度。既要使學生能夠達到而又不能輕易達到。在這樣的問題上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意義,才能促進思維的發展。因為有的問題過於簡單,無探究價值,就不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體驗“跳一 跳,摘一摘”的樂趣。相反,有的`問題過於太難,學生達不到要求,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畏難的情緒。

  五、教師要指導,參與合作,引導學生互相操練

  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指導與調控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合作的程序中,教師要深入小組活動,積極參與指導,瞭解合作情況,解決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控局面;另外,課堂上口語操練可分機械性操練、有意義操練和交際性操練。這三種操練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指導,使學生的語音、語調和語言結構更加準確。小組合作操練時,成員之間應互相糾正錯誤,都不明確時,組長應及時舉手提問,教師予以回答或請其它組成員回答。

  六、操練到位,時間要有保證,切忌急於求成

  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課為了追求合作氣氛,教師呈現問題情境後,沒進行充分的操練,就立刻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這樣學生還沒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和句型結構,在活動中學生必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就容易挫傷他們的積極性,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此外,儘可能保證學生在小組合作時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究。

  七、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反饋要及時

  及時的活動反饋可以反映學生在掌握知識中存在的不足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有助於改進學生的學習,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精講點撥。活動結束時,教師應選擇一定數量的小組進行反饋,既可以使活動有始有終,又可以為不同的合作小組間的交流提供機會,培養學生的傾聽、協作和分享的良好學習習慣。

  八、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評價要深刻、到位

  評價是對學生的肯定和鼓勵。哪怕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給學生帶來信心和動力。在實際操作中,教師既要進行結果評價,即對學生的反饋是否正確,也要進行過程評價,對合作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參與性、合作誠意、合作技巧給予積極的、肯定的評價。另外,還要注重對每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多進行縱向比較,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和進步,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在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時,我們一定要少搞形式性的東西,要做實質性的文章,不斷探索,努力研究,使這種學習形式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肖 川. 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變革[M].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3]陳 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