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校體育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高校體育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高校體育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摘要]長期以來,各個學校所設定的體育課程基本以傳授體育知識、體育理論及體育技能為主,缺少必要的系統性的知識結構,尤其是人文素質教育的成分。如今,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日益成為必要。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既有時代發展需要的原因,也是人文素質教育本身的需要。本文即從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嘗試探討高校體育教學中如何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必要性;方式

  時代的不斷髮展變化,給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體育教學也同樣面臨著新的變革與挑戰。當前,由於全方位素質人才的培養需要,高校體育教育也從傳統的單一學科本身,朝著多元化、多結構的學科方向發展。長期以來,各個學校所設定的體育課程基本以傳授體育知識、體育理論及體育技能為主,缺少必要的系統性的知識結構,戶外活動佔整個體育教學活動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有限的室內授課時間也基本上以講授體育基本理論為主,脫離實際的同時,也忽略了各學科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發展,尤其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體育教學課程當中顯得有些不足。這裡所說的人文素質教育,是指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透過知識傳授、環境薰陶的方式內化為人的氣質、人格和修養,使其成為受教育者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品質。具體來說,人文素質教育包括為受教育者提供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內容的全方位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及健身理念要求之下,高校體育課程也勢必要承擔起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這就需要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逐漸剔除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進行體育專業技能的教學過程中,適當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讓體育課真正成為大學生所學課程的一部分,在培養學生體育技能、保障學生身體健康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從而為培養健康向上並具備全方位素質的人才隊伍做出貢獻。同時,從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來看,當前對於這方面的改革也勢在必行。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一)適當的人文知識補充需要。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首先需要增進大學生的人文知識內容。體育課當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識,可以起到對學生人文知識需求方面的補充作用。高校課程設定中,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點都不完全相同,人文知識分佈在各個門類的課程當中,作為一門相對比較特殊的課程,體育課程當中所涵蓋的人文知識並不在少數。從體育技能角度來看,各個門類的體育專案知識、發展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事例、體育比賽的基本規則和基本知識、各種體育比賽過程中所出現的精彩瞬間或者典型事件等等,都是人文知識的一部分,適當在體育課程當中增加這些知識的教學,不僅是體育課自身知識體系豐富性的需要,也是學生拓展人文知識領域的需要。從高校體育學科建設角度來說,與體育教學內容相關的人文知識的擴充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從多方面給予學生以人生觀指導的需要。除了必要的人文知識補充需要之外,所有的學生都需要在讀書期間獲得正確的人生觀指導。一直以來,高校體育課主要側重大學生體育理論與體育技能的培養,同時更加註重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培養,將對學生的為人處世方法及正確人生觀等方面的培養當成其他課程或者科目所應完成的事情。但實際上,即使是實踐教學為主的體育課程,也應承擔起這一職責。高校在注重培養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這方面,就需從各個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為人處世方法、處事心態及人生觀等方面的指導。大學生入學,需要的是從每一門課程當中汲取對身心健康有益的內容,對於體育課同樣有極高的.期待值。而體育課自身的特點及體育競技等較為靈活的教學方式,可為大學生提供更多這方面的契機,體育課只是一門傳授體育技能的課程的理念,勢必要做出調整和轉變。

  (三)利用體育精神涵養人文精神的需要。在大學生群體當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形成人文精神,將大學生群體塑造成一個具有良好精神風貌的群體。人文精神是一個較為宏觀的概念,事實上,人文精神的含義非常廣泛,這一抽象概念很難用一兩個詞語來表示,真正的人文精神應該包括愛國主義精神、奉獻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助人為樂精神、創新精神、獨立自主精神、自我犧牲精神等多個方面,這些具體內容涵蓋了大學生群體所應具備的全部道德要求,也很符合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向與基本要求,是高校每一學科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高校體育課也是一個有利於大學生群體涵養人文精神的有利平臺,因為體育精神本身就涵蓋了上述人文精神的諸多方面。無論從學校的培養目標來看,還是從學生本身的需求來看,在高校體育課程當中適當融入人文素質教育,尤其是體育精神的傳遞,都十分必要。

  (四)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需要。此外,打破傳統體育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單一化教學方式,將體育課與人文素質教育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也是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需要。長期以來,高校體育課設定以技能培訓為主,除了必須要完成學生體能達標的專案之外,所增設的內容也十分單一,可供選擇的課程內容有限,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量技能學習課的設定、反覆的技能訓練、大量的戶外運動將體育課變得單調,缺少趣味性。除了可為學生的體能培養加分之外,體育課幾乎沒有別的用處。甚至一些同學由於找工作、考研等需要,將體育課視為雞肋,必要的時候可能會選擇放棄。很多大學生因為在大一、大二階段體育成績優秀可在大三、大四免修體育課而沾沾自喜。體育教學長期與其他學科分裂,存在距離,難以與其他學科建立起一致的培養目標。從這些弊端來看,高校體育教學必須要進行改進,增加授課內容、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等方式,也就成了必要選擇。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方法

  (一)教師具備自我提升理念,關注人文素質教育。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之前,教師本身首先應當具備基本的人文素質。這是實現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這一目標的前提和基礎。教師首先需明確人文素質教育的概念及所應涵蓋的內容,並能夠據此對自身知識結構、道德自律意識等進行調整,要明確如何在體育課中傳遞給學生人文知識,以及可在體育課當中增加的人文知識內容。高校體育教學既然承擔著給學生灌輸人文知識、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任務,體育教師本身就要承擔起必須承擔的責任,更加註重個人修養,在思想道德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並且不斷提高自己,起到示範作用。另外也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如深化體育知識的學習,擴大體育知識的外延,增進自己在體育這一範圍內的人文知識含量,只有如此,才能夠將更多的知識傳遞給學生,真正做到時時刻刻在教學中注重人文素質教育,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要求。在這方面,高校也應為體育教師提供培訓機會,增加體育教師的學習和提高機會,從而保證自身知識水平及人文素質能夠適應體育教學的需要。

  (二)改變教學結構,豐富教學內容。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就必須要對傳統教學結構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傳統教學結構單一,缺乏創新,教學環節簡單枯燥,難以承擔在體育教學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責任,也難以激發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對教學內容及教學環節進行合理調整,可為在教學過程中增進人文素質教育提供廣闊的空間,寓教於樂,從而增進體育教學的效果。如在傳統的以強化訓練、單一技能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中增進室內授課、體育比賽等環節,就可為人文素質教育提供全新的舞臺。室內授課環節可傳授體育發展史、體育專案知識和該專案的發展史、體育競技型別與相關規則、體育競技當中所體現的創新精神與體育精神等內容,激發學生對於體育這門學科的興趣,並讓他們看到一個完整的、新奇的體育世界。透過戶外活動及必要的比賽環節設定,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如比賽所必須的團結協作精神、吃苦耐勞精神等等。除校內的授課環節之外,高校體育課也不妨將視角擴大到整個社會,如帶領學生去觀看比賽、關注身邊的體育新聞、進行體育相關知識與健康養生知識的宣傳等,豐富學生知識結構的同時,也讓學生在動態的體育世界中感受體育競技及體育精神的魅力。這樣就會在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一舉兩得,達到教學目標要求的同時,也起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效果。

  (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過程,除了體育教學理念及教學內容的轉變與調整之外,體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也應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探索與改進。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整體狀況、學習需求、興趣所在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此進行綜合分析及考量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精心設計。體育教學並不是單純的一場遊戲、一次健身或者一場比賽,而是知識、技能與思想的有機結合,教師只有採取多種手段進行教學,才能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在當今時代,體育教學同樣需要在實際操作基礎上輔以多媒體、教學器具等手段多樣化教學,如在進行籃球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就可透過多媒體的展示,將籃球的產生、發展歷程給學生做詳細講解,同時將必要的技術手段進行圖片分解,讓學生在認知的基礎上深入人文素質教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透過“參賽隊員”“裁判員”“啦啦隊”等具體分工方式,讓學生在熱火朝天的教學實踐中學會體育規則,也明曉體育精神,從而達到技能培養與人文培養的雙重效果。

  (四)認真與學生溝通互動,從而達到對學生人生觀進行指導的目的。高校體育教師要充分與學生進行溝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時掌握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接受情況,從而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進行檢驗。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還可起到對學生人生觀進行指導的目的和效果。因為耐心細緻的交流不僅可獲得學生的充分信任,也可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調整,及時幫助解決。具體溝通環節的設定可以是隨機的,也可針對某一具體問題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不僅可對學生的思想動態、思想傾向等有所瞭解,還可以適時對學生進行糾正和指導。體育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當中,給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充分契機,如對某些體育事件的點評與認識,就可反映出學生的處事原則與處事心態,對此作出及時調整,就可保證體育教學當中所進行的人文素質教育的正常進行。與學生的互動還可體現在體育課趣味性的提升方面,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和積極參與的機會,可讓學生更加充滿自信甚至熱愛生活,從而提升其人文修養,達到潛移默化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

  綜上,透過對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進行梳理和總結,嘗試對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的方式與手段進行探索,從而解決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人文素質教育、如何能夠讓體育教育當中所滲透的人文素質教育與教學本身有機融合的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對大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本身也需深刻認識到學科改革的必要性,並積極從自身進行改變,增進自身的人文素質水平,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從而在體育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之間尋找到最佳結合點,達到在體育課教學中也能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智峰.試析最佳化大學體育教學人文環境的創新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157,159.

  [2]謝志鵬.最佳化大學體育教學人文環境的對策探討[J].學校體育學,2016,(12):57-58.

  [3]申明玉.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人文素質培養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2016,(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