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探析如何培養鄉村小學師生主輔修制模式論文

探析如何培養鄉村小學師生主輔修制模式論文

探析如何培養鄉村小學師生主輔修制模式論文

  1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模式研究的調查表明

  對農村小學教師的調查資料結果表明,76%的教師擔任兩門或兩門以上的課程;36%的教師對自己專業之外的學科教學存在困難;50%的教師在自己專業之外的學科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方面掌握不全面;50.8%的教師希望加強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等知識的學習;64.3%的教師認為自己的科研能力較差。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調查資料結果表明,多數教師在擔任英語課教學外,還承擔了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音樂和美術等課程的教學任務。43.5%的教師對自己專業之外的學科教學存在一定困難,34.8%的教師認為很困難;65.2%的教師希望加強教育理論和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知識的學習;41.3%的教師希望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和科研能力。

  對昭通學院外語系06、07、08級畢業生在農村小學任教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60%的畢業生除擔任英語教學外,還負責一到兩門其他課程的教學;73%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對專業之外的學科教學存在困難;87%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對專業之外的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只能達到大概瞭解的程度。

  針對農村小學教師和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現狀,我們亟需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在教學目標的定位、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設計和教學實踐的實施等方面都需要深入思考。

  2主輔修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內容

  (1)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的設定應符合人才需求的現狀。昭通學院培養出的學生畢業後大多都會到昭陽區及各縣的農村小學任教,目前農村小學教學的現狀表明農村小學特別需要“一專多能”的教師。因此,我們應對人才培養模式做相應調整,主輔修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目標可以定位為:透過兩年的主修專業的課程學習和一年的輔修專業的課程學習,培養出具有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掌握相關教學技能,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能主要擔任一門課程,同時能勝任其它一到兩門課程,具備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師。

  (2)教學內容

  為了能達到新調整的培養目標的實現,教學內容也應進行相應的改革。筆者認為主輔修制的課程應分為兩大部分:主修專業課程和輔修專業課程。前兩年開設主修專業課程,第三年開設輔修專業課程。主修專業的課程可分為專業課程和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又可細分為教師教育必修課程,如教育學、心理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口語及教學法等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如聽力、口語、綜合英語、閱讀、語音、語法、寫作、翻譯等課程;專業限選課程,如英語論文寫作、英語教育史、英語教學技能、中小學英語學習策略等課程和專業任選課程,如外臺選聽、英語名篇賞析、英語影視作品賞析、英語演講藝術等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又可細分為:公共基礎課、通識選修課。輔修專業課程的設定可劃分為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限選課程和專業任選課程。而教師教育必修課程,在主修專業課程中已設定,在輔修專業課程中就應避免重複設定。輔修專業課程的設定還應根據農村教師的需求進行調整,就目前昭通的情況來看,輔修專業課程應以語文、數學、思想品德為主,還可以開設音樂、美術、勞動技能、體育、舞蹈等相關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選修課程。

  這樣設定課程內容,就可以讓學生透過學習主修專業課程,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具備教師基本文化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畢業後能擔任主修專業的相應課程。學習輔修專業課程,對畢業後能勝任輔修專業的相應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加深加寬了學生的專業口徑,增強了農村小學師資培養的針對性、適應性和時效性,滿足了農村小學師資的實際需求。

  (3)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環節是學生從學校踏入教師工作崗位的橋樑,可見教學實踐的重要性。目前昭通學院外語系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入學教育、軍訓、社會實踐、專業見習、專業實習、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畢業論文設計等內容。但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專業見習和專業實習環節的實施力度不夠,沒能完全達到教學實踐的目的。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革:

  1)加強學生對教學實踐重要性的`教育。讓學生意識到教學實踐是把所學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運用到實際教學的一種學習方式,為將來步入教師崗位積累教學經經驗。

  2)規範教學實踐的實施,讓教學實踐具有管理的規範性、時間的持續性、內容的實用性和效果的實效性。可以把專業見習的時間從原來的第五學期的一週調整為從第二個學期開始,一直到第五個學期,每學期一週。這樣學生就有更多的機會觀摩小學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班級管理、課外活動等,深入瞭解小學的實際情況。最好是把學生安排到不同的小學見習,見習結束後,組織學生開展報告、討論,互相交流,並撰寫見習報告和總結。在見習的基礎上,第五學期的後期可以讓學生站上講臺,親身體驗教學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試講的教學實踐環節。這個環節可以把原來的只試講英語課調整為英語課必講,再增加一到兩門輔修專業課程的試講。第六學期是教學實習環節。實習課程不僅是英語一門,還包含學生輔修專業的課程,再加上班級管理的實踐。這個環節目前的做法是,讓學生各自聯絡實習學校,實習結束後帶回實習學校的鑑定表,指導教師根據實習學校的鑑定和學生在校試講的情況對學生給予評價。筆者認為指導教師對學生教學實習環節的實際表現是個盲區,僅僅根據鑑定表不足以客觀地評價學生。建議改革教學實習的方式,讓專業實習充分發揮作用,達到透過實習切實提升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目的。

  在高師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實施主輔修制,改變單一的專業方向,是探索農村小學師資培養模式的重要舉措。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措施有望適應目前農村小學教學的現狀,滿足農村小學師資的實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