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租船問題》教學設計範文

《租船問題》教學設計

《租船問題》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租船問題》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租船問題》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經歷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租船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和最佳化的數學思想。

  3、在合作交流中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解決租船問題的基本策略。

  教學難點:透過對現實資料的分析進行合理調整,尋找最佳方案。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春天到了,老師想組織一次春遊活動,他們想去划船,遇到了租船問題,請幫他們想一想,怎樣租船最省錢?(板書:租船問題)

  (二)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出示問題:人數:32人

  小船租金:24元/艘大船租金:30元/艘

  小船人數:4人/艘大船人數:6人/艘

  2、師:怎樣租船最省錢?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你們有什麼想法?先獨立思考後可以同桌一組討論一下。

  3、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取樣,合作交流:

  提示: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一樣,坐的人數不一樣,每人付的錢??大船:30÷6=5(元)小船:24÷4=6(元)

  大船便宜,儘量多租大船。

  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錢?32÷6=5(條)?2(人)5條大船,1條小船:30×5+24×1=174(元)

  師:這是最省錢的方法嗎?你還有什麼想法?

  (三)逐步調整,深入研究

  1、生:租5條大船,1條小船,小船上還會空出兩個座位,如果不空座位會不會更省錢?

  2、師:小組合作,再調整試試,看看能否說明5條大船和1條小船是最省錢的.?小組合作,再次調整試一試。

  3、反饋交流,上臺展示:

  (四)總結過程,形成方法

  1、師: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生:先假設,再調整。

  2、介紹假設策略:

  (五)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出示題目:P11練習三春遊問題:怎樣租車更省錢?

  2、四一班有42名學生去划船,大船60元限乘4人,小船50元限乘3人。怎樣租船最省錢?

  3、有27名老師帶203名學生去遊玩,怎樣買票省錢?

  成人:40元學生:20元團體(30人及30以上)30元4、某公園門票售價有兩種方案:

  方案A:成人160元/人兒童40元/人方案B:團體(5人及5人以上100元/人)

  1、如果有5個成人、5個兒童,怎樣購票最合算?

  2、如果有3個成人、5個兒童,怎樣購票最合算?

  (六)全課總結,昇華認識

  板書設計:

  租船問題

  先假設,再調整

  一、32÷6=5(條)?2(人)

  30×5+24×1=174(元)

  二、30×4=120(元)24×2=48(元)120+48=168(元)

  教學反思:

  租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目的是透過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學生滲透最佳化思想,在多種方案中透過比較、對比,得出最佳方案。

  這節課的內容,在學生能正確計算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靈活運用有餘數除法的有關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是《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充分地體現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租船問題在能正確計算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這兩個問題,在計算出餘數後,還要進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在教學過程中,我改變了以例題、示範、

  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找出條件、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並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相互結合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這節課的教學中,也有許多不足,學生都知道要利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來計算,可是在最後的“答”這一環節就出現了問題,還有學生對於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們不知道怎樣的安排才是合理的。所以在上課還應儘量多給學生一些主動探索的空間,多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多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過程,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可能會發揮得更好一些,體會得更深一些。同時在小組合作中,可以採用學生提問的方式來提高小組活動的有效性。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

  《租船問題》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透過對“租船費用”問題的研究,掌握先假設再根據假設結果進行逐步調整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自主探究“租船費用”最省的過程,感受資料變化的規律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和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數學應用的靈活性、廣泛性和最佳化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先假設,再根據假設逐漸調整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透過對現實資料的分析進行合理調整。

  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中央3套有一檔娛樂節目叫《開門大吉》,大家知道嗎?課前,我們也來玩一把《開門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誰反應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預設: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2、師:同學們猜得真準,《讓我們蕩起雙槳》是老師兒時流行的歌曲,幾十年來經久不衰。你知道這首歌描寫的是什麼情景嗎?預設:

  生:北海划船

  師:我們去划船,該怎樣租船呢?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板題)

  二、進入新課

  (1)指名讀題:從圖中你都知道了哪些資訊。

  (2)指名說。

  人數:30人

  小船租金:20元/艘小船人數:4人/艘

  大船租金:35元/艘大船人數:6人/艘

  問題是:怎樣租船最省錢?

  2、解決問題:以組為單位,商量出租船方案,找出最省錢的方案,同時,寫出分析過程。

  3、小組彙報:

  4、梳理學生髮言,引導學生得出規律:

  假設:

  ①如果都租小船: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②如果都租大船:30÷6=5(只)35×5=175(元)

  思考:全租小船,但有1條船隻坐了2人,沒坐滿。是不是還可以再省錢呢?

  調整:

  ③把這2人和另一條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條大船,還可以省錢。

  6條小船:20×6=120(元)1條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④155元﹤160元﹤175元

  ⑤租6條小船,1條大船最省錢。

  解決租船問題時,儘量乘坐人均租金便宜的船,大小船搭配正好滿員,沒有空餘座位時最省錢。

  進行合理搭配,沒有空餘座位時最省錢。

  總之,解決這類問題時,需要注意:儘量租大船,沒有空位。

  5、總結過程,形成方法。

  三、鞏固練習

  P11第5題。方法同例題,不過是獨自解答。

  四、課堂總結

  回顧與反思:我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先假設,再調整)

  機動:

  1、旅行社推出A、B兩種優惠方案,有10位家長帶5個孩子,怎樣最省錢?

  A:團體5人以上(含5人),每位

  B:成人每位400元,小孩每位200元。

  2、火鍋城開業酬賓,設計了優惠方案,4個大人帶著3個孩子去吃飯,他們會選哪種方案呢?

  A:成人每位30元,,小孩每位15元。

  B:團體5人以上(含5人),每位25元。

  畢達哥拉斯說過:“在數學的天地裡,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怎樣知道什麼”。方法性的總結有助於學生形成思考模型,逐漸內化解題技巧。

  五、全課總結,昇華認識

  1、問: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2、問:今天這節課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租船問題》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透過對“租船費用”問題的研究,掌握先假設再根據假設結果進行逐步調整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自主探究“租船費用”最省的過程,感受資料變化的規律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和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數學應用的靈活性、廣泛性和最佳化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先假設,再根據假設逐漸調整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透過對現實資料的分析進行合理調整。

  三、教學準備

  課件、學習單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中央3套有一檔娛樂節目叫《開門大吉》,大家知道嗎?課前,我們也來玩一把《開門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誰反應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預設: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2、師:同學們猜得真準,《讓我們蕩起雙槳》是老師兒時流行的.歌曲,幾十年來經久不衰。你知道這首歌描寫的是什麼情景嗎?

  預設:

  生:北海划船

  3、師:大家想象一下,和風旭日,楊柳如茵,輕搖櫓槳,泛舟河中,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呀!別光美,你知道嗎?這划船裡也有不少學問呢?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租船問題》。

  (板書:租船問題)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現實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內容,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審視事物和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