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興趣的培養離不開三心、三勤、三動論文

興趣的培養離不開三心、三勤、三動論文

興趣的培養離不開三心、三勤、三動論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教學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時,就可使學生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牢固的知識和技能,並使他們覺得學習不是一件苦差事或沉重的負擔,而是表現出喜悅和求知的慾望,加強對知識的探索力量,激發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願學英語、樂學英語呢?筆者認為,學英語離不開“三心”、“三勤”、“三動”。

  一、“三心”

  即老師對全體學生的愛心、輔導學生的耐心和致力於新課堂改革的決心。

  老師要關愛每一位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洞察每一位學生的動作、表情和心理變化,及時給予他們指導和幫助,使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愛和溫暖。這樣,學生才會愛老師、喜歡老師並喜歡老師教的學科,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力。

  英語學科不同於其它學科,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地指導學生髮音、語調和拼寫,有些簡單的句子,今天會讀,明天可能又忘了,學生可能會再問,老師不能急躁,要耐心地解答。

  老師除有愛心、耐心之外,還必須有致力於新課堂改革的決心,要把一言堂變成多言堂,老師少講或不講,把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

  二、“三勤”

  即佈置任務要勤檢查,對學生要勤表揚,教學方法要勤變化。

  實行自主課堂模式,老師不能放手不管,要給學生布置任務,並且勤檢查。可以是老師親自檢查,也可交給班長、組長檢查,對一些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和鼓勵。

  好學生不是吵出來的,而是誇出來的。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受到別人的誇獎和讚美。受到表揚,學生學習會更加刻苦努力。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尋找每一位學生的長處。比如,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一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從不主動舉手發言,當被提問的.時候,總是害怕、臉紅,我總是鼓勵他們膽子大些,學英語就是要不怕丟臉,一旦他們能大聲地讀、說、講英語,儘管有些地方不是太恰當,我總是不失時機地給予他們表揚,現在班裡每一位學生都能講解或領讀英語。 除此之外,老師要根據孩子們的特點、性格,勤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現在的學生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而是喜歡多變的教學模式。比如講解新課,可以利用實物、簡筆畫、多媒體增強學習效果,也可以讓學生透過聽、讀、討論、講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再如,抽查所學過的單詞,可以是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到黑板上寫,也可以採取擊鼓傳花的方式抽出幾名學生,還可以老師點名叫幾個學生來寫,再就是以搶拼單詞、單詞接龍等遊戲的方式進行比賽。背誦課文、寫句子、翻譯、做題都可以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三、“三動”

  即學生動起來,課堂動起來,老師動起來。

  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除有“三心”、“三勤”之外,還離不開“三動”。首先是讓學生動起來,讓他們多動腦、多動口、多動手。在學新課的時候,首先讓學生探究所學的內容,找出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子,然後分組討論疑點,最後讓學生解釋展示重點內容,說出自己的收穫與感受,並寫在自己的日記本里。

  其次是讓課堂動起來。為了讓英語課妙趣橫生,充滿活力,學生充滿激情,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對話、短劇,經常性地進行說英語、讀英語、寫英語、講英語形式的比賽。老師不僅僅是教育者,更重要的是學者。有了老師的參與,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表現欲會更強,戰勝老師的決心更大,從而讓課堂真正生動起來。

  最後是讓老師動起來。老師要多看一些好的書籍,加強自身的修養,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為教學增添新的活力,能夠更好地駕馭課堂,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要每天給學生一份期待,一份收穫,一份驚喜,一份感動,一份成功,一份自豪,讓學生在“三心”、“三勤”、“三動”中快樂地學習英語,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能力,提高英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