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5篇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

  當我還在幼年時媽媽就跟我說,你看看他們那裡有你幸福啊,那是懵懂的我,還無法領吾幸福的真正含義,那時我們家才剛剛解決溫飽,年幼的我認為大概吃飽喝足才是幸福,我連忙跑去告訴媽媽,可他微笑的搖了搖頭。我便繼續尋找答案,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原來我一直都生活在幸福中。

  幸福其實很簡單,幸福就是一隻快樂下去,他出現的也很多,只是我們沒有留心發現罷了。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裡面每一個生動的都牽動著我的心叫我熱淚盈眶,有些人自己只有六十八斤,卻為了家庭的負擔了,兩手撐起雙腿殘廢125斤的媽媽,兒童節到了,她的媽媽狠下心來給了他一元錢,中午放學來竟然分文未動,說要留買些便宜的菜,就這短短的幾個字,卻讓她的媽媽感動得淚流滿面,是啊!才一元錢都不捨得花,而我們有些同學卻每天帶二十多塊錢到學校裡來,還有帶一百的,對比看看我們一定要珍惜爸媽的錢啊!還有一次,老師說他考試成績優異將他吃肯德基,而她卻給了她雙腿殘廢的媽媽吃,直到現在他還不知道肯德基是什麼味道,說到這兒,我也留下了眼淚。

  這就是幸福的味道!

  幸福就是這樣,來的時候你不好好珍惜,到了之後,他就又悄悄地流逝了,幸福來的時候我很開心,以為什麼都不愁了,結果本來該在這時候努力的,卻白白比浪費了時機使幸福流失了許多。

  幸福,這個看似簡單的字眼,卻讓我苦苦追尋了許多遍才領悟出它的真諦。

  幸福的唯一來源就是不斷的爭取,只要爭取了,並且努力了,幸福就會來到你身邊,同學們,珍惜幸福,爭取幸福吧!幸福就是我們這一代的無限爭取!

  只要會爭取幸福,他才會永遠都在你身邊!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2

  今天。何老師在利用班會課的時間,給我們看了一段錄象,裡面有李連杰、章子怡、李偉、楊孟衡還有馬雲。其中李偉和楊孟衡都是被高壓電擊傷,截肢了的殘疾人。李偉哥哥現場給我們用腳演奏了一段鋼琴曲。彈得使我聽的都入迷了,聲音悠揚動聽,太美了。我都想到了這副美麗的畫面,彷彿進入了人間仙境…

  楊孟衡哥哥也給我們帶來了一招——用腳寫字!楊孟衡哥哥用腳趾勾起筆。一筆一劃地寫字!等展開字卷時…在場的人全部驚呆了!簡直和打印出來的幾乎一模一樣!!!“太厲害了”!我也贊不決口。

  接著,主持人請了一位父親,他的女兒已經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中——遇難了。從一段小故事——這位父親是一位幹警,當聽到家鄉發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時,他連夜趕到舟曲,來到了原來的家,他驚呆了!房子已經夷為平地,女兒也無影無蹤。這位父親刨土刨了三天三夜,終於找到了女兒。但女兒已沒有了氣息。接著,這位堅強的父親終於流下了淚水。

  這位父親是多麼堅強啊。家鄉發生了特大泥石流災害。雖然丟失了房子。失去了女兒。還是要堅強地活下去。用自己的雙手,把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

  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了這麼感動的錄象。因此。我要好好學習,等長大了。建設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園。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3

  今年的開學典禮和往年的開學典禮不一樣,是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所主辦的。是由王小丫、董卿等著名主持人主持的,《開學第一課》中心意題是:幸福是什麼。分別由世界乒乓球冠軍鄧亞萍阿姨、世界網球冠軍李娜阿姨、航天英雄阿楊利偉叔叔以及於丹老師、烏山縣篤坪小學王鍾華老師和某校校長講解了他們對幸福的感悟。

  使我感悟最深的是于丹老師,她說:“快樂成長比成績更重要。”以及鄧亞萍阿姨所講述她成長的經過,在她讀書的時候,由於她長的不夠高,乒乓球教練斷定她不能從事這項運動,但經過她的努力成為了世界乒乓球冠軍,後來將她退役進入清華北大讀書的時候,她知道自己的成績肯定是最差的一個,但是她明白她的成績雖然是最差的,但清華北大知道現在還沒有一個是世

  界冠軍,當她圓滿完成學業的時候,她深刻地體會到:沒有什麼不行的,你行我也行。

  楊利偉叔叔說:“一個人不但創造了幸福,而且他也分享了幸福,幸福就是快樂的分享。”其次就是李娜阿姨說的:“一個人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是第一。”

  過去我總認為;幸福就是享受就是安逸就是快樂,甚至把幸福建立在他人的辛苦之上。直到今天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才真正地理解幸福是感恩和奉獻,幸福是真摯的讚美和溫暖的關愛,幫助別人就等於幫助自己。

  有愛就一定會有幸福,有幸福就一定會有愛!!!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4

  今天,王老師帶我們去看《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夢想。

  第一個主題班會的班主任是李連杰叔叔,他有著許多個夢想等待著他去實現。他還說了一句話:“我要用感恩的心去回饋世界。”休息時,大家玩了一個小遊戲,名叫“夢想長城”。這個遊戲需要大家彼此的信任去完成的,他們都信任對方,終就沒有摔跤。

  第二個主題班會的主題是“堅持夢想”。班主任是馬雲叔叔,講了兩個從小就失去了雙臂的'哥哥。楊夢衡叔叔在他的奧運冠軍破滅以後並沒有放棄,而且回到學校,加倍努力學習,終於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取了中山大學。另外一個就是劉偉哥哥了,他有一個偉大的鋼琴夢,他永不放棄,遇到困難不退縮,而且經過辛勤練習,終於能用雙腳彈鋼琴。想到這裡我不禁熱淚盈眶,我們有手有腳,還不珍惜,每天都沒有夢想。一個成功的背後,劉偉哥哥不知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多少的艱辛,也不知他流了多少的眼淚和多少的汗水。我們應該向劉偉哥哥學習,學習他那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執著,應該每天實現一個小夢想,最後變成一個大夢想。

  第三個主題是“探索夢想”,班主任是試飛英雄李中華。他一直有一個偉大而又艱難的夢想,那就是在無邊無際的天空和白雲中穿梭自如,在茫茫天空之中飛翔。他的夢想一直引著他前進,希望就是每個人前進的動力。

  我的夢想是當一位精通醫學的醫生。在病人發燒時為他們打針,給他們一些安慰;在病人得了腫瘤的時候,對他們說些鼓勵的話,為他們動手術,我更相當一位活佛濟公,幫助所有善良、有愛心、孝順父母的困難人民,為他們造福。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5

  9月1日,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檔節目,節目的主題是聚焦夢想,女航天員王亞平、鋼琴家郎朗、單親媽媽鄭亞波等走上舞臺,為我們展示夢想的力量,實現夢想的過程。

  在“有夢就有動力”這一課中,王亞平阿姨與我們分享自己的“飛天夢”。十年前,楊利偉叔叔首飛當天,王亞平阿姨在心中埋下了夢想的種子:衝出大氣層,去看看太空中那個神秘的世界。十年後,靠著持之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我國的女航天員,並首次在太空授課。王阿姨鼓勵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控得到!”

  在王阿姨的鼓勵下,我明白了夢想是一個人奮鬥的動力,也是一個人動力的源泉。有夢想,就有了方向,不再為過去而掙扎,只會為未來而努力奮鬥。

  同時我也深切感悟到,真正能實現夢想只有自己,沒有人能幫助我實現夢想,如果我自己不動手爭取,一切都是空談,夢想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所以夢想不是等待,是掙扎,是決定從今天起不再等候;夢想不是服輸,而是拼搏,然後朝著夢想進發。夢想不是保守,而是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然後分享給大家。

  在《中國少年說》中提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的夢想就是中國的夢想,把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作為我們人生永恆的主題,讓我們乘著夢想的翅膀起飛吧!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6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開學第一課》的節目。看過了這個節目,我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

  如果想讓生活充滿美,首先先要學會發現美。生活中不是不充滿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種美不單單是視覺上的美,外表的美。這種美,可以是媽媽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美,;可以是老師美麗溫柔的美;也可以是環衛工人樸實,善良的美。

  我們不但要發現美,還要學會創造美。就像于丹老師和他的學生一樣,那種關係已經遠遠超過了師生關係。我們也要學會創造美,只要多做好事,我們這些小孩子也可以創造美。

  傳遞美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現在我還可以回想起來在六月六日中午是一點三十五分二十七秒在大巴車上發生的那一幕,吳斌叔叔被一塊重大七公斤重的鐵塊砸中了腹部。那時,吳斌叔叔忍著痛苦把車平穩的停了下來,而這一切的一切,吳斌叔叔只用了四十五秒的時間。最後,吳斌叔叔還是因搶救無效而離開了我們。他一個人感動了一座城,他犧牲了自己,卻把車上二十四個人的生命延續了下去。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美傳遞下去!在常石磊哥哥的《愛的接力》的歌聲下,第三節課結束了。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說的沒錯啊,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一個團體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就像以陳一冰為隊長的中國體操男團一樣,如果沒有團隊合作零失誤的情況下,我們中國隊肯定會與倫敦奧運會的男子體操金牌擦肩而過的。團隊之間的和諧也是美的,我們一定要留住這樣一份非常可貴的美。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四美”。我也要把和生活連線到一起,學會“發現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7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深有感觸。從剛出場的國際巨星成龍。到實現我們飛天夢想的楊利偉,每個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詮釋了愛與幸福的真諦,讓我好幾次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小劉浩和最美女孩孟佩傑

  劉浩自幼雙目失明,但對鋼琴十分痴迷,他的媽媽就用針在牛皮紙上縫出了五線譜。07年,劉浩媽媽帶著僅有200元和電子琴,到北京來找鋼琴老師。但是換回來的只不過是失望。同年五月,北京公益基金會把小劉浩送到了盲校,從此,劉浩又能彈琴了。在《開學第一課》上,劉浩沒有表現出悲傷,而是很高興,我不知道一個盲人為什麼會如此快樂,也許,這就是劉浩所理解的幸福吧!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在貧困山區,讀上一本格林童話是幸福的,在缺水地區,能痛痛快快的喝上一次水,是幸福的,而我們現在的孩子,對一切都不滿足,我覺得,有家就是幸福,至少在你回家的時候,還有你的爸爸媽媽在等著你!

  孟佩傑,五歲時父親不幸身亡,生母交付給了鄰居撫養,從此,孟佩傑和養母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只持續了3年。孟佩傑8歲時,養母病癱在床,於是孟佩傑支撐起了這個家。12年了,她不離不棄,4000多個日日夜夜,無怨無悔的照顧著養母,被人們尊稱為“最美女孩”。

  《開學第一課》中,還提到了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什麼?是樂觀?是自信?是超越?是感恩?是分享?是寬容?是溝通?是關愛?還是奉獻?楊洛曾說“ 真正的幸福,雙目難見。真正的幸福存在於不可見事物之中。”我們周圍那些關心的問候。真誠的道歉。善意的批評不也是幸福的體現嗎?

  讓我們一起再次用心感受身邊的一切,幸福,就在身邊。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8

  昨天,我們開學了!開學了之後呢,自然有不可避免的陋習,那就是看足足有19集的——開學第一課!看的我天旋地轉頭暈眼花。算了算了,不說了,回到正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呢,分為四個課時呢,好長——,慢著,這是第一課嗎,明明有四課嗎?每一課都有自己的班主任、任課老師和一位學生上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叫夢想。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第一節課。

  第一節課請到的任課老師是那個在太空中教學的老師,霸氣外洩啊!我們第一節課介紹的人物是一名跳傘飛行員。她小時候因為體質優良,被招收,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可是,她當時年紀小,又是女流,體質自然比較虛弱一些,許多人都被淘汰了,眼看著就輪到她了,可她自從跳過第一次傘之後,她就喜歡上了這門職業。自此,她開始發瘋了一般的訓練,有一種訓練,要人身體躺在板凳上,四肢向外展開,成飛行狀,至少一兩個小時,而這只是最基本的,她的訓練稱之為魔鬼訓練絲毫不為過。很難想像她是怎麼訓練的,最後居然撐了下來,成為了祖國第七批跳傘飛行員,真是不可思議啊!她現場表演了一個動作,基本上所有人都不會做啊!這個人真牛啊!!!!!!!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長舒一口氣,終於看完了啊,這一次的開學第一課還是略有體會的,那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9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是一堂關於“夢想”、關於信念和追求的課。節目以“我的夢·中國夢”為主題,以“匯聚夢想相信未來”為口號。

  從“相信自己——堅持夢想、相信生活——協作支撐夢想、相信未來——探索夢想”三個篇章來闡述實現夢想的關鍵點,最後所有人的夢想匯聚成中國夢,從而啟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堅定信念,倡導孩子們勇於追求夢想,努力實現夢

  從第一個節目中的女孩完瑪草的身上,我們就看到了夢想帶給她多少快樂,她追求、她努力,最後她完成了她的舞蹈夢。

  我們還看到了很多明星名人,他們也帶給了我們很多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執著、他們的結果。更讓我們知道夢想是多麼吸引人,有夢想才有未來。

  在每一個班會小結中,文字雖不一樣,告訴我們的卻是一個道理,那就是堅持夢想。我們,有條件,我們有希望,我們的未來只掌握在自己手裡。當我們看到別人為夢想堅持,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絲絲激動。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也沒有人可以毀滅你的夢想,只有堅持,那就可實現。

  那來自玉樹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時最小的志願者,那無臂的楊孟衡和劉偉給了人們更多感動。

  那來自舟曲遇難女孩父親和校長的講述讓人們更加珍視生命的含義和學習的夢想。當面臨災難與不幸,可是夢想仍在心中,夢想從沒失去過。

  讓我們心持夢想,在自己的天空自由飛翔吧!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0

  前在我看來,總認為外表美就是美,但是我看了《開學第一課》美在你身邊的節目以後,我對美有了新的認識,節目中說美有發現美、傳遞美、創造美與和諧美,我想美應該還有很多很多,像自然美,平凡美等等。

  考試前一句激勵的語言,是美的鼓勵。別人跌倒了,扶他起來;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孕婦小孩主動讓坐;過馬路時,扶一扶老人,是美的關懷。這些都是很平凡的事情,對正常人來說只不過是舉手之勞,如果能做到這些,我想那就是平凡美。

  法國著名的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美是要我們尋找和挖掘的,其實你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你才會收穫美,擁有美。

  曾經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從學校回家的路上,看到有兩個大哥哥在欺負一個小男孩,這時我就不由自主的衝了上去,說了一句:你們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不算好漢。當時,我就一直擋在小男孩的前面,我非常明白自己在幹什麼,也知道這可能會引起大哥哥們對我的報復,我很害怕,但是我一直堅持著,過了一會兒,兩個大哥哥見我還在堅持著,可能也感覺到一些不好意思,就主動離開了。從此以後,那個小男孩和我成了很好的朋友,我認為這就是幫助他人的美,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我也收穫了美。

  美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有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美就在你的身邊。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做好每件看似平凡細微,卻能處處體現美的事情!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1

  開學了,老師讓我們看“開學第一課”。當我把“開學第一課”看完後,心中深有感觸,啊!人間處處充滿愛。

  “開學第一課”是圍繞愛的主題來講述的,分別上了“愛是分享”、“愛是承擔”、“愛是力量”、“愛是榮耀”的主題班會。當上到了“愛是承擔”時,俞敏洪老師講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馬鵬飛6歲就開始為雙目失明的奶奶做一切的事情,並且不耽誤學習,每天中午和下午都早早地跑著回家,這時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不禁淚溢眼眶。他說奶奶現在失明瞭,而他是一個男子漢,要保護好奶奶,照顧好奶奶。奶奶也十分疼愛自己的孫子。這就是一種愛,這就是愛的責任,愛在承擔。

  我還看見99歲的藏族老奶奶十分愛國,45年來每天都堅持在自己的家門口升降國旗,不管自己有多大年紀、身體怎樣,都堅持著。我又一次的被感動了,這是一種榮耀,這是對祖國的愛。這裡的每一個故事都感人肺腑。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每次當你不會做題目時,爸爸、媽媽都會站在你身後,耐心地教導我們。還有許多許多,那是父母、老師、同學對你的愛,和你身邊的人。當我們得到愛時,同時也要懂得把愛分享給別人。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充滿愛、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2

  我印象最深的一節課是“愛”。搖滾樂隊的主唱——秦勇,在生下他兒子後,因父親的去世便明白父愛的重要性,於是剪去了長髮,拋棄了那前途似錦的舞臺,和他的兒子大珍珠一起做一個普通人,好好愛著兒子。秦勇每天彈著搖滾而有節奏的吉他,受人們的鼓掌,受人們的崇拜直到有一天他有了自己的兒子,但是他患有先天的重度感統失調症,必須要儘快的調整。秦勇一直不放棄,他努力的教會兒子英語,游泳,腳踏車等等正常人必備的技能,每天和孩子一起學習,每天為兒子單獨演唱著他的歌。但是這一幕幕的過程,又是多麼的艱辛而又不不易。這裡,我的感觸最多: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愛讓我們學會了感恩與付出。一位父親一遍又一遍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上天沒有個他一個天資優異的孩子,因為上天知道秦勇為大珍珠在自己的內心深處藏起來了對他的愛和堅持,他像一個星星的孩子,耀眼而孤獨,內心卻是另外一個星球的。秦勇不放棄不拋棄,他堅信,自己的愛可以改變自己的孩子,可以感化他的內心。最終18年的努力不曾白費,大珍珠已能學習自理並可以寫一些文章了。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使我受益匪淺,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去愛那些愛著自己的人,這個教誨我會銘記在心。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3

  今晚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可惜沒看到開場白,我就講講過程吧,和大家分享下。

  第一課給我們講了軍人付麗娟,付麗娟她刻苦學習跳傘運動。運動時不能有半點差錯,不然就會被開除,多苦啊!她堅持著,一點也沒有退縮!然後劉東老師,玩了自己製作的紙飛機遊戲:向上飛的飛機,向右飛的飛機,永不落地的飛機。第一課主要講了‘‘有夢就有動力”。

  第二課講了章子怡當著名演員而辛苦地學英語。因為出國演出幾乎都用英語表達,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刻苦與堅持終於換來成功的果實——-成了著名的演員。廖智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兒和雙腿,她的夢想是當一名舞者,可沒了雙腿怎麼跳舞,怎麼完成自己的夢想。她沒有放棄,忍痛學習舞藝,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在舞臺上舞動起來了。這節課讓我們懂得”有夢就要堅持”。

  第三課講了朗朗的風彩,他可以用水果彈鋼琴並彈出美妙的歌。今年88歲的潘其老師想在100歲時教一萬個學子,可真有信心!我們也堅信她一定能實現!這節課讓我們懂得了”有夢就能出彩”。

  從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和偉大的夢想中,我們體會到有夢就有希望,就有動力。我要為自己樹立夢想,為夢想而堅持奮鬥。一定要向他們學習,為自己的夢想鋪設大道,架起金橋!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4

  今天,我們在班上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的中國夢。

  第一節課開始了,這一節課的老師是李連杰叔叔。班主任告訴我們李連杰叔叔曾經講了一句讓人震驚的話。李連杰叔叔16歲時第一次到美國去比武,美國總統看到年輕的李連杰武功這麼好,就請他當保鏢,而當時的李連杰一口就回絕了,還告訴美國總統,他練一身的好武功是為了保護13億中國人!

  這讓我想到了:李連杰叔叔這麼愛祖國,長大後還為祖國做出了這麼多的貢獻,是我們的好榜樣。我也有一個類似的夢,長大後我想當一名偉大的人民教師。我要到山區,給山區的孩子當老師,讓那些沒錢上學的孩子也可以上學,讓他們長大成人以後都可以走出山區為祖國獻出自己的力量,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富饒!

  第二節課開始了,班主任帶了一名殘疾人走了上來。這位大哥哥的名字叫楊孟橫,楊孟橫哥哥小時候的理想是當一名游泳健將。可是在他十歲的那一年,被高壓電擊傷,失去了雙手,但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可是在比賽中只奪得全國第九名,不能參加殘奧會。他的夢想沒法實現,於是他去追求另一個夢想,想成為同聲翻譯。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考取了中山大學。

  我不由得想到殘疾人都可以那麼勤奮的學習,為什麼我們健康人就不能呢?殘疾人身殘志不殘,我們也要像楊孟橫哥哥那樣勤奮學習,我們也要像楊孟橫哥哥在哪個地方跌倒就要從哪站起來,我們不能輕易放棄。

  能上金字塔的只有兩種動物,一種是老鷹,一種是蝸牛,如果不能做矯健的老鷹,就當一隻持之以恆的蝸牛吧!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15

  開學了,又開始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當中,讓你獲得更多的知識。《開學第一課》這是每年一次的大型公益節目,它會讓我們明白許多的道理,知道如何“孝”,“愛”,“強”等多個不同的方面,感受不同的韻味。

  第一課是“孝”如何孝順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童話大王:鄭淵潔就是第一位講師,他用自己的筆墨會寫出一個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它不僅僅是一味的神奇,還會在其中懂得一些道理。他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自己的兒子如何懂得“孝”,兒子也會照著自己的父母一樣孝順爸爸媽媽。“孝”不是靠口頭上說,而是用自己的行動感化身邊的每一個。

  第二課是“禮”要學會禮節是每個人應有的,學會如何懂禮貌,如何尊敬別人,互相給予一些關愛。一點一滴的家風,都是從一件件小事做起的。學會“禮”互助互愛,禮儀之邦。第三課是“愛”用自己的一生去關愛自己的孩子,愛可以是無私的,也可以是奉獻的。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帥氣的搖滾歌手:秦勇,他是一位曾經在歌壇上有一定地位的歌手,可是誰會想他,他為了自己的兒子——大珍珠,放棄了自己的職位,離開歌壇,做上了一個普普通通老爸,他用自己的時間,用自己的精力,讓兒子學會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他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兒子學會與人交流……傾注了全部的精力與時間來感化兒子。第四課是“強”少年強,則國強,生活在西藏的孩子們,用武術震撼了我們,讓我們感慨萬分。

  每一次的觀看都讓我眼前一亮,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每一個人都要用自己的行動來感化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