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1

  開學第一天的晚上,媽媽陪我看了中央一臺的《開學第一課》。心中就油然升起一股驕傲——-那是身為炎黃子孫的榮耀。節目分五部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和絲綢新路,皆體現了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以載道。主持人董卿是我學習的榜樣,她對古典文學有著很深的造詣,她喜歡的詩人是蘇軾。而我最喜歡的是南宋詞人辛棄疾,他有著"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感慨;有著"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無奈;也有"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英雄氣概。

  節目中請來了一位大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他給我們講述了自己翻譯事業都故事。許老先生把中國的詩詞帶給全世界,用外國語言來傳遞中國詩詞的美。他已經96歲的高齡,但是依然每天堅持翻譯一頁《莎士比亞》。許爺爺認為,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做喜歡的事情,把一個國家創造的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這是全世界最大的樂趣。

  王珮瑜老師給你們帶來京劇韻白《水調歌頭》。京劇韻白聽起來慢條斯理,有腔有調。配上古典音樂,聽起來有種讓人流眼淚的衝動。蘇軾千百年前就在感慨明月幾時有?於我心有慼慼焉。

  文以載道這一部分,讓我知道了詩詞可以和外語結合,可以和京劇結合。無論哪種形式,都體現了中國詩詞之美,中國古典文化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作為一個小學生,我身邊就有許多熱愛國學的人。我們學校的李老師,每天清晨去達活泉公園的小亭子裡朗誦國學經典名著。我也在上下學的路上聽古詩吟唱,還和媽媽玩"飛花令"。其實國學就在我們身邊,比如說,我去"我家農場"吃飯,看見杏樹剛結出小杏,就想到"花退殘紅青杏小";去三峽遊玩,看到兩岸風光就想起"高峽出平湖"。

  一次去天一城看燈展,當時皓月當空。一位爸爸抱著孩子指著天上的月亮說:"你看,月亮像燈泡,月亮像燈泡!"我無意中聽到,感覺好慚愧。萬千形容月亮的詩句從我心中湧現出來,我不想以後這樣教我的孩子。希望大家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讀讀宋詞元曲楚歌賦,寫寫唐詩晉字漢文章。讓這些國學經典成為我們炎黃子孫的精神食糧,受益一生。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2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自粽葉飄香的十五,到那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中國今年能夠控制住疫情,必不可分的是中華人民心中的精神力量!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詞為:擔當、團結和科學。這也正是控制住疫情中國的三個關鍵詞。

  衝鋒是醫生與軍人的責任與擔當!鍾南山院士做演講,他的成長經歷和對未來的憧憬激勵著我。他熱愛祖國和人民,把祖國人民的生命抗在心間,這種擔當是常人沒有的,正是因為這種擔當,成就了鍾南山院士、使疫情更快穩定。鍾南山是畢業於北京醫學院,如今北京大學醫學部,他的校友們,所都二三十歲卻也扛起了拯救人民的大旗,這正是年輕人心中擔當的體現,他們無怨無悔,只盼早日解除疫情、不怕自我犧牲與流淚!軍人毛青與醫生張定宇的特殊友情也在觸動著我,大年三十被叫出任務,這是什麼樣的擔當與胸懷。人生就是一種擔當,承載起那一切的勇氣是一種人格的迸發敢於擔當的人生,書寫著偉大,鐫刻著璀璨擔當,是為己、為人、為國的不朽詩篇。讓我們一起爭做新時代的勇於擔當的人。

  “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疫情能被控制住,不僅僅靠一生的偉大付出,而且靠我們能普通群眾的配合。幾位醫生講的動人的故事中,都有著那位成員:人民,匿名的快遞飯包、大巴車的無償運送、對醫護人員的幸福祝福……人民是醫生的堅實後盾,正是因為我們目的統一,團結一致的要打好疫情的保衛戰,是團結凝聚起了我們的希望!

  陳薇軍人發表的演講告訴我們疫苗的來源是人們自身對科學的好奇,而這疫情的穩定靠的是我們現代科學的進步!大資料應用在了疫情防控中,是人們早發現,早判斷,快速控制傳染源,北京的疫情就是利用了大資料。科學是現代社會的必要條件,它照亮夢想,成就人生,腳踏實地,利用現代科學便能成就自我。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中華全在我少年,就讓我們練就強健的體魄,開創屬於我們的精神世界,長大回報社會,奉獻自己的那份光與熱!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3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們班主任組織了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這是我第一次看這檔節目,以前都只是聽同學們講起這檔節目而已,今天終於有機會一睹它的芳容了。

  在我心心念唸的叨叨中,節目在8點準時開始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是以一首《國旗國旗真美麗》來開場,表明了此次的主題,接下來便是以各位時代楷模講述自己的故事了,節目的內容很是豐富,隨著節目的開場和深入,我不禁地被迷上了。

  時間過得很快,在不知不覺中節目結束了,但我還是沒能從我的深思中出來,節目給我帶來的震撼感實在太大了,無論是為我們講述以前革命故事的郭德賢奶奶、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夏伯渝叔叔還是講述在海上護航的嚴冬叔叔等,在他們的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們的那一份愛國之心和對五星紅旗的尊重之意。這深深地教會了我們要明白五星紅旗的含義,它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信仰,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要永遠為五星紅旗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你們知道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的五星紅旗在哪裡嗎?如果適合我一樣有看今天晚上的《開學第一課》的小朋友應該會知道答案,沒錯哦,比珠穆朗瑪峰更高的五星紅旗在太空。我們祖國的國旗比我們更快一步登上了遙遠而又神秘的太空。

  因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講述五星紅旗的故事“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所以在節目中的內容都是跟我們的國旗有關的,當我聽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叔叔講到我們中國的五星紅旗是迄今唯一在38萬公里外月球背面“閃耀”的國旗時,我感到既激動又自豪,這是我的國家,這是我們的五星紅旗。

  我們都知道,五星紅旗不僅代表著我們中國這一個國家,還代表著我們中國的國力之強盛,這次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上實現的面對面的互拍,讓我們的五星紅旗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反響,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現在國力的強盛,看到了中國這一頭東方醒獅!這是我們應該感到驕傲而又自豪的,五星紅旗,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會為你而感到自豪!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4

  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消防安全素質和自防自救能力,南陽消防救援支隊聯合教育局利用秋季開學軍訓期和學生返校日,在全市開展秋季消防安全“開學第一課”活動。

  開展消防理論授課

  全市17支“開學第一課,消防進軍訓”宣講團主動聯絡各院校,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以及知識結構,由淺入深,分年級、分類別開展消防安全教學。宣傳人員結合學生求知慾望強的特點,以掌握消防常識、熟悉常用消防器材和逃生疏散演練為主要內容,採取“簡單、易學、好記”的講解方法,就怎樣撥打火警電話、火災產生的原因、火災的分類、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火場逃生自救方法等消防常識進行全面講解。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開學第一課,消防進軍訓”理論培訓60餘場次,受眾師生2.3萬餘名。

  組織消防疏散演練

  宣傳人員本著“理論+實戰”相結合的方式,力求使師生們有更直觀的感受,同步組織開展校園疏散逃生演練,讓理論知識轉化為逃生技能,增強知識的可操作性。在校師生透過親身參與、實地體會面對火災時如何疏散逃生,掌握火災發生時正確的逃生路線和自救方法,以及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從而有效提升自防自救能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火場逃生疏散演練70餘場次,受眾師生2.5萬餘名。

  建設消防宣傳陣地

  建設消防宣傳陣地。為了進一步濃厚校園消防安全宣傳氛圍,宣傳人員指導各類學校積極加強消防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利用各類學校校園廣播建起消防廣播站,堅持做到每天一次消防安全提示;利用學校板報、櫥窗建成420餘處消防宣傳園地,並結合時節需要及時進行更新。指導學校要以校訊通的形式,傳送消防安全提示簡訊10萬餘條。

  透過消防安全“開學第一課”活動,有效提升了師生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實現了“教育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工作目標,為轄區的消防安全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支隊將持續指導各地開展“開學第一課,消防進軍訓”活動,確保每名學生全部接受消防培訓。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5

  伴隨著“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成長路總有煩惱……”這熱烈地歌聲,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興致勃勃地觀看起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主題圍繞“創造向未來”展開。整個節目透過夢想、奮鬥、探索、未來四個部分緊緊來環扣,告訴了我們夢想的道路上,要擁有仔細認真地探索力量,堅持不懈地奮鬥精神,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節目開始是著名演員成龍真誠地分享他的事業成功之路,充滿著艱辛。尤其令我驚歎不已的是,他居然是從一個名不經傳的死屍之路開始的演員之路,到如今他透過為了實現夢想,成為了中國影視業的驕傲及知名度極高的武打明星,他付出的努力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尤其是當我聽到他從十幾米高空墜落,並且頭部,手,腳等均受過傷,可是他沒有喊過一聲痛,依舊咬著牙敬業的完成了拍攝。這不由得令我產生了敬佩之情,那是多麼堅強的精神啊!

  聽完成龍的電影夢想故事,我不禁陷入沉思,想到了自己。我很喜歡素描,可是剛開始,我們要從削鉛筆學起。因為我的粗心,我把手劃破了,血瞬時流出,我疼得直流眼淚,甚至想放棄學素描了。而今天,透過成龍的故事,我不會選擇放棄了。我要堅持下去,克服困難,我一定也會成功!

  節目中,還讓我刻骨銘心的是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的故事。看著照片上他們那渴求知識的眼神,我的內心深深地被震撼了。不管他們的書包有多破,也不管他們的書本有多舊,更不管他們的衣服有多破爛,似乎在他們眼裡就是我要上學,而這也是他們最簡單的`夢想!當他們重聚時,早已成為優秀地青年,也為社會獻出自己的微薄力量。而這一切正是因為他們堅持到底而獲得的。

  看到這裡,我的內心如千斤壓石一般,感動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想想自己二年級時,成績一塌糊塗,老師擔心,父母著急,而我依舊不求上進,有最安逸的生活,最優越的讀書環境,可是我呢?面對媽媽的嚴格要求還心生不滿。可是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經歷過汗水淚水的學習之路,帶著優秀的成績,不正是看著嚴於律己,堅持不懈拼搏而來的嗎?

  是的,這次《開學第一課》正是給了我當頭棒喝。在今後的生活及學習中,我也會嚴於律己,堅持不懈,追求自己的夢想,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6

  夢想,一個經常掛在嘴邊卻有些遙不可及的名詞。字典上,解釋為虛幻、渴望做的事情。

  多少次,向老師、向同學、向家長對自己的夢想侃侃而談,但又有多少實現了呢?!很疑惑——夢想倒底是什麼呢?

  9月1日晚上,根據老師的要求打開了電視,收看一檔叫《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原本打算應付式地隨意瞄兩眼的我,卻被這堂“第一課”的主題深深地吸引住了,是的,是“夢想”。幾個十來歲的孩子和一些社會知名人士倒底能否把我心中的謎解開,這令我著實好奇。

  “叔叔,像我這麼大的時候,你的夢想是什麼呀?”“阿姨,你以前有什麼樣的夢想?”孩童們稚嫩的聲音在我的耳畔響起。我那時的夢想又是什麼呢?當科學家、當市長、當老師……?在我的印象中,“夢想”是偉大的,是高尚的,更是如夢一般虛幻的……這,應該只是用來“想”的吧?!

  這時,電視中播放了袁隆平的小短片——一位終身奮鬥在農田中的科學家,也有著自己的夢想。他唯一的夢想就是讓大米可以長得像葡萄一樣大,結出一串又一串的果實。後來,他發明的雜交水稻,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他的夢想,他做到了!我似乎有些驚愕,夢想居然可以成真,它並不是光光用來空想的?雜交水稻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實驗,能夠把一株水稻成功的配對,需要上千次,甚至上萬次的實驗。我的眼前好像浮現出了這樣一幅畫面——袁隆平帶著自己的團隊,起早摸黑,一天又一天的,用著並不高檔的儀器裝置工作在田間。太陽的暴曬下,豆大的汗珠慢慢地浸透了衣襟,他們不顧擦汗喝水;滂沱的大雨中,全身都已經被雨點打溼,單薄的衣衫下,人有些瑟瑟發抖,他們仍然無暇撐傘擋雨……看著熒幕上那一望無際的稻田,那沉甸甸的稻穗,還有袁隆平教授那黝黑的臉,那因為成功而發自內心的燦爛的笑容……我突然有些明白了,夢想離我們看似很遠,但只要你走過“堅持”這條坎坷的路,它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我想,夢想不是空想,它應該還有這樣一種解釋——它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創造,是永不言棄、努力拼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