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景觀設計的論文

景觀設計的論文

景觀設計的論文

  摘要:經濟的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威脅,人們越來越看重生活質量,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實現城市的自然化發展,成為主流。這就給城市景觀生態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廊道的建設就是利用廊道作為橋樑和紐帶,將城市中散佈在各地的綠色地區相連線,構建整體的城市生態系統。更多設計論文相關範文盡在九州論文發表網。

  關鍵詞:景觀設計的論文

  1概況

  城市化的迅猛發展給環境、水體及交通等各方面造成威脅,隨之而來出現了很多的生態問題,限制了城市經濟和居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越來越渴望迴歸自然,希望能夠看到多樣性的景觀。很多領域的研究者也開始關注生存環境,從多角度探討城市結構和形態發展的科學性及景觀設計的合理性。生態景觀應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而興起,為城市的綠色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濱水生態廊道能夠有效改變原有的惡化的生態環境,為城市的發展塑造良好的形象,建立城市生態格局,將景觀和生態等相關理論知識相融合,規劃出更加美化的城市環境。

  2濱水生態廊道的空間佈局及其效應

  城市的景觀設計,廊道作為整體的城市輪廓的決定著,將各種城市流連線起來,起到分割景觀的作用,影響著城市整體的格局,可以將城市廊道分成兩種,一種是建立在交通幹線基礎上的人工廊道,還有一種是建立在河流植被基礎上的自然生態廊道。

  2.1平面佈局——濱水生態廊道效應

  在城市景觀規劃中設計生態廊道能夠吸收、降解城市內居民生活釋放的各種汙染物,有效緩解城市人口的密度,疏鬆城市交通,人們即使是生活在城市也能感受到綠色,也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因此,在城市發展規劃中建立綠色廊道,將自然生態廊道和人工廊道相結合,形成星狀的分散式的景觀,避免城區大範圍、大區域的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的破壞。有的城市條件比較好,有很多的水源和綠地,清潔水的覆蓋率也高,那麼這樣城市的生態規劃也會較為簡單,環境也會不錯,一般情況下,城市的綠地率和人均面積可以說是評價城市生態環境的指標之一,因此,綠地和水源對城市生態發展至關重要。

  2.2立體佈局——規劃發展效應

  在景觀規劃設計方面,有平面佈置之外還有例題景觀佈局,畢竟綠地在地面上會有高度存在,也就是綠地的立體性,在綠地面積確定的時候,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對綠地的利用價值,充分發揮綠地的生態性,可以嘗試讓綠地朝著垂直的`方向發展,實現方體綠化,比如,同樣是一公頃,林地就要比草地的生態性要好很多,效益也不錯。綠化指標指的是覆蓋比例和人均面積,一般用來顯示投影狀態,算作平面的指標。需要使用綠積量來衡量城市綠地的生態價值,看城市的綠地覆蓋率的高低,這是一種立體的衡量指標。能夠有效反應在特定的區域內的土地上的植被覆蓋的總體的體積,體現城市的綠化程度,這種衡量方式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提高城市綠化水平,提高綠色形象。對城市進行立體生態佈局,考慮到生態廊道的建設可以以廊道的高大的喬木種植為主,將灌木和草地種植相結合,這種規劃方式能夠在城市綠地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儘可能發揮城市綠地的生態性,在我們,很多城市在進行廊道的綠色規劃的時候進行大面積的種植草地,只為了方便省事,這種單一的規劃方式僅僅帶來了視覺的美感,實際的生態意義並不大,不值得借鑑。

  2.3城市規劃發展效應

  對城市進行濱水生態廊道的規劃建設能夠將城市中原始的較為單一的綠色地塊相聯絡,構成完整的綠地網路型規劃景觀,提高了城市景觀設計的連續性,為城市的景觀整體的規劃提供了秩序性,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加綠色的環境,城市濱水生態廊道建設提高了區域規劃產業的有效性,為城市中商業、旅遊及房地產等的規劃提供了發展的機會。

  3城市濱水廊道開發需要注意的問題

  3.1開發區和建成區的關係

  很多發達國家在規劃城市濱水廊道的時候,很重視對開發物件的位置的選擇,大多數的選擇都是考慮在已經建成的地區周邊或者直接選擇在建成區的內部,這樣規劃方式有兩重益處,因為在濱水廊道開發的初始階段,各項設施的建設比較缺乏,需要藉助城市已經建成區域的相關設施,提高開發區域的知名度和曝光度,一旦開發區域建成以後,已經建好的區域又可以藉助新開發區域的帶動作用,發展振興。目前,我國的很多正在規劃中的或者是已經開始建設的濱水廊道地區基本都是和當地已經建成區域有關聯,例如,杭州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避免浪費,降低用地的密度,已經規劃在離城區有一段距離的濱水區建設新的城市,在規劃建設中,新規劃的綠地建設對原有的區域有一定的依賴性,因此,重點要考慮新舊城區的聯絡和協調性,讓兩城區在建成後能夠實現多方面功能的互補。

  3.2陸地和水體的關係

  對城市濱水生態景觀的設計和規劃重在綠地,但是也要注意,所謂濱水廊道的規劃其優勢性就是臨水性,因此,在規劃設計中既要關注路堤的規劃也要考慮到水體區域聯絡的設計,要在水質和水資源保護的基礎上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水質情況的好壞對濱水廊道的規劃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水體的保護不僅是開發區的責任也是政府部門的責任,在規劃設計中要協調好上下游的用水和排水的關係,對於影響水質關係的用水要進行適當控制,例如,網箱淡水養魚,又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能,還有的旅遊區域自己淨化能力弱,要儘量避免水體汙染。此外,在進行城市生態景觀設計中規劃陸地和水體的時候要堅持共享性,公共陸地和水體要互相配合,美國夏威夷的瓦基基海灘的設計值得借鑑,幾乎每個旅社承包的海灘都作為遊客的共享空間,以人性化的設計為原則,我國的城市規劃也可以進行借鑑,在確保規劃的生態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遊客的生態意識。

  4城市濱水生態廊道的開發目標

  4.1拉動經濟發展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一個專案想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經濟環境,在一些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靠近江河湖海的城市最先進行的就是對現有的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其中因為轉變經濟形式產生的問題,在以前因為靠近水源而建立的企業等特殊情況,那些建築物就沒有辦法改變他們的駐地,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很大程度上他們的運輸方式和工業生產方式還是依靠水力,這就相應的產生了一些土地方面的問題,土地資源貧乏,如此說來,即使在這些地區建立一些推動經濟發展的專案,也對當地的發展不會有十分巨大的影響。在有條件開發濱水地區的城市,則開發工程應和全市經濟活動結合起來,例如,在濱水旅遊城市,應認真分析旅遊市場的現狀和潛力,顧客對本地濱水地區各種設施的需求,最終的目標是藉助濱水地區開發來促進全市旅遊業的新發展。

  4.2創造就業機會

  對於現在的社會狀況而言,就是業是每個人面臨的重大問題,在進行商業活動時,要充分對各方面的因素加以考慮,舉個例子來說,一些公司不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就不會讓那些閒置的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上級部門選擇的過程中,要對各個方面加以調查,要能讓人們長期的工作下去。另一方面對於投資商來說,利潤是一切的基礎,但站在人民的角度,就不能把公司的利益放在最首要的位置。

  4.3創造城市面貌

  對於這些地方的開發,最不拐彎抹角的方法就是對城市的基本條件進行最佳化,其中當然包括了很多內容,首先要對周邊的水環境進行最佳化,當政府或者相關部門同意一個專案入駐這裡時,不能只關注他們給這個地區帶來了多大的利潤,應該把關注的重心放在對環境的影響方面,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為規範,不做損壞國家利益的事情,就像一些飯店餐館之類的用餐場所,過度捕撈海里的東西就會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要充分考慮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關於現有的公共空間,開發海濱地區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城市的優美環境,讓大家欣賞到更加優美風景,吸引更多的資源加入,大家共同發展。

  5結論

  生態景觀是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的多維生態網路,包括自然景觀、經濟景觀人文景觀的多維耦合,是由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區域的、社會的、經濟的及文化的分在時、空、量、構、序範疇上相互作用形成的人與自然的複合生態網路。生活在現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對於環境的保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麼一個地球,只有好好保護他的環境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的相處下去,環境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建設生態景觀不僅要研究景觀生態系統自身發生、發展和演化的規律特徵,而且要探求合理利用、保護和管理景觀的途徑與措施。目前,應遵循系統整體最佳化、迴圈再生和區域分異的原則,為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保護與建設生態環境提供理論方法和科學依據;探求解決發展與保護、經濟與生態之間的矛盾,促進生態經濟持續發展的途徑和措施。

  參考文獻

  [1]李維敏.廣州城市廊道變化對城市景觀生態的影響[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4):76-80.

  [2]宗躍光.廊道效應與城市景觀結構[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1999(3):21-25.

  [3]劉立立,劉濱誼.論以綠脈為先導的上海遠期城市空間佈局[J].城市規劃彙刊,1996(5):27-33.

  [4]肖篤寧,高峻,等.景觀生態學在城市規劃和管理中的應用[J].地球科學進展,2001(6):813-820.

  [5]曹潤敏,曹峰.中國古代城市選址中的生態安全意識[J].規劃師,2004(20):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