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勵志成功> 有關勵志的優秀文章

勵志的優秀文章

有關勵志的優秀文章

  導語:我們總能從那些優秀勵志文章中讀懂一些人生道理,那麼優秀勵志文章推薦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優秀勵志文章推薦:把自己經營好

  人生,是一場隨變的旅程,太多決定,都被現實虛幻了腳步,走著、走著、迷失了迴心的路。一個天真的少女,一名忠貞的婦人,一位偉大的母親,在每個落定的角色,都不在達標範圍。少女的天真,造就了夢的破碎。忠貞的陪伴,變成生活的困擾。作為母親,卻沒能陪伴孩子的成長。當婚姻亮起了紅燈,只能接受現實,卻接受不了與孩子的分隔,寧願為了孩子放棄全世界,也不願為了世界放棄孩子,然而現實,讓你根本無從選擇。

  重來,不是重新來過,而是從心來過,換一種堅持,拾起了生存的鬥志,在回不去的曾經理,整理曾經失去的碎片,明白生活需要的,不是一層不變,不是一心一意,而是給自由留一份自我。不值得擁有的時候去佔有,本身就是是一種覬覦,一種貪婪。生活不是自我感受,而是你所想要的一切,你是否能夠匹配。貪心本身沒有錯,只是有人將它經營成一種不勞而獲,努力去愛去付出,只是滿足了一廂情願的給予,卻沒在乎過別人要的是什麼?

  沒有契合的婚姻,是一種多餘,沒有綜合的理念,是一場徒勞。一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籌碼去應對現實,就不要怪現實太殘忍。能真正給你安全感的,才是你所擁有的,能夠長遠的才是永久的。所以,不要去乞求別人,不要去依賴別人,不要去抱怨別人,你所能掌控的只有你自己。任何有價值的事物,都是屬於價值者的智慧。有深度的人,才有深度的靈魂寄託。

  命運讓你用底線才能看透生活,何不放手一搏。與其去擔心人生的大起大落,何不在大起大落中學會生存。婚姻也好、生活也罷、可以挫敗、讓它發生,但不能自暴自棄。當經歷成就了你,你才能成全自己。人生的和諧,不是索取,而是與苦澀彼此取暖,去不斷修正自己,調整自己,變成自己都覺得不幸福都不可能的人。

  回望流離失所的那段歲月,那些背叛、那些利用、那些冷眼相對、那些無動於衷、那些咄咄逼人、那些過河拆橋,如今想想又有什麼?每個變得卑鄙的人,也許都曾遇到過卑鄙的人,然後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但其實發洩的方式不一定是以暴制暴,還可以自我檢討、自我強悍、自我超越,除了改變不了的,自己一直都在。任何的不幸,都是一種無常,總會過去。活在自己的包容裡,總比活在別人的算計裡輕鬆,就算做不到原諒,至少可以敬而遠之。

  也許再來,我已再是原來的我。在生活裡,沒有了最初的天真,因為生活最切實際的就是柴米油鹽。在愛情裡,沒有了最初的任性,因為婚姻是一場互助式的長期合作。在現實裡,沒有了最初的坦誠,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除了自己,也沒有幾個可以真正信任的人。細數人生,已失去的不少,還重要的不多,想守護的也只是僅僅。雖然我已不再是原來的我,但能在覺悟後歸心,就是善良。久別的愛人,能在懂得後回來,就是幸福。母子之間,能守護陪伴,就是恩惠。心若知足,其他的都是過眼雲煙。所以,努力經營好自己,不是為了還要得到什麼,只是儘量避免失去。

  優秀勵志文章推薦:享受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我們對於未來,常常過於憂慮。

  剛剛高考完的小朋友問我,暑假我該做點什麼提升自己?我有拖延症,而且好像什麼都不會,怎麼辦?我能適應大學生活嗎?

  快要大學畢業的朋友問我,我該怎麼做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22歲應該先拼事業還是先談戀愛?

  已經工作了幾年的姑娘問我,我想辭職去大城市闖蕩,但是我27歲了,擔心大城市的生活會不會太辛苦,擔心找不到男朋友怎麼辦?

  我剛畢業的時候在公司附近跟人合租,對住在我隔壁的那個姐姐印象很深。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像她那樣無憂無慮的姑娘。她當時快40歲了,皮膚保養得很好,單身,一年前剛從工作了十來年的日本回來。

  她跟我們20多歲的年輕人一樣,合租房子,每天早早出門找工作面試,還報了一個翻譯培訓課程。雖然是租來的房子,但是她佈置得很漂亮,嶄新的單人沙發和書桌,床品也是上好的品牌。下班之後,她會去跑步、讀書,週末偶爾會在廚房做美食。她把日子過得很精緻,也很鬆弛,沒有浮躁氣,也沒有很多大齡單身姑娘的焦慮。

  有一次閒聊,我問她為什麼回國。她說,因為當時喜歡一個國內的男生,就辭掉工作回來了。兩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發現並不合適,就分了手。然後,她就一個人從廣州來了北京。

  我的另一個朋友Jenny也是這樣。她29歲的時候,忽然就從世界500強辭職,跑到美國去唸書。她提著兩隻巨大的行李箱晃晃悠悠去了波士頓,用積蓄交了學費,和同學合租公寓。她慢慢學習搭乘公共交通,練習一個人去餐廳吃飯,練習去適應波士頓的天氣。

  那兩年,Jenny一邊在學校苦讀拿學位,一邊在北美洲旅行,並且交了個美國男朋友,還出版了一本書。後來再見到她,我覺得她和之前沒日沒夜工作的時候完全不同,不再活在緊張的`日程表裡,不再整日憂心忡忡,整個人神采奕奕,散發著迷人的光芒。

  她說,當她放下了憂慮,讓生活撲面而來,生活真的給她打開了更多的可能性。

  “生活,其實有它自己的意志,有它自己的軌道和方向,甚至大多數時候,是我們在被生活推著走,是我們沿著生活給我們規劃出的軌道和方向,一路向前奔跑。而究竟在哪個路口轉彎,我們並不知道。”

  我一位寫作圈的朋友在文章中這樣說。她在電視臺工作,24歲那年,得到一個外派的機會,去南美做駐外記者。她決定把握住這次機會,可是對於未來的工作、愛情,甚至結婚生子,她的憂慮也達到了頂點——24歲的她不禁拷問自己,“你什麼時候才能放下所有憂慮,讓生活撲面而來?”

  3年的駐外記者生涯很精彩,她行走在南美,眼界和見識如清風加冕。3年後再回北京,異域的文化已經融入她的血液,那一段駐外生涯也成為她生命中難以忘懷的華彩。雖然她常常自嘲,當時自己是冒著和男朋友分手的風險出去的,可我還是覺得,那是她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張愛玲有一篇短文叫《非走不可的彎路》——青春的路口,曾經有那麼一條小路若隱若現,召喚著我。母親攔住我:“那條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你還有什麼不信?”

  “既然你能從那條路上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

  “我不想讓你走彎路。”

  “但是我喜歡,而且我不怕。”

  文章的結尾,張愛玲這樣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一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可是我們呢,為什麼沒有了試錯的勇氣,反而整日憂心忡忡,害怕走了彎路,甚至害怕走了一條價效比不那麼高的路,落後於別人?我們憂慮的,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整天憂慮著未來,卻又那麼迷茫,不知道怎樣在當下努力。所以,一天天過去,一年年過去,好像一切都沒有變。

  我們是否可以放下憂慮,享受每一個當下,沉浸在當下的生活中,並且踏踏實實去努力呢?

  我曾經也非常憂慮未來,特別是二十七八歲那兩年,工作沒有起色,感情生活一片空白。我每天都特別惶恐,擔心自己會一直愁眉苦臉地活下去,孤獨終老。

  我休假飛到雲南去旅行,可是並沒有心情看風景。大理溫柔的風撲面而來,古城到處洋溢著浪漫的氣息,可是我只想哭。我在長途汽車上哭;我關上旅館房間的門,坐在床上哭;面對著美麗的洱海,在新年煙花燃起的時候哭;我去麗江,在束河古鎮的咖啡館裡哭……

  那時候,我的憂慮一定也達到了頂峰吧。看不清前路的時候,我們都迷茫憂慮,可是一味沉溺於憂慮的情緒,卻是於事無補的啊。

  不如放下憂慮,讓生活撲面而來吧。

  生活有自己的軌跡,也許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聆聽內心的召喚,然後真正付出努力。只有走得更遠,才能更開闊,才能有答案。

  放下對未來的種種憂慮,現在就開始努力吧,看看上天會給你什麼禮物。也許是驚喜連連,也許是空空如也,可是無論哪一種人生,對我們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