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作文
《趙氏孤兒》是一部悲壯慘烈的男人戲,講述了春秋時期晉國的一段恩怨仇殺。朝中權臣屠岸賈與相國趙盾結仇,設下計謀誅滅趙氏九族。名醫程嬰救下了剛出生的趙氏孤兒,在屠岸賈“斬草除根”式的追殺中陰差陽錯保住了趙氏孤兒的性命,同時也將他帶上了新的復仇之路。
內容為王,思想為王,情節為王,就是對著《趙氏孤兒》這種片子來說的。影片一上來就給人特別緊促的感覺,趙朔出征,趙氏家族和屠岸賈的明爭暗鬥,趙氏被滅九族,程嬰藏孤,每一個大情節都像一個很勤奮的畫師提著大桶的染料不要錢似的潑灑著前進。在趙氏被屠岸賈滅九族的時候,這種不惜染料的做法以及它皴染出來的效果達到了一個頂峰。但是,倘若情節一直這樣發展下去,這部影片就會讓我們感到比較累。
還好,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後,我們迎來了相對平靜的深潭。靜,不等於沒有深度和容度。影片前半部被許多人說好,但吳宇森的《赤壁》不也就如此嗎?慢火熬湯,影片的精華也恰恰是在被許多人罵的後半部。我不知道寧財神最初的意思是不是就設定了趙盾、趙朔、公孫、韓厥、程嬰一方是正面,然後屠岸賈是反面?而且許多觀眾可能也是在看到影片之前,心裡就已經有了這個定位。但在影片中,包括一開始,屠岸賈給人的印象好像也並沒有那麼地不堪;倒是趙盾、趙朔父子顯得有點太過於得意,趙朔臨下朝堂的時候問屠岸賈的那句話:“你的兒子如果還活著的話,也該生孩子了吧?”更是看人傷口在哪裡就專門往傷口上撒鹽的那種刻薄問題,也就是這樣一句問話,讓大家覺得屠岸賈要復仇,也不是多麼講不出個一二三的事情。
在這十幾年的日子當中,程嬰有很多殺死屠岸賈的機會,比如說下藥;但程嬰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復仇理想:有一天,把自己收養的趙氏孤兒帶到屠岸賈面前,然後告訴孩子自己是誰,程嬰又是誰。有必要說明一下的'是,程嬰一直是把趙氏孤兒以父子食客的身份放在屠岸賈身邊,而且讓趙氏孤兒認屠岸賈為乾爹。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的是,如果有一天程嬰式的復仇理想終於實現了,這對趙氏孤兒來說,殺死自己親密無間、一起生活了十幾年的乾爹的痛苦未必就輸給自己親生父母當年是怎麼樣死的。程嬰是想把恨的種子先瞧瞧埋在趙氏孤兒的心底。但對於屠岸賈來說,這個時候他卻是一直企圖用愛來撫平那個叫程勃的趙氏孤兒落在心底的傷疤,包括他得知真相以後,他也在最後時刻出手搭救了被敵人包圍的長大後的趙氏孤兒。
壞人,對你好起來的時候很像世界的好人。這樣一種感覺其實很糾結。
在糾結中,我聽著煽情的配樂,在影片中一路狂奔,想著王學析,也想著愛與恨,想著影片的結局或者太過唯美,想著影片最後如果仔細設計出一個小高潮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