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拾荒老人作文5篇

拾荒老人作文

拾荒老人作文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拾荒老人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拾荒老人作文1

  天亮了,人們睜開了惺鬆的雙眼。在匆忙的步伐中,在期待的眼神裡,在肆意的歡聲笑語中,一天的奔波又開始了。各種故事又在生活的舞臺上演,演繹出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

  那天,我去車站送姨姨去石河子。剛出門,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大雪漫天瘋狂地飛舞著,整個團場僵臥在風雪之中,沒有一點生氣。許久,長途汽車還是沒有來,等車的旅客中有些人已有了一些騷動不安。瞧!那位青年小夥子把手插入口袋中,哼著小調,嘴巴還正在嘟嚷著一些詛咒的話語;那個穿著時髦的中年婦女自言自語地說:“這車怎麼還沒有來,凍死了!”騷動過後,又是一陣無可奈何的沉默。四下裡一片死寂,只有呼呼的風聲還能證明這個世界的存在。

  突然,從遠處慢慢出現了一位老人,拖著矮小、瘦弱的身軀,一步一步慢慢地向車站踱了過來。由於老人的到來,先前沉寂的人群突然喧鬧了起來,他們紛紛抖動著早已麻木的雙腳,拍打著身上的雪花,面無表情的面龐又恢復了鮮活的神氣。老人穿著骯髒、破舊的衣服,背上還搭了一個口袋。隨著老人慢慢地走近,等車的人都已經能看出他的面孔了。這時,人們似乎對老人抱有了極大的興趣,都以關注的目光欣賞著他,仔細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這一切顯然讓老人感到有點不知所措,他放慢了腳步,向人群走去,似乎想融入人群。

  當老人貼近人群時候,人群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人們像受了巨大刺激似的騷動起來,老人意識到了不對勁,便抬起頭呆看了人群一會兒,隨即又繼續前行。這時,人們猛地向後退。老人抬起頭來,他看到了周圍人們冷漠而懷有敵意的眼神,他慢慢地停住了腳步,臉上的皺紋一下子深刻了起來。老人什麼也沒有說,他低下了頭,到離人群很遠的地方等待著。弓狀的背上揹著口袋,眼睛木然望著遠處,任憑寒風的呼嘯和長時間站立的折磨,一動不動。人群又恢復了平靜。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又對老人產生了興趣。從人們開心的談論中,老人竟榮幸地成為這群等車人的談資。幾個看上去很淳樸的人對他身旁的人說:“這位老人肯定是乞丐,要不然就是被兒女趕出家門孤寡老人。”旁邊那位叔叔追問著:“為什麼呀?”那位大伯說:“你看他的穿著,也太髒了吧。剛才我在喝可樂,他一直盯著我,我知道他想要我的瓶子。於是我喝完後給他了,他還一個勁對我說謝謝。”他們說話聲音很大,似乎又忘記老人的存在。然而面對這些無心的揣測,老人始終不發一言,甚至連一個下意識的表情也沒有。大家互相沉默了,沒有關注他了。哪怕是看他一眼。

  暮色來臨,灰濛濛的天空下變得愈發的昏暗了,然而天空下的這群人還在等待。漫長的時間過去了,遠處終於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影像,長途汽車終於來了!這時,人們終於意識到他們的等待結束了。他們一個接一個地上車,包括我的姨姨。汽車噴出了一陣耀武揚威的煙霧,勝利地向前駛去。我忽然發現,老人還在那,他拾起地上的瓶子,默默地把它放在口袋裡,把包背起來,一步一步走了……

拾荒老人作文2

  豫北平原南部座落著大大小小的鎮子,其中之一就是我的老家——興隆鎮,這個城鎮民風純樸,土地肥沃,人們大都以務農為主。離開故鄉許多年了,為了學業隨父母背井離鄉,來到異鄉求學,可故鄉人的純樸、善良、敦厚始終縈繞在我的雙眸,揮之不去。也是偶然難過時,不經意遙望遠方,那年、那人、那事,時常出現,促使我寫下。

  一條河將鎮子的人群分佈成四部分,我們屬於西村,西村是我小學三年級以前生活的地方,那裡的回族小學也是我的第一所學校。這個學校教學設施即使落後但也算齊全,三層教學樓,依次排列學前教育的教室。一條小河環繞其一面,特殊的地理環境,加上教書育人的神聖之地,是許多人的夢想去處。

  回族小學是幾個村子的小孩上學的去處,其中也有這樣一位“不速之客”,他正花甲之年,衣衫襤褸,襯衣穿的早已認不出什麼顏色,一雙布鞋經歷了泥土與路途的考驗。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只知道他在學校附近用秫秸杆和油布支起了棚子,一個人住在那裡,沒有人管他,因為有人發現他智商不正常。不過他經常來學校撿破爛。

  學校門口有一處小賣部,裡面食品與學習用具琳琅滿目,那裡是小學生最愛光顧的地方,不過也帶來了垃圾在校園四處可見的現象。後來這個撿破爛的老人來了之後,總是在第二節下課後校園就煥然一新,像是被打掃過一般。校長倒也同意老人進來允許他拾破爛。

  通常,他在校園拾完後也去班裡撿瓶子,學生一般把塑膠瓶丟在班級後的垃圾桶裡。不知道他不會挑時間還是什麼原因,他總會在上課後從後門進入撿瓶子。即使這無關緊要,但響聲還是有時候會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過去。班主任對此很是反感,任課教師還會兇他,他這時候就會很識趣地走開……

  日子久了,他忍受著所有的白眼與不滿。在學生衝入大門時,他會躲得遠遠的,但仍用如炬的目光注視著。後來有人傳言他只是來掙錢醫治他的老伴的,至於他的去處,已經被歲月消磨殆盡,不重要了。

  後來只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耐著脾氣讓他出去,告訴他可以在校園撿瓶子,會讓學生把瓶子收集起來,放到校園垃圾桶裡。老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校長抽出口袋裡自己的人民幣給他,意思這是他勞動所得。老師執拗地拒絕了,鞠躬走開了……

  日子不捨晝夜地逝去,課堂上再也看不到老人撿瓶子的背影了。只有個別因事站起來或走出教室的同學才能看到老人辛勤勞動的背影。

  落葉颯颯,秋風肆虐。那是一個深秋的體育課上,老師安排好活動讓大家玩。誰也沒有料到,班裡有個孩子十分調皮,趁老師不注意,爬上了牆頭。他一個趔趄,不小心掉到了河裡……

  情況萬分緊急,面對這種情況呆住了,周圍的同學大聲呼喊。老人聽到後,奮不顧身地爬上牆頭,毫不猶豫地跳到了河裡救他,託舉那位學生靠近河岸,最終自己沉了下去,再沒能出來……

  從那以後,學校允許拾荒者進入學校撿破爛。那座學校還是像原來那樣平靜,只是再也見不到那位拾荒老人的身影了。

拾荒老人作文3

  當我知道這麼一個人的時候,正是寒風凜冽的二月。家裡張燈結綵四處掛著火紅的飾物,即使住在這冷得像冰窖的房子裡,因為“年”,萬事也顯得十分溫柔了。我正吸吮著椰汁糖看春節聯歡晚會,手上是扞好了的餃子皮,我一手拿皮兒,一手拿勺子,手上不停重複地包著餃子。偌大的客廳裡沒有人,只有我一個百無聊賴地在這兒“享受人生”。我已經坐了一個小時了,空間是萬籟俱寂的,偏偏電視機嘰嘰喳喳的播著小品,所以那份熱鬧就變得突兀極了。

  “咔”,姥姥回來了。我見她風塵僕僕而兩手空空,自是好奇得緊,我忙問道:“你不是說去買魚了嗎?魚勒?”她沒說什麼,拉著我並肩坐在了沙發上,我想她應該渴了,趕忙給她倒杯水,她接過水後,眼神柔和了許多,說要與我講件事。

  安婆是她幾年前在公園認識的老人,當時她已經拾完荒,在公園的一隅啃乾裂的饅頭。安婆有一頭花白的,油亮的頭髮,她的鼻子塌陷著卻有著一對綠豆般骨碌的眼珠子。她的嘴巴因天氣乾燥而乾裂,臉上滿是深陷的皺紋,找不到一片平滑的皮膚。她駝著背捲縮在一起,顫抖得不成樣子。看上去她的衣服尚算保暖,只是腳下的鞋子已張開了口,幾隻凍得通紅的腳趾露在外面。姥姥看到孤苦伶仃的安婆不禁走過去慰問。好歹是大年初一,怎不好好在家休息,這時候哪還有人拾荒啊!

  安婆抬頭向路邊看了看,川流不息的車子令她回憶起二十年前,因為車禍而喪命的兒子。幾十年物是人非,兒子早沒了,老伴也在三年前病逝了。如今留下個七十歲的孑然老太太活在這世上,哪還有什麼念想啊!

  “喂!不回家?外頭冷啊!”姥姥大老遠走到安婆一旁拍拍她肩頭。安婆笑笑說:“呵!好巧!出來買菜呀!”她停頓,對姥姥說:“這不沒錢嘛,人都放假了,大過年的。”姥姥明瞭,三年前安婆丈夫還在的時候,姥姥就認識安婆了,三年來姥姥也會關照貧困的安婆,自從她丈夫死後,她的日子更加不好過了。

  姥姥坐下跟安婆聊了會兒天,安婆這才跟姥姥提及她的兒子和從前的小康生活。兒子沒了後,她的孫子就被媽媽帶走跟了後父,現在是沒有任何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了。過年什麼的,有時只是更加折磨罷了。世道不好,她一個老太婆以後也就是個等死的,估摸著就算死了也不會有人知道呢!

  姥姥死瞪著安婆,叫她別亂說話,不吉利。安婆倒釋然地笑了,都是註定的事了說說也無妨。

  安婆一個饅頭吃罷撐著腿起身,然後拍拍身上的饅頭渣打算走了。姥姥連忙把魚遞給她。安婆不好意思收於是推卻了一下,姥姥說:“拿著,回去過個好年,人老了,再受不起什麼折磨了。”

  安婆的眼睛一花,她說了句謝謝,蹣跚地走了。

  姥姥跟我說完後起身去準備午飯。我看著桌子上包了一大半的餃子,才醒覺,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的人,他們的半生都活在苦水中,貧窮,飢餓,無家可歸。每個老人都有他們的血淚史,懂得憐憫的人會懂得關懷他們。如果有能力去幫助一個人,就盡情地去吧,畢竟人間自有真情在,處處春風人開懷。

拾荒老人作文4

  學校的牆外有一位拾荒的老人,不詳其姓字;論其年齡,至少在耄耋,老人無論烈日、陰雨、颳風,每天上午的8點左右,準時出現在牆外,每次上課都看到他的身影,他手持一杆竹子綁制的撈魚網兜,用來撈牆外水溝裡的飲料瓶和學生扔掉的易拉罐,裝進他的萬寶囊--蛇皮袋。他骨瘦如柴!彷彿一陣輕風就可以將他單薄的身子颳走。時間在他臉上留下了一道比一道深的皺紋!歲月已將他原來的身子逼走了形,陀了背,彎了腰,跛了腿……但唯一能讓人驚奇的是他的眼神,總閃動著一種東西,他眼裡閃動是希望,是自食其力,是不給兒女增加負擔,我卻無法言語……

  寒來暑往,陰晴雨雪。頭戴一頂鴨舌帽,身穿一件藏藍色的大褂,下身穿一條已經發了皺的褲子,一雙破舊、滿是補丁,但明顯還有著小洞的旅遊鞋。總是一手拿著一隻碩大的蛇皮袋,一手握著一根竹篙,在樹叢中、草窩裡、水溝邊搜尋著……

  一次,他意外的看見水溝裡幾個丟棄的純淨水瓶,欣喜若狂,從他的眼中我看到了滿是激動。他開始緩緩地、小心翼翼地向水溝邊挪去。放穩了第一腳,才踏出第二腳,就這樣,他做著同樣的機械動作。但俗話說:“人有失手,馬有失蹄”。由於地溼路滑一不小心,跌入水溝中,幸虧水溝淺,他使盡全身力氣從水溝裡爬了出來。他的鴨舌帽掉了,破舊的旅遊鞋也掉了,手和腳劃破了,我透過這扇玻璃窗,清晰的看到她在手在不停的流血,他掙扎著在地上打著滾兒,好不容易才爬起來。坐在潮溼的地上,用嘴含著鮮血淋淋的手,用唾沫抹在紅腫的腳上,我當時想,這是我們農村人特有的治傷方法!

  儘管這樣,他還用力抓住那幾個破瓶子,緊緊地抓住,生怕它們會掉下去,消失。隱約地我可以看見那些瓶子上沾滿了血漬。他看了看我,開心的笑了,雖然他已經脫落了牙,但他笑得依然很燦爛。看到他眼裡泛著淚光,那是開心的眼淚!還是痛楚的淚水?我想我是分不清了。我的眼淚終於惹不住從我臉頰滑落了,模糊了,模糊了我的視線。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我終於懂得生活的辛酸,知道為了生活,有多麼的不容易……

  見此情景,回想當年,老父親身拉架子車,去宿州賣藕的情形,老父親那是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為了給我和我的哥哥籌集那不是很多的學費,他佝僂著身軀,努力的拉著那幾百斤的架子車,艱難的走著,每走一步,都滲透著艱辛;每走一步,都汗流滿面;每走一步,都充滿信心。他就像這位拾荒的老人,在為自己;為家人;為他的生活而努力奔波、尋找、祈求、探尋。試圖找到生活的希望;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找到應有的價值。

  我想對我的學生們說,你們應該感謝你的'爸媽,感謝你的家人,感謝你的爺爺奶奶。感謝他們在無形中為我們上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一課,更要感謝這位拾荒老人給了我們最深的感悟,請讓我們,在這裡為他祝福:親愛的老人,祝福你平安,健康,幸福!

拾荒老人作文5

  忍著蕭蕭的風,她拖著身子在牆角蹣跚著,路上行人不知有意無意地,邁著輕快的步子從那老嫗身邊匆匆而過。沒有人知道老嫗的姓名和來歷。彷彿已經習慣了她的存在,至於她的身份與處境都是沒有必要知道的了。只是每天都可以看到她,也看到她身後總是有一隻行動遲緩的跛狗——這或許是她唯一的親人吧,我想。

  有人說她是瘋子,也有人說她是遭兒子兒媳嫌棄被趕出來的,更有甚者,還振詞她一直就在這附近拾荒,從小到老都如是。我不能確信這些話的真實,也無法找到更可信的解釋。總之,關於老嫗身份的爭論始終沒有個盡頭;總之,這老嫗能再支援一天,這些雄辯家們的爭論就又延續一天。當時我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我慶幸那時我沒有懷著那些雄辯家們的眼光來看待這老嫗。揣著一顆好奇的童心,我從頭到腳打量著她:老嫗始終佝僂著身子,身上胡亂卷著早已辨不出顏色的衣服,而且無論寒燠,總是那麼不薄不厚的一件,她的面容受到風吹日曬的摧傷,佈滿瞭如松樹皮一般的皺紋。那雙眢目彷彿是在她黦色的臉上憑空挖出的兩個洞,幽幽地凝視著什麼,訴說著什麼;卻又汙濁不堪,使人不忍細視。至於那隻同樣不知來歷的跛狗,也與老嫗有幾分相近:它的毛髮同樣凌亂,顏色也正如同老人那件衣服的顏色一樣,灰暗而不可辨。唯有一處與老嫗不同,它的眼睛是明亮的,彷彿是一泓清泉,又像是林間清亮的笛聲。我素來懼狗且惡狗,但當我看到那隻跛狗搖著尾巴、一晃一晃地挪近老嫗的慥慥之狀,不禁又改變了初衷。

  直至有一天,老嫗失去了往日的平靜,在樓下大聲哭嚎。年幼的我立即跑向窗邊,踮起腳朝樓下望去——只見她痛苦地在地上來回滾著,雙目緊閉,喉間發出聲嘶力竭的乾嚎。這悲嚎嘶啞卻悽婉悠長,像是在呼喚某人。這時我才注意到,她身邊只有一袋廢品,而那隻狗已無影蹤了。老嫗繼續悲哭,用手腳奮力擊打著這片原本平靜的土地,一頭斑白的亂髮也隨著她的滾動無力地在原本平靜的空氣中飄飛著。她不在乎外人,流著自己的淚;外人一樣也沒在乎她,走著自己的路。朝乾夕惕的行人匆匆走過,誠然他們是有大事要辦的了,這種小事是不會被寫進日程計劃裡的——事實上,這片土地,這裡的空氣,依舊還是那麼平靜,除了老嫗自己。我幼小的心裡頓時一陣怔忡,一陣僝僽。驀地,樓下傳來一陣啁哳。我轉身再看向窗外,只見老嫗不再哭鬧,拖著佝僂的身子,帶走了她的怊然,漸漸遠去了。地上依舊平靜,僅僅多了一袋被老嫗遺忘的廢品。寒風越發凜冽了。她大概又拖著身子,在另一處牆角蹣跚著。路上行人不知有意無意地,邁著更輕快的步子從老嫗身邊匆匆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