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吳莫愁:流行易逝,風格永存

吳莫愁:流行易逝,風格永存

吳莫愁:流行易逝,風格永存

  只有藏著急切想被認可的火焰的人,才會有那樣的瘋狂

  白羊座女孩特別適合表演叛逆,她們天性中的熱情奔放、口無遮攔、不拘小節、愛表現自己,放在普通女孩身上叫二,放在叛逆女孩身上叫風格。

  優酷上有吳莫愁20xx年的MV,她唱《愛一瞬間》時,走的還是當時流行的中性風,短髮、紅褲、馬甲,馬甲上還令人髮指地彆著大胸花。

  20xx年,她已經留起了長髮,戴起了美瞳,她渾身上下散發的鬼魅氣質以及配合這種氣質的妖精般的聲線,讓你無論是眼睛還是耳朵皆處於應接不暇的狀態。

  20xx年的夏天有點熱,20xx年的夏天,對於除了吳莫愁之外的人來說,有點不幸。與她同期參加好聲音的學員,被她牢牢地蓋在自己的紅唇黑髮之下。

  吳莫愁

  "我覺得能喜歡我的人,都挺不容易的。"她說,彷彿她走上舞臺,根本不是為了讓人喜歡,而只是為了考驗人們的承受能力。這是一種多麼聰明的營銷,人性本賤,你越討好他們,他們越容易對你產生挑剔,只有當你假裝看不到他們,他們才會熱情地追隨你。

  不可否認的是實力。如果說她的'聲音很重要,不如說她身上那種可以豁出去的瘋狂更重要,只有藏著急切想被認可的火焰的人才會有那樣一種瘋狂。

  這是一件死無對證的事,卻讓看客精神為之一振

  齊齊哈爾出生,瀋陽讀書,大約因為一直沒有離開過故土,吳莫愁說話帶著濃重的東北口音,並直接將口音帶到了歌曲中。劉歡很受不了這位東北小妞,然而他盡評委之責為其糾正口音,卻被吳莫愁的粉絲譏諷為學院派。她超出了他所能包裝的範圍,甚至在他眼裡,她根本就是一個不合格產品。

  於是人們說,哈林代表現代,劉歡代表過去。

  出道以來,唱功一直被質疑,吳莫愁卻從未就此問題發表意見,她大學就讀院校是瀋陽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學習通俗表演。這個專業似乎正好契合了她如今的舞臺表現,不是憑著一把好聲音就可以的,歌唱本身就是一種表演。

  或者生活本身就是一場表演,這位被媒體形容為成長於大篷車上的音樂小魔女,父親是民間藝人,反串女角。搭臺唱戲,憑本事賺錢,將年幼的女兒帶在身邊是自然而然的事。只是這件為了生計辛苦奔波的事情,變成文字就充滿了浪漫色彩。《中國好聲音》決賽前,吳莫愁還自己寫了一篇文章,紀念大篷車生活以及她早逝的父親,相當催人淚下,有些猶豫分子正是看了這段文字,倒向喜歡她的陣營。

  更富戲劇性的是,吳莫愁說父親年輕時最愛唱哈林的歌,"爸爸是唱著哈林的歌把我養大的",這是一件死無對證的事,卻讓看客精神為之一振,人們總是渴望看到傳奇與童話,哪怕被騙一百次,下次還是會相信。

  一個不化妝不戴美瞳的吳莫愁,怎樣才能從人海里被拎出來

  將所有的長項發揮到極致,就算短板再多,都會被忽略,是吳莫愁這個典型案例告訴我們的事。

  百事廣告中的吳莫愁已經相當有LadyGaga範兒。紐約時裝週上,吳莫愁特意拜訪了《Dazed&Confused》雜誌創意總監尼古拉,據說雷帝第一次時裝走秀,穿的是他設計的衣服。"尼古拉非常肯定吳莫愁的風格,破天荒親自為她搭配服裝",此新聞通稿一出,擺明是要坐實了"中國版LadyGaga"的稱號,只是,她的歌呢?她將拿什麼樣的歌來回報那些當初頂著與戀人分手、與朋友翻臉的壓力,喜歡她的人?

  喜歡她的人正視了另一個自己,不喜歡她的人害怕另一個自己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吳莫愁,她是"不做第一,只做唯一"的代言人。而這個"廣告詞"的精妙之處在於,人群中的大多數,都是做不了第一的人,卻在客觀上都是唯一的。只要願意,我們都可以與吳莫愁一樣,多麼勵志。

  勵志永遠是人類必需,甚至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之一。人們喝了多年心靈雞湯,如今也該換換口味了。吳莫愁代表的正是一種與心靈雞湯完全相反的勵志,她所表達的不是努力、上進、真善美,而是如果你勇敢地反叛所有約定俗成的成功規律,同樣可以成功。

  極致的自由就是束縛,過分的雅緻比媚俗更壞,米蘭·昆德拉對此早有斷言。

  吳莫愁成為時尚界新寵幾乎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事,如果中國也有所謂的時尚界的話。時尚的意義永遠不是求美,而是震撼,是被記住。

  每個走紅的人,都是恰好迎合了公眾的需要,當人們極度渴望自由時,一首走音走得慘絕人寰的歌,就會被解讀為自由。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偏見中,掌管偏見的那隻手,翻雲覆雨。

  吳莫愁像那種叫榴蓮的水果,喜歡的人大愛,不喜歡的人深吐。

  她是大多數人心中始終不能夠釋放的那個叛逆的自我,喜歡她的人正視了另一個自己,不喜歡她的人害怕另一個自己。無論如何,當《中國好聲音》第二季令人昏昏欲睡地落下帷幕,人們都會懷念她曾經在這個舞臺上製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