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古詩兩首教案

錢塘湖春行古詩教案

錢塘湖春行古詩兩首教案

  【教學目標 】

  1. 知識與能力:

  ① 美讀詩歌,想象詩歌中的畫面,體會詩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這也是教學重點

  ②初步掌握詩歌欣賞的一般方法,並運用此方法自學一首詩歌.這也是教學難點

  ③背誦詩歌.

  2. 過程與方法:

  ①朗讀法.

  教學千法讀為先,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本節課以誦讀貫穿學詩的全過程,創造濃郁的學詩氣氛,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悟詩文描景繪物的美和作者寄寓其中的情。

  ②啟發式、合作探究式、聯想法.

  這兩首作品,語言清淡而意境悠遠深邃,因此理解內容及欣賞意境上,都在教學設計上重視設定情景、丟擲問題,以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為主,展開聯想,老師只做一點啟發和點撥。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中國古詩這顆璀璨明珠的熱愛,自覺走進詩歌的殿堂,進而培養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感情。

  【教學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課前預習指導:

  佈置學生到圖書館或上網收集關於白居易和馬致遠的生平的簡介及寫作背景資料蒐集。

  (學生自己收集,能激發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也能夠縮減與詩人間的情感距離,填補詩中由於語言表達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許多空白,助於學生準確理解詩歌內容,展開聯想的翅膀)

  ②老師收集、整理與本課相關的圖片、背景音樂等,並製成課件

  【教學過程 】

  ①:匯入 新課:

  前幾天課我們跟著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賞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伴著老舍先生一同去感受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們將穿越時空,去1180年前的西子湖畔看看,和唐朝詩人白居易一起去領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去找尋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原因,來感受一下這季節更換時乍見的喜悅。

  (課件:配樂欣賞西湖富有早春特佂的美景)

  ②整體感知詩文(朗讀法)

  (1)自由朗讀.

  現代作家梁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我們就來享受這種幸福。同學們自由的大聲朗讀。(老師請同學讀兩個易讀錯的字:沒馬蹄 mò 白沙堤dī)

  (2)聽詩朗頌.

  學生聽範讀時老師作要求,拿起筆在詩中標出重讀、停頓

  (3)模仿齊讀。

  請同學們模仿齊讀本詩,讀完後同學們進行自評,老師進行總評:詩透過精煉、優美又有節奏的語言抒發詩人思想感情,我們朗讀時,要用情去讀,用心去悟。同學們剛才朗讀時重讀、停頓、語速讀得都不錯但感情不飽滿,或者沒有感情,這是因為對文章內容沒有深入瞭解,下面我們就審美的眼光來觀照課文,理解詩文的內容,想象畫面。

  ③理解內容,想象畫面.

  (1) 老師引導同學們理解幾個重點詞:

  初平 雲腳低 漸欲 才能 沒馬蹄

  (不求字字句句統一答案,為學生欣賞詩歌提供想像的空間)

  (2) 在理解詩歌內容基礎上,想像詩中畫面.

  一 提供參考的方法:(聯想法)

  A.勾勒形態

  B.染上色彩

  C.使畫面動起來

  D.讓畫面更鮮豔、更逼真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發揮聯想和想象,把單調的文字元號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在大腦的熒光屏上放映出來

  二 設定情境,播放<<春江花月夜>>的古箏曲,讓學生進入詩的意境中。

  ④欣賞詩歌,體會詩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啟發式、合作探究式)

  A齊讀全詩,找一找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描寫的(春)

  B圍繞詩眼春,詩中勾畫了哪些早春特有的景物(水、雲、鶯、燕、花、草等)

  C透過對這些春景的描繪,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抒發了作者恬靜、閒適之情)

  D朗讀詩歌,體會其中的喜悅和恬靜之情

  E詩中的春景本是一些零散的片斷,詩人如何把它們組合成一幅幅流暢的畫面?

  (詩人落足在一個行上,從全湖一個標誌性建築孤山寺寫起,以最愛的白沙堤為終點採用遊蹤的手法組織畫面,詩歌結構嚴密)

  F古詩的煉字.分小組議一議詩中哪些字或哪些詞用得妙,簡單的說明原因。

  學生較容易的賞析出初平、早鶯、新燕、淺草、處處、誰家

  也許會忽略最愛湖東行中最的賞析

  老師講這個典故:有一次,白居易從孤山寺飲酒歸來,在堤上走著走著,不覺詩興大發,當即吟成了一首這首錢塘湖春行,這時,有一個老婆婆也在白沙堤上看風景,白居易就走上前去,對老婆婆說:我剛才做了一首詩,念給你聽聽,好不好?於是就把這首詩吟頌了一遍.

  老婆婆聽後說道:這詩好啊!,之後提了一個建議,能否把我愛湖東行不足中的我字換成最因為白沙堤不是隻你一人最愛,這也是我們全杭州的最愛,這樣就吟出了許多人的心思了。

  ⑤引導同學們研討歸納欣賞詩歌一般的方法

  一、抓詩眼

  二、尋景物。(根據詩眼,尋讀詩歌中的景物,想像詩中畫面)

  三、悟詩情。(根據詩中的景物,體會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與詩人同悲共喜。)

  ⑥運用剛才歸納的詩歌欣賞方法自學《天淨沙·秋思》

  A.在交流中學生應該較容易的找到詩眼秋思二字,能夠從曲中的景物感受到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

  B.可能會對小橋流水人家是否與這裡的悲涼氣氛相符產生爭議,老師鼓勵同學們各抒已見,最後作總結:用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這種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意境更為悲涼。

  C.對於想像曲中的畫面,體會曲中情感。這個環節提供一幅與<<天淨沙秋思>>內容相同的一幅畫,配上低沉的壎這種音樂,請一位同學根據自己對詩文的理解同,發揮聯想和想像,來描述這個畫面,其它同學隨他的描述來體悟詩情。

  ⑦嘗試當堂背頌這兩首古詩。

  ⑧結束語:

  同學們,詩是文學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學比作連綿的群山,那詩歌就是群山之峰。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詩文化已經浸透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我們有令我們驕傲的唐詩、宋詞、元曲,賞析並能背頌這之中一些優秀的詩歌,能陶冶情操,純淨心靈、提高文學養修。雖然剛學的兩首隻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現在我們初步掌握詩歌欣賞的一般方法,我國的詩歌作品輝煌燦爛,光彩奪目,我們可用此法去自學一些名篇,繼承發揚祖國的優秀文化,我們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

  ⑨作業 設計(積累詩句):

  (1)根據自己的興趣收集關於西湖、小草、春天、秋天等有名的詩句。

  例如關於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山園小梅》林 逋

  關於小草: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初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夏季)

  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秋季)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冬季)

  【板書設計 】:

  選擇兩幅畫作為板書背景,一幅與<<錢塘湖春行>>意境相同,另一幅意境與<<天淨沙秋思>>相同

  《錢塘湖春行》賞析方法《天淨沙·秋思》

  春行 抓詩眼-秋思

  春水春雲、早鶯新燕 枯藤、老樹、昏鴉

  亂花淺草、 綠楊白堤 古道、西風、瘦馬

  喜悅、恬靜..悟詩情..惆悵、思鄉

  【時間安排】合計40分鐘

  (1)匯入 新課(2分鐘)

  (2)朗讀詩歌(4分鐘)

  (3)理解內容(4分鐘)

  (4)賞析詩歌並歸納方法(13分鐘)

  (5)自學、交流詩歌(16分鐘)

  (6)結束語佈置作業 (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