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緊扣本單元好孩子、好品質的專題,課文以小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在國王用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的情節中,讓學生明白誠實的品質最可貴。故事中所留空白點較多,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雖然是一個重在說理的老故事,但懸念迭生,引人入勝,學生喜歡,能較好地引領學生的價值觀。

  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最愛在遊戲中學習。在平時的教學中,每次以遊戲的形式安排的學習內容,我班學生都很喜歡。他們還愛聽故事,大多也能自主地讀懂簡單的童話故事。雖然課文中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但讓他們明白本課蘊含的涵義:誠實的品質最可貴並不是很難。但要做到銘記在心並指導自己的行動,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引導得當,學生還是會融入文字,與文中的思想情感引發共鳴的。學生年齡尚小,可能對煮熟的種子不能發芽的自然常識還不太懂,課前應進行適當的引導。

  教學目標

  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初讀課文、讀懂意思、識記生字、指導寫字、練習複述課文。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

  根據課堂教學要為學生終生髮展的理念、學生的特點,結合本課的教學實際,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認知目標:複習字詞,會寫“分、要”等2個生字。

  技能目標:理解鞏固課文內容,懂得“一絲”等新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德,願意做一個誠實的人。

  一堂語文課並不在簡單地認識字、詞、句,瞭解文章的內容、大意,而在於教才背後說隱藏的意義世界,本課的要傳達的主要資訊就是誠實,所以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讓學生感受人物,知道誠實是一種美德。現在社會中的小孩資訊來源非常豐富,多元的社會幫助他們樹立了不同的價值觀,誠實有時並不是他們特別認可的生活態度,所以我認為讓學生願意做一個誠實的人應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策略

  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得到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功能。為了凸顯這一功能,我把以“情”為基礎,以“悟”為線索確定為本堂課的基本設計思路。

  為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精神,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遊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談話教學法。教是為了不教,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學才有實效性,才有可能向著不教的境界發展。為了學生能自主學習,我確定以“探究法、體驗法、朗讀法”為主要學習方法。

  為了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體現教學理念,第二課時我主要設計了遊戲激趣、複習字詞——直奔重點理解文字——角色轉化加深體驗——總結全文讀出自己——指導寫字五個環節。

  遊戲激趣複習字詞

  崔巒老師說過:“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紮實、樸實,同時要培植每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要千方百計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力和潛力。期待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是學好語文不竭的動力。”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進行紮實的語文訓練很重要,但一定要在有趣的學習情境中,才會學得輕鬆、自信、有效。所以新課伊始,我便設計了”笨笨豬當老師“的遊戲,讓學生複習字詞,說句子,乘勢也讓學生噹噹小老師帶同學讀生字。學生喜歡這樣的遊戲,他們會玩得很投入。在這種氛圍中,他們也會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中。

  直奔重點理解文字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一個地球。“在語文教學中,找準教材的關鍵點、學生思維的碰撞點就是這個支點。找準這個支點也就是抓住可課文的重點,教學效率會大大提高。在研讀課文階段,我首先就利用課件,出示畫面抓住“看到這麼多漂亮的鮮花國王為什麼不高興?”“看到捧著空花盆的雄日,國王反而很高興?”這兩個重點問題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在探究國王為什麼不高興的過程中初步感受雄日的誠實,培育花種的用心,在此過程中板畫空花盆,點明空花盆裡盛開著誠實之花的主題。這種直奔重點、抓中心問題的方法,牽一髮而動全身,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也避免了繁瑣的分析,加深了課文學習的深度。

  朗讀訓練時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語言基本訓練,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在探究這兩個中心問題的過程中,我抓住重點段(第二自然段)和重點句(人物的對話)指導學生運用“進入角色讀”、“進入情境讀”的方法朗讀,以讀代講、讀中悟情。因為學生的發展水平不同,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也不相同,所以在朗讀的過程中我並不追求整體水平的展示,設計了"指名讀、我教你讀、男女生讀、配樂讀“等方式,力求讓所有學生都有進步,真正做到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教學。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字詞的教學非常重要,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注重了詞語教學,用換詞、造句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了重點詞“一絲”、“十分”的用法。

  角色轉化加深體驗

  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引領學生的價值觀,只有引導學生深入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真切地體會到他們的情感和心理時,他們才會有所感動。透過聚焦重點,理解課文的環節,學生對雄日的誠實已經有了基本的認同,但如果學生能走進雄日的內心世界,感受雄日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他們就會被雄日的誠實所感動,並願意做個誠實的孩子,這樣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基於以上考慮,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後,我設計了角色轉化,加深體驗的環節。當國王宣佈雄日為繼承人時雄日一定很高興,但當他捧著空花盆準備見國王的時候他的心情怎麼樣呢?周圍的小朋友的心情有會怎麼樣呢?同時用課件再現當時的情境,並創設一個情境:這些捧著鮮花的孩子看到捧著空花盆的雄日,都一個勁嘲笑他,你能猜猜這時的雄日在想些什麼?學生扮演雄日,教師隨機採訪。你想當國王嗎?你為什麼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樣拿一盆漂亮的鮮花來呢?針對學生情況,分兩個層面進行引導:透過參選前的心情的體驗,感悟雄日非常想成為繼承人,但面對空花盆仍沒有想過以不誠實的行為去選取美麗的鮮花。第二個層面:選擇空花盆等於選擇了不做繼承人,感悟雄日寧可不做繼承人也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結尾處總是留有餘味,聽了國王的話這些捧著美麗鮮的孩子會怎麼想呢?怎麼做呢?這時引導學生想象對深化主題,加深感受一定會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採訪完雄日後我又利用插圖,圍繞課文進行延伸。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強烈地感受到雄日的美好心靈的可貴,有理由相信,此時孩子們一定會認為那些捧著鮮花的小孩也知道自己做錯了,課文中蘊含的情感也就深入到他們的心靈中去了。

  總結全文讀出自己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也只有在學生對課文具有了獨特的情感體驗時,他才能讀出自己,觸動心靈。在潛心會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感受到了課文中蘊含的美好人性,但由於學生的生活體驗、思維方式的差異,學生對課文的感悟也不完全相同。為了他們能達到一個更高的閱讀境界,讀出自己。在總結全文的階段,我對照板書,再次點明主題:雄日的空花盆裡盛開著誠實之花並設計了幾個開放式的話題:課文學到這裡,同學們一定知道了國王為什麼選雄日做繼承人?你有什麼話要對課文中的人物說呢?你又有什麼話對你自己說說呢?這樣的話題學生有較大的發揮餘地,他們也一定有話可說,課文中的情感也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情感。我班有幾個感悟能力相對弱一點的學生可能會沒有自己的想法,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他們的思維狀態,給予關注、引導。

  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並不在乎學生學到多少知識,主要是讓他們能熱愛閱讀、熱愛語文,所以我的板書設計很簡單,利用學生愛畫畫的特點,畫了一個空花盆,點明裡面裝滿誠實。簡單明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以上的教學預設,主要是為了做到在輕鬆、自主的學習氛圍中師生能在感悟誠實的過程融入文字,引發共鳴,從而生成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篇2

  一、說課步驟:

  1、說教材2、說學情3、說教法4、說目標、說重難點5、教學過程6、板書設計

  二、說教材

  本文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識字七第二十九課.這是一篇講述誠實、誠信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述老國王以花種為契機來選舉新任國王的故事。國王要求:誰能種出最美的花,誰便是他的繼承人。規定的日期到了,手捧空花盆的熊日成了繼承人。原因是什麼呢?在文中最後一自然節把這跌宕懸念作了解答,結果是,老國王發給孩子們的花種是煮熟的。

  這則寓言故事在成年人看來,寓意一目瞭然,主要講述了誠實、誠信品質的可貴。但是,讓一年級的孩子來讀這個故事,他們未必輕而易舉就能理解寓意,因為學生對於煮熟花種不能發芽這一常識不理解。因此,我佈置預習時,我就會讓他們收集一些關於種子發芽的資料自行閱讀,這樣以來就便於學生們對國王的做法理解,也可更好領悟、接受課文寓意。

  三、說學情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的識字七的一篇課文,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主要是認知能力的形成和培養的過程。但這個過程就需要老師很好的發揮自身的專業素養,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和點撥者。點撥他們學習課文的方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閱讀學文的習慣,組織他們進行語文學習。又由於是低段教學,一年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把趣味性學習融入到課堂中,使孩子們在一種輕鬆的學習氛圍收穫知識。

  四、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養成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語感。閱讀是一個個性化行為,因此要以學生的閱讀來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使他們有所思考和感悟。同時我還要創設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環境。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讀中悟字、悟文、悟懂寓意—“誠實、誠信品質的可貴。”

  五、說目標、說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及文中帶生字的詞語。

  1、認識“盆、位”等12個生字。

  2、會寫“分、要”等6個字。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透過朗讀理解詞語和課文意思的能力、綜合運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識字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明白誠實、誠信的重要性,願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二、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好德行。

  三、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的內涵,真正知道誠實的含義。

  六、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三、深讀課文,感知課文重點。

  (一)合作探究,深入體會課文。

  (二)體會故事內涵,感受誠實品質的可貴。(對比學習,拓展學習)

  (三)創設情境,鞏固知識。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第一課時

  &%8226;一、匯入

  &%8226;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童話聽故事嗎?你們知道哪些童話故事啊?

  &%8226;今天,老師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它嗎?

  &%8226;二、板書課題

  (一)、板書課題,學生跟著黑板手寫。

  (二)、提示“捧”寫法。注意孩子的“子”字旁,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一)、採用同學們喜歡的方式去閱讀(默讀,指讀,同桌讀……)

  (二)、遇到不認識的字可藉助課後拼音,還有查字典的方法。

  (三)、讀完課文後,同學們可以簡單談談這篇課文講了什麼故事?然後舉手告訴老師,看那位小朋友和老師想的最接近。

  (四)、開始閱讀吧

  四、掃清詞語障礙

  (一)、經過預習課文,同學們又見到了一些新的生詞

  生字寶寶。現在老師讓他們放在一起開個小會。

  1、把生詞,生字集中寫在一起打在投背上。

  2、讓學生把這些生字詞在書中原文出用橫線畫出。

  (二)、畫好坐端正示意。

  (三)、全班看投背進行生字詞學習

  1、按順序開火車讀生字詞。(反覆練習,至少用三種方式。)

  2、對盆、盛、規、表、煮、選、宣、絲、芽這些生字進行全班集體記憶法學習。

  第二課時

  一、匯入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一個關於老國王選新任國王的童話故事,那麼那些同學再來具體說說老國王是怎麼選新任國王的。

  (一)、全班齊讀課文。

  (二)、找同學起來回答。相當於複述課文。

  二、課文分析學習

  (一)、師:通過幾名同學的講述,使我們瞭解到老國王選新任國王的方法是種花,看誰能夠種出美麗鮮豔的花,誰就是新國王。讀完課文後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二)、生:國王為什麼要把花籽煮熟?為什麼選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書於黑板)

  (三)、師:同學們都是愛動小腦袋的好孩子,一下子提出了這麼多問題,那麼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互相幫助的去學習,全班一起來幫助這些提問的小朋友解決他們的疑惑好嗎?

  1、四人一小組進行課文閱讀,小組學習。

  2、為什麼國王選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未來的國王?帶著這個問題進行小組學習。

  3、討論結束,進行彙報。

  師:誰知道老師剛提問的問題?

  生:因為他誠實。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生:(讀課文)(雄日把花種不發芽的經過告訴了國王。國王聽了,高興地說:“你就是我的繼承人!”

  師:(大螢幕出示這段話,)我們大家都來做國王,一起讀讀這段話,此時的國王心情怎樣?

  生:高興!

  師:那我們就高興地笑著讀。

  生:(齊讀課文)

  (四)、師:國王真高興,因為他找到了繼承人。那麼國王根據什麼判斷雄日就是繼承人呢?你從哪裡讀出來的?

  生:讀出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大螢幕出示國王的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生:國王把花種都煮過了,不可能開花。

  師:那誰能把這個句子變成一句意思相同的不帶問號的句子?

  生:我發給你們的花種都是煮熟了的,這樣的種子不可能發芽、開花。

  師:(大螢幕出示改過的陳述句)既然這兩句話意思一樣,那麼是不是課文當中的句子也可以換成第二個?大家自己讀一讀,試一試。

  生:(練習讀兩個句子,體會不同的語氣)

  生:老師,這兩個句子不能換。因為課文中的問句讀起來好像有點諷刺其他不誠實的孩子的意思,放在課文的結尾更合適。

  師:你說得好極了!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體會一下老國王的意圖。

  生:(齊讀課文結尾的反問句)

  (學生初次接觸反問句,意思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師的適當點撥)

  四、課外拓展

  (一)、自由的說一說同學們身邊的誠實列子,進行全班交流。

  (二)、老師對每位交流同學的時間進行點評。

  三、作業

  回家吧熊日的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告訴他們你今後要做一個怎樣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篇3

  一、課文特點

  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國王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誰能用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他的繼承人。規定的日子到了,一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為繼承人。這是為什麼呢?故事懸念迭生,引人入勝。不讀到故事的最後,就不能解開謎團。原來,國王發給孩子們的花籽是煮過的。多麼生動的故事啊!

  這個故事在成年人看來,其含義一目瞭然:誠實的品質最可貴!但是,讓二年級的孩子來讀這個故事,我認為他們未必輕而易舉就能讀得明白,因為如果學生不瞭解種子是如何發芽的,以及煮過的種子不會發芽這些自然常識,便無法體會故事的趣味,就不能真正懂得國王為什麼選那個孩子做繼承人。因此,課前可以佈置學生完成一次實踐活動:種兩粒花籽,其中一粒要煮熟以後再種,然後,觀察這兩粒花種的生長情況,看看有何不同。突破了這個難點,再透過閱讀、感悟,文章的內容便易於學生接受。

  二、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在合作學習中讀悟“誠實的品質最可貴”。

  設計特色:自讀自悟,研究事因;教師點撥,深化認識。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材特點”和設計理念,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及文中帶生字的詞語,識字14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透過朗讀理解詞語和課文意思的能力、綜合運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識字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明白誠實的重要性,願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識字。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願意在生活中做一個誠實的人。

  五、設計思路

  1.談話、講故事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容。在讀課文中結合字音教學,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準字音,認識生字。

  3.靈活運用多種形式鞏固生字。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採用“音形義分步走”的教學形式,在學生讀準字音,基本瞭解字義的基礎上,在遊戲中識字形,鼓勵個性化識記方式,鼓勵創新。

  4.深讀課文,感受誠實的好品質。這是教學的重點,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深入研讀課文,體會故事的內涵,真正懂得國王為什麼選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感受誠實的可貴。

  5.感情讀文。閱讀教學應當以讀為本。教學時以一個覆蓋全文的問題作為研讀專題,透過學生自主讀悟,學習小組合作討論,再結合指導朗讀,以解帶讀,以讀促解,充分保證學生個性化,朗讀理解的時間和空間,避免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講解。

  6.總結全文,拓展延伸。透過這個環節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做誠實孩子的願望,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語言能力的發展。

  六、教學流程

  1、談話、講故事引入。課件顯示故事背景畫面,教師講述故事。板書課題,學生認讀。

  2、學生自主認讀生字,初讀課文。

  (1)猜一猜:學生自己認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猜一猜。

  (2)問一問、查一查:再讀課文,猜不出來的字問一問別人,查字典瞭解字的意思。

  (3)拼一拼:看拼音解決不認識的字。

  3、認讀字詞。

  (1)課件顯示生詞,自由讀,學生領讀,全班齊讀。

  (2)課件逐個顯示生字,“開火車”認讀並組詞。

  (3)學生介紹自己識字的好辦法,打亂順序認讀生字。

  4、理解課文內容。

  (1)齊讀全文。

  (2)學習課文1、2段。自由讀文,思考交流:讀了以後你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教師激發學生想象:孩子們拿到花籽回家以後會怎麼做?他們心裡會想些什麼?

  (3)連讀課文1、2段。

  (4)學習課文第3段。默讀思考:三個月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用“有…有…有…”句式練習造句。想象說話:這些手捧鮮花的孩子,他們互相會說些什麼?

  (5)學習課文4、5段。引讀課文,設問:國王看到漂亮的花卻不高興,你們奇怪嗎?國王去關心一個捧著空花盆的孩子,你覺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同桌分角色朗讀國王和孩子的對話。

  (6)學習課文最後一段。齊讀課文後分組合作討論:為什麼國王看到手捧美麗鮮花的孩子卻皺起了眉頭?為什麼國王選擇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間插入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轉換訓練。)

  5、感情朗讀全文。

  6、拓展訓練。思考交流: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麼?你是個誠實的孩子嗎?你發現了身邊的哪些人做了哪些事,說明他是個誠實的人?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篇4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課是一年級下冊的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訴的是國王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誰能用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他的繼承人。規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成了繼承人。這是為什麼呢?故事懸念迭生,引人入勝。在課文的結尾揭開了迷團:原來國王發給大家的種子是煮熟了的。

  這個故事在成年人看來,蘊涵的道理一目瞭然:誠實的品質最可貴。但是,讓一年級的孩子們來讀這個故事就未必能輕而易舉地讀明白這個道理。因為他們不瞭解種子是怎麼發芽的,種子發芽需要什麼條件,以及煮熟的種子不會發芽這些自然常識,便無法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就不能真正懂得國王為什麼選雄日做繼承人。因此,在課前我們應該先讓學生去了解一些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的知識;家裡養花的,和家長一起參與種花和養花,為學習本課做一點課前的鋪墊。

  這篇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篇幅較長,有些句子比較難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感悟和理解的基礎。我覺得課前的預習工作是相當重要的。每上一篇新課前,我總要讓學生讀上3到5遍,心裡有點底。這課也不例外。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盆”、“位”等12個生字,會寫“分”、“要”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複述課文。

  3、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德,願意做一個誠實的人。

  這篇課文的教學時間我覺得安排2課時比較合理。第一課時的學習重點是:

  1、識記12個生字,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2、讀通課文,讀好一些長句(1、國王吩咐大臣/給全國的每個孩子發一些花種。2、許許多多的孩子/捧著盛開著鮮花的花盆/擁上街頭。3、雄日/把花種不發芽的經過/告訴了國王。)

  3、朗讀理解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理解“繼承人、吩咐”兩個詞語的意思,並知道國王選繼承人的要求是什麼?學著國王的樣子來宣佈一下這道命令。

  4、學習重點是課文的2、3、4自然段,朗讀理解文中的幾個詞語和句子,知道雄日手捧著空花盆並不是他不認真種花,而是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種的,並明白國王為什麼要選雄日做繼承人,懂得故事所蘊涵的道理:誠實是最可貴的品質。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學習字詞。

  1、讀課題。

  2、認讀:挑選、宣佈、王位、花種(種花)、盛開、一盆花(一盆盆花)、煮熟、發芽。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細讀劉讀課文。理解國王為什麼“臉上沒有一絲高興的表情”。

  【教學理念:挖掘語言訓練點,進行思維和語言表達的訓練。本文留有的空白有好幾處,這裡是我設計的第一個讓學生想象和語言訓練的地方。】

  插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句子:我發給你們的花種都是煮熟了的,這樣的種子能培育出美麗的鮮花嗎?這是個反問句,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煮熟了的種子是不能發芽的,是不可能開出美麗的鮮花的。

  (三)聚焦“空花盆”,感悟“誠實”的可貴。

  雄日帶來的是什麼?他帶著空花盆是因為他沒有精心培育花種嗎?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然後交流雄日是怎樣精心培育花種的?

  師: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雄日的花盆一直都是空空的,離國王規定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明天就是國王規定的日子了,孩子們,這時的雄日看著這空空的花盆,他會怎麼想?

  【這裡是本課設計的第二個語言和思維訓練點。】

  當雄日手捧著空花盆來到國王面前時,國王問他:“你怎麼捧著空花盆呢?”雄日會怎麼回答?

  【這裡是本課設計的第三個語言和思維訓練點。文中是這樣寫的:雄日把花種不發芽的經過告訴了國王。這句話很平實,這裡又給我們留有了思考和發揮想象的餘地。透過學生語言的表達,使得人物的形象更豐滿。】

  國王聽了為什麼高興了呢?揭示主題:雄日是個誠實的孩子!所以選雄日為繼承人。

  出示:國王聽了,高興地拉著他的手,說:“你就是我的繼承人”。

  讀好這句話。(把“繼承人”卡片移到“雄日”的旁邊)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課文學到這裡,同學們一定知道了國王為什麼選雄日做繼承人了吧?我們要做誠實的孩子!

  五、拓展。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好,我說課的課題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講述。

  一、說教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緊扣本單位誠篤的專題,課文以小學生喜好的童話故事的情勢,在國王用奇特的要領選承繼人的情節中,讓學生明確誠篤的品格最難得。故事中所留空缺點較多,有利於老師創造性地利用課本。固然是一個重在說理的老故事,但牽掛迭生,引人入勝,學生喜好,能較好地引領學生的代價觀

  二、說學生

  二年級的學生最愛在聽故事、遊戲中學習。在平常的教學中,每次以遊戲的情勢擺設的學習內容,我班學生都很喜好。他們還愛聽故事,大多也能自主地讀懂簡樸的童話故事。固然課文中的故事與學生的生存現實有肯定的間隔,但讓他們明確本課蘊含的涵義:誠篤的品格最難得並不是很難。但要做到銘刻在心並引導本身的舉措,有肯定的難度。但只要引導得當,學生照舊會融入文字,與文中的頭腦情緒引發共鳴的。學生年事尚小,大概對煮熟的種子不克不及抽芽的自然知識還不太懂,課前應舉行得當的引導。

  三、說教學目的

  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本錢課的教學,第一課時重要是初讀課文、讀懂意思、識記生字、引導寫字、訓練複述課文。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計劃及計劃意圖:憑據講堂教學要為學生終生生長的理念、學生的特點,聯合本課的教學現實,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目簡直定為:

  認知目的:掌握本課的生字。

  技能目的:明白牢固課文內容,明白“一絲”等新詞的意思,能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情緒目的:知道誠篤是人的美德,樂意做一個誠篤的人。

  一堂語文課並不在簡樸地瞭解字、詞、句,瞭解文章的內容、大意,而在於教才背後說隱蔽的意義天下,本課的要轉達的重要資訊便是誠篤,以是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讓學生感覺人物,知道誠篤是一種美德。如今社會中的小孩資訊泉源非常富厚,多元的社會資助他們樹立了差另外代價觀,誠篤偶然並不是他們分外承認的生存態度,以是我以為讓學生樂意做一個誠篤的人應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得到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功能。為了凸顯這一功能,我把以“情”為基礎,以“悟”為線索確定為本堂課的基本設計思路。為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精神,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遊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談話教學法。教是為了不教,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學才有實效性,才有可能向著不教的境界發展。為了學生能自主學習,我確定以“探究法、體驗法、朗讀法”為主要學習方法。

  為了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體現教學理念,第二課時我主要設計了遊戲激趣、複習字詞——直奔重點理解文字——角色轉化加深體驗——總結全文讀出自己——指導寫字五個環節。

  1、遊戲激趣複習字詞

  崔巒老師說過:“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紮實、樸實,同時要培植每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要千方百計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力和潛力。期待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是學好語文不竭的動力。”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進行紮實的語文訓練很重要,但一定要在有趣的學習情境中,才會學得輕鬆、自信、有效。所以新課伊始,我便設計了”笨笨豬當老師“的遊戲,讓學生複習字詞,說句子,乘勢也讓學生噹噹小老師帶同學讀生字。學生喜歡這樣的遊戲,他們會玩得很投入。在這種氛圍中,他們也會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中。

  2、直奔重點理解文字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一個地球。“在語文教學中,找準教材的關鍵點、學生思維的碰撞點就是這個支點。找準這個支點也就是抓住可課文的重點,教學效率會大大提高。在研讀課文階段,我首先就利用課件,出示畫面抓住“看到這麼多漂亮的鮮花國王為什麼不高興?”“看到捧著空花盆的雄日,國王反而很高興?”這兩個重點問題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在探究國王為什麼不高興的過程中初步感受雄日的誠實,培育花種的用心,在此過程中板畫空花盆,點明空花盆裡盛開著誠實之花的主題。這種直奔重點、抓中心問題的方法,牽一髮而動全身,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也避免了繁瑣的分析。

  3、加深了課文學習的深度。

  朗讀訓練時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語言基本訓練,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在探究這兩個中心問題的過程中,我抓住重點段(第二自然段)和重點句(人物的對話)指導學生運用“進入角色讀”、“進入情境讀”的方法朗讀,以讀代講、讀中悟情。因為學生的發展水平不同,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也不相同,所以在朗讀的過程中我並不追求整體水平的展示,設計了"指名讀、我教你讀、男女生讀、配樂讀“等方式,力求讓所有學生都有進步,真正做到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教學。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字詞的教學非常重要,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注重了詞語教學,用換詞、造句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了重點詞“一絲”、“十分”的用法。

  4、角色轉化加深體驗

  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引領學生的價值觀,只有引導學生深入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真切地體會到他們的情感和心理時,他們才會有所感動。透過聚焦重點,理解課文的環節,學生對雄日的誠實已經有了基本的認同,但如果學生能走進雄日的內心世界,感受雄日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他們就會被雄日的誠實所感動,並願意做個誠實的孩子,這樣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基於以上考慮,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後,我設計了角色轉化,加深體驗的環節。當國王宣佈雄日為繼承人時雄日一定很高興,但當他捧著空花盆準備見國王的時候他的心情怎麼樣呢?周圍的小朋友的心情有會怎麼樣呢?同時用課件再現當時的情境,並創設一個情境:這些捧著鮮花的孩子看到捧著空花盆的雄日,都一個勁嘲笑他,你能猜猜這時的雄日在想些什麼?學生扮演雄日,教師隨機採訪。你想當國王嗎?你為什麼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樣拿一盆漂亮的鮮花來呢?針對學生情況,分兩個層面進行引導:透過參選前的心情的體驗,感悟雄日非常想成為繼承人,但面對空花盆仍沒有想過以不誠實的行為去選取美麗的鮮花。第二個層面:選擇空花盆等於選擇了不做繼承人,感悟雄日寧可不做繼承人也要做一個誠實的人。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結尾處總是留有餘味,聽了國王的話這些捧著美麗鮮的孩子會怎麼想呢?怎麼做呢?這時引導學生想象對深化主題,加深感受一定會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採訪完雄日後我又利用插圖,圍繞課文進行延伸。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強烈地感受到雄日的美好心靈的可貴,有理由相信,此時孩子們一定會認為那些捧著鮮花的小孩也知道自己做錯了,課文中蘊含的情感也就深入到他們的心靈中去了。

  5、總結全文讀出自己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也只有在學生對課文具有了獨特的情感體驗時,他才能讀出自己,觸動心靈。在潛心會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感受到了課文中蘊含的美好人性,但由於學生的生活體驗、思維方式的差異,學生對課文的感悟也不完全相同。為了他們能達到一個更高的閱讀境界,讀出自己。在總結全文的階段,我對照板書,再次點明主題:雄日的空花盆裡盛開著誠實之花並設計了幾個開放式的.話題:課文學到這裡,同學們一定知道了國王為什麼選雄日做繼承人?你有什麼話要對課文中的人物說呢?你又有什麼話對你自己說說呢?這樣的話題學生有較大的發揮餘地,他們也一定有話可說,課文中的情緒也就釀成了他們本身的情緒。我班有幾個感悟本領相對弱一點的學生大概會沒有本身的想法,在教學中要分外存眷他們的頭腦狀態,賜與存眷、引導。

  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並不在乎學生學到幾多知識,重要是讓他們能熱愛閱讀、熱愛語文,以是我的板書計劃很簡樸,使用學生愛畫畫的特點,畫了一個空花盆,點明內裡裝滿誠篤。簡樸明白,起到了一語道破的作用。

  以上的教學預設,重要是為了做到在輕鬆、自主的學習氣氛中師生能在感悟誠篤的歷程融入文字,引發共鳴,從而天生抖擻出生命活力的講堂。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課時。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以“我們都有好品質”為中心內容,《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這一課以小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在國王用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的情節中,讓學生明白誠實的品質最可貴。

  二、【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愛聽故事、讀故事,大多也能自主地讀懂簡單的童話故事。透過文字的學習,孩子們能明白本課蘊含的涵義:誠實的品質最可貴。但要做到銘記在心並指導自己的行動,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習本課時要注重引導,讓學生融入文字,與文中的思想情感引發共鳴。另外,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將生活情境帶入課堂,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

  三、【說目標】

  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識記生字、指導寫字和初讀課文。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鞏固認識“盆、位、選”等12個生字。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十分”等新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能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複述課文內容。

  情感目標(心理健康滲透目標):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德,願意做一個誠實的人。

  四、【說教學重、難點】:

  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德,願意做一個誠實的人。

  五、【說教具、學具】

  PPT課件知心卡片

  六、【說教法、學法】

  朗讀體驗法:透過感情朗讀,讓孩子與文字進行對話,從而獲得真切的情感體驗。

  情境問題法:以學生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問題作為情境,讓孩子們去解決問題,從而走出文字,聯絡生活。讓學生真正地意識到要在生活中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七、【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遊戲激趣

  1.播放小青蛙跳傘課件,複習字、詞。

  花盆、王位、發芽、規定、表情、盛開、挑選、宣佈、十分、煮熟、一絲、並

  2.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9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設計理念:透過遊戲的形式匯入新課,既複習了上節課所授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學生的注意。

  (二)、走入文字,加深理解

  1.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麼?用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2.小組合作學習,說一說國王選雄日做繼承人的原因。

  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小組內人人發言,結合課文有關句子說說國王為什麼選雄日做繼承人?

  預設:a.雄日誠實。

  當其他的孩子手捧著鮮花的時候,雄日卻手捧著空的花盆。其他的孩子為了得到皇位,不惜換了國王給他的煮熟了的花籽,他們用行動欺騙著國王和周圍的人。雖然雄日沒有種出美麗的鮮花,但他卻擁有著誠實這一優秀品質。板書:誠實(解釋“誠”字。言出必行,說話算話才能成功。)(第三自然段)

  你怎麼知道雄日誠實的?讀讀文中的話。

  國王說:“我發給你們的花種都是煮熟了的,這樣的種子能培育出美麗的鮮花嗎?”(反問句閱讀訓練)

  b.追問:雄日除了誠實,你還知道他有哪些好的品質呢?你是從哪裡發現的?

  有個叫雄日的孩子,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種。

  十分是什麼意思?你能不能找個其它的詞語代替?用“十分”說一句話吧。

  如何用心?

  十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花盆裡的種子卻不

  見發芽。雄日又給種子施了些肥,澆了點水。他天天看啊,看啊,種子就是不發芽。

  (朗讀訓練)

  設計理念:出示圖片,讓學生走入圖片所展現的這一情境。看圖說話,透過回答老師設定的“你看到了什麼?”這一問題,教授學生說的方法,促進學生說的能力的提高。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藉助文字來自主探究雄日的優秀品質,從而更加深刻地體會雄日這種誠實品質的可貴。

  (三)、看圖說話,練習複述

  出示課文插圖,找同學複述課文內容。

  設計理念:利用插圖,按照故事發生髮展的先後順序來複述課文內容,讓學生掌握複述課文內容的方法。

  (四)、課間律動,唱《好孩子要誠實》

  設計理念:一年級的孩子,不能長時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安排這一環節,讓學生放鬆一下,跟著音樂一起唱唱歌,並且在《好孩子要誠實》這首歌的優美旋律下,孩子們更加意識到誠實是種好品質!

  (五)、走出文字,走進生活

  1、續寫兒歌《誠實和我在一起》

  誠實和我在一起

  我拾到鉛筆、橡皮和一些有趣的東西,

  誠實告訴我:快,交給老師去!

  考卷上的滿分多神氣,老師少批了一道題。

  誠實告訴我:。

  電視太好看,忘了做作業。

  誠實告訴我:。

  弄壞別人的東西。

  誠實告訴我:。

  2、書寫知心卡片,深化認識。

  老師課前在每個人的身邊都藏了一張小卡片,你能找到嗎?卡片上的小問題你能解決嗎?把你想到的寫在卡片上。

  (課前事先在學生的書桌中藏著一張知心卡片,卡片上隨機出示著這四道題目中的一道,讓學生來在卡片上寫一寫,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1、因為貪玩,我上課遲到了。老師站在我的面前,我該如何跟老師說呢?

  2、我出去玩時把家中的花傘弄丟了,我該怎麼跟父母說?

  3、考試時我有一道題做錯了,可老師給判成了100分,我該怎麼辦?

  4、上課時,小強在書桌下撿到了一支漂亮的鉛筆,他很喜歡,沒有多想就放在了自己的文具盒裡。課下,有同學向老師說自己的一支筆不見了,小強知道了,他不知該怎麼辦才好,你覺得他

  設計理念:學以致用,出示問題情境,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把今日的感知化成文字,指導學生今後的生活。

  (六)、作業佈置

  講故事:把《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講給爸爸媽媽聽

  讀故事:讀一讀《一諾千金》、《烽火戲諸候》的故事

  設計理念:這部分是一個知識拓展的過程,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能夠不斷地增長見識,獲得自身的提高。透過這一拓展,孩子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誠實品質的可貴,有做一個誠實孩子的美好願望。

  八、【說板書設計】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誠實

  雄日—→國王的繼承人

  設計理念:

  板書設計簡單,一目瞭然:雄日是因為誠實這一優秀的品質而被上做了繼承人,這醒目的兩個字不僅寫在了黑板上,也寫在了學生的腦海,寫在了學生的心中。

  更多小學語文說課稿文章,請訪問說課網頻道。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篇7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國王用“種花”來選繼承人。課文題目是一個偏正短語,中心詞是“孩子”,而定語“手捧空花盆”則是這篇文章的中心內容,也是作者要讚揚的孩子的優良品質。那麼這個孩子是誰呢?他為什麼呀捧著空花盆呢?手捧空花盆又以為著什麼呢?這是課文給人的懸念。

  我透過講故事的形式,首先吸引的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到誠實是很重要的,然後揭示本課的課題。學生在看到課題後會提出一些問題,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我在這節課中重點安排了讀、說、演,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課文的整體內容,並能明白本課的思想感情。在讀通、讀準後提出了一些問題,例如:你知道國王做了什麼決定嗎?你覺得國王看到了那麼多的花會開心嗎?等等。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我讓學生想象國王在看到那麼多的花時的心情,讓他們想象國王開心的樣子和男孩傷心的樣子,為後面的表演大基礎。同時我還重點安排了四、五段的朗讀指導,讓學生知道哪些地方該重讀,哪些地方應該輕讀,哪些地方該重讀等等,讓他們能夠掌握好讀的語氣。

  在最後,我讓學生把課文的經典段落進行了表演,學生可以帶上頭飾、穿上披風,象小演員一樣的進行表演,能激發他們的表演慾望,充分理解不同角色的感受。為了讓這篇課文得到昇華,我還在結束本課前出示了一句關於誠實的格言,讓學生記憶更加深刻,領悟到誠實的寶貴。

  以上是我對本課進行的總體設計思路,希望有不當之處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好,我說課的課題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講述。

  一、說教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緊扣本單元誠實的專題,課文以小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在國王用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的情節中,讓學生明白誠實的品質最可貴。故事中所留空白點較多,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雖然是一個重在說理的老故事,但懸念迭生,引人入勝,學生喜歡,能較好地引領學生的價值觀

  二、說學生

  二年級的學生最愛在聽故事、遊戲中學習。在平時的教學中,每次以遊戲的形式安排的學習內容,我班學生都很喜歡。他們還愛聽故事,大多也能自主地讀懂簡單的童話故事。雖然課文中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但讓他們明白本課蘊含的涵義:誠實的品質最可貴並不是很難。但要做到銘記在心並指導自己的行動,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引導得當,學生還是會融入文字,與文中的思想情感引發共鳴的。學生年齡尚小,可能對煮熟的種子不能發芽的自然常識還不太懂,課前應進行適當的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初讀課文、讀懂意思、識記生字、指導寫字、練習複述課文。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根據課堂教學要為學生終生髮展的理念、學生的特點,結合本課的教學實際,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認知目標:掌握本課的生字。

  技能目標:理解鞏固課文內容,懂得“一絲”等新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德,願意做一個誠實的人。

  一堂語文課並不在簡單地認識字、詞、句,瞭解文章的內容、大意,而在於教才背後說隱藏的意義世界,本課的要傳達的主要資訊就是誠實,所以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讓學生感受人物,知道誠實是一種美德。現在社會中的小孩資訊來源非常豐富,多元的社會幫助他們樹立了不同的價值觀,誠實有時並不是他們特別認可的生活態度,所以我認為讓學生願意做一個誠實的人應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得到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功能。為了凸顯這一功能,我把以“情”為基礎,以“悟”為線索確定為本堂課的基本設計思路。為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精神,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遊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談話教學法。教是為了不教,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學才有實效性,才有可能向著不教的境界發展。為了學生能自主學習,我確定以“探究法、體驗法、朗讀法”為主要學習方法。

  為了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體現教學理念,第二課時我主要設計了遊戲激趣、複習字詞——直奔重點理解文字——角色轉化加深體驗——總結全文讀出自己——指導寫字五個環節。

  1、遊戲激趣複習字詞

  崔巒老師說過:“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紮實、樸實,同時要培植每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要千方百計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力和潛力。期待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是學好語文不竭的動力。”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進行紮實的語文訓練很重要,但一定要在有趣的學習情境中,才會學得輕鬆、自信、有效。所以新課伊始,我便設計了”笨笨豬當老師“的遊戲,讓學生複習字詞,說句子,乘勢也讓學生噹噹小老師帶同學讀生字。學生喜歡這樣的遊戲,他們會玩得很投入。在這種氛圍中,他們也會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中。

  2、直奔重點理解文字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一個地球。“在語文教學中,找準教材的關鍵點、學生思維的碰撞點就是這個支點。找準這個支點也就是抓住可課文的重點,教學效率會大大提高。在研讀課文階段,我首先就利用課件,出示畫面抓住“看到這麼多漂亮的鮮花國王為什麼不高興?”“看到捧著空花盆的雄日,國王反而很高興?”這兩個重點問題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在探究國王為什麼不高興的過程中初步感受雄日的誠實,培育花種的用心,在此過程中板畫空花盆,點明空花盆裡盛開著誠實之花的主題。這種直奔重點、抓中心問題的方法,牽一髮而動全身,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也避免了繁瑣的分析。

  3、加深了課文學習的深度。

  朗讀訓練時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語言基本訓練,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在探究這兩個中心問題的過程中,我抓住重點段(第二自然段)和重點句(人物的對話)指導學生運用“進入角色讀”、“進入情境讀”的方法朗讀,以讀代講、讀中悟情。因為學生的發展水平不同,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也不相同,所以在朗讀的過程中我並不追求整體水平的展示,設計了"指名讀、我教你讀、男女生讀、配樂讀“等方式,力求讓所有學生都有進步,真正做到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教學。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字詞的教學非常重要,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注重了詞語教學,用換詞、造句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了重點詞“一絲”、“十分”的用法。

  4、角色轉化加深體驗

  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引領學生的價值觀,只有引導學生深入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真切地體會到他們的情感和心理時,他們才會有所感動。透過聚焦重點,理解課文的環節,學生對雄日的誠實已經有了基本的認同,但如果學生能走進雄日的內心世界,感受雄日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他們就會被雄日的誠實所感動,並願意做個誠實的孩子,這樣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基於以上考慮,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後,我設計了角色轉化,加深體驗的環節。當國王宣佈雄日為繼承人時雄日一定很高興,但當他捧著空花盆準備見國王的時候他的心情怎麼樣呢?周圍的小朋友的心情有會怎麼樣呢?同時用課件再現當時的情境,並創設一個情境:這些捧著鮮花的孩子看到捧著空花盆的雄日,都一個勁嘲笑他,你能猜猜這時的雄日在想些什麼?學生扮演雄日,教師隨機採訪。你想當國王嗎?你為什麼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樣拿一盆漂亮的鮮花來呢?針對學生情況,分兩個層面進行引導:透過參選前的心情的體驗,感悟雄日非常想成為繼承人,但面對空花盆仍沒有想過以不誠實的行為去選取美麗的鮮花。第二個層面:選擇空花盆等於選擇了不做繼承人,感悟雄日寧可不做繼承人也要做一個誠實的人。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結尾處總是留有餘味,聽了國王的話這些捧著美麗鮮的孩子會怎麼想呢?怎麼做呢?這時引導學生想象對深化主題,加深感受一定會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採訪完雄日後我又利用插圖,圍繞課文進行延伸。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強烈地感受到雄日的美好心靈的可貴,有理由相信,此時孩子們一定會認為那些捧著鮮花的小孩也知道自己做錯了,課文中蘊含的情感也就深入到他們的心靈中去了。

  5、總結全文讀出自己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也只有在學生對課文具有了獨特的情感體驗時,他才能讀出自己,觸動心靈。在潛心會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感受到了課文中蘊含的美好人性,但由於學生的生活體驗、思維方式的差異,學生對課文的感悟也不完全相同。為了他們能達到一個更高的閱讀境界,讀出自己。在總結全文的階段,我對照板書,再次點明主題:雄日的空花盆裡盛開著誠實之花並設計了幾個開放式的話題:課文學到這裡,同學們一定知道了國王為什麼選雄日做繼承人?你有什麼話要對課文中的人物說呢?你又有什麼話對你自己說說呢?這樣的話題學生有較大的發揮餘地,他們也一定有話可說,課文中的情感也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情感。我班有幾個感悟能力相對弱一點的學生可能會沒有自己的想法,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他們的思維狀態,給予關注、引導。

  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並不在乎學生學到多少知識,主要是讓他們能熱愛閱讀、熱愛語文,所以我的板書設計很簡單,利用學生愛畫畫的特點,畫了一個空花盆,點明裡面裝滿誠實。簡單明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以上的教學預設,主要是為了做到在輕鬆、自主的學習氛圍中師生能在感悟誠實的過程融入文字,引發共鳴,從而生成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